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莲英
子宫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uterus,CHU) 较少见,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易与子宫内膜息肉混淆,诊断较困难,处理不当易造成大出血.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诊断及治疗过程报告如下,并进行文献复习.
作者:马迎春;董建春;刘惠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胃镜检查的特点.方法:对1 14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胃镜检查诊断的病理观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慢性胃炎占首位,达34.04%,其次是急性胃粘膜疾病占13.51%,上消化道溃疡25%,上消化道肿瘤21.40%.肠上皮化生12.98%,不典型增生10%.结论:提示胃镜检查对于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大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内镜以及病理特点.方法:1990年~2000年经我院治疗的胃平滑肌肿瘤41例,对其临床、病理及内镜检查资料等进行分析.随访时间为1~5年.结果:胃平滑肌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体重减轻及上消化道出血,好发部位是胃底和胃体部.内镜下表现为隆起型34例(82.9%),溃疡型6例(14.6%),浸润型1例(2.4%).内镜活检与术后病理符合率为9.8%.平均25个月的随访中,8例死于转移,6例有局部复发.结论:胃平滑肌肿瘤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特殊,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内镜为诊断GSMT的有效手段,但确诊仍靠病理.肿瘤组织学恶性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明显相关.
作者:梁健;黄开红;李海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序贯治疗的疗效.方法:106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活动出血患者,随机采用内镜下套扎、硬化、及内镜下序贯治疗.结果:三组急诊止血率分别为套扎组91.4%(32/35),硬化剂组89.7%(35/39),序贯治疗组96.9%(31/32);再出血率分别为5.7%,5.1%和0%,套扎组、硬化剂组两者疗效相仿(P>0.05),序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余两组;曲张静脉消失率套扎、硬化、序贯组分别为87%,76%和96%,序贯组明显优于其余两组.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内镜下序贯治疗较单独套扎术和硬化术治疗效果理想,是目前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治疗的理想选择.
作者:王红;聂玉强;吴惠生;李瑜元;佘庆珠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使用流式细胞仪技术,从T辅助细胞亚群1、2型(Th1/Th2)平衡角度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对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良性肾上腺腺瘤切除病人28例,分别采用后腹腔镜手术和常规开放手术,测定手术前和术后3,24,48h Th1、Th2细胞数量及血清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开放手术后Th1细胞、TNFα明显低于术前,Th2细胞、IL-10明显升高,Th1/Th2、TNFα/IL-10比值下降.腹腔镜组术后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与开放组差别显著.结论:常规开放肾上腺手术可造成术后Th1/Th2平衡明显向Th2偏移,使抗炎反应占优势,造成明显的免疫抑制.而后腹腔镜手术对Th1/Th2平衡无显著影响,对术后免疫功能影响小.
作者:于泳浩;丘宇杰;王国林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内镜下置放记忆合金支架在已无法手术的胃及十二指肠的恶性狭窄姑息治疗中的疗效.方法:5例胃、十二指肠恶性狭窄患者,在内镜指导下先将导丝放置于幽门管及十二指肠狭窄部位,然后置记忆合金支架于狭窄部位.结果:技术成功的为4例,1例失败是由于吻合口角度不良.术后患者的梗阻症状明显减轻,无严重并发症,经口进食得以改善,1例发生支架闭塞.结论:对胃及十二指肠恶性狭窄的姑息治疗,除手术外,记忆合金支架是一种可行、有效和安全的选择.
作者:钟霞;于皆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与内镜下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的疗效分析及术式选择.方法:对8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一期联合内镜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与16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探查T管引流术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较内镜下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在术后疼痛,呕吐、恶心,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有显著意义(P<0.05,两者在胆总管内径结石大小方面亦有显著意义.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优于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但各有其适应证,胆总管内径在0.7~1.0cm,且胆总管结石<1.0cm,特别是胆总管下端结石者,主张用内镜下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胆总管内径>1.0cm者腹腔胆总管切开取石探查T管引流术是一种更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雷海录;陈勇;邓琰;阎志强;彭立勋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心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65例电视胸腔镜手术,其中普胸手术59例、心内直视手术6例.VATS(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51例:包括自发性气胸25例,22例行肺大泡切除,3例行胸膜固定;不明原因胸水9例,胸腔镜证实7例为肺癌转移,2例为恶性间皮瘤;凝固血胸及急性脓胸3例;纵膈肿瘤切除4例;肺小结节行楔形切除6例,食管癌行食管切除1例;单侧或双侧内脏神经切断治疗癌性上腹部剧痛2例:心包开窗引流治疗心包积液1例.VAMT(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14例:包括肺癌根治7例,房缺修补2例,二尖瓣置换4例,动脉导管结扎1例.结果:除1例心包开窗引流术后3月演变为缩窄性心包炎而再次手术外,其余病例疗效满意,达到微创、有效及美容要求.结论:随着内镜器械及手术技缩的改善,电视胸腔镜将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位星;黄日茂;何争鸣;雷凯波;罗万俊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6例胸部创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6例患者分三组:胸腔内持续出血(29例);凝固性血胸(11例);连枷胸(6例),全部病例均行VATS术,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VATS在胸部创伤患者中应用有其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准确掌握其适应症,VATS在胸部创伤患者中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作者:张林刚;韩军;何鹏飞;胡仁健;张青平;陈建川;景锦;魏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本文评价了胸腔镜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1996年6月~2000年12月,38例多汗症患者在全麻双腔插管下行双侧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除术.男18例,女20例,平均年龄24.6岁(14~46岁).单纯手汗症者采用电凝毁损胸2交感神经节;手汗症合并腋窝多汗症,则切除胸2~4交感神经节.术毕排出胸腔残余气体,不置胸腔引流管.结果:术后多汗症状全部消失.麻醉清醒后,病人双手干燥而温暖.全组无手术死亡.平均双侧手术时间36min(12~90min),平均住院时间5.8d.平均随访时间33.4月(6~54月).15例(39.5%)病人出现上肢以外的代偿性多汗,但基本可以忍受,不影响生活,无需进一步治疗.无复发病例,病人满意.结论: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是手汗症和腋窝多汗症的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作者:姚学权;刘福坤;黎介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对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胃淋巴瘤患者行EUS检查,与胃镜及活检、胃肠钡餐及手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2例胃淋巴瘤中EUS诊断符合率83.33%,显著高于胃镜(58.33%)(P<0.05)及胃肠钡餐(16.67%)(P<0.05).EUS对胃淋巴瘤T、N分期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100%、77.78%.结论:EUS诊断胃淋巴瘤的符合率高于胃镜及其它检查,并能准确判断胃淋巴瘤浸润胃壁深度、侵犯周围器官及淋巴结情况.
