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位对正常成人上呼吸道形态的影响

李树华;石洪金;董卫东;王桂茹;余建辉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纤维内窥镜, 上呼吸道, 气道, 梗阻, 气道形态, 图像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体位改变对正常成人上呼吸道形态的影响.方法:无呼吸睡眠病史的正常成年人 30人,均为男性.以纤维内窥镜观察平静呼吸状态下30°屈颈平卧位、平卧位和侧卧位时上呼吸道各平面形态的变化并照相,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各情况下上呼吸道各平面的横截面积、前后径、左右径,比较不同卧位下的差别.结果:软腭后区上呼吸道横截面积和前后径的测量值在3种卧位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软腭后区左右径、舌后区横截面积、左右径和前后径在3种卧位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体位的改变对软腭后区上呼吸道形态的影响是特定体位时OSAS加重的基础.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罕见气管异物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4岁,2月前因服药呛咳后出现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而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喉炎,经口服抗生素及强的松治疗1周后,声音嘶哑症状消失,但咽部异物感2月来无好转 ,特来我院就诊.查体未见异常.间接喉镜检查:咽部及声带未见异常.胸部透视未见异常 .支气管镜检查:于声门下2cm处可见一透明薄片状异物纵形嵌于气管前、后壁,镜身可从其左右侧通过,余未见异常.用活检钳夹紧异物随镜身一起缓慢取出后观察,为一2.5cm×1 .5cm×0.1cm三角形透明硬塑料片,考虑为药品外包装.追问病史,患者及家属诉于深呼气及睡眠时常可闻及哮鸣音.术后嘱患者禁声,并给予抗生素、强的松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

    作者:韩亚光;刘妍;崔彦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支气管灌洗液SCC、CEA、CYFRA21-1、NSE、CA50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支气管灌洗液(BLF)鳞状细胞癌抗体(SCC)、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抗原50(CA50)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SCC、CEA、CYFRA21-1、NSE、CA50测定采用放射免疫(ELISA)方法,标本取自48例肺癌病人和35例非肺癌病人的支气管灌洗液.结果:肺癌患者BLF中测定SCC、 CEA、CYRA21-1、NSE的阳性率分别为95.8%、56.3%、83.3%、64.6%,肺癌组S CC、CEA、 CYFRA21-1、NSE水平明显高于非肺癌组(P<0.01).两组间CA50则无明显差导(P>0.05).结论:BLF中SCC、CEA、CYFRA21-1、NSE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邬勇坚;于宪;陈飞鹏;田利奇;曾波航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透明塑料套管在治疗上消化道异物中的作用

    我院近年来在电子胃镜下应用各种合适的配件,配合使用透明塑料套管治疗各种上消化道异物35例(共46件),从未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坚;吴秋萍;张捷;文晓冬;高河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PDT治疗59例上消化道肿瘤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光动力学疗法治疗上消化道癌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应用铜蒸汽脉冲染料激光配合光敏剂24h、48h、72h对癌灶区域进行光动力学治疗,在每一处病灶的每一个光斑照射25~30min,依次移动照射,3次为一疗程.结果:完全有效2 9例(49.15%),明显有效20例(33.9%),稍有效6例(10.17%),无效4例(6.78%),总有效率为9 3.22%.结论:该法有效、安全痛苦小、费用低,且并发症较轻,是不适宜手术或拒绝手术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体弱患者的首选方法.

    作者:于晓辉;余西林;王普选;孙一彬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某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方法:分析总结该院的7例胆囊大部切除术的原因、方法、经验和体会.结果:7例手术顺利,无术后出血、胆瘘及肝外胆管损伤,平均手术时间46min(30~65min),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仅1例并发穿刺孔感染,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d(2~5)d,随访时间3~12个月,无症状复发,效果满意.结论 : 在化脓性胆囊炎或胆囊三角严重粘连疤痕化等不能够常规行胆囊切除的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简便而安全可行,不但能够达到胆囊切除的目的,又能减少肝外胆管和血管损伤,避免了中转开腹;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处理胆囊残余部分.

