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
目的:提高气管切开1周以上合并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肺部感染的治愈率.方法:用纤维支气管镜经气管切开处进行支气管肺灌洗,报告32例灌洗前后胸片,血气分析结果,与同期同病种未做支气管灌洗的患者对照.结果:经支气管肺灌洗治疗者,肺部病变吸收较未进行支气管灌洗者快,血气分析:血氧分压为80mmHg.未灌洗者在同时期内血氧分压小于75mmHg ,胸片显示肺部病变未吸收.结论:支气管肺灌洗不失为一种时间短、见效快、特别是在治疗肺不张方面有其独到优点的方法.
作者:屈霖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小儿胃镜检查时的耐受性与安全性.方法:对48例因上消化道疾病而行胃镜检查的患儿,在胃镜检查时观察耐受程度,同时观察患儿心率变化,心律失常、口唇紫绀、窒息、肺吸入、消化道穿孔和出血.结果:48例患儿在检查时耐受良好者30例(62.50%),耐受一般者11例(22.91%),耐受差者7例(14.59%),在胃镜检查时,各年龄组患儿心率明显快于检查前,有明显差异(P<0.05),3例出现口唇紫绀,吸氧后消失,1例出现心动过缓,检查后3分钟恢复正常.结论:胃镜受检患儿大多耐受性良好,只要配有经验丰富的专职工作人员,胃镜检查在小儿中的应用是安全的.
作者:张西亮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34例(134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行镜下检查、滑膜切除和关节清理.结果:平均随访41个月,优良97例,好转35例, 无变化4例.结论:关节镜手术可直接观察和处理膝关节的病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对老年骨性关节病患者尤为适用.
作者:石英杰;李士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针吸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7例拟诊肺癌病人采用经纤支镜针吸术、钳检、刷检、冲洗.结果:27例中确诊为肺癌23例,总阳性率为85 .19%,经针吸、钳检、刷检阳性率分别为52.17%,56.52%,60.87%.三种检查方法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冲洗阳性率为34.78%,与前三者检查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5).提示针吸、钳检、刷检阳性率相似,但明显高于冲洗阳性率.结论:经纤支镜针吸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副作用少,配合钳检、刷检、冲洗可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可作为纤支镜诊断肺癌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龚彩霞;张少兴;刘沙萍;曾祥洪;邱景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纤支镜)检查在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的价值及应用.方法:对临床及X 线诊断为肺不张的患者383例行纤支镜检查,并对经纤支镜确诊的342例右中叶肺不张及41例左舌叶肺不张的病因,部位及年龄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342例右肺中叶肺不张中炎症233 例,占68.1%,肿瘤57例,占16.7%,结核40例,占11.7%,其余12例,分别为异物3例,外压所致9例.41例左舌叶肺不张中肿瘤20例,占48.8%,炎症13例,占31.7%,结核5例 ,占1 2.2%.以上两种肺不张以老年人多见.结论:纤支镜检查是确定肺不张病因的主要手段 ,并能指导肺不张治疗.临床上对原因不明的肺不张均应及时行纤支镜检查.
作者:苏湘慈;周锐;申海燕;苏湘利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非气腹装置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应川价值及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方法:对24例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在非气腹状态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一期缝合.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非气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以往往气腹下相同的手术比较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同时要慎重选择手术适应症.