作者:彭燕;许国铭;邹晓平;金震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尿道外伤引起的球部或膜部尿道断裂,在膀胱镜下行腔内尿道会师.方法:插入膀胱镜后找到尿道断裂口,将输尿管导管插入膀胱后,将导尿管套入.结果:12例患者中11例拔管后引流通畅,随访1~3年排尿正常,无性功能障碍.结论:采用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是一种创伤小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华忠;王剑火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们于1995年6月~1999年5月,对剖胸术后因各种原因使用纤支镜检查及治疗92例,占同期手术的14.1%(92/653).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孙小康;刁明强;郭向东;李冀芬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电视腔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从1998年12月~2001年6月,对复发性下肢静脉溃疡的15条肢体行电视腔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和小腿曲张浅静脉点状结扎抽剥术,其中7例同时行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术后肢体症状和静脉曲张消失,13条肢体静脉性溃疡短期内愈合,2例明显缩小,2年随访无复发.结论:电视腔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下肢复发性静脉溃疡的有效方法和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孙志南;许跃明;葛敦钧;程云霄;吕息;杜金刊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院内镜科于1999年3月~2000年2月用日本Olympus GIF-Ⅴ型电子胃镜诊断并治疗胃扭转5例,复位成功4例.具体情况如下:
作者:刘雅君;李月琴;林碧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索小卵巢肿块的腹腔镜检查指征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直径小于或接近5cm卵巢肿块的腹腔镜检查结果与处理要点,提出卵巢肿块腹腔镜探查指征.结果:1998年1月~2001年6月,发现卵巢畸胎瘤1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瘤11例,输卵管积水7例,卵巢黄体4例,卵巢浆液性囊性瘤3例,卵巢冠囊肿3例,卵巢粘液性囊性瘤1例,卵巢浆液性上皮癌1例(Ⅱa期),卵巢颗粒细胞瘤1例,卵巢纤维瘤1例.平均手术时间81±37min,平均出血量30±54ml.未见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混合性、低密度或持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卵巢肿块,性质不明者,要尽早行腹腔镜探查,不仅是早期发现卵巢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而且是及时治疗盆腔良性疾病的重要方法.
作者:左绪磊;罗丽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老年机体的创伤反应程度及术后恢复角度出发,探讨合并心肺疾病的老年人行LC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将99例60岁以上同时合并有心肺疾病(心功能Ⅱ级)和慢性胆囊疾病的老年病人,分为LC组(49例),与传统胆囊切除(OC)组(50例).监测术前1d、术终、术后第1~3天的体温、血糖、血白细胞计数,记录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止痛药的使用、恢复饮食的时间、腹腔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及肺部感染等.结果:LC组创伤反应轻、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所观察指标均较OC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从创伤程度及术后恢复角度看,合并心肺疾病的老年人行LC更优.
作者:赵国发;崔猛胜;马雪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为减少术中的出血,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202例鼻内窥镜术中出血病人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了术中、术后出血及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结论:了解鼻内窥镜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使护理措施在整个病程中确实起到预防及减少出血的作用.
作者:陈心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有腹部剖腹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3例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手术经过及术后的结果.结果:43例患者1例中转开腹,余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9.5±32.7min,平均住院天数6.5±2.1d,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有剖腹手术史的患者多数可行腹腔镜手术,手术医师必须有较为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
作者:张风涛;钟立明;叶建宇;彭毅;周汉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探讨腹腔镜腰椎手术技术,确定不同腰椎节段安全有效的腹腔镜手术入路.方法:取家猪40只,均分两组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后入路和经腹膜入路显露腰2-骶1椎体、椎间盘,比较两种入路的简便性、安全性.结果:经腹腔L6/S1显露组,未发生1例与器械及操作有关的并发症,经腹腔L2-5以上椎体显露时分离、腰大肌和大血管牵开困难、出血多、椎体难以清楚暴露.腹膜后入路L2-5椎体显露,在结扎并分离一侧腰血管后将腹主动脉及腰大肌向两侧牵开,均可获得较满意的术野显露.而经腹膜后显露L6/S1困难,且2例出现左侧髂静脉撕裂.结论:腹腔镜技术进行腰椎手术重复性好,对组织损伤小,术野内解剖结构清晰,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较高.经腹腔入路是显露下位腰骶椎的安全、合理、有效的手术途径,而上位腰椎的手术显露宜选择经腹膜后间隙入路.
作者:吕国华;王冰;钱驭涛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