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大鹏;沈明
目的:探讨支气管灌洗液(BLF)鳞状细胞癌抗体(SCC)、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抗原50(CA50)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SCC、CEA、CYFRA21-1、NSE、CA50测定采用放射免疫(ELISA)方法,标本取自48例肺癌病人和35例非肺癌病人的支气管灌洗液.结果:肺癌患者BLF中测定SCC、 CEA、CYRA21-1、NSE的阳性率分别为95.8%、56.3%、83.3%、64.6%,肺癌组S CC、CEA、 CYFRA21-1、NSE水平明显高于非肺癌组(P<0.01).两组间CA50则无明显差导(P>0.05).结论:BLF中SCC、CEA、CYFRA21-1、NSE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邬勇坚;于宪;陈飞鹏;田利奇;曾波航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某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方法:分析总结该院的7例胆囊大部切除术的原因、方法、经验和体会.结果:7例手术顺利,无术后出血、胆瘘及肝外胆管损伤,平均手术时间46min(30~65min),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仅1例并发穿刺孔感染,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d(2~5)d,随访时间3~12个月,无症状复发,效果满意.结论 : 在化脓性胆囊炎或胆囊三角严重粘连疤痕化等不能够常规行胆囊切除的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简便而安全可行,不但能够达到胆囊切除的目的,又能减少肝外胆管和血管损伤,避免了中转开腹;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处理胆囊残余部分.
作者:蔡光友;王存川;陈鋆;胡友主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通过纤支镜对肺源性心脏病肺段灌洗治疗清除积痰后的疗效.方法:按常规纤支镜操作方法,采用配有抗菌素、化痰、止喘等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灌洗治疗.结果:通过分次灌洗治疗,患者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 可达85%~93%,平均提高8%~25%,肺部感染能有效控制,通气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经纤支镜灌洗治疗肺心病是目前的一种行之有效、病人生命得以延长的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牛宪忠;刘翱;杨伟康;赖克芳;查云;陈宇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纤支镜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1例患者镜下特征和影响病原学、病理检查阳性结果的因素.结果:镜下病变表现多种多样,黏膜溃疡糜烂多见为43.9%(18/41),刷检后支气管冲洗液沉渣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较高为65.8%( 27/41).结论:纤支镜检查及改进取材方法对确诊支气管内膜结核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一平;叶又蓁;张春莲;施伍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病人病因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7例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病人进行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刷检及钳检病变部位获得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37例患者中异常发现者29例,占78.38%,其中支气管内膜结核19例,占5 1.35%,炎症9例,占24.32%,支气管癌1例,占2.7%.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病人的病因诊断有一定价值,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作者:朱朝霞;何小飞;彭东信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科自1998年3月~2000年12月以来应用鼻内窥镜及电脑微波射频耳鼻咽喉多功能治疗仪, 在影像监视下,共对门诊及住院的108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进行止血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冬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3例,均为男性,年龄介于2~16岁,其中1例为双侧斜疝,术前诊断均为可复性斜疝, 术中见环口约0.5~2cm,术后2例有呕吐,3例有低热,对症处理后临床治愈出院.复发率为零,戳孔感染率为零,平均住院天数为2.8d.
作者:张建英;江仕林;王存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在无X线引导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简称经纤支镜肺活检 )对肺部周围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在无X线引导下对42例肺部周围性病人进行经纤支镜肺活检.结果:42例共行经纤支镜肺活检50次,诊断率为81.0%(34/42),其中肺癌诊断率为82.8%(24/29),肺结核诊断率为71.4%(5/7).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0%(22/50),均为痰中带血,无大咯血、气胸及其它严重并发症情况发生. 结论:无X线引导下经纤支镜肺活检对肺部周围病灶有较高的诊断率.
