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纤维支气管镜对肺CT正常老年咯血患者的诊断价值

曾惠清;李时悦

关键词:咯血, 肺CT,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咯血患者肺CT正常的病因.方法: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定72例老年人肺CT正常的咯血患者病因与同期同类疾病72例非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83.3%患者通过纤支镜检查确诊病因,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确诊率0.25%(P<0.01) ,且老年组肺癌的确诊率(25%)也高于非老年组(9.7%)(P<0.01).结论:应重视肺CT正常的老年咯血患者的进一步检查,纤支镜对确定病因有重要价值,在老年患者上同样是安全的.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脑积水和蛛网膜囊肿的神经内镜治疗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和蛛网膜囊肿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微创性,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经内镜神经外科手术和/或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4例和颅内蛛网膜囊肿3例.结果: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第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治疗4例,梗阻性脑积水3例显效,1例症状缓解,含内镜引导分流管置入1例,分流管脑室端通畅.蛛网膜囊肿脑池/脑室造瘘+囊壁切除术3例全部有效,所有病例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和蛛网膜囊肿手术创伤小,疗效好,部分患者可免除体内置管之虞.

    作者:董军;兰青;黄强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气管切开患者支气管肺灌洗的治疗体会(附32例报告)

    目的:提高气管切开1周以上合并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肺部感染的治愈率.方法:用纤维支气管镜经气管切开处进行支气管肺灌洗,报告32例灌洗前后胸片,血气分析结果,与同期同病种未做支气管灌洗的患者对照.结果:经支气管肺灌洗治疗者,肺部病变吸收较未进行支气管灌洗者快,血气分析:血氧分压为80mmHg.未灌洗者在同时期内血氧分压小于75mmHg ,胸片显示肺部病变未吸收.结论:支气管肺灌洗不失为一种时间短、见效快、特别是在治疗肺不张方面有其独到优点的方法.

    作者:屈霖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硬管放大喉镜检查喉部疾病301例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硬管放大喉镜下计算机成像检查喉部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1例硬管放大喉镜下计算机成像检查的喉部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81例,占26.9%,女性220例 ,占73.1%.结果:检查发现声带息肉166例,声带小结90例,声带白斑4例,声带囊肿2例 ,会厌囊肿32例,喉乳头状瘤3例,喉癌4例.结论:硬管放大喉镜计算机成像检查具有简便安全、视野大、暴露清楚、不易漏诊等优点,为手术提供了有效可靠保证.

    作者:徐林根;岳仁贤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同通气比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不同吸呼比(I:E)对肺功能的影响,确定佳通气比.方法: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人身体状况分级标准,选择ASAⅠ~Ⅱ级LC患者 45例,全麻诱导插管后随机分为3组:Ⅰ组按Ⅰ:E=1:2通气,Ⅱ组按I:E=1:1.5通气,Ⅲ组按I:E=1:1通气,观察麻醉后气腹前(T0)及气腹后5min(T5)、10min(T10)、 15min(T15)、30min(T30)时血压(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气道压(Paw)、胸肺顺应性(COM),每组选5例在T0和T30作动脉血气分析.结果:Ⅰ~Ⅲ组气腹后BP、HR、Paw显著升高(P<0.01),10min内达峰值,顺应性显著下降(P<0.0 1),气腹后30min各项参数接近气腹前水平.Ⅱ、Ⅲ组在气腹后各点BP、Paw较Ⅰ组显著升高 (P<0.05),顺应性显著下降(P<0.05).血气分析:气腹后PaO2显著下降(P <0.01),PaCO2显著升高(P<0.01),PH值Ⅰ、Ⅲ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LC术中选择I:E=1:2通气对肺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李宪营;赵长青;郭曲练;师爱青;王向兵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改良式腹腔镜下成人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目的:介绍改良式腹腔镜下开展成人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应用.方法:使用腹腔镜配合一次性腹腔闭合器及自制带线钩针行荷包内环口周边腹膜缝扎,配合使用巴德补片(BARD Compos ix)治疗成人斜疝32例.结果:本手术方法安全性高,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术后无需缝线,无并发症,无复发,术后少疤痕,美容效果好.结论:本手术方法比传统的成人斜疝手术方法有明显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何荣佳;师天雄;缪建航;廖家莲;陈彩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35例痘疹性胃炎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痘疹性胃炎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其可能的病因.方法:对胃镜诊断的痘疹性胃炎,取活检,常规病理检查,用快速尿素酶法及GIEMSA染色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结果:35例痘疹性胃炎,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P阳性重6例,组织学检查HP阳性20例. 35例均见有单个核细胞浸润,但上皮细胞内淋巴细胞很少(0~3个/100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与基底膜间淋巴细胞数1~10个/100个上皮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较多为31例.结论:痘疹性胃炎不是淋巴细胞性胃炎的表现,它可能与HP感染或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有关.

