张贵福
目的 认识胃肠道脂肪瘤的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内镜诊断率.方法 对1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脂肪瘤的内镜下表现、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胃肠道脂肪瘤有13例行消化道电子内镜检查,部分有典型的内镜特征,4例初诊为脂肪瘤与病理诊断完全相符,9例内镜表现不典型,取活检后病理确诊.结论 胃肠道脂肪瘤确诊需依赖于胃肠镜活检术及病理诊断,内镜工作者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以提高诊断率.
作者:郑东萍;刘宇飞;易明兰;周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多发性肾结石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该组20例多发性肾结石,16例伴鹿角形结石.采用超声引导,局部麻醉下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建立通道,以8.0/9.8 F输尿管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少量残余结石辅以体外碎石.结果 5例一期MPCNL取净结石,5例二期取净结石,6例三期取净结石;2例于MPCNL后1个月行体外碎石治疗,结石排净.总的结石排净率为90%.手术时间100~270min,平均170min.无中转开放手术,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MPCNL治疗多发性肾结石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可作为多发性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王亮;王庆堂;杨航;邓超雄;曹文峰;刘祥丹;陈卫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气压弹道输尿管碎石术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9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手术失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例因输尿管开口狭窄或输尿管入膀胱角度较大置镜失败,2例输尿管结石部位扭曲及息肉形成无法窥见结石而中止手术,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在碎石过程中结石移位进入肾盂.结论 输尿管开口狭窄或输尿管入膀胱角度较大导致置镜失败,结石移位进入肾盂,输尿管扭曲或息肉形成是导致该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熟练的操作,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手术过程有充分的预见性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李锋;张峰;高修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施行LAVH治疗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为(235.0±45.2)mL,术后排气时间为(27.5±6.4)h,术后住院时间为(4.8±1.3)d;术后伤口感染1例,未发生术后出血、脂肪液化等并发症.结论 LAVH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病等良性疾病的理想术式.
作者:曾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诊应用经尿道输尿管镜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急诊应用经尿道输尿管镜术(URS)治疗输尿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尿道输尿管镜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合并持续性肾绞痛、梗阻性肾功能不全、感染等97例.诊断性URS 15例.结果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取净率98%(96/97);诊断性URS分别诊断输尿管炎性狭窄、结核、息肉、软性结石、肿瘤共15例,均经病理检查并做相应处理.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具有很高的疗效.其快速及安全性,对合并有持续肾绞痛及其他情况需急诊处理时尤为适宜.本组麻醉方法简单,对患者影响小,可在门诊进行.
作者:王谷丰;王炜;蒋国华;温洪波;甄旭彦;李建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加或不加联合脏器切除的手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对20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辅助下全胃根治术4例,其中联合结肠切除3例,联合卵巢切除1例;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4例,其中联合脾、胰体尾部分切除1例.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2例,其中联合横结肠部分切除术1例.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全胃切除380 min(350~410 min),近端胃切除236.2 min(210~259 min),远端胃切除273 min(250~310 min),全胃联合脏器切除410 min(370~45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全胃切除500 mL(400~600 mL),近端胃切除120 mL(50~170 mL),远端胃切除140 mL(70~200 mL),术中均未输血.术后患者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2 d(2~4 d),下床活动时间3.3 d(3、4 d),开始进流质时间3.9 d(3~5 d),近期疗效良好.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加或不加联合脏器切除手术技术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以取得和开腹手术相似的结果.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汪涛;孙念绪;刘青;龙赘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支架置入治疗老年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年4月~2004年4月行ERCP后,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老年人恶性梗阻性黄疸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支架置入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黄疸明显减轻,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生存6个月,长16个月.总有效率96.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疗法操作简便,微创高效安全,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可靠.
作者:陈景礼;许长起;刘宪民;张秀英;陈桂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价值.方法 对急性上消化道病人采用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诊组)与非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非急诊组)两种方法.结果 急诊组的出血发现率高于非急诊组;两组的出血原因有差异;急诊组的胃镜下治疗机会多于非急诊组;急诊组的病人的止血时间和输血量均优于非急诊组;两组的死亡率相同.结论 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诊上消化道出血有价值.
作者:曾庆贵;郑紫丹;邓媛;潘越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经尿道膀胱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和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20例BPH并膀胱结石.结果 手术时间60~180min,术后3~5d拔管,排尿通畅,无TURS、大出血、膀胱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膀胱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和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兴泽;李立宇;王周清;马贵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分析该院2005年8月~10月采用局部麻醉下应用B超引导穿刺行MPCNL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人11例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均获得较好疗效,B超引导穿刺全部成功,均采用单通道,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局部麻醉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国;杨秀书;孙兆林;王元林;刘军;张聪健;孙倩;陈卫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半月板硬结变性损伤的临床和关节镜像特点,并对硬结的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2003年该科收治的半月板硬结变性损伤诊治及康复情况.结果 半月板硬结变性损伤占24.1%,其中77.6%属单纯硬结变性损伤,其特点是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仅有膝痛、关节间隙压痛,关节镜下半月板形态完整,表面微隆、色暗、欠光滑及有弹动感.组织学切片有胶原纤维增生和玻变、黏液样变.治疗上,保守治疗有一定疗效,切除硬结变性的半月板能够消除症状.结论 单纯半月板硬结变性损伤不少见,但临床表现不典型.关节镜检查可以发现有关硬结变性损伤的直接证据,是明确诊断的可靠手段.这种半月板硬结与膝关节疼痛关系密切.处理上对病程长、症状重的晚期病例可考虑手术切除,但更适合的处理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邱续强;邓展生;廖前德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内镜下及病理特点,提高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 选择该院开展内镜以来,20年间胃镜发现并行外科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的病例187例,将其内镜下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及随访结果加以分析.结果 早期胃癌切除占胃癌切除的4.99%;电子内镜检查活检证实为早期胃癌的阳性率为93.1%(174/187);部位以胃窦居多占49.2%;Ⅰ型、Ⅱ型、Ⅲ型早期胃癌检出率分别为25.7%、54.0%及20.3%.结论 早期胃癌临床无特征性症状,诊断主要靠内镜医师认真细致观察和识别早期胃癌的形态改变.