    作者:蔡光友;王存川;陈鋆;胡友主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经纤维胆道镜钳取小儿支气管异物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经纤维胆道镜钳取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小儿支气管异物患者常规术前肌注鲁米那、阿托品,氯胺酮全麻,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及钳取异物. 结果:29例异物钳取成功,成功率占93.55%,2例失败.钳出异物的29例中有2例因入院时呼吸、心跳停止时间较长,导致脑死亡.结论:纤维胆道镜可替代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及治疗小儿支气管异物,而且对小儿的呼吸干扰更小,但深浅适度的麻醉、熟练的操作技术和异物的性质、形状及部位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陈昌枝;黄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腹腔镜辅助治疗小儿肠套叠15例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方法.方法:在紧闭式气管内麻醉下,造成人工气腹,利用电视腹腔镜观察病变部位情况决定手术方式.结果:共15例,10例腹腔镜下复位成功,4例行肠切除、吻合,1例腹壁外复位成功.结论:电视腹腔镜辅助治疗小儿肠套叠手术是一种快捷,安全,损伤小,恢复快的手术.

    作者:李斌;康宁;吴全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74例胸腔镜检查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胸腔镜检查在胸膜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74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74例患者中有64例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达86 .5%,其中结核性胸膜炎12例,肺癌胸膜转移25例,恶性胸膜间皮瘤5例,慢性炎症11例,肺大疱10例,肺胸膜淀粉样变1例.结论: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和肺疾病的病因诊断是一种易操作、较安全的诊断方法,其阳性率高,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孔晖;赵珊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生物蛋白胶在急性胆囊炎LC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生物蛋白胶(biomedical fibrin glue,BFG)在急性胆囊炎LC术中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生物蛋白胶治疗组96例患者和87例对照组患者.通过比较术中止血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及引流时间、胆瘘发生情况、术后右上腹不适情况、住院时间等6项指标来说明其有效性.结果:除胆瘘发生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5项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急性胆囊炎LC术中应用生物蛋白胶,使手术止血时间缩短,防止创面出血和渗出,预防组织粘连,减少了患者痛苦并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

    作者:张小红;贾晓巍;黄秋林;杨林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价值及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33例困难气管插管病人在纤支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其中24例清醒表麻,9例麻醉诱导后.结果:24例清醒表麻病人顺利完成气管插管,麻醉病人中3例顺利插管,6例困难插管.结论: 麻醉病人应做好困难气道的预测,纤支镜插管成功率高、费时少、损伤小,对估计插管困难者应做为首选而不是后手段,充分的表面麻醉是插管成功的前提.

    作者:关健强;马武华;罗刚健;陈秉学;沈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不明原因发热病因学诊断意义的探讨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病人病因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7例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病人进行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刷检及钳检病变部位获得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37例患者中异常发现者29例,占78.38%,其中支气管内膜结核19例,占5 1.35%,炎症9例,占24.32%,支气管癌1例,占2.7%.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病人的病因诊断有一定价值,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作者:朱朝霞;何小飞;彭东信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咪唑安定清醒镇静用于纤支镜检查及佳剂量的探讨

    目的:研究度冷丁50mg配伍不同剂量的咪唑安定用于支纤镜的镇静作用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并探讨其佳剂量.方法:120例拟行支纤镜检患者(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对照组、度冷丁50mg+咪唑安定0.04mg/kg、度冷丁50mg+咪唑安定0.06mg/kg三组, 观察其镇静分级,检查过程中的感受情况、遗忘程度,检查后的满意度,并记录检查中脑电图双频指数分析(BIS值)、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度冷丁50mg+咪唑安定0.06mg/kg组的效果明显优于未用药组和度冷丁50mg+咪唑安定0.04mg/ kg组,其镇静程度明显,遗忘程度高,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较小.结论:度冷丁50mg+咪唑安定0.06mg/kg用于清醒镇静支纤镜检是安全有效的,且为佳剂量.

    作者:刘洪珍;郑利先;梅堪强;霍桂莲;杨承祥;李世杰;胡少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对增粗胆囊管妥善结扎方法的探讨

    目的:研究和探讨腹腔镜下采用中号钛夹对增粗胆囊管的妥善结扎方法.方法:将胆囊管增粗(直径≥0.8cm)者131例分为A组82例,采用中号钛夹多次夹闭切开法;B组49例,采用腹腔内丝线结扎加中号钛夹夹闭法.结果:A组术后发生胆囊管胆汁漏2例(2/82,2.44%),平均每例闭合切断胆囊管所用钛夹6枚(4枚~8枚).B组术后无胆囊管胆汁漏发生者,平均每例闭合切断胆囊管所用钛夹3枚(2~4枚).结论:B组方法实为一种安全经济的腹腔镜下增粗胆囊管的结扎方法,值得采用.

