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窦内窥镜手术并发症的探讨

薛柯凡;范崇盛;张炜

关键词:鼻窦炎, 内窥镜鼻窦手术, 手术并发症
摘要:目的:通过对鼻窦内窥镜手术并发症的分析总结,达到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之目的.方法:对520例(965侧)患者在局麻下行鼻窦内窥镜手术.结果:术中并发症, 眶内壁损伤26侧次,内直肌损伤2侧次,动眼神经损伤1侧次,眶内血肿或气肿6侧次,泪道损伤5侧次,较大量出血5侧次.术后并发症包括中鼻甲粘连、窦口闭锁72侧次.结论: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术者的技术水平、临床经验、手术器械的配备以及病变的严重程度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纤支镜检对肺癌肺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总结分析纤支镜对1 934例肺癌和36例肺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方法:采用顾性分析进行探讨.结果:13年间对5 330人次进行检查,确诊肺癌1*!934例 ,均有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中心型肺癌1 576例,周围型肺癌358例.确诊肺结核36例,均经病理或细菌学证实,支气管内膜结核25例,镜下未见异常11例.结论:纤支镜检是确诊肺癌和肺结核的重要检查手段,其镜下独物表现与病理类型有着一定的关联,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李秀环;李蕾;王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腹腔镜指导腹膜透析感染后再植管术

    我科半年前在腹腔镜指导下成功地为1例多次感染的腹膜透析尿毒症患者实施了腹透再植管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陈一川;黄建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106例上叶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目的:了解上叶肺不张常见病因及纤维支气镜检查对明确诊断的重要性 .方法:用纤维支气管镜对106例上叶肺不张的病人行气管腔内检查,结合活检、刷检、抗酸染色等.结果:101例纤支镜检查明确病因学诊断,确诊率101/106(95.3%).右上叶肺不张发生率(63%),总体高于左上叶(37%).中老年组上叶肺不张发生率(76%)高于青年组(24 %).中老年上叶肺不张以恶性肿瘤(67%)为主,炎症(15%)次之,结核(8.6%)较少见;青年人以炎症(48%)为主,结核(16%)、肿瘤(12%)次之.肺癌所致上叶肺不张以中老年男性居多47/ 54(87%),以鳞癌居首位42/54(77%),.结论:纤支镜可对上叶肺不张作出病因学诊断,确诊率高.中老年上叶肺不张多数由肺癌所致,鳞癌居首位,青年人上叶肺不张以炎症为主. 纤支镜在诊断病因同时尚可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张家春;袁玉如;朱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1 522例下消化道出血不同年龄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按年龄分青年组( ≤35岁),中年组(36~59岁),老年组(≥60岁).比较不同年龄组下消化道出血的各种疾病百分率及特点.结果:炎症性病变所占百分率高,不同年龄组病因有差别,大肠癌次之, 中老年组与青年组有明显差异,大肠息肉位居第3,老年组与青年组有明显差异.结论:老年肿瘤多见,重视中老年组缺血性肠炎与溃性结肠炎的鉴别,中青年组以息肉和结肠炎多见 ,大肠癌在青年组作出诊断多为晚期,预后不良,要重视早期诊断及治疗,急诊肠镜检查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太钢;师水生;范东俊;耿韶;任顺平;原莉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鼻窦内窥镜手术并发症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鼻窦内窥镜手术并发症的分析总结,达到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之目的.方法:对520例(965侧)患者在局麻下行鼻窦内窥镜手术.结果:术中并发症, 眶内壁损伤26侧次,内直肌损伤2侧次,动眼神经损伤1侧次,眶内血肿或气肿6侧次,泪道损伤5侧次,较大量出血5侧次.术后并发症包括中鼻甲粘连、窦口闭锁72侧次.结论: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术者的技术水平、临床经验、手术器械的配备以及病变的严重程度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薛柯凡;范崇盛;张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的关节镜下诊断与治疗

