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亚光;刘妍;崔彦芝
目的:为探讨经内镜粘膜切除术(EMR)在诊治消化道广基隆起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22例消化道广基隆起性病变行EMR,回收标本病理诊断,并内镜随访.结果:22例EMR术后病理诊断:食道平滑肌瘤1例,胃窦部异位胰腺1例,胃平滑肌瘤2例,胃窦部纤维瘤1例,胃增生性息肉14例,乙状结肠早癌1例,乙状结肠管状腺瘤伴不典型增生2~3 级1例,直肠腺瘤部分癌变1例,术后无1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6~24个月无1例复发. 结论:EMR是一安全、有效的内镜技术,对常规活检不能确诊的病变行EMR可病理确诊,提高消化道早癌检出率,同时可作为微创治疗手段根治消化道息肉、腔内型粘膜下肿瘤、消化道早癌.
作者:叶国良;盛红;吴文玉;贺海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检查在胸膜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74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74例患者中有64例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达86 .5%,其中结核性胸膜炎12例,肺癌胸膜转移25例,恶性胸膜间皮瘤5例,慢性炎症11例,肺大疱10例,肺胸膜淀粉样变1例.结论: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和肺疾病的病因诊断是一种易操作、较安全的诊断方法,其阳性率高,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孔晖;赵珊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治疗耐多药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可能性和疗效.方法:经纤支镜局部注药治疗15例耐多药支气管内膜结核,1次/15d,直至痰菌阴转.结果: 全部病人痰菌阴转,病灶明显吸收好转,管腔通畅.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用药治疗耐多药支气管内膜结核,疗效可靠,操作相对简单,安全,不失为一种对耐多药支气管内膜结核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林明贵;王安生;王巍;陈红兵;丹子军;李素梅;钱素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度冷丁50mg配伍不同剂量的咪唑安定用于支纤镜的镇静作用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并探讨其佳剂量.方法:120例拟行支纤镜检患者(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对照组、度冷丁50mg+咪唑安定0.04mg/kg、度冷丁50mg+咪唑安定0.06mg/kg三组, 观察其镇静分级,检查过程中的感受情况、遗忘程度,检查后的满意度,并记录检查中脑电图双频指数分析(BIS值)、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度冷丁50mg+咪唑安定0.06mg/kg组的效果明显优于未用药组和度冷丁50mg+咪唑安定0.04mg/ kg组,其镇静程度明显,遗忘程度高,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较小.结论:度冷丁50mg+咪唑安定0.06mg/kg用于清醒镇静支纤镜检是安全有效的,且为佳剂量.
作者:刘洪珍;郑利先;梅堪强;霍桂莲;杨承祥;李世杰;胡少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科自1998年3月~2000年12月以来应用鼻内窥镜及电脑微波射频耳鼻咽喉多功能治疗仪, 在影像监视下,共对门诊及住院的108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进行止血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冬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气管内置管注药对异物性支气管肉芽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气管内留置6F导管连续每日注药治疗异物性支气管肉芽肿患者26例,每日经导管分2次注入无菌生理盐水10ml+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抗生素(阿米卡星0.2或头孢三嗪1.0).结果:26例患者中,治愈25例,手术取异物1例,治愈率96.2%,疗程6~15d,不良反应轻.结论:该方法具有局部抗炎效果好,减少全身抗生素剂量和毒副作用,缩短病程 ,病人能够耐受等优点,有望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国祥;陈学香;赖红斌;柳德灵;林庆安;王卫红;王爱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并胆管一期缝合术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引起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方法:对9例胆总管结石引起的梗阻性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急诊行十二指肠镜下鼻导管引流术,病情平稳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切口一期吻合术.结果:所有病例ENBD术均成功,术后 2~4d体温和血象恢复正常,血胆红素明显下降;引流5~6d后拟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切口一期吻合术,除1例中转开腹,其余8例均成功,6~7d拔除鼻胆管 ,无1例发生胆瘘.结论:ENBD、腹腔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引起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并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具有安全、有效、微创、不留置T管等优点.