    作者:许红兵;邹一平;李为民;杜国盛;李虎城;郑方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气管内置管注药治疗异物性支气管肉芽肿26例

    目的:评价气管内置管注药对异物性支气管肉芽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气管内留置6F导管连续每日注药治疗异物性支气管肉芽肿患者26例,每日经导管分2次注入无菌生理盐水10ml+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抗生素(阿米卡星0.2或头孢三嗪1.0).结果:26例患者中,治愈25例,手术取异物1例,治愈率96.2%,疗程6~15d,不良反应轻.结论:该方法具有局部抗炎效果好,减少全身抗生素剂量和毒副作用,缩短病程 ,病人能够耐受等优点,有望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国祥;陈学香;赖红斌;柳德灵;林庆安;王卫红;王爱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布加综合征上消化道内镜表现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患者上消化道的内镜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1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胃镜检查结果及其临床资料,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患者临床上以门静脉、下腔静脉高压、淤血的症状为主要表现,肝功能损害相对较轻,按Child-Puggh分级,A级11例,B级16例,C 级4例,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食道静脉曲张(84%)、胃、十二指肠黏膜充血发红(100%)、出血糜烂(84%)、Mosaic改变(39%)、胃、十二指肠浅表或霜降样溃疡(32%),其中,mosaic改变在门静脉内经增宽的患者中显著高于不增宽者,而胃、十二指肠溃疡则只见于肝功能B、C 级病人.结论:食道静脉曲张、胃黏膜充血发红、出血糜烂及Mosaic改变是布加综合征上消化道内镜的主要表现.

    作者:袁伟建;张桂英;陈爱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纤维支气管镜下微波联合局部注药治疗在支气管结核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入微波并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 将4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强化期采用纤支镜介入微波并局部注药加全身化疗,对照组24例只进行全身化疗.结果:22例共进行136人次治疗,治疗成功率100%,症状改善率为95.4%,痰菌阴转率83.3%,纤支镜下病灶吸收率86.4%,胸部CT所见病灶吸收率85.7%,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1例发生气胸、出血、结核播散、肺部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治疗组远期疗效也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该疗法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纯全身化疗组,是一种安全、有效、易行的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综合性方法,能减少手术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艺坛;陈志斌;王晓萍;向良浩;张伟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单纯药物灌注治疗早期腺性膀胱炎

    目的:探讨早期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方法:22例腺性膀胱炎,膀胱镜下表现为慢性炎症型20例,粘膜无明显改变2例,12例采用丝裂霉素膀胱灌注,10例采用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结果:22例均获治愈,随访12~18月,无恶变及复发.结论:丝裂霉素、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早期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

    作者:蒋民军;侯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鼻内窥镜及电脑微波射频在治疗难治性鼻出血中的应用

    我科自1998年3月~2000年12月以来应用鼻内窥镜及电脑微波射频耳鼻咽喉多功能治疗仪, 在影像监视下,共对门诊及住院的108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进行止血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冬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内镜下结扎及硬化联合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荟萃分析

    目的:对内镜下结扎及硬化联合术(EVL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1990年1月~2000年12月期间发表的有关内镜下结扎及硬化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入选标准,有15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由2名作者各自独立地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进行摘录,并用RevMan 3.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EVLS组与EVL组对食管静脉曲张疗效的比较结果显示:食管静脉曲张治疗无效的合并优势比(OR)为0.29[95%CI 0.18,0.47],P<0.05;而食管静脉曲张复发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合并OR分别为0.69[95%CI 0.45,1.06],0.76[95%CI0.51,1.13 ] ,P>0.05.EVLS组与EVS组对食管静脉曲张疗效的比较结果显示:食管静脉曲张复发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合并分别为3.37[95%CI 1.45,7.80],0.20[95%CI 0.10,0.39], P<0.05;而食管静脉曲张治疗无效的合并OR为0.68 [95%C1 0.38,1.22],P> 0.05 .EVLS并发症的发生率较EVS为低(25.81%vs 77.55%,P<0.01);但较EVL为高(40.9 8%vs 20.08%,P<0.01).结论:EVLS对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尚需进一步的验证 ,它并不能替代EVS或EVL作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

    作者:程金伟;朱梁;顾明君;徐夏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61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及如何把握中转时期.方法:分析总结我院61例LC中转开腹的原因及其手术效果.结果:主动中转开腹(因解剖不清,尚未发生并发症时即中转开腹)病例术后痛苦小、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短,术后,平均住院日为9.23d;被动中转开腹(发生胆道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后中转开腹)病例术后痛苦增加、恢复慢,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延长,术后平均住院日为16.61d.结论:适时中转开腹 ,将是保证病人安全和手术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姚凯;黄飞舟;聂晚频;朱晒红;刘浔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