    目的:对膝关节内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的关节镜下诊断和治疗进行初步探讨.方法:1991 年4月~1998年11月关节镜下确诊膝关节内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43例,术前检查发现临床表现主要以膝关节髌前疼痛和关节伸直受阻为主.镜下见:股骨髁间窝骨赘形成16例,胫骨髁间嵴前缘骨赘形成11例,胫骨髁间嵴前缘局限性滑膜软骨瘤病2例,陈旧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5例,ACL重建术后2例,ACL损伤后断端残留3例,ACL囊肿4例.所有病例均行镜下手术治疗.通过1年以上随访行疗效评定.结果:获随访病例39例(占90.7%),随访时间19~72 个月.疗效评定:优13例(占33%),良19例(占49%),中5例(占13%),差2例(占5%).结论:膝关节渐进性伸直障碍,大多是由于股骨髁间窝与ACL产生撞击以及胫骨髁间嵴本身或其前缘发生病变造成局部相对抬高而与股骨髁间窝顶部产生撞击所致,这类病变统称膝关节内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手术对其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羽飞;王立德;王福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激光治疗气道内阻塞性疾病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与气道内Nd:YAG激光治疗有关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7例气道内阻塞患者116次激光治疗情况,总结激光治疗的并发症及其治疗情况.结果:主要并发症为一过性低氧血症61例,大出血3例,急性心功能不全及呼吸衰竭各2例,术后呼吸困难加重4例,心肌梗塞1例,发热4例,以上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后全部治愈;另外氧燃烧及死亡各1 例.结论:气道内Nd:YAG激光治疗的并发症较少,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对并发症的认识及对气管-支气管解剖结构的了解有关.充分认识其并发症及防治, 操作时小心谨慎,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纪全;陈正贤;高兴林;李惠英;刘伟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内镜下局部注射HCPT和5-FU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在内镜下通过局部注射10-羟基喜树碱(HCPT)加5-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大肠癌, 并与常规5-FU+HCPT+CF全身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作对比,观察其疗效.方法:局部注射治疗组用HCPT 20mg+5-FU 500mg在肿瘤基底部及瘤体内多点注射,1次/3d;对照组用5-FU+HC PT+CF常规全身化疗.结果:局部化疗组有效率为61%,常规组为29%.治疗组明显高于常规组,且治疗组的毒副反应也小于常规组.

    作者:陈明星;龚惠芸;陈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后腹腔镜下肾盂造瘘术

    我科于2002年1月运用后腹腔镜实施了1例肾盂造瘘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女,54岁.因在当地医院行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漏尿1个月来我院就诊.IVP检查提示左肾、左输尿管积水,右肾、右输尿管正常,膀胱镜检查示,右输尿管口喷尿,左输尿管口未见喷尿.检查证实左输尿管下段损伤,决定先行左肾盂造瘘术.

    作者:陈湘;齐范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支气管结核在纤维支气管镜下治疗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支气管结核在纤维支气管镜下治疗的方法及价值.方法:对25例支气管结核病人 ,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分别实施镜下注药治疗、微波接触式辐射治疗和球囊扩张术+局部注药治疗.结果: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运用上述几种镜下治疗方法,支气管局部病灶较镜下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结论: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结核病人进行局部治疗,可加快病灶的吸收和症状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瞿素洁;尹本义;陈琼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割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割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BPH、TUVP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出院时IPSS、QOL和Qm ax分别由术前的22.8、5.2、4.9ml/s改变为6.1、1.6、14.6ml/s.32例获得1~19个月随访,绝大多数感到满意,主观症状明显改善.结论:TUVP是一种创伤性小、安全、有效的治疗BPH新方法,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评价.

    作者:何乐业;蒋先镇;朱雪阳;万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恩丹西酮合用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高选择5-HT3受体拮抗剂恩丹西酮合用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效果. 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105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5例.对照组(C组)在胆囊取出时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5ml作为对照;恩丹西酮组(O组):在胆囊取出时静脉给予恩丹西酮8mg;恩丹西酮合用地塞米松(O+Dex组),在胆囊取出时静脉给予恩丹西酮8mg,地塞米松10mg.观察手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恩丹西酮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恩丹西酮组高于恩丹西酮合用地塞米松组(P<0.01).结论:恩丹西酮合用地塞米松和恩丹西酮均能有效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PONV的发生,恩丹西酮合用地塞米松优于恩丹西酮.

