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周平红;姚礼庆;徐美东;何国杰;高卫东;张轶群

关键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结肠镜, 肠道准备
摘要:目的:探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4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B组口服Niflec.观察服药过程中排便情况,肠腔清洗效果和气泡存在情况.服药前和结肠镜检查结束后分别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和电解质测定.结果:两组病人在服药后约1~1.5h开始排便,排便3~5次后即可接受肠镜检查,清洁肠道的有效率均为100%,无1例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头痛等不良反应.两组在排便时间,肠腔清洗效果和实验室指标变化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应用于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安全有效,准备时间短,不需要饮食限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腔镜下内脏大小神经切断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胸腔镜下内脏大小神经切断术的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报告2例胰腺癌并剧烈顽固性腹痛的患者接受胸腔镜下内脏大小神经切断术,并就其疗效、适应征等方面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1例接受左侧,1例接受两侧内脏大小神经切断)患者术后即起效,1例随访3个月仍有效,无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对于顽固性上腹部剧痛患者,该手术不失为一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位星;何争鸣;陈胜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例早期胃癌病人均行内镜检查、黏膜染色、病理检查、小探头超声检查,证实为早期胃癌后,行黏膜切除术.结果:5例患者中4例得到完全切除,1例术后病理提示切除断端仍有癌细胞残留,7d 后重新做残蒂部黏膜扩大剥离术,术后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小探头超声对病变深度的判断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具有决定性意义.

    作者:黄留业;周福润;刘运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激光治疗气道内阻塞性疾病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与气道内Nd:YAG激光治疗有关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7例气道内阻塞患者116次激光治疗情况,总结激光治疗的并发症及其治疗情况.结果:主要并发症为一过性低氧血症61例,大出血3例,急性心功能不全及呼吸衰竭各2例,术后呼吸困难加重4例,心肌梗塞1例,发热4例,以上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后全部治愈;另外氧燃烧及死亡各1 例.结论:气道内Nd:YAG激光治疗的并发症较少,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对并发症的认识及对气管-支气管解剖结构的了解有关.充分认识其并发症及防治, 操作时小心谨慎,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纪全;陈正贤;高兴林;李惠英;刘伟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改良式腹腔镜下成人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目的:介绍改良式腹腔镜下开展成人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应用.方法:使用腹腔镜配合一次性腹腔闭合器及自制带线钩针行荷包内环口周边腹膜缝扎,配合使用巴德补片(BARD Compos ix)治疗成人斜疝32例.结果:本手术方法安全性高,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术后无需缝线,无并发症,无复发,术后少疤痕,美容效果好.结论:本手术方法比传统的成人斜疝手术方法有明显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何荣佳;师天雄;缪建航;廖家莲;陈彩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外伤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内窥镜与放射介入的联合运用,对诊断、治疗外伤后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例外伤后内窥镜反复检查不明的上消化道大出血,作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在确定出血部位后,作灌注及栓塞介入治疗.结果:4例放射介入治疗,1例手术局部血管缝扎术,止血成功,1例因大出血休克死亡.结论:在内窥镜反复检查不出的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及时作放射介入,弥补了内窥镜诊断治疗的不足,提高止血成功率,也为外科手术提供了先决条件.

    作者:罗贵松;文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鼻窦内窥镜手术并发症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鼻窦内窥镜手术并发症的分析总结,达到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之目的.方法:对520例(965侧)患者在局麻下行鼻窦内窥镜手术.结果:术中并发症, 眶内壁损伤26侧次,内直肌损伤2侧次,动眼神经损伤1侧次,眶内血肿或气肿6侧次,泪道损伤5侧次,较大量出血5侧次.术后并发症包括中鼻甲粘连、窦口闭锁72侧次.结论: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术者的技术水平、临床经验、手术器械的配备以及病变的严重程度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薛柯凡;范崇盛;张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经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积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的适应症、方法及技巧.方法:回顾性总结了经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脑积水52例,手术方法包括三脑室底造瘘术,透明膈造瘘术,脉络丛烧灼术及内镜下置分流管.结果:随访2月~48月.16例原发性导水管狭窄性脑积水15例疗效满意;12 例肿瘤压迫导水管性脑积水10例疗效满意;7例单侧室间孔堵塞性脑积水均有效.3月后复查 CT提示脑室缩小30例.17例交通性脑积水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积水微创、安全、疗效好,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应作为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方法;内镜引导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可降低分流管堵塞的机会.