    作者:马洪升;欧阳钦;陈岱云;魏彬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胸腔镜胸膜固定术治疗复发性顽固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是肺科学常见的急症之一,而复发性顽固性气胸已成为内科的一大难题.现报告我们对17例复发性顽固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镜下滑石粉胸膜固定术治疗的经验和体会.

    作者:孔晖;杨瑞安;赵珊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压缩雾化吸入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压缩雾化吸入麻醉和咽喉部喷雾结合气管内滴药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方法:两组病人各80例,分别采用压缩雾化吸入麻醉(Ⅰ组)和喷雾结合气管内滴药(Ⅱ组),连续观察病人在纤支镜检查过程中声门开放和咳嗽反应以及两种方法所需麻醉药量,检查前后心率、血压和氧饱和度的改变.结果:Ⅰ组病人在检查过程中麻醉效果满意者达90%,较Ⅱ组有显著提高,麻醉用药量较Ⅱ组明显减少; Ⅰ组病人纤支镜检查术后除心率较术前有轻度增快,血压及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变,提示安全、可靠;Ⅱ组病人纤支镜检查术后心率、血压较术前明显上升,氧饱和度明显减低.结论: 纤支镜检查时应用压缩雾化吸入麻醉进行表麻,可以获得满意的表面麻醉效果,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高效的麻醉方式.

    作者:朱慕云;周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83例肺不张的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纤支镜)检查在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的价值及应用.方法:对临床及X 线诊断为肺不张的患者383例行纤支镜检查,并对经纤支镜确诊的342例右中叶肺不张及41例左舌叶肺不张的病因,部位及年龄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342例右肺中叶肺不张中炎症233 例,占68.1%,肿瘤57例,占16.7%,结核40例,占11.7%,其余12例,分别为异物3例,外压所致9例.41例左舌叶肺不张中肿瘤20例,占48.8%,炎症13例,占31.7%,结核5例 ,占1 2.2%.以上两种肺不张以老年人多见.结论:纤支镜检查是确定肺不张病因的主要手段 ,并能指导肺不张治疗.临床上对原因不明的肺不张均应及时行纤支镜检查.

    作者:苏湘慈;周锐;申海燕;苏湘利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鼻内窥镜下三种不同入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体会

    目的:探讨更为完善的上颌窦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上颌窦囊肿采用三种不同的入路行囊肿摘除:对伴上颌窦炎/筛窦炎的上颌囊肿行钩突切除,开放前筛、经上颌窦窦口开窗行囊肿摘除(42侧);对不伴不上颌窦炎/筛窦炎的囊肿部分患者经下鼻道开窗囊肿摘除(28侧),部分经尖牙窝经路行囊肿摘除(22侧).结果:术后随访半年,经上颌窦窦口开窗途径者,窗口开放率为90.48%(38/42);下鼻道开窗途径者,窗口开放率57.14%( 16/28);经尖牙窝者窦口通畅率90.9%(20/22).结论:尽量减少手术创伤,手术操作细致, 术后定期随访是防止上颌窦开窗口粘连、闭锁,提高开窗通畅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文波;房振胜;赵文海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1 522例下消化道出血不同年龄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按年龄分青年组( ≤35岁),中年组(36~59岁),老年组(≥60岁).比较不同年龄组下消化道出血的各种疾病百分率及特点.结果:炎症性病变所占百分率高,不同年龄组病因有差别,大肠癌次之, 中老年组与青年组有明显差异,大肠息肉位居第3,老年组与青年组有明显差异.结论:老年肿瘤多见,重视中老年组缺血性肠炎与溃性结肠炎的鉴别,中青年组以息肉和结肠炎多见 ,大肠癌在青年组作出诊断多为晚期,预后不良,要重视早期诊断及治疗,急诊肠镜检查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太钢;师水生;范东俊;耿韶;任顺平;原莉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36例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LC)的可行性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998年8月~1999年6月急性胆囊炎36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LC成功率60%(30/36) ,手术时间45~120min,平均65min,中转开腹率16.6%(6/3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胆囊炎发病早期应积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要重视对Calo t三角的处理;对胆囊颈胆石嵌顿者,应避免结石残留.急性胆囊炎已逐渐成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

    作者:王乃金;凌宝存;朱建国;徐其佐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的关节镜下诊断与治疗