作者:黄秋林;张阳德;龚连生;贾晓巍;杨林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肺导管注药治疗肺脓肿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照组60例全身应用抗生素 ,注药组63例全身应用抗生素,并经肺导管注入头孢呋欣0.75,每日2次.结果:注药组3周治愈率69.8%,4周治愈率95.2%,总有效率100%;对照组3周治愈率5.0%,4周治愈率21. 6%,总有效率86.7%,无效13.3%.注药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经肺导管注药治疗肺脓肿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玉光;杨印楼;赵金芝;张蕾;周艳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方法.方法:在紧闭式气管内麻醉下,造成人工气腹,利用电视腹腔镜观察病变部位情况决定手术方式.结果:共15例,10例腹腔镜下复位成功,4例行肠切除、吻合,1例腹壁外复位成功.结论:电视腹腔镜辅助治疗小儿肠套叠手术是一种快捷,安全,损伤小,恢复快的手术.
作者:李斌;康宁;吴全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金葡菌肺炎的疗效.方法:将46例金葡菌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生素等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对照组仅常规抗生素等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21.3d和35. 6d(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6.0%,76.2%(P<0.05).结论: 应用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金葡菌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杨力;陈功;邝军;张力波;王艳;孙泽群;杜林林;徐少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体位改变对正常成人上呼吸道形态的影响.方法:无呼吸睡眠病史的正常成年人 30人,均为男性.以纤维内窥镜观察平静呼吸状态下30°屈颈平卧位、平卧位和侧卧位时上呼吸道各平面形态的变化并照相,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各情况下上呼吸道各平面的横截面积、前后径、左右径,比较不同卧位下的差别.结果:软腭后区上呼吸道横截面积和前后径的测量值在3种卧位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软腭后区左右径、舌后区横截面积、左右径和前后径在3种卧位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体位的改变对软腭后区上呼吸道形态的影响是特定体位时OSAS加重的基础.
作者:李树华;石洪金;董卫东;王桂茹;余建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的病因及纤支镜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的病人采用氧气雾化吸入麻醉后进行纤支镜检查,进入气管后发现病变,根据情况活检、刷检送病理.结果:通过纤支镜检查发现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的病人气管肿瘤为多见,其中鳞癌22例,未分化癌4例,腺癌1例,未定型1例.结论: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的病因是气管肿瘤,纤支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
作者:回淑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 临床资料患儿,男,1(8)/(12)岁,因口中咀嚼苹果哭闹时深吸气后突然出现哭声停止、面色青紫约10min而急诊就医.查体:患儿意识丧失,面色、口唇紫绀,心跳、呼吸停止.诊断为:气管异物窒息.急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常规进镜入气管后,即从活检孔内给予纯氧高频正压通气,并辅以胸外心脏按压,约5min后,患儿面色、口唇逐渐红润,心跳、呼吸恢复,脉搏规整,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继续进镜观察,见左主支气管开口被约1.0cm×1.0cm×0.8cm异物阻塞,右主支气管开口可见约0.8cm×0.6cm×0.6cm异物不完全阻塞,仅留少量腔隙,异物用活检钳轻夹即碎,确认为苹果,后改为将支气管镜前端紧抵异物,同时持续负压吸引使异物吸附于镜头前端,继续负压持续吸引并缓慢退镜,异物随镜取出,反复3次将气管内异物取净,术后患儿意识清醒,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平稳,面色、口唇红润,言语、行动恢复正常.