    作者:王云姣;程智刚;郭曲练;陈江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36例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LC)的可行性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998年8月~1999年6月急性胆囊炎36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LC成功率60%(30/36) ,手术时间45~120min,平均65min,中转开腹率16.6%(6/3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胆囊炎发病早期应积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要重视对Calo t三角的处理;对胆囊颈胆石嵌顿者,应避免结石残留.急性胆囊炎已逐渐成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

    作者:王乃金;凌宝存;朱建国;徐其佐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清创术治疗消化性溃疡6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创术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和复发率.方法:136例PU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清创后服药治疗,后者单纯服药治疗.分别观察2,4周治愈率和半年,1年内复发率.结果:治疗组2,4周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半年,1年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清创术能显著提高PU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

    作者:赵云渠;赵玮;王淑兰;庞明菊;范金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4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B组口服Niflec.观察服药过程中排便情况,肠腔清洗效果和气泡存在情况.服药前和结肠镜检查结束后分别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和电解质测定.结果:两组病人在服药后约1~1.5h开始排便,排便3~5次后即可接受肠镜检查,清洁肠道的有效率均为100%,无1例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头痛等不良反应.两组在排便时间,肠腔清洗效果和实验室指标变化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应用于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安全有效,准备时间短,不需要饮食限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平红;姚礼庆;徐美东;何国杰;高卫东;张轶群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神经内窥镜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体会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总结ZEPLIN神经内窥镜辅助治疗2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20例,Ⅱ级5例,Ⅲ级11例,Ⅳ级3例,Ⅴ级1例.全部在ZEPLIN神经内窥镜辅助下行血肿清除术.术后复查CT示血肿完全清除者16例 ,80%以上清除者4例.随访6个月,GOS优8例,良9例,中,差,死亡各1例.结论:神经内窥镜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定位精确可靠,手术侵袭性小,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为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提供了新的前景.

    作者:何升学;陈建良;吴耀晨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同通气比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不同吸呼比(I:E)对肺功能的影响,确定佳通气比.方法: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人身体状况分级标准,选择ASAⅠ~Ⅱ级LC患者 45例,全麻诱导插管后随机分为3组:Ⅰ组按Ⅰ:E=1:2通气,Ⅱ组按I:E=1:1.5通气,Ⅲ组按I:E=1:1通气,观察麻醉后气腹前(T0)及气腹后5min(T5)、10min(T10)、 15min(T15)、30min(T30)时血压(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气道压(Paw)、胸肺顺应性(COM),每组选5例在T0和T30作动脉血气分析.结果:Ⅰ~Ⅲ组气腹后BP、HR、Paw显著升高(P<0.01),10min内达峰值,顺应性显著下降(P<0.0 1),气腹后30min各项参数接近气腹前水平.Ⅱ、Ⅲ组在气腹后各点BP、Paw较Ⅰ组显著升高 (P<0.05),顺应性显著下降(P<0.05).血气分析:气腹后PaO2显著下降(P <0.01),PaCO2显著升高(P<0.01),PH值Ⅰ、Ⅲ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LC术中选择I:E=1:2通气对肺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李宪营;赵长青;郭曲练;师爱青;王向兵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胸腔镜下内脏大小神经切断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胸腔镜下内脏大小神经切断术的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报告2例胰腺癌并剧烈顽固性腹痛的患者接受胸腔镜下内脏大小神经切断术,并就其疗效、适应征等方面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1例接受左侧,1例接受两侧内脏大小神经切断)患者术后即起效,1例随访3个月仍有效,无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对于顽固性上腹部剧痛患者,该手术不失为一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位星;何争鸣;陈胜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纤维支气管镜对肺CT正常老年咯血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老年人咯血患者肺CT正常的病因.方法: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定72例老年人肺CT正常的咯血患者病因与同期同类疾病72例非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83.3%患者通过纤支镜检查确诊病因,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确诊率0.25%(P<0.01) ,且老年组肺癌的确诊率(25%)也高于非老年组(9.7%)(P<0.01).结论:应重视肺CT正常的老年咯血患者的进一步检查,纤支镜对确定病因有重要价值,在老年患者上同样是安全的.

    作者:曾惠清;李时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83例肺不张的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纤支镜)检查在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的价值及应用.方法:对临床及X 线诊断为肺不张的患者383例行纤支镜检查,并对经纤支镜确诊的342例右中叶肺不张及41例左舌叶肺不张的病因,部位及年龄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342例右肺中叶肺不张中炎症233 例,占68.1%,肿瘤57例,占16.7%,结核40例,占11.7%,其余12例,分别为异物3例,外压所致9例.41例左舌叶肺不张中肿瘤20例,占48.8%,炎症13例,占31.7%,结核5例 ,占1 2.2%.以上两种肺不张以老年人多见.结论:纤支镜检查是确定肺不张病因的主要手段 ,并能指导肺不张治疗.临床上对原因不明的肺不张均应及时行纤支镜检查.

    作者:苏湘慈;周锐;申海燕;苏湘利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