    目的:对膝关节内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的关节镜下诊断和治疗进行初步探讨.方法:1991 年4月~1998年11月关节镜下确诊膝关节内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43例,术前检查发现临床表现主要以膝关节髌前疼痛和关节伸直受阻为主.镜下见:股骨髁间窝骨赘形成16例,胫骨髁间嵴前缘骨赘形成11例,胫骨髁间嵴前缘局限性滑膜软骨瘤病2例,陈旧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5例,ACL重建术后2例,ACL损伤后断端残留3例,ACL囊肿4例.所有病例均行镜下手术治疗.通过1年以上随访行疗效评定.结果:获随访病例39例(占90.7%),随访时间19~72 个月.疗效评定:优13例(占33%),良19例(占49%),中5例(占13%),差2例(占5%).结论:膝关节渐进性伸直障碍,大多是由于股骨髁间窝与ACL产生撞击以及胫骨髁间嵴本身或其前缘发生病变造成局部相对抬高而与股骨髁间窝顶部产生撞击所致,这类病变统称膝关节内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手术对其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羽飞;王立德;王福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腹腔镜指导腹膜透析感染后再植管术

    我科半年前在腹腔镜指导下成功地为1例多次感染的腹膜透析尿毒症患者实施了腹透再植管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陈一川;黄建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经内镜射频加局部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及晚期胃癌

    目的:为了评价经内镜射频加局部化疗与单纯局部化疗的疗效.方法:对41例失去手术指征的晚期食管癌、胃癌进行射频加局部化疗或单纯局部化疗以评价二者疗效.该研究采用射频加局部化疗组21例,局部注射化疗组20例.治疗1疗程后观察消化道梗阻缓解率.结果:射频加局部化疗组21例,治疗1疗程后消化道梗阻缓解率(显效+有效)为95.2%(20/21),单纯局部化疗组为55%(11/2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射频加局部化疗与单纯局部化疗两种方法均有效.射频加局部化疗优于单用局部注射化疗药物,提示对晚期食管癌、胃癌的治疗应尽量采用射频加局部化疗的方法.

    作者:邹惠芳;沈守荣;徐灿霞;肖定华;蒋铁斌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慢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

    性胰腺炎患者常常因胰源性腹痛反复发作而就诊.对存在胰管流出梗阻如胰腺导管狭窄、胰管结石、假性囊肿压迫、乳头括约肌功能障碍、胰腺分裂等,需要作内镜治疗,以减轻腹痛,改善和恢复胰功能.相应的内镜治疗方法有胰管或胆道括约肌切开、胰管或胆道结石内镜下取石、胰管或胆管支架植入、狭窄部的气囊扩张、腹腔神经丛阻滞、假性囊肿引流等[1~3].

    作者:吴建新;孟祥军;李定国;陆汉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纤支镜检对肺癌肺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总结分析纤支镜对1 934例肺癌和36例肺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方法:采用顾性分析进行探讨.结果:13年间对5 330人次进行检查,确诊肺癌1*!934例 ,均有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中心型肺癌1 576例,周围型肺癌358例.确诊肺结核36例,均经病理或细菌学证实,支气管内膜结核25例,镜下未见异常11例.结论:纤支镜检是确诊肺癌和肺结核的重要检查手段,其镜下独物表现与病理类型有着一定的关联,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李秀环;李蕾;王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较高难度的26例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进行巨大子宫或复杂的子宫肌瘤手术的可行性及操作技巧.方法:随意选择子宫如妊娠14~16+周大的子宫肌瘤患者施行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laparosco pically introfasial subtotal hysterectomy,LISH),或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 aroscopically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及对直径在90~120mm的单个子宫壁间肌瘤行肌瘤剜出术(laparoscopically myomectomy,LM).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术中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巨大子宫或复杂的子宫肌瘤手术并非不能在腹腔镜下完成,关键在于手术者的手术操作技巧.

    作者:陈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放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放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方法:有24例胆道恶性梗阻病人接受治疗,其中11例被放置金属支架,13例被放置塑料支架.结果:插管成功率89%,并发症2例,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胆管炎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7.4%.血清胆红素由289umol/L下降到术后1周的104umol/L. 3个月、6个月存活率分别达95%及78%.结论:经内镜胆道支架置放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强;王成;谷新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鼻窦内窥镜手术并发症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鼻窦内窥镜手术并发症的分析总结,达到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之目的.方法:对520例(965侧)患者在局麻下行鼻窦内窥镜手术.结果:术中并发症, 眶内壁损伤26侧次,内直肌损伤2侧次,动眼神经损伤1侧次,眶内血肿或气肿6侧次,泪道损伤5侧次,较大量出血5侧次.术后并发症包括中鼻甲粘连、窦口闭锁72侧次.结论: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术者的技术水平、临床经验、手术器械的配备以及病变的严重程度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薛柯凡;范崇盛;张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