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东
目的评价异丙酚联合氯胺酮用于无痛宫腔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行宫腔镜检查的病人60例.按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异丙酚组(P组),异丙酚+咪唑安定组(P+M组),异丙酚+芬太尼组(P+F组),异丙酚+氯胺酮组(P+K组).比较和评价每一组病人的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变化,出现体动甚至躁动的情况,苏醒时间,以及其他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异丙酚+氯胺酮组对心率、血压和脉搏氧饱和度的影响小,与P+M组和P+F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P+K组出现体动的情况也非常少见,与p组和P+F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4组病人的苏醒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4组病人术后48 h未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眩晕等并发症.结论异丙酚联合氯胺酮用于无痛宫腔镜检查,对病人的呼吸、循环影响都比较小,且可以达到良好的镇静和镇痛,术后苏醒和恢复良好,无明显的并发症,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适用于门诊病人的无痛宫腔镜检查.
作者:阎雪彬;王明安;欧阳文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下行尿道会师术与开放手术行尿道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断裂的疗效,并探讨输尿管镜下会师术的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和13例开放尿道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断裂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尿道狭窄发生率和大尿流率等指标.结果两组间尿道狭窄发生率和大尿流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腔内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行尿道会师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是优于传统开放会师术的理想方式.
作者:王可兵;万跃平;刘卓文;王重南;罗翠丽;林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推广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8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均一次性取石成功.结论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微创、出血少、可重复、恢复快、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马子芳;李立才;陈日新;汪军元;邓剑晋;汪冀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讨论纤维胸腔镜对疑难性胸膜腔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99年10月以来经常规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38例胸腔积液患者行纤维胸腔镜检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8例中有36例明确诊断,诊断阳性率为94.47%,无严重并发症产生.仅2例出现局部皮下气肿,术后自然消失.结论纤维胸腔镜检是诊断疑难性胸膜腔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阳性率高、创伤小、视角大、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付秀华;刘健波;徐常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肺不张是ICU病房昏迷病人的并发症.由于ICU昏迷病人病情危重,而解除肺不张的治疗又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否则出现低氧血症,继发感染,严重威胁病人生命.方法该院近15年来利用纤维支气管镜特异性的检查和治疗手段,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准确有效地吸除阻塞物,解除肺不张.结果40例ICU昏迷病人因黏液、痰栓和血块而阻塞的肺不张,在纤维支气管镜下给以彻底的清除,使肺不张得以迅速地解除和复张.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下治疗ICU昏迷病人因痰栓等引起的阻塞性肺不张疗效确切,治疗效果明显,具有特异性,但风险不小,操作宜小心谨慎.
作者:陈高梁;吴务贞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的优点、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96例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96例中有不同并发症20例(20.8%),无1例中转开腹,经恰当处理后治愈.均在术后3~8 d出院.结论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创伤小、痛苦轻、康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明显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
作者:徐晓青;于满;王玉红;杨广承;刘爱亚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应用细光纤维支气管镜观察双腔管在气管内位置状况.方法观察90例双腔气管插管,分为插管成功和需调整两个标准.插管成功51例,需调整39例,对发生原因进行了解.结果需调整病例占插管总数的43.0%,常见为导管过深或过浅,占需调整总数69.2%,其次为套囊充气不足占17.9%,方向错位7.7%,导管过细5.1%.以上发现的状况均在纤支镜明视下调整成功.结论细光学纤维支气管镜对双腔气管插管准确定位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陈素伟;张淑青;张家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为了提高腹腔镜在泌尿外科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复习近年来有关文献,阐述了腹腔镜在泌尿外科重建手术中的适应证、临床操作要点和并发症等.结果临床上已确立的腹腔镜重建手术如肾盂成形、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和睾丸固定术;其他操作如肾部分切除术、肾动脉瘤修补术、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术、回肠输尿管成形术和膀胱扩大术等是新进展性手术.结论期望未来的腹腔镜手术将会增加,并发展成为先进和复杂的泌尿外科重建手术的选择方法.
作者:于满;杨宗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评价头孢哌酮钠(cefoperazone sodium)预防腹腔镜胆道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2~5月在该科施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病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前30min、术后1 h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1.0~2.0 g,术后2次/d,1.0~2.0 g/次,疗程3~6 d;对照组:术前30min、术后1 h静脉滴注苯唑青霉素(oxacillin sodium)1.0~2.0g,术后2~4次/d,2.0~4.0 g/次,疗程3~6 d.结果头孢哌酮钠与苯唑青霉素在临床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头孢哌酮钠能有效预防腹腔镜胆道术后感染,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唐才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膀胱、尿道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0例输尿管、膀胱、尿道结石患者采用该法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例尿道结石和18例膀胱结石均碎石成功,152例输尿管结石中136例碎石成功,成功率为92.8%,6例输尿管镜放置失败,4例输尿管穿孔.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及其以下尿路结石疗效确切,碎石成功率高,术后恢复快.