作者:杜国盛;许红兵;邹一平;李为民;杜继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经尿道电切术加卡介苗及白细胞介素Ⅱ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价值.方法:1993年5月~1999年12月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加卡介苗及白细胞介素Ⅱ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17例,其中单纯性腺性膀胱炎15例,合并前列腺增生2例.结果:治愈14例,好转3例 ;13例获随访6~73个月,无复发.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加卡介苗及白细胞介素Ⅱ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
作者:莫建勋;刘东荣;于永刚;武英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上叶肺不张常见病因及纤维支气镜检查对明确诊断的重要性 .方法:用纤维支气管镜对106例上叶肺不张的病人行气管腔内检查,结合活检、刷检、抗酸染色等.结果:101例纤支镜检查明确病因学诊断,确诊率101/106(95.3%).右上叶肺不张发生率(63%),总体高于左上叶(37%).中老年组上叶肺不张发生率(76%)高于青年组(24 %).中老年上叶肺不张以恶性肿瘤(67%)为主,炎症(15%)次之,结核(8.6%)较少见;青年人以炎症(48%)为主,结核(16%)、肿瘤(12%)次之.肺癌所致上叶肺不张以中老年男性居多47/ 54(87%),以鳞癌居首位42/54(77%),.结论:纤支镜可对上叶肺不张作出病因学诊断,确诊率高.中老年上叶肺不张多数由肺癌所致,鳞癌居首位,青年人上叶肺不张以炎症为主. 纤支镜在诊断病因同时尚可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张家春;袁玉如;朱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胸腔镜下内脏大小神经切断术的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报告2例胰腺癌并剧烈顽固性腹痛的患者接受胸腔镜下内脏大小神经切断术,并就其疗效、适应征等方面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1例接受左侧,1例接受两侧内脏大小神经切断)患者术后即起效,1例随访3个月仍有效,无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对于顽固性上腹部剧痛患者,该手术不失为一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位星;何争鸣;陈胜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性胰腺炎患者常常因胰源性腹痛反复发作而就诊.对存在胰管流出梗阻如胰腺导管狭窄、胰管结石、假性囊肿压迫、乳头括约肌功能障碍、胰腺分裂等,需要作内镜治疗,以减轻腹痛,改善和恢复胰功能.相应的内镜治疗方法有胰管或胆道括约肌切开、胰管或胆道结石内镜下取石、胰管或胆管支架植入、狭窄部的气囊扩张、腹腔神经丛阻滞、假性囊肿引流等[1~3].
作者:吴建新;孟祥军;李定国;陆汉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的适应症、方法及技巧.方法:回顾性总结了经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脑积水52例,手术方法包括三脑室底造瘘术,透明膈造瘘术,脉络丛烧灼术及内镜下置分流管.结果:随访2月~48月.16例原发性导水管狭窄性脑积水15例疗效满意;12 例肿瘤压迫导水管性脑积水10例疗效满意;7例单侧室间孔堵塞性脑积水均有效.3月后复查 CT提示脑室缩小30例.17例交通性脑积水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积水微创、安全、疗效好,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应作为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方法;内镜引导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可降低分流管堵塞的机会.
作者:孟辉;冯华;王宪荣;张礼均;高伯元;朱刚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科于2002年1月运用后腹腔镜实施了1例肾盂造瘘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女,54岁.因在当地医院行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漏尿1个月来我院就诊.IVP检查提示左肾、左输尿管积水,右肾、右输尿管正常,膀胱镜检查示,右输尿管口喷尿,左输尿管口未见喷尿.检查证实左输尿管下段损伤,决定先行左肾盂造瘘术.
作者:陈湘;齐范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分析纤支镜对1 934例肺癌和36例肺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方法:采用顾性分析进行探讨.结果:13年间对5 330人次进行检查,确诊肺癌1*!934例 ,均有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中心型肺癌1 576例,周围型肺癌358例.确诊肺结核36例,均经病理或细菌学证实,支气管内膜结核25例,镜下未见异常11例.结论:纤支镜检是确诊肺癌和肺结核的重要检查手段,其镜下独物表现与病理类型有着一定的关联,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李秀环;李蕾;王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咯血患者肺CT正常的病因.方法: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定72例老年人肺CT正常的咯血患者病因与同期同类疾病72例非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83.3%患者通过纤支镜检查确诊病因,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确诊率0.25%(P<0.01) ,且老年组肺癌的确诊率(25%)也高于非老年组(9.7%)(P<0.01).结论:应重视肺CT正常的老年咯血患者的进一步检查,纤支镜对确定病因有重要价值,在老年患者上同样是安全的.
