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艳会;张轶庠;陈湘;齐范
对比研究X线引导经纤支镜活检与超声波引导经皮活检对疑难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X线组29例患者,男性20例,女9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57.2岁.球型病灶14例;肿块型病灶10例:浸润型病灶5例.纤支镜在X线透视引导下到达病灶边缘,在病人深吸气时将活检钳张开深入病灶中心,在病人深呼气时取活检,一般取2~4次.超声组33例患者,男性24例,女9例,年龄15~75岁,平均年龄54.8岁.球型病灶11例;肿块型病灶13例:浸润型病灶9例.33例超声探及异常回声31例,采用自动活检枪,18或20号槽式穿刺针.
作者:陈功;徐少勇;邝军;杨力;张力波;王艳;孙泽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急诊内镜治疗的方法.方法:3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接受急诊经内镜逆行胆道造影和乳头括约肌切开并取石,35例治疗成功.结果:24例轻型胰腺炎经内镜治疗后均得到治愈,11例重症胰腺炎中8例缓解,2例因胰腺脓肿接受开腹手术 ,1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 ,是胆源性胰腺炎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卫东;姚礼庆;何国杰;周平红;徐美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纤支镜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1例患者镜下特征和影响病原学、病理检查阳性结果的因素.结果:镜下病变表现多种多样,黏膜溃疡糜烂多见为43.9%(18/41),刷检后支气管冲洗液沉渣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较高为65.8%( 27/41).结论:纤支镜检查及改进取材方法对确诊支气管内膜结核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一平;叶又蓁;张春莲;施伍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 临床资料患儿,男,1(8)/(12)岁,因口中咀嚼苹果哭闹时深吸气后突然出现哭声停止、面色青紫约10min而急诊就医.查体:患儿意识丧失,面色、口唇紫绀,心跳、呼吸停止.诊断为:气管异物窒息.急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常规进镜入气管后,即从活检孔内给予纯氧高频正压通气,并辅以胸外心脏按压,约5min后,患儿面色、口唇逐渐红润,心跳、呼吸恢复,脉搏规整,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继续进镜观察,见左主支气管开口被约1.0cm×1.0cm×0.8cm异物阻塞,右主支气管开口可见约0.8cm×0.6cm×0.6cm异物不完全阻塞,仅留少量腔隙,异物用活检钳轻夹即碎,确认为苹果,后改为将支气管镜前端紧抵异物,同时持续负压吸引使异物吸附于镜头前端,继续负压持续吸引并缓慢退镜,异物随镜取出,反复3次将气管内异物取净,术后患儿意识清醒,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平稳,面色、口唇红润,言语、行动恢复正常.
作者:崔彦芝;韩亚光;刘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检查在胸膜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74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74例患者中有64例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达86 .5%,其中结核性胸膜炎12例,肺癌胸膜转移25例,恶性胸膜间皮瘤5例,慢性炎症11例,肺大疱10例,肺胸膜淀粉样变1例.结论: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和肺疾病的病因诊断是一种易操作、较安全的诊断方法,其阳性率高,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孔晖;赵珊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急性肺不张的诊疗价值.方法:对住院期间发生肺不张的16例患者,在心电监护、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下行纤支镜检查,并进行局部治疗.结果: 16 例患者均明确病因,纤支镜吸引治疗后肺复张,治疗过程均有心率增加,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纤支镜治疗急性肺不张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作者:韩智国;李风云;隋庆梅;朱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肺导管注药治疗肺脓肿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照组60例全身应用抗生素 ,注药组63例全身应用抗生素,并经肺导管注入头孢呋欣0.75,每日2次.结果:注药组3周治愈率69.8%,4周治愈率95.2%,总有效率100%;对照组3周治愈率5.0%,4周治愈率21. 6%,总有效率86.7%,无效13.3%.注药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经肺导管注药治疗肺脓肿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玉光;杨印楼;赵金芝;张蕾;周艳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通过纤支镜对肺源性心脏病肺段灌洗治疗清除积痰后的疗效.方法:按常规纤支镜操作方法,采用配有抗菌素、化痰、止喘等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灌洗治疗.结果:通过分次灌洗治疗,患者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 可达85%~93%,平均提高8%~25%,肺部感染能有效控制,通气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经纤支镜灌洗治疗肺心病是目前的一种行之有效、病人生命得以延长的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牛宪忠;刘翱;杨伟康;赖克芳;查云;陈宇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体位改变对正常成人上呼吸道形态的影响.方法:无呼吸睡眠病史的正常成年人 30人,均为男性.以纤维内窥镜观察平静呼吸状态下30°屈颈平卧位、平卧位和侧卧位时上呼吸道各平面形态的变化并照相,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各情况下上呼吸道各平面的横截面积、前后径、左右径,比较不同卧位下的差别.结果:软腭后区上呼吸道横截面积和前后径的测量值在3种卧位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软腭后区左右径、舌后区横截面积、左右径和前后径在3种卧位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体位的改变对软腭后区上呼吸道形态的影响是特定体位时OSAS加重的基础.
