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学军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引流术在临床上应用失败的原因及其防范对策.方法:应用OLYMPUS TJF-240十二脂肠镜行内镜胆道引流术,包括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biliary dr ainage,ENBD),内镜胆道内置管引流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 和内镜胆管金属支架术(endoscopic metal biliary endoprothesis,EMBE)对其中失败的病例进行总结,找出失败的原因及其防范对策.结果:148例内镜下胆道引流术,失败8例(不包括ERCP插管失败者).其中ENBD失败5例,经调整鼻-胆管位置、更换鼻-胆管及重新ERCP插管均获得成功,ERBD失败1例,经努力仍未成功,改用PTCD;EMBE失败2例,其中1例经原金属支架通道再套置入另一根金属支架而成功,另1例,支架放置不到1月又出现胆道阻塞, 经原金属支架通道再放入塑料支架而恢复通畅引流.结论:经内镜胆道引流失败时,应分析其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绝大多数失败是可以避免或补救的.
作者:梁正;姚礼庆;周平红;何国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在合并肝硬化的症状性胆囊结石症治疗中的优点和风险.方法:收集1996年12月~1999年12月间50例合并肝硬化的症状胆囊结石症手术病人.所有病人分成LC组和OC组,测定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无手术死亡 ,无严重手术并发症,LC组有3例中转开腹手术.LC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较OC组少(P<0.05).结论:在治疗合并肝硬化的症状性胆囊结石病人中,LC较OC有明显优点,风险也小,可安全用于合并肝硬化(Child A、B级)的症状性胆囊结石症的治疗.
作者:沈茂荣;付乐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结石梗阻性脓肾行输尿管镜取石治疗的经验.方法:对结石梗阻性脓肾行输尿管镜解除梗阻,取出结石.结果:26例术后获得良好疗效,2例需再次手术且切肾.2例术后行ESWL术.结论:输尿管镜取石术是治疗梗阻性脓肾的有效方法.
作者:桂泽红;陈志强;王树声;傅岳武;白遵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术后胆总管壶腹嵌顿结石的胆道镜处理方法.方法:回顾研究本院42例术后胆总管壶腹嵌顿结石采用经胆道镜处理4种过程.结果:网篮法22例,气囊导管法9例,逆喷射导管法8例,活检钳法3例均获治愈.结论:经胆道镜以上述四种方法处理术后胆总管壶腹嵌顿结石有重要作用.
作者:焦晓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发现有Mirizzi综合征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463例分析