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碧;林兮;赵甫成;刘婉清;程德云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痔的方法,并探讨该方法的利弊。方法:对3年中采用负压式痔结扎器治疗痔150例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恢复良好,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经随访1~3个月,情况良好,未见复发。结论:该方法疗效确切。
作者:徐远达;陶涛;朱本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为解决传统十二指肠液引流置管费时、费力和成功率低的问题。方法:对申请进行十二指肠液引流置管的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实施胃镜介导十二指肠内置管方法,B组实施传统十二指肠液引流置管方法,对置管成功率,置管需用时间,置管过程中明显恶心呕吐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118例病例纳入研究范围。胃镜介导十二指肠内置管成功率100%,置管需用时间平均缩短至5.02±0.24min,置管过程中明显恶心呕吐反应出现率减少至14.29%,均与传统十二指肠液引流置管方法相比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胃镜介导十二指肠内置管方法,在置管成功率、置管节省时间、置管过程中减少明显恶心、呕吐反应方面,均优于传统十二指肠液引流置管方法。
作者:王恩平;王士玲;徐萌;时建华;蔡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月经过多的手术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应用持续灌流宫腔电切镜,对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或子宫粘膜下肌瘤所致月经过多患者38例,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38例中,20例行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Transcervil Resection of Endometrium,TCRE),18例行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Transcervial Resection of Myoma,TCRM)。无子宫穿孔发生,1例内膜切除者因合并子宫腺肌病于术后3个月行子宫切除术。1例粘膜下肌瘤切除者因术后20d阴道出血量多,再次行内膜电凝治愈。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子宫粘膜下肌瘤所致月经过多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术前明确诊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建文;姚爱琳;夏恩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汽化电切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汽化切割电极对35例重度BPH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术。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8min,出血量平均55ml,术后留置尿管平均4.2d,术后平均住院7d。术后3个月评价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标准,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重度BPH,手术安全、出血少,疗效确切。
作者:孟晓;唐利生;王梅叶;程红梅;鲁乃恩;尹继云;管淑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6年10月~1999年3月,我们对11例腹腔镜肿瘤病人进行腹腔镜探查、活检和放置腹腔化疗泵,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男4例,女7例,年龄37~65岁。因腹胀,食欲不振,消瘦等不适收入内科诊治。CT、B超示大网膜增厚,壁层腹膜有大小不等的结节、大量腹水。腹水检查发现有大量癌细胞,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腹腔镜探查。
作者:胡三元;于文滨;王培林;李波;亓玉忠;张建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修补颅底鼻内型先天性脑膨出的可行性。方法:根据CT及MRI等影像学资料,应用不同角度的高解像度内镜及图像监视系统探查鼻内颅底脑膜脑膨出病灶及骨壁缺损情况,切除疝入鼻内的变性脑组织和脑膜(如膨出不多可回纳者则不用切除),刮除骨缺损边缘及周围粘膜,用肌浆、筋膜、鼻粘膜及生物材料修补骨壁和脑膜缺损。结果:2例位于筛顶的脑膜脑膨出1次手术成功。1例蝶窦侧壁脑膜脑膨出并蝶窦和筛顶两处脑脊液鼻漏者,先后3次手术成功。1例蝶窦侧壁脑膜脑膨出骨缺损较大者,3次手术成功。结论:鼻内镜下经鼻入路进行颅底鼻内型先天性脑膜脑膨出修补术,具有安全、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张湘民;郭洁波;甘嘉裕;江广理;熊观霞;许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结肠镜诊断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子结肠镜进行全结肠检查,并作病理组织学诊断。对近5年来内镜检出的IBD作分析评价。结果:2*!181例全结肠镜插入回盲部成功率98.95%。检出IBD 38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30例,克隆病(CD)8例,总检出率1.74%。UC结肠镜下特点:粘膜充血水肿、粗糙伴细颗粒状,糜烂及浅表溃疡呈弥漫密集分布,假息肉及粘膜桥形成。