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张啸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乙状结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设备与器械为5例乙状结肠冗长症、乙状结肠扭转的患者成功地实施了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切除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4年,无肠梗阻复发等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切除术具有微创外科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
作者:孙小林;杨龙江;靳巍;郭宏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激光及高频电对小儿大肠息肉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经ND:YAG激光及高频电治疗6岁以下小儿大肠息肉26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激光及高频电均可一次性切除息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激光及高频电均有效安全地切除小儿大肠息肉.
作者:王成文;金松杰;陈永光;方炎雄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作者近2年神经内窥镜手术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将所有病例分内窥镜完成的手术和内窥镜辅助神经外科手术二类,分别分析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和并发症.结果:内窥镜完成的手术24例,内窥镜辅助的手术17例.痊愈29例,好转6例,无变化2例,需要处理的并发症7例(8次).均来自内窥镜完成组.结论:硬脑膜下积液、脑室内出血、感染是主要并发症,脑室内肿瘤切除可能有肿瘤脱落致寻找困难.
作者:陈建良;吴耀晨;向进;陈旭东;陈洪;陈锦伦;张清平;吕文;郭伟;杨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年来,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时选用带导丝的聪明切开刀,明显地提高了标准EST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然而始终有一小部分病人可因各种各样的因素仍无法完成标准的EST,而须改用前切开术或针形刀开窗术(needle-knife fistulotomy,NKF),这是目前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方法,其中又以NKF为流行[1~3].一旦采用这两种方法,EST的成功率会明显上升,但其难度和并发症也随之增加[1,4],为了解决好这一难题,本文参考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体会,重点对针形切刀的应用作一评述.
作者:李平;张啸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安全性,比较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法莫替丁四联疗法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主要副作用发生率.方法:60例经胃镜证实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奥美拉唑组(A组)和法莫替丁组(B组),A组用药奥美拉唑20mg qd×2周,甲硝唑0.2Tid×1周,丽珠得乐110mg Tid×1周,羟氨苄青霉素0.5 Tid×1周.B组用药法莫替丁20mg Bid×2周,丽珠得乐 110mg Tid×1周,甲硝唑0.2 Tid×1周,羟氨苄青霉素0.5 Tid×1周.停药1月后复查胃镜及复测Hp,观察溃疡愈合,Hp根除及主要副作用.结果:溃疡愈合率A组、B组分别为100%、80%,Hp根除率为93.3%、73.3%,主要付作用发生率为23.3%、20%,A、B两组之间比较,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5),主要副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四联疗法与法莫替丁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有显著性差异,主要付作用无显著差异.
作者:任海英;赵细元;汪春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应用.方法:运用气压弹道碎石机及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102例,其中40例合并膀胱颈后唇抬高,占39.2%.结果:1次碎石成功率88.23%,手术时间40.5±21.35min,术中并发症为2.94%.1例输尿管中下段套脱离断行回肠代部份输尿管.下段结石中,2例致膀胱穿孔液体外渗、2例因开口狭窄或闭塞改开放手术.3例中段结石因严重肉芽炎狭窄开放取石,1例中段结石和3例上段结石退回肾脏,改ESWL或开放取石.结论:运用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安全、微创、碎石效率高的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罗洪星;王振宇;汤志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笔者于1993年10月~2000年12月间对X线胸片正常的咯血患者93例进行了纤支镜检查,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席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腹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为二组:实验组:诊断为腹部肿瘤,于剖腹术前行腹腔镜检查31例;对照组:经腹腔镜检查和活检术证实腹部肿瘤14例.结果:在实验组有4/31例(12.90%)、对照组有9/14例(64.28%)证实肿瘤在腹腔内广泛转移;全组腹腔镜检查诊断准确率100%,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13/45例(28.88%).结论:腹腔镜检查对腹部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有助于恶性肿瘤的准确分期,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剖腹探查,能迅速、安全地施行并且很少并发症,在临床上腹部肿瘤的诊断中,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
作者:黄时杰;陈志棠;薛福龙;谭国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新型气动式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利用自己开发研制的新型气动式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对20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实施了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同时与日本生产的气动式套扎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自行研制的新型气动式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的使用效果良好,部分性能优于进口产品.结论:此种新型气动式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的使用简捷灵活,性能可靠,价格低廉,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刘明;王磊;卜令秀;张汝建;弭希峰;胡建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龄(≥70岁)病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内镜微创治疗的价值.方法:对32例手术耐受差的老年病人(≥70岁)急诊行内镜治疗,包括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osobiliary drainage, ENBD),和或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及取石术.结果:经过急诊内镜治疗的32例病人,引流治疗有效32例,成功率100%,取石成功为28例(87.5%),4例引流后择期行胆总管探查术.与内镜有关的并发症1例(3.1%),经保守治疗痊愈,死亡率为0%.结论:高龄老年人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尤其合并各种脏器疾患或原有胆道手术史的病人,急诊手术、麻醉风险极大,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内镜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现代微创技术.对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内镜治疗应作为首先方法.