作者:党彤;栗鹏;任丽梅;郭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纤维结肠镜技术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中应用结肠镜完成11例,其中5例根治切除乙状结肠癌及息肉肠段,6例根治切除直肠癌.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 纤维结肠镜配合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有助于结直肠病灶及切缘的准确定位,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同时,保证肿瘤的根治性和吻合质量,弥补了腹腔镜手术的缺陷.
作者:高洁贤;黄时杰;袁一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胃癌的超声内镜分期与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33例早期胃癌和56例进展期胃癌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早期胃癌部分行EMR术,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或姑息手术,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7的表达.结果 早期胃癌患者的癌组织MMP-7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进展期胃的组织水平(P<0.02),且与胃癌的组织分型明显相关(P<0.01).2例黏膜层癌MMP-7表达强阳性的病例,行部分胃切除根治术,有1例发现淋巴结转移,但未被超声内镜发现.4例黏膜下层癌MMP-7表达强阳性的病例,3例发现有淋巴结转移,超声内镜发现1例.结论 胃癌的超声内镜分期与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相关,MMP-7高度表达的早期胃癌患者应行根治手术.
作者:赖少彤;薛鸿鹏;邓兆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对大咯血患者手术止血定位的价值.方法 11例因大咯血而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6例患者利用纤维支气管镜经气管插管或开胸后气管侧切口入支气管,判断出血部位后行肺段或肺叶切除术止血;5例患者通过肺部多层螺旋CT和临床体征判断出血部位,再行肺段或肺叶切除术止血.结果 经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后的6例大咯血患者,术后未出现大咯血;经肺部多层螺旋CT和临床体征定位的5例大咯血患者,有2例因再次大咯血二次手术,1例因再次大咯血死亡.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可以准确判定大咯血所在肺段或肺叶的位置,对确定手术治疗方案有很大辅助作用.
作者:于世寰;霍建民;王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口腔外科全麻过程中插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Olympus P30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结果 15例盲插失败或插管困难的病例均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快速顺利成功插入气管导管,且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几乎无创伤,操作时间短;避免了气管切开插管对患者产生的恐怖感和由此可能产生的各种并发症以及术后各种繁杂的护理工作,同时为颈清扫或颈部手术创造无污染、无障碍的手术环境,也避免了盲插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伤出血.
作者:蒋封运;郑长泰;廖天安;王鸿;程宏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例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病人作为试验组,另26例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病人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24 h和术后72 h采血,送检CD3、CD4+、CD4+/CD8+、IgG、IgM、IgA、C3和C4.结果 在试验组中,CD3细胞和CD4+细胞的百分比、CD4+/CD8+比值和C3在术后24h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0.05),IgG在术后72 h亦较术前下降(P<0.05);试验组各免疫指标手术前后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管ETBAA术后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相比并无明显差别.
作者:吴东波;王存川;胡友主;陈鋆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二孔腹腔镜下实施小儿阑尾切除术的方法、注意事项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以来二孔腹腔镜下实施阑尾切除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患者,51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6例在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阑尾切除,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实施二孔腹腔镜下小儿阑尾切除术,创伤小,费用低,方便快捷,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
作者:杨运芳;阮翊;胡兵;王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穿刺腔镜下原位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8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腔镜下原位取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例中,81例获成功,5例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70 min,术中出血约45mL,平均住院8 d,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肾造瘘腔镜下原位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痛苦小,康复快.
作者:谢辉忠;唐黎明;刘义武;刘猛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中,5%葡萄糖作为膨宫介质时,因手术类型的不同,对患者电解质影响的差别.方法 选择宫腔镜电切术患者91例,按手术类型的不同分为5组,于术前、术后采静脉血测定血清钠、氯、钾、糖及血浆渗透压等指标,并记录手术时间、膨宫介质吸收量,结果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除术后血糖升高外,血钠、血氯、血钾及血渗透压均较术前下降,术后发生低钠血症者共21例,中重度低钠血症主要在TCRA、TCRE及TCRS术后发生,液体吸收差别提示TCRS、TCRE多,TCRP吸收少,相应的血生化变化在TCRS大,TCRP小.结论 5%葡萄糖为膨宫介质在TCRS、TCRA、TCRE手术可能引起体液失衡,而TCRP相对则比较安全.
作者:关明飞;冯淑英;陈湘云;梁玉萍;陈勍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