CD结肠镜下特点:病变呈跳跃式,有纵行溃疡、鹅卵石样改变、短环状狭窄。病变分布部位,UC以直乙及左侧结肠为主,CD以盲升及右侧结肠为主。结论:全结肠检查在诊断IBD方面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方法,对病灶发现,定期随访和追踪后病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宗永;丁红;卢蕊芬;汪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全身麻醉时通常要行气管插管,部分患者因解剖或病理因素不能在直接喉镜明视下完成插管。纤维支气管镜引导行气管内插管是处理已知气道困难的较好方法,损伤轻而费时少,可经口或经鼻插入,对病人的刺激也远较直接喉镜为小,尤其适用于咽喉部相对干燥无血,非紧急状态的病人,纤维内窥镜处理困难气管插管成功率约在92%~98.5%之间。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当患者存在会厌偏大、会厌上囊肿、口咽肿瘤或炎症和颈椎严重弯曲畸形等情况时,会厌尖端会碰到咽后壁,应用纤维内窥镜引导插管则难成功。针对此种情况,作者采用气管导管套囊充气后退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法,为2例病人插管成功,报告如下。
作者:宋吉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8岁。因反复气促,咳嗽半年,咯血20d入院,患者一贯体健,近半年劳力性呼吸困难,并渐加重,近20d出现大口咯鲜血,每天约100~200ml,伴右胸痛,在外院经抗感染、解痉止血治疗无明显改善后转我院。入院体查:急性病容,贫血貌,呼吸30次/min,心率110次/min,双肺吸、呼气期均闻哮鸣音,中、小水泡音,血气分析,pH7.426,PaCO2 30mmHg,PaO255mmHg,入院后经影像学、同位素通气-肺灌注扫描,心导管检查及左下肢静脉造影,气道内窥镜等检查后确诊为左下肢血栓形成,双肺多发性肺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Ⅰ型呼吸衰竭。明显扩张的肺动脉压迫气管下段造成气管明显狭窄,狭窄口扁平状,仅可通过5mm直径纤维支气管镜,狭窄远端左、右总支气管通畅,管腔可见大量分泌物。考虑到患者气管狭窄不解除,会影响通气和排空,并可出现继发感染,遂于气管下段置入Ultraflex镍钛自膨胀支架1个(Boston公司,规格:膨胀后直径16mm,长度40mm),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双肺哮鸣音消失,血气分析恢复正常,pH7.410,PaCO2 39mmHg,PaO2 80mmHg,结合抗感染、溶栓、止血、对症处理后,症状明显改善,25d痊愈出院。
作者:陈正贤;吴岩;王首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解鼻内窥镜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效果。方法:对26例鼻内窥镜下电凝的顽固性鼻出血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均一次治疗成功,治愈率100%。结论:鼻内窥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安全、有效、经济、简便,值得推广。
作者:刘定荣;唐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各类滑膜炎性疾患的关节镜诊治特点。方法:采用镜下直观检查、关节液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综合方式并同时对相关病变组织行镜下治疗。结果:64例经上述综合检查确定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1膝(其中病检符合11膝,关节液RF阳性10膝),外伤性关节炎8膝,化脓性关节炎4膝,晶体性滑膜炎5膝,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3膝,滑膜软骨瘤病3膝,风湿性关节炎1膝,滑膜血管瘤1膝,慢性滑膜炎28膝。56例平均随访13个月,优良率达89.28%。结论:应用关节镜诊治膝关节滑膜关患直观准确、创伤小,对反复发作诊断不清的病例,结合滑液及病理检查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尤其是关节液RF检测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永明;史晨辉;张爱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负压吸宫方法预处理子宫内膜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1998年6月~2000年3月选择宫腔镜手术前未作子宫内膜预处理的患者121例,采用负压吸宫方式薄化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各类宫腔镜手术时间5~40min,平均17.6min。吸宫后剩余子宫内膜平均厚度1.093mm,切割肌层组织平均厚度2.980mm。结论:负压吸宫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实用的子宫内膜预处理方法,适用于各种宫腔镜手术前子宫内膜准备。
作者:段华;夏恩兰;黄晓武;于丹;郑杰;段惠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宫腔镜检查子宫异常出血200例,其中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79例,并对其治疗后行宫腔镜复检。结果;200例子宫异常出血中,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79例占39.5%,治疗后复检,痊愈率达89.8%。所有检查病例都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检查使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率提高,在宫腔镜指导下诊刮,配合药物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陈佩珊;卓静;张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科自1992年12月~1999年6月共施行LC 3*!870例,其中转开腹手术31例(0.8%),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本组男734例,女3*!136例,男女之比为1∶4,年龄12~83岁。在开展LC前180例时中转开腹9例占5%,实施800例时中转开腹19例,占2.38%,实施1*!700例时中转开腹24例,占1.4%,实施3*!870例时中转开腹31例,占0.8%。