作者:邱栋发;黄窕姮;张招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针状刀乳头括约肌切开术(PST)治疗壶腹部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乳头结石嵌顿、壶腹部良恶性狭窄的肿大乳头作常规ERCP乳头插管失败后,进行针刀电切,找到胆总管下端开口,行ERCP成功后改用常规电刀切开或乳头气囊扩张,再行网篮取石、置管引流或乳头活检等.结果:51例PST后,行ERCP成功44例(86.3%),未成功7例 (13.7%);其中16例乳头嵌顿性结石全部排出;13例狭窄性乳头炎伴胆总管结石,10例取石成功;12例单纯性乳头良性狭窄,10例狭窄治疗成功;10例壶腹部恶性肿瘤,8例内镜诊治成功.出现并发症6例(11.8%),乳头出血3例、胆管炎1例、水肿性胰腺炎2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乳头结石嵌顿、壶腹部良恶性狭窄,在常规内镜乳头插管困难时,采用PS T技术,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内镜诊断和诊疗,是常规ERCP和EST的重要补充手段.
作者:何国杰;姚礼庆;高卫东;周平红;徐美东;钟芸诗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对比研究X线引导经纤支镜活检与超声波引导经皮活检对疑难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X线组29例患者,男性20例,女9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57.2岁.球型病灶14例;肿块型病灶10例:浸润型病灶5例.纤支镜在X线透视引导下到达病灶边缘,在病人深吸气时将活检钳张开深入病灶中心,在病人深呼气时取活检,一般取2~4次.超声组33例患者,男性24例,女9例,年龄15~75岁,平均年龄54.8岁.球型病灶11例;肿块型病灶13例:浸润型病灶9例.33例超声探及异常回声31例,采用自动活检枪,18或20号槽式穿刺针.
作者:陈功;徐少勇;邝军;杨力;张力波;王艳;孙泽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经内镜高频电切结肠息肉是一种简便,安全,无需开腹的治疗方法[1,2].我院自1999年以来,应用Olympus CF230电子肠镜,以CLE-10型高频电凝器治疗69例结肠息肉,切除息肉141个,分析如下:
作者:郭卫东;张秀英;池美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患者上消化道的内镜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1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胃镜检查结果及其临床资料,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患者临床上以门静脉、下腔静脉高压、淤血的症状为主要表现,肝功能损害相对较轻,按Child-Puggh分级,A级11例,B级16例,C 级4例,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食道静脉曲张(84%)、胃、十二指肠黏膜充血发红(100%)、出血糜烂(84%)、Mosaic改变(39%)、胃、十二指肠浅表或霜降样溃疡(32%),其中,mosaic改变在门静脉内经增宽的患者中显著高于不增宽者,而胃、十二指肠溃疡则只见于肝功能B、C 级病人.结论:食道静脉曲张、胃黏膜充血发红、出血糜烂及Mosaic改变是布加综合征上消化道内镜的主要表现.
作者:袁伟建;张桂英;陈爱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对内镜下结扎及硬化联合术(EVL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1990年1月~2000年12月期间发表的有关内镜下结扎及硬化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入选标准,有15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由2名作者各自独立地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进行摘录,并用RevMan 3.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EVLS组与EVL组对食管静脉曲张疗效的比较结果显示:食管静脉曲张治疗无效的合并优势比(OR)为0.29[95%CI 0.18,0.47],P<0.05;而食管静脉曲张复发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合并OR分别为0.69[95%CI 0.45,1.06],0.76[95%CI0.51,1.13 ] ,P>0.05.EVLS组与EVS组对食管静脉曲张疗效的比较结果显示:食管静脉曲张复发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合并分别为3.37[95%CI 1.45,7.80],0.20[95%CI 0.10,0.39], P<0.05;而食管静脉曲张治疗无效的合并OR为0.68 [95%C1 0.38,1.22],P> 0.05 .EVLS并发症的发生率较EVS为低(25.81%vs 77.55%,P<0.01);但较EVL为高(40.9 8%vs 20.08%,P<0.01).结论:EVLS对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尚需进一步的验证 ,它并不能替代EVS或EVL作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
作者:程金伟;朱梁;顾明君;徐夏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对部分疑有主支气管断裂的胸外伤患者通过纤支镜检查作出明确诊断,以指导外科手术.对外伤性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效果不佳者经纤支镜检查找出原因, 以利进一步治疗.对因胸外伤导致咳嗽不力,气道分泌物潴留致肺不张者,经纤支镜反复冲洗吸引法祛除分泌物,解除气道阻塞.方法:同常规纤支镜检查.结果:3例怀疑主支气管断裂者,1例排除,2例确诊.3例外伤性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效果不佳者均明确原因,其中2 例为气道分泌物堵塞者,经纤支镜吸引冲洗后气胸治愈.2例气道分泌物堵塞致肺不张者, 经纤支镜吸引冲洗后肺复张.结论:部分胸外伤特别是怀疑气道有病变者,使用纤支镜很有价值.