作者:王雪峰;张文杰;全志伟;李济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危重症并急性呼吸衰竭纤支镜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0例危重症包括脑梗塞并冠心痛心功能Ⅲ~Ⅳ级24例;急性左心衰(控制后6~8h)3例;急性心肌梗塞(2周)2例;阵发室性及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所有患者均因患有严重肺部感染导致急性呼吸衰竭而采用纤支镜治疗.结果:30例患者经纤支镜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疗效,SpO2由治疗前的0.8663±0.0466升至0.9626±0.031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危重症并急性呼吸衰竭应用纤支镜治疗效果显著,我们认为只要操作手法熟练,对于心、脑的危重病及老年体弱并有痰阻导致急性呼吸衰竭并因此使原发病加重如出现心衰、严重心律失常者仍可应用纤支镜技术.
作者:陈莉文;肖波;赵华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胃镜下胃巨大溃疡的良恶性表现,更好地鉴别良、恶性溃疡.方法:本文收集我院1982~1999年间内镜发现胃巨大溃疡80例,在内镜下依其大小、部位、外观、性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长期追踪观察.结果:80例胃巨大溃疡中,良性溃疡47例,恶性溃疡33例,从内镜特点分析,各具一定特点.结论:良、恶之间常有重叠,甚至混淆,需长期追踪观察并多次病理确诊,以提高内镜诊断率.
作者:颜金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下称纤胆镜)在降低胆管残余结石发生率和治疗残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989~1999年纤胆镜治疗胆管结石96例,其中术中检查30例,术后经T管窦道应用66例.结果:手术探查认为结石取净,术中行纤胆道检查后仍有16.7%(5/30)残留结石.术后66例中9例T管造影正常,行纤胆镜检查后仍有结石;8例造影有结石,行纤胆镜检查未见结石.经T管窦道取石58例,成功率96.6%.结论:术中及术后应用纤胆镜检查可降低残余结石的发生率,经T管窦道取石是治疗术后残余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可避免再次手术.
作者:董剑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病例介绍例1 女,40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8年以胆囊结石入院,既往体健.体检:P82次/min,BP12/9kPa,心率齐,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心电图检查为正常.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下行LC,辅助麻醉药品有安定10mg,芬太尼0.05mg,氟哌啶醇2.5mg,氯胺酮50mg.当建立CO2气腹约5min时,心率自90次/min降到20次/min,血压由15/9kPa降到3/0 kPa,立即解除CO2气腹并进行胸外按压、面罩加压给氧,静推阿托品1mg,2~3min后心率升到120次/min,血压恢复11/8kPa,继续手术,当手术结束时,再次出现心率由120次/min降到0~20次/min,并出现室颤,血压降至0,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气管内插管辅助呼吸,静推阿托品2mg,肾上腺素2mg,地塞米松10mg,静脉点滴10%GS500ml+多巴胺60mg+多巴酚丁胺60mg,心律又转为室速,心室率200次/min左右,静推心律平10mg,硫酸镁2.5g,约10min后心率降至120~130次/min,心律恢复窦性心律,血压升至11/8kPa,恢复自主呼吸,频率14~18次/min,潮气量为400ml左右.1h后病人出现频繁抽搐,按脑复苏综合治疗.2d后神志恢复.术后12d出院.
作者:胡晋太;王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辅式腹腔镜在泌尿系大器官和复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手辅式腹腔镜施行根治性肾切除、肾输尿管全切除及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除各1例.结果:3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肾盂癌和肾癌分别随访3个月和6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手辅式腹腔镜手术不仅具有常规腹腔镜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且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掌握,安全性较高,适合于泌尿系大器官、复杂手术.
作者:丘少鹏;谭敏;陈炜;陈羽;陈俊星;邓春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清醒镇静用于胃镜检查所需的剂量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并观察其镇静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210例胃镜检查患者,先给予咪唑安定0.02mg/kg,以后追加0.01mg/kg至OAA/S评分达3分止.记录所需咪唑定安剂量,并记录检查过程中MAP,HR,SpO2和BIS的变化及检查后患者的遗忘度、满意度.结果:咪唑安定用于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其所需剂量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男性γ=-0.784,女性γ=-0.762,P<0.01),而与性别无相关性.结论:咪唑安定清醒镇静用于胃镜检查所需剂量与年龄成负相关.
作者:刘洪珍;邱小蕾;罗笑雁;李世杰;杨承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在局麻下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对2例自发性气胸病人改为在局麻下经电视胸腔镜手术.结果:手术更加简便安全、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结论:局麻下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果;尹邦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肠穿孔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8例十二指肠穿孔,8例小肠穿孔,3例乙状结肠穿孔,1例升结肠穿孔患者在腹腔镜下行修补术,全部在腹腔内缝合打结.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成功,无肠漏、腹腔脓肿等发生,平均住院日7d.结论:腹腔镜下肠穿孔修补具有疗效好、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斌;胡明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汁性腹水曾有文献报导[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汁性腹水甚少,我院同期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32例,发生胆汁性腹水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鲜其福;李钠;刘继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在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自1996年1月~2001年6月33例胸腔镜肺楔形切除病人的资料.结果: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可明显缩短,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胸腔镜楔形切除术是简单可行的、安全快捷的,正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作者:李文军;杨劼;叶国麟;谭家驹;潘启深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