作者:李树华;石洪金;董卫东;王桂茹;余建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4岁,2月前因服药呛咳后出现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而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喉炎,经口服抗生素及强的松治疗1周后,声音嘶哑症状消失,但咽部异物感2月来无好转 ,特来我院就诊.查体未见异常.间接喉镜检查:咽部及声带未见异常.胸部透视未见异常 .支气管镜检查:于声门下2cm处可见一透明薄片状异物纵形嵌于气管前、后壁,镜身可从其左右侧通过,余未见异常.用活检钳夹紧异物随镜身一起缓慢取出后观察,为一2.5cm×1 .5cm×0.1cm三角形透明硬塑料片,考虑为药品外包装.追问病史,患者及家属诉于深呼气及睡眠时常可闻及哮鸣音.术后嘱患者禁声,并给予抗生素、强的松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
作者:韩亚光;刘妍;崔彦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对胸腔镜辅助前路脊柱畸形外科手术治疗的技术、结果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学研究,用以判断该项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9篇胸腔镜辅助前路脊柱畸形外科手术治疗的文献,其中8篇为国外研究,1篇为本专科研究,研究病例多数为青少年,脊柱畸形包括 :特发性脊柱侧弯、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弯、先天性半椎体和胸椎后突畸形.手术技术多数采用单肺通气,凸侧入路,前路脊柱松解、骨骺阻滞或半椎体切除,同时再行后路矫形、植骨融合术.对手术后的结果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胸腔镜辅助前路脊柱畸形外科手术时间从90~240min,住院天数平均为9d左右,椎间盘切除水平4~7个,术后Cobb角矫正率为55%~63%,平均后凸矫正达44°.总并发症为12%,多为呼吸系统并发症,无矫正度的丢失和血管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胸腔镜辅助是一种微创技术,它能够在减少创伤的基础上完成前路脊柱畸形的松解、骨骺阻滞和半椎体切除,联合后路矫形能够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但需要在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以及对侧弯的平衡、融合率、剃刀背畸形矫正, 减轻疼痛等方面来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冰;吕国华;李启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入微波并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 将4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强化期采用纤支镜介入微波并局部注药加全身化疗,对照组24例只进行全身化疗.结果:22例共进行136人次治疗,治疗成功率100%,症状改善率为95.4%,痰菌阴转率83.3%,纤支镜下病灶吸收率86.4%,胸部CT所见病灶吸收率85.7%,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1例发生气胸、出血、结核播散、肺部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治疗组远期疗效也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该疗法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纯全身化疗组,是一种安全、有效、易行的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综合性方法,能减少手术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艺坛;陈志斌;王晓萍;向良浩;张伟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患者上消化道的内镜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1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胃镜检查结果及其临床资料,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患者临床上以门静脉、下腔静脉高压、淤血的症状为主要表现,肝功能损害相对较轻,按Child-Puggh分级,A级11例,B级16例,C 级4例,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食道静脉曲张(84%)、胃、十二指肠黏膜充血发红(100%)、出血糜烂(84%)、Mosaic改变(39%)、胃、十二指肠浅表或霜降样溃疡(32%),其中,mosaic改变在门静脉内经增宽的患者中显著高于不增宽者,而胃、十二指肠溃疡则只见于肝功能B、C 级病人.结论:食道静脉曲张、胃黏膜充血发红、出血糜烂及Mosaic改变是布加综合征上消化道内镜的主要表现.