作者:徐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气管内置管注药对异物性支气管肉芽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气管内留置6F导管连续每日注药治疗异物性支气管肉芽肿患者26例,每日经导管分2次注入无菌生理盐水10ml+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抗生素(阿米卡星0.2或头孢三嗪1.0).结果:26例患者中,治愈25例,手术取异物1例,治愈率96.2%,疗程6~15d,不良反应轻.结论:该方法具有局部抗炎效果好,减少全身抗生素剂量和毒副作用,缩短病程 ,病人能够耐受等优点,有望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国祥;陈学香;赖红斌;柳德灵;林庆安;王卫红;王爱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急诊内镜治疗的方法.方法:3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接受急诊经内镜逆行胆道造影和乳头括约肌切开并取石,35例治疗成功.结果:24例轻型胰腺炎经内镜治疗后均得到治愈,11例重症胰腺炎中8例缓解,2例因胰腺脓肿接受开腹手术 ,1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 ,是胆源性胰腺炎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卫东;姚礼庆;何国杰;周平红;徐美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对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价值及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33例困难气管插管病人在纤支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其中24例清醒表麻,9例麻醉诱导后.结果:24例清醒表麻病人顺利完成气管插管,麻醉病人中3例顺利插管,6例困难插管.结论: 麻醉病人应做好困难气道的预测,纤支镜插管成功率高、费时少、损伤小,对估计插管困难者应做为首选而不是后手段,充分的表面麻醉是插管成功的前提.
作者:关健强;马武华;罗刚健;陈秉学;沈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生物蛋白胶(biomedical fibrin glue,BFG)在急性胆囊炎LC术中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生物蛋白胶治疗组96例患者和87例对照组患者.通过比较术中止血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及引流时间、胆瘘发生情况、术后右上腹不适情况、住院时间等6项指标来说明其有效性.结果:除胆瘘发生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5项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急性胆囊炎LC术中应用生物蛋白胶,使手术止血时间缩短,防止创面出血和渗出,预防组织粘连,减少了患者痛苦并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
作者:张小红;贾晓巍;黄秋林;杨林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体位改变对正常成人上呼吸道形态的影响.方法:无呼吸睡眠病史的正常成年人 30人,均为男性.以纤维内窥镜观察平静呼吸状态下30°屈颈平卧位、平卧位和侧卧位时上呼吸道各平面形态的变化并照相,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各情况下上呼吸道各平面的横截面积、前后径、左右径,比较不同卧位下的差别.结果:软腭后区上呼吸道横截面积和前后径的测量值在3种卧位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软腭后区左右径、舌后区横截面积、左右径和前后径在3种卧位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体位的改变对软腭后区上呼吸道形态的影响是特定体位时OSAS加重的基础.
作者:李树华;石洪金;董卫东;王桂茹;余建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症状之一.非生理性乳头溢液的发生率为3%~8%,其中有10%~15%是由乳腺癌引起的[1].可触及和触不及(T0期)肿块的微小癌病例,伴有血性溢液者分别为21%和53%.针对乳头溢液的检查方法主要有溢液细胞涂片检查、选择性乳管造影、超声波检查和乳腺钼靶照相等.上述方法诊断率较低,尤其是对于不能触及肿块(T0期)的病例,不能直观反映病变的形态和部位.因此寻找一种创伤小,诊断率高以及治疗效果好的乳头溢液诊治手段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吕大鹏;沈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