    作者:孟辉;冯华;王宪荣;张礼均;高伯元;朱刚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经内镜金属夹钳夹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目的:探讨内镜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Olympus GIF130电子胃镜及Olympus钛夹(MD850型)及推送器(HX-5LR-I).结果:既时止血率达100%,无1例出现再出血和并发症;9例患者共用金属夹21枚,平均每例2.1枚.结论:经内镜金属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高,创伤小,适应症广,并发症少,其临床应用价值已得到肯定.

    作者:郭世斌;谭育红;马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小儿胃镜检查时耐受性与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小儿胃镜检查时的耐受性与安全性.方法:对48例因上消化道疾病而行胃镜检查的患儿,在胃镜检查时观察耐受程度,同时观察患儿心率变化,心律失常、口唇紫绀、窒息、肺吸入、消化道穿孔和出血.结果:48例患儿在检查时耐受良好者30例(62.50%),耐受一般者11例(22.91%),耐受差者7例(14.59%),在胃镜检查时,各年龄组患儿心率明显快于检查前,有明显差异(P<0.05),3例出现口唇紫绀,吸氧后消失,1例出现心动过缓,检查后3分钟恢复正常.结论:胃镜受检患儿大多耐受性良好,只要配有经验丰富的专职工作人员,胃镜检查在小儿中的应用是安全的.

    作者:张西亮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4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B组口服Niflec.观察服药过程中排便情况,肠腔清洗效果和气泡存在情况.服药前和结肠镜检查结束后分别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和电解质测定.结果:两组病人在服药后约1~1.5h开始排便,排便3~5次后即可接受肠镜检查,清洁肠道的有效率均为100%,无1例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头痛等不良反应.两组在排便时间,肠腔清洗效果和实验室指标变化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应用于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安全有效,准备时间短,不需要饮食限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平红;姚礼庆;徐美东;何国杰;高卫东;张轶群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经尿道电切术加卡介苗及白细胞介素Ⅱ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附17例报告)

    目的:评价经尿道电切术加卡介苗及白细胞介素Ⅱ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价值.方法:1993年5月~1999年12月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加卡介苗及白细胞介素Ⅱ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17例,其中单纯性腺性膀胱炎15例,合并前列腺增生2例.结果:治愈14例,好转3例 ;13例获随访6~73个月,无复发.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加卡介苗及白细胞介素Ⅱ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

    作者:莫建勋;刘东荣;于永刚;武英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神经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

    目的:探索神经内窥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法:运用德国蛇牌神经内窥镜治疗37例高血压脑出血.结果:与单纯颅内血肿抽吸治疗方法相比较,运用神经内窥镜可直视下快速、彻底清除血肿,治疗组血肿完全吸收平均天数为(15±3.8)d,对照组血肿完全吸收平均天数为(1 8±4.7)d.结论:神经内窥镜下做此手术可避免盲目穿刺损伤脑组织,较单纯颅内血肿抽吸治疗好.

    作者:李朝武;涂明义;聂海岭;成勇;丁宇慧;袁术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纤维支气管镜代胃镜进行小儿上消化道检查

    我们将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略加改装,代替胃镜给一小儿检查,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男,15个月,体重14kg,2001年8月30日,因吞咽后即吐进行性加重半月入院,第二胎足月顺产,产后无饮食异常,营养好,发育正常.查体:无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胸部无畸形,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无包块,肝脾不肿大,四肢活动正常,X线上消化道钡餐透视: 双肺及纵隔无占位表现,食道中下段呈鼠尾狭窄,黏膜结构消失,局部蠕动差,少量钡剂尚可通过,有胆B超等检查无异常.