作者:曾惠清;李时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4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B组口服Niflec.观察服药过程中排便情况,肠腔清洗效果和气泡存在情况.服药前和结肠镜检查结束后分别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和电解质测定.结果:两组病人在服药后约1~1.5h开始排便,排便3~5次后即可接受肠镜检查,清洁肠道的有效率均为100%,无1例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头痛等不良反应.两组在排便时间,肠腔清洗效果和实验室指标变化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应用于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安全有效,准备时间短,不需要饮食限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平红;姚礼庆;徐美东;何国杰;高卫东;张轶群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对膝关节内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的关节镜下诊断和治疗进行初步探讨.方法:1991 年4月~1998年11月关节镜下确诊膝关节内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43例,术前检查发现临床表现主要以膝关节髌前疼痛和关节伸直受阻为主.镜下见:股骨髁间窝骨赘形成16例,胫骨髁间嵴前缘骨赘形成11例,胫骨髁间嵴前缘局限性滑膜软骨瘤病2例,陈旧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5例,ACL重建术后2例,ACL损伤后断端残留3例,ACL囊肿4例.所有病例均行镜下手术治疗.通过1年以上随访行疗效评定.结果:获随访病例39例(占90.7%),随访时间19~72 个月.疗效评定:优13例(占33%),良19例(占49%),中5例(占13%),差2例(占5%).结论:膝关节渐进性伸直障碍,大多是由于股骨髁间窝与ACL产生撞击以及胫骨髁间嵴本身或其前缘发生病变造成局部相对抬高而与股骨髁间窝顶部产生撞击所致,这类病变统称膝关节内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手术对其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羽飞;王立德;王福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更为完善的上颌窦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上颌窦囊肿采用三种不同的入路行囊肿摘除:对伴上颌窦炎/筛窦炎的上颌囊肿行钩突切除,开放前筛、经上颌窦窦口开窗行囊肿摘除(42侧);对不伴不上颌窦炎/筛窦炎的囊肿部分患者经下鼻道开窗囊肿摘除(28侧),部分经尖牙窝经路行囊肿摘除(22侧).结果:术后随访半年,经上颌窦窦口开窗途径者,窗口开放率为90.48%(38/42);下鼻道开窗途径者,窗口开放率57.14%( 16/28);经尖牙窝者窦口通畅率90.9%(20/22).结论:尽量减少手术创伤,手术操作细致, 术后定期随访是防止上颌窦开窗口粘连、闭锁,提高开窗通畅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文波;房振胜;赵文海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不同吸呼比(I:E)对肺功能的影响,确定佳通气比.方法: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人身体状况分级标准,选择ASAⅠ~Ⅱ级LC患者 45例,全麻诱导插管后随机分为3组:Ⅰ组按Ⅰ:E=1:2通气,Ⅱ组按I:E=1:1.5通气,Ⅲ组按I:E=1:1通气,观察麻醉后气腹前(T0)及气腹后5min(T5)、10min(T10)、 15min(T15)、30min(T30)时血压(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气道压(Paw)、胸肺顺应性(COM),每组选5例在T0和T30作动脉血气分析.结果:Ⅰ~Ⅲ组气腹后BP、HR、Paw显著升高(P<0.01),10min内达峰值,顺应性显著下降(P<0.0 1),气腹后30min各项参数接近气腹前水平.Ⅱ、Ⅲ组在气腹后各点BP、Paw较Ⅰ组显著升高 (P<0.05),顺应性显著下降(P<0.05).血气分析:气腹后PaO2显著下降(P <0.01),PaCO2显著升高(P<0.01),PH值Ⅰ、Ⅲ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LC术中选择I:E=1:2通气对肺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李宪营;赵长青;郭曲练;师爱青;王向兵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胃溃疡是人类的常见病,是胃黏膜损害因素和保护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所致[1] ,我室自1992年~2002年采用电子内镜下清创喷洒中西药物治疗胃溃疡128例,其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华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病人转运途中SPO2的变化.方法:于术毕围拔管期连续监测SPO2,并重点观察转运途中1,2,3,4,5min内低氧血症发生情况.结果:500例中有26例SPO2降至≤90%,低氧血症发生率为5.2%.结论:拔管后至离手术室前充分吸纯氧不能完全防止转运途中病人缺氧,尤其应强调老年或肥胖患者转运途中继续吸氧治疗,以防低氧血症的发生.
作者:邵雪泉;程李健;赵柯敏;姚悦 刊期: 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