作者:吴渊文;周晨曦;丁建华;李国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在4年时间内对57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人进行了观察与治疗,患者至少有一次出血史.比较各种预防措施的优缺点.方法17例进行心得安等药物预防;21例采用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或套扎加硬化剂治疗;19例采用脾切除、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内镜下治疗.结果平均随访26个月,再出血率及死亡率在药物预防组分别为12(70.5%)和3(17.6%)、内镜治疗组为8(38.1%)和1(4.8%)、序贯治疗组为2(10.5%)和1(5.3%),内镜下治疗组和序贯治疗组出血率均较药物预防为低,序贯治疗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内科保守组,P<0.05;各组间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序贯治疗组出血率低,并可缓解脾功能亢进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内镜下治疗操作简单也是一经济有效可反复进行的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方法.
作者:姚萍;谢会忠;毛树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金属钛夹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3年9月随机急性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现出血灶和内镜下治疗后即时大出血患者共计48例.其中男38例,女10例.上消化道出血30例,下消化道出血18例,发现出血灶后立即行钛夹止血,多7枚,少2枚,平均枚35枚.结果48例共使用金属钛夹163枚,48 h后再出血1例(金属钛夹已脱落),再经内镜下钛夹止血成功.总有效率100%.结论金属钛夹对急性血管性消化道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华生;钱俊波;陈天敏;孔社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晚期食管完全性梗阻时支架的置入方法.方法首先采用导管+导丝法使梗阻再通,后依次扩张、支架置入.结果共完成食管癌完全性梗阻支架置入16例.结论导管法再通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食管癌完全性梗阻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建生;张月寒;康喜荣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钛夹法治疗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统计4年来腹腔镜下应用钛夹法治疗阑尾炎213例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讨论.结果全组平均住院天数(6.5±4.0)d,平均住院费用(5 240±2250)元,分别低于和高于传统开腹手术(P<0.01和P<0.001),但在术后并发症上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下应用钛夹法切除阑尾安全、有效,伤口美观,恢复快,但费用较高,可根据病人经济条件和心理需求选择应用.
作者:陈道瑾;甘毅;吴君辉;钱立元;丁波妮;向开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为探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及胃镜在小儿消化道疾病诊查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总结并分析了1985年8月~2003年9月650例小儿胃镜检查的资料.结果该组病例发现上消化道疾病患者644例,阳性查出率99.08%,其中浅表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伴十二指肠炎及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较高,6例未见异常.结论胃镜检查对小儿上消化道疾病是一种快速、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对有上消化道症状者应尽早进行胃镜检查.大部分成人胃镜检查用于小儿检查是可行的,安全可靠的.
作者:刘月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镜术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输尿管镜置入失败,输尿管镜置入成功率为99.6%(454/456);8例结石未能击碎,腔内碎石成功率为92.7%(421/454).输尿管穿孔2例.结论输尿管镜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确切、痛苦小、恢复快,是治疗输尿管结石较为满意的方法.
作者:杨金瑞;董志韬;欧阳时锋;谢衡生;钟朝辉;刘紫庭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非寄生虫性肝脏囊肿.方法肝囊肿患者在腹腔镜下超声刀或电凝开窗,吸净囊液,冲洗囊肿腔.结果36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随访6~36个月,2例囊肿较大者有小囊肿残留.结论腹腔镜是治疗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微创外科有效方法.
作者:彭广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内镜介入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999年1月~2003年6月收治的23例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3例均采用内镜介入胆道引流术引黄,23例均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同时行鼻胆管引流治疗10例,胆管内支撑引流治疗9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栓4例.通过内镜引流使患者的肝功能得到改善,总胆红素由治疗前的平均352.67μmol/L降至38.42μmol/L,黄疸消除率86.7%.结论肝细胞癌伴胆管癌栓的内镜介入治疗方法可行,能有效解除胆道梗阻,缓解症状,为后继治疗创造条件.
作者:毕永林;朱彤;范峻;龚彪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对慢性咳嗽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慢性咳嗽8周以上的91例患者,经临床检查排除常见病因后,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发现支气管黏膜慢性炎症34例,支气管肺癌6例,气管及支气管粘膜结核7例,支气管息肉1例,诊断阳性率为58.2%.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原因不明的慢性咳嗽患者必要的有创检查之一.
作者:欧阳若芸;陈平;向旭东;郑东元;周淮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和腹式子宫切除术(AH)两种方法的比较,分析评价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年12月~2003年12月在该院妇科施行LAVH和AH的病例,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病率等进行比较.结果术中出血量:LAVH组(295.60±55.23)ml比AH组(365.20±63.54)ml明显减少(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LAVH组(26.24±7.37)h比AH组(49.26±12.50)h明显缩短(P<0.001).术后病率:LAVH组比AH组明显减少(P<0.05).术后住院时间:LAVH组(4.83±1.20)d比AH组(7.80±2.20)d明显缩短(P<0.05).两种术式的子宫重量、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LAVH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恢复快等优点,LAVH拓宽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应用范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文群 刊期: 200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