作者:崔彦芝;韩亚光;刘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生物蛋白胶(biomedical fibrin glue,BFG)在急性胆囊炎LC术中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生物蛋白胶治疗组96例患者和87例对照组患者.通过比较术中止血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及引流时间、胆瘘发生情况、术后右上腹不适情况、住院时间等6项指标来说明其有效性.结果:除胆瘘发生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5项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急性胆囊炎LC术中应用生物蛋白胶,使手术止血时间缩短,防止创面出血和渗出,预防组织粘连,减少了患者痛苦并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
作者:张小红;贾晓巍;黄秋林;杨林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症状之一.非生理性乳头溢液的发生率为3%~8%,其中有10%~15%是由乳腺癌引起的[1].可触及和触不及(T0期)肿块的微小癌病例,伴有血性溢液者分别为21%和53%.针对乳头溢液的检查方法主要有溢液细胞涂片检查、选择性乳管造影、超声波检查和乳腺钼靶照相等.上述方法诊断率较低,尤其是对于不能触及肿块(T0期)的病例,不能直观反映病变的形态和部位.因此寻找一种创伤小,诊断率高以及治疗效果好的乳头溢液诊治手段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吕大鹏;沈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某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方法:分析总结该院的7例胆囊大部切除术的原因、方法、经验和体会.结果:7例手术顺利,无术后出血、胆瘘及肝外胆管损伤,平均手术时间46min(30~65min),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仅1例并发穿刺孔感染,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d(2~5)d,随访时间3~12个月,无症状复发,效果满意.结论 : 在化脓性胆囊炎或胆囊三角严重粘连疤痕化等不能够常规行胆囊切除的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简便而安全可行,不但能够达到胆囊切除的目的,又能减少肝外胆管和血管损伤,避免了中转开腹;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处理胆囊残余部分.
作者:蔡光友;王存川;陈鋆;胡友主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对内镜下结扎及硬化联合术(EVL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1990年1月~2000年12月期间发表的有关内镜下结扎及硬化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入选标准,有15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由2名作者各自独立地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进行摘录,并用RevMan 3.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EVLS组与EVL组对食管静脉曲张疗效的比较结果显示:食管静脉曲张治疗无效的合并优势比(OR)为0.29[95%CI 0.18,0.47],P<0.05;而食管静脉曲张复发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合并OR分别为0.69[95%CI 0.45,1.06],0.76[95%CI0.51,1.13 ] ,P>0.05.EVLS组与EVS组对食管静脉曲张疗效的比较结果显示:食管静脉曲张复发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合并分别为3.37[95%CI 1.45,7.80],0.20[95%CI 0.10,0.39], P<0.05;而食管静脉曲张治疗无效的合并OR为0.68 [95%C1 0.38,1.22],P> 0.05 .EVLS并发症的发生率较EVS为低(25.81%vs 77.55%,P<0.01);但较EVL为高(40.9 8%vs 20.08%,P<0.01).结论:EVLS对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尚需进一步的验证 ,它并不能替代EVS或EVL作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
作者:程金伟;朱梁;顾明君;徐夏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介绍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及切口不缝合的术式经验.方法:采用后腹腔镜完成15 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病程8个月~5年,结石直径0.8~2.1cm;11例经ESWL无效,2例经输尿管镜取石失败;术前X线及B超定位,经膀胱镜插入带导丝的双J管至结石处,经后腹膜途径输尿管切开取石,切口不缝合,并将双J管推入肾盂.结果:15例全部成功,手术时间70 ~210min,平均115min.术后恢复顺利,随访6~9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及切口不缝合,简化了手术操作过程,损伤小,安全,有效,恢复快,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谢艳会;张轶庠;陈湘;齐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 病例资料陶某,女,60岁,饮水后呛咳、间断发热、胸痛、咳痰10余年,每次发病时医生均按肺部感染予以抗炎治疗,症状可控制.2001年3月21日患者因发热、胸痛、上腹胀痛、饮水呛咳加重入我院就诊.
作者:刘程远;彭菊荣;张红玲;戢良栋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对比研究X线引导经纤支镜活检与超声波引导经皮活检对疑难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X线组29例患者,男性20例,女9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57.2岁.球型病灶14例;肿块型病灶10例:浸润型病灶5例.纤支镜在X线透视引导下到达病灶边缘,在病人深吸气时将活检钳张开深入病灶中心,在病人深呼气时取活检,一般取2~4次.超声组33例患者,男性24例,女9例,年龄15~75岁,平均年龄54.8岁.球型病灶11例;肿块型病灶13例:浸润型病灶9例.33例超声探及异常回声31例,采用自动活检枪,18或20号槽式穿刺针.
作者:陈功;徐少勇;邝军;杨力;张力波;王艳;孙泽群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