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市青浦地区大肠息肉437例分析

刘铁梅;许妍

关键词:大肠息肉, 大肠癌, 大肠镜检查
摘要:目的:探讨青浦地区大肠息肉的分布、大小和病理类型,以及与肠息肉恶变和血吸虫病的关系.方法:对大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内镜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为11.8%.其中腺瘤性息肉占59%,息肉伴血吸虫卵沉着的占30%,大肠癌组织中血吸虫卵沉着的占42.2%.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炎性息肉以≤1cm为多,腺瘤性息肉以≥1cm为多.息肉分布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年龄以41岁以上多见.腺瘤恶变率为12.6%.结论:腺瘤性息肉以绒毛状结构易癌变,大肠腺瘤性息肉常与大肠癌并存.血吸虫卵沉着可能是肠息肉和肠癌的诱发因素.早期发现息肉,早期摘除,可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机械碎石结合鼻胆管引流治疗胆总管多发大结石

    目的:探讨内镜下机械碎石和鼻胆管引流治疗胆总管多发性大结石的疗效.方法:22例胆总管结石病人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后机械碎石、取石篮取石及鼻胆管引流.结果:21例取石成功,其中2次取尽结石12例,3次取尽结石7例,4次取尽结石2例,1例失败.出现术中渗血5例,内镜下止血成功,术后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机械碎石是治疗胆总管大结石的重要手段,控制操作时间、分次取石结合鼻胆管引流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根祥;姚礼庆;董许英;柳益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胃镜诊断异位胰腺2例报告

    1 临床资料例1 女,25岁,因上腹痛伴黑便10d求治,行电子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增生4.0cm×4.0cm,表面浅表溃疡,覆盖陈旧性血痂及新鲜血,质硬,行活检及刷检.病理示:异位胰腺伴溃疡.H2受体阻滞剂治疗4周后复查,溃疡治愈.

    作者:张媛;朴凤顺;朴熙绪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局麻下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在局麻下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对2例自发性气胸病人改为在局麻下经电视胸腔镜手术.结果:手术更加简便安全、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结论:局麻下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果;尹邦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

    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迟发性胆漏,又称继发性胆漏,是微创手术后的一种特异损伤,其发生率不高,由于其发生原因及特点不同,应引起外科医师的重视.

    作者:章义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切除术5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乙状结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设备与器械为5例乙状结肠冗长症、乙状结肠扭转的患者成功地实施了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切除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4年,无肠梗阻复发等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切除术具有微创外科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

    作者:孙小林;杨龙江;靳巍;郭宏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老年人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分析

    目的:提高对老年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认识,从而能及时诊断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近十余年来收治的老年人气管、支气管异物16例.结果:16例中仅有2例入院时已确诊,12例误诊,分别误诊为慢支炎肺气肿并感染、肺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疑肺癌;2例漏诊.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其中反复咳嗽、咳痰伴发热9例,咯血4例.异物滞留气管、支气管时间1d~26个月.11例经纤支镜钳出或吸出异物,4例在纤支镜钳检后异物自行咳出,1例经硬管支气管镜取出.结论:老年人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原有慢性疾病所掩盖,且往往不能提供异物吸入史,故而容易造成临床误诊.纤支镜检查是确诊和治疗老年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溪林;钟维农;梁惠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上海市青浦地区大肠息肉437例分析