作者:张震波;于秋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200例60岁以上老年人纤支镜检查的意义及安全性。方法:常规纤支镜检查,配合支气管灌洗、培养等检查,结合病史术中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心电监护。结果:支气管炎症病变85例(42.5%)、肺癌60例(30%)、肺结核10例(56%);未见明显异常改变45例(22.5%),肺癌检出率同于同期非老年组。其中符合COPD诊断的45例,检查前有室性早搏的20例,有ST或T波下移的5例,在吸氧下进行检查,血氧饱和度无明显下降,心律失常及ST、T波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老年人进行纤支镜检查是安全的,对明确肺部某些疾病的诊断是有益的。
作者:孙洁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使内窥镜检查结果图片化,为临床医生和病人提供直观确切的图像资料。方法:开发、设计和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内窥镜检查获取的图像进行捕获、优化处理、存储及打印,集标准化的报告书写、文档管理、精美的图文报告于一体。结果:通过对360例病人不同内窥镜检查结果的实际临床应用,图片质量优良率达到了98%。结论: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内窥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获得的图像质量优良,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切实直观的图像资料,便于病人的会诊、转诊及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为临床科研提供了可靠的图像资料,价格低廉,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赵跃青;欧阳罗芬;任忠梅;刘义;张普毅;陈晶;林静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异位妊娠诊治的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下诊治561例异位妊娠,术中应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异位妊娠并进行比较。结果:561例异位妊娠全部在腹腔镜下得到进一步诊治,无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诊治异位妊娠为首选,它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方法要根据患者生育情况及输卵管破坏程度决定输卵管是否保留。
作者:李莉;施永鹏;王敏芳;甘晓卫;张青;谢晖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索一种免除CO2气腹的腹腔镜手术方式。方法:设计一种器械——腹壁提升器,采用机械升降牵拉的方法提升腹壁形成腹腔手术空间,完成腹腔镜胆囊或阑尾切除。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结果:使用腹壁提升器免气腹的方法成功完成20例胆囊切除,8例阑尾切除。胆囊切除平均手术时间62min,阑尾切除平均手术时间45min。术后恢复顺利。结论:腹壁提升器免气腹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全新、实用、可行、安全的微创手术方法,避免了气腹腹腔高压和全麻的诸多并发症,扩展了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阮景德;张晓波;夏征;张成裕;刘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ENBD术中的内引流现象,探讨其判断指征和意义。方法:观察分析12例行ENBD术而存在内引流现象的患者术前、后病情变化,血常规,肝功能及X线、B超下胆管形态学改变等,进行自身对照,并与10例未行引流术者(未引流组)对照。采用SPSS软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引流组所有患者外引流胆汁总量极少,但病情和各项指标无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自身对照具统计学意义(P<0.01)。与未引流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结论:ENBD中可存在显著的内引流现象,应加以利用。
作者:舒建昌;张文茹;杨绮红;黎铭恩;张晓燕;庞春梅;丁常日韦;宋慧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于1996~1998年胃镜诊断3例Dieulafoy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4岁、33岁、48岁。1例喝酒后发病,2例无明显诱因。均急性起病,反复呕血及黑便,1例出现失血性休克,出血量500~1*!600ml。病灶位置分别于贲门下3cm小弯侧后壁,贲门下6cm小弯后壁。镜下见粘膜溃烂,中央小动脉呈博动样喷血。1例镜下喷凝血酶及局部注射肾上腺素(1:10*!000)后出血停止,随访半年不复发。2例外科手术治疗。 随着对此病认识的提高,国内报道逐渐增多,但都是零星报道。复习90年代国内文献,见散在报道203例,连同我院共206例。分析如下。
作者:徐自强;罗学宏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