    作者:马德堂;欧阳罗芬;杨建平;于平;李梅;杨恭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纤维支气管镜对肺CT正常老年咯血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老年人咯血患者肺CT正常的病因.方法: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定72例老年人肺CT正常的咯血患者病因与同期同类疾病72例非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83.3%患者通过纤支镜检查确诊病因,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确诊率0.25%(P<0.01) ,且老年组肺癌的确诊率(25%)也高于非老年组(9.7%)(P<0.01).结论:应重视肺CT正常的老年咯血患者的进一步检查,纤支镜对确定病因有重要价值,在老年患者上同样是安全的.

    作者:曾惠清;李时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支气管结核在纤维支气管镜下治疗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支气管结核在纤维支气管镜下治疗的方法及价值.方法:对25例支气管结核病人 ,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分别实施镜下注药治疗、微波接触式辐射治疗和球囊扩张术+局部注药治疗.结果: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运用上述几种镜下治疗方法,支气管局部病灶较镜下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结论: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结核病人进行局部治疗,可加快病灶的吸收和症状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瞿素洁;尹本义;陈琼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经内镜射频加局部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及晚期胃癌

    目的:为了评价经内镜射频加局部化疗与单纯局部化疗的疗效.方法:对41例失去手术指征的晚期食管癌、胃癌进行射频加局部化疗或单纯局部化疗以评价二者疗效.该研究采用射频加局部化疗组21例,局部注射化疗组20例.治疗1疗程后观察消化道梗阻缓解率.结果:射频加局部化疗组21例,治疗1疗程后消化道梗阻缓解率(显效+有效)为95.2%(20/21),单纯局部化疗组为55%(11/2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射频加局部化疗与单纯局部化疗两种方法均有效.射频加局部化疗优于单用局部注射化疗药物,提示对晚期食管癌、胃癌的治疗应尽量采用射频加局部化疗的方法.

    作者:邹惠芳;沈守荣;徐灿霞;肖定华;蒋铁斌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一期腔内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

    目的:总结一期腔内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的经验.方法:为12例病人进行了膀胱弹道碎石及前列腺电切术.结果:本组结石全部取尽,平均切除前列腺组织20.8g,IPSS评分由29.5±4.2降至9.7±2.6分.结论:一期腔内手术可用于前列腺或结石体积较大者.手术时应先行膀胱碎石,后行TURP,碎石时在尿道中留置电切镜外鞘有结多好处.

    作者:吴志坚;李仕周;邝芳园;曹国灿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经支气管镜针吸术对肺癌的诊断探讨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针吸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7例拟诊肺癌病人采用经纤支镜针吸术、钳检、刷检、冲洗.结果:27例中确诊为肺癌23例,总阳性率为85 .19%,经针吸、钳检、刷检阳性率分别为52.17%,56.52%,60.87%.三种检查方法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冲洗阳性率为34.78%,与前三者检查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5).提示针吸、钳检、刷检阳性率相似,但明显高于冲洗阳性率.结论:经纤支镜针吸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副作用少,配合钳检、刷检、冲洗可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可作为纤支镜诊断肺癌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龚彩霞;张少兴;刘沙萍;曾祥洪;邱景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膝骨性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附134例报告)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34例(134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行镜下检查、滑膜切除和关节清理.结果:平均随访41个月,优良97例,好转35例, 无变化4例.结论:关节镜手术可直接观察和处理膝关节的病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对老年骨性关节病患者尤为适用.

    作者:石英杰;李士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胸腔镜胸膜固定术治疗复发性顽固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是肺科学常见的急症之一,而复发性顽固性气胸已成为内科的一大难题.现报告我们对17例复发性顽固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镜下滑石粉胸膜固定术治疗的经验和体会.

    作者:孔晖;杨瑞安;赵珊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