作者:袁伟建;张桂英;陈爱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的病因及纤支镜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的病人采用氧气雾化吸入麻醉后进行纤支镜检查,进入气管后发现病变,根据情况活检、刷检送病理.结果:通过纤支镜检查发现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的病人气管肿瘤为多见,其中鳞癌22例,未分化癌4例,腺癌1例,未定型1例.结论: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的病因是气管肿瘤,纤支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
作者:回淑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对部分疑有主支气管断裂的胸外伤患者通过纤支镜检查作出明确诊断,以指导外科手术.对外伤性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效果不佳者经纤支镜检查找出原因, 以利进一步治疗.对因胸外伤导致咳嗽不力,气道分泌物潴留致肺不张者,经纤支镜反复冲洗吸引法祛除分泌物,解除气道阻塞.方法:同常规纤支镜检查.结果:3例怀疑主支气管断裂者,1例排除,2例确诊.3例外伤性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效果不佳者均明确原因,其中2 例为气道分泌物堵塞者,经纤支镜吸引冲洗后气胸治愈.2例气道分泌物堵塞致肺不张者, 经纤支镜吸引冲洗后肺复张.结论:部分胸外伤特别是怀疑气道有病变者,使用纤支镜很有价值.
作者:徐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光动力学疗法治疗上消化道癌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应用铜蒸汽脉冲染料激光配合光敏剂24h、48h、72h对癌灶区域进行光动力学治疗,在每一处病灶的每一个光斑照射25~30min,依次移动照射,3次为一疗程.结果:完全有效2 9例(49.15%),明显有效20例(33.9%),稍有效6例(10.17%),无效4例(6.78%),总有效率为9 3.22%.结论:该法有效、安全痛苦小、费用低,且并发症较轻,是不适宜手术或拒绝手术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体弱患者的首选方法.
作者:于晓辉;余西林;王普选;孙一彬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方法.方法:在紧闭式气管内麻醉下,造成人工气腹,利用电视腹腔镜观察病变部位情况决定手术方式.结果:共15例,10例腹腔镜下复位成功,4例行肠切除、吻合,1例腹壁外复位成功.结论:电视腹腔镜辅助治疗小儿肠套叠手术是一种快捷,安全,损伤小,恢复快的手术.
作者:李斌;康宁;吴全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症状之一.非生理性乳头溢液的发生率为3%~8%,其中有10%~15%是由乳腺癌引起的[1].可触及和触不及(T0期)肿块的微小癌病例,伴有血性溢液者分别为21%和53%.针对乳头溢液的检查方法主要有溢液细胞涂片检查、选择性乳管造影、超声波检查和乳腺钼靶照相等.上述方法诊断率较低,尤其是对于不能触及肿块(T0期)的病例,不能直观反映病变的形态和部位.因此寻找一种创伤小,诊断率高以及治疗效果好的乳头溢液诊治手段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吕大鹏;沈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院自1998~2000年在纤维内窥镜下治疗癔病性失音2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病例中,男2例,女18例.年龄18~37岁,平均31岁,病程在1d~1月.均因情绪激动或精神刺激后突然失音.20例病例全部排除喉腔器质性病变.
作者:鲜昆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科自1998年3月~2000年12月以来应用鼻内窥镜及电脑微波射频耳鼻咽喉多功能治疗仪, 在影像监视下,共对门诊及住院的108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进行止血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冬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