    目的:探讨青浦地区大肠息肉的分布、大小和病理类型,以及与肠息肉恶变和血吸虫病的关系.方法:对大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内镜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为11.8%.其中腺瘤性息肉占59%,息肉伴血吸虫卵沉着的占30%,大肠癌组织中血吸虫卵沉着的占42.2%.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炎性息肉以≤1cm为多,腺瘤性息肉以≥1cm为多.息肉分布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年龄以41岁以上多见.腺瘤恶变率为12.6%.结论:腺瘤性息肉以绒毛状结构易癌变,大肠腺瘤性息肉常与大肠癌并存.血吸虫卵沉着可能是肠息肉和肠癌的诱发因素.早期发现息肉,早期摘除,可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作者:刘铁梅;许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电子鼻咽喉镜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咽喉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entax VNL-1530T型电子鼻咽-喉镜对1*!800例有耳鼻咽喉症状的患者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对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咽部异物等患者进行治疗.结果:1*!800例患者均顺利接受了检查,并得到诊断,120例声带息肉,56例声带小结患者在电子喉镜下行摘除手术,84例喉咽部异物者在电子喉镜下取出异物,45例鼻出血患者用Nd:YAG激光治疗,14例其他疾病患者接受该内镜的相应治疗.结论: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咽喉疾病诊治中具有广泛用途,是耳鼻咽喉科一种新的诊疗工具.

    作者:周建明;张学渊;魏运军;李琪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手辅式腹腔镜在泌尿系大器官和复杂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手辅式腹腔镜在泌尿系大器官和复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手辅式腹腔镜施行根治性肾切除、肾输尿管全切除及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除各1例.结果:3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肾盂癌和肾癌分别随访3个月和6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手辅式腹腔镜手术不仅具有常规腹腔镜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且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掌握,安全性较高,适合于泌尿系大器官、复杂手术.

    作者:丘少鹏;谭敏;陈炜;陈羽;陈俊星;邓春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门脉高压性胃病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门脉高压性胃病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胃镜下有无门脉高压性胃病对62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门脉高压性胃病组与无门脉高压性胃病组比较,在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治疗以及体内血浆蛋白水平有着显著的差异(P<0.01),而与病程、血清胆红素、血氨水平、凝血酶原时间无相关性(P>0.05).门脉高压性胃病组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硬化剂治疗及血浆蛋白水平与门脉高压性胃病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作者:杨文;胡梅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在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在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自1996年1月~2001年6月33例胸腔镜肺楔形切除病人的资料.结果: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可明显缩短,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胸腔镜楔形切除术是简单可行的、安全快捷的,正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作者:李文军;杨劼;叶国麟;谭家驹;潘启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合并消化性溃疡的结肠癌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合并消化性溃疡结肠癌的诊断及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6例合并消化性溃疡结肠癌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有胃镜、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等资料.结果:本组共16例,1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吻合口溃疡;10例横结肠癌,6 降结肠癌,误诊率37.5%.结论:临床医生应加强对结肠癌诊断的警惕性,强调对粪隐血试验持续阳性的患者及早进行结肠镜检查是快速、正确诊断本病的方法之一.

    作者:刘未雄;刘遂娥;刘琴;袁曙光;袁光雄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无食管症状霉菌性食管炎16例分析

    目的:探讨无食管症状霉菌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了解本病的发病率及有效的治疗药物.方法:检查3 279例病人,发现霉菌性食管炎16例,均因胃部不适、上消化道出血、黑便而接受胃镜检查,均无吞咽疼痛、吞咽困难、胸骨后烧灼感等食管症状.16例病人全部给予刷检及活检.对15例病人给予酮康唑或氟康唑进行了治疗.结果:经胃镜检查霉菌性食管炎的发病率为0.49%,轻度10例,中度4例,重度2例.16例患者刷检全部见霉菌丝及孢子,6例中重度及2例轻度患者粘膜活检(+),8例轻度患者活检(-).胃镜诊断慢性胃炎10例,消化性溃疡5例,胃癌1例.HP检查阳性7例,阴性9例.15例患者经酮康唑或氟康唑治疗7~10d,复查胃镜霉菌感染消失.结论:无食管症状的霉菌性食炎的发病率较低,以青壮年为主,无慢性疾病,霉菌感染与HP感染无直接关系,可能与环境、食品污染、食管动力异常或自身免疫缺陷等有关系,尚有待进一步考察验证.

    作者:潘永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腹腔镜检查在腹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腹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为二组:实验组:诊断为腹部肿瘤,于剖腹术前行腹腔镜检查31例;对照组:经腹腔镜检查和活检术证实腹部肿瘤14例.结果:在实验组有4/31例(12.90%)、对照组有9/14例(64.28%)证实肿瘤在腹腔内广泛转移;全组腹腔镜检查诊断准确率100%,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13/45例(28.88%).结论:腹腔镜检查对腹部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有助于恶性肿瘤的准确分期,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剖腹探查,能迅速、安全地施行并且很少并发症,在临床上腹部肿瘤的诊断中,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

    作者:黄时杰;陈志棠;薛福龙;谭国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内镜下激光及高频电治疗小儿大肠息肉

    目的:探讨激光及高频电对小儿大肠息肉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经ND:YAG激光及高频电治疗6岁以下小儿大肠息肉26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激光及高频电均可一次性切除息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激光及高频电均有效安全地切除小儿大肠息肉.

    作者:王成文;金松杰;陈永光;方炎雄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EST和EBD在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EST和EBD在急性复发性胰胰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急性复发性胰腺炎64例,男23例,女41例,平均年龄50岁,病程4~2年,发病平均次数为5.8次.部分病人曾多次检查B超、CT和MRCP,未发现致病因素.对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病人的急性发作期或病情基本控制后行ERCP检查,并根据其结果当即作EST和EBD.结果:48例病人未再复发,8例有时有上腹部疼痛但淀粉酶不高,EST和EBD过程中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EST可畅开壶腹部,使胰腺开口引流通畅,明显减少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发作.

    作者:张筱凤;张啸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咪唑安定清醒镇静用于胃镜检查剂量与年龄相关性的探讨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清醒镇静用于胃镜检查所需的剂量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并观察其镇静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210例胃镜检查患者,先给予咪唑安定0.02mg/kg,以后追加0.01mg/kg至OAA/S评分达3分止.记录所需咪唑定安剂量,并记录检查过程中MAP,HR,SpO2和BIS的变化及检查后患者的遗忘度、满意度.结果:咪唑安定用于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其所需剂量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男性γ=-0.784,女性γ=-0.762,P<0.01),而与性别无相关性.结论:咪唑安定清醒镇静用于胃镜检查所需剂量与年龄成负相关.

    作者:刘洪珍;邱小蕾;罗笑雁;李世杰;杨承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灌注抗痨药物凝胶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

    目的:探索支气管内膜结核治疗新途径.方法:经纤维支气管镜将抗痨药物凝胶灌注于病变支气管黏膜.结果:该方法可以促进炎症吸收;软化、稀释局部干酪坏死物质,使之易于排出,直至完全消失;缩小浸润增殖型病灶,乃至完全消失.结论:适时局部灌注抗痨药物凝胶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保护肺功能,使部分患者免于外科手术.该方法还可以使痰菌迅速转阴,减少传染源,对控制结核病流行起到直接作用.

    作者:高飞;闫卓;赵亚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鼻胃镜临床应用价值与操作要点浅谈

    胃镜诊疗技术普及迅速,胃镜镜身趋向变细以减轻减少病人术中术后不适感和并发症.自2000年5月~2001年8月,我们用GIF-16V.X鼻胃镜经口应用诊查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病人1 620例,报告如下.

    作者:姜贵君;刘彩越;林朝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脑室内窥镜手术并发症探讨

    目的:总结作者近2年神经内窥镜手术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将所有病例分内窥镜完成的手术和内窥镜辅助神经外科手术二类,分别分析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和并发症.结果:内窥镜完成的手术24例,内窥镜辅助的手术17例.痊愈29例,好转6例,无变化2例,需要处理的并发症7例(8次).均来自内窥镜完成组.结论:硬脑膜下积液、脑室内出血、感染是主要并发症,脑室内肿瘤切除可能有肿瘤脱落致寻找困难.

    作者:陈建良;吴耀晨;向进;陈旭东;陈洪;陈锦伦;张清平;吕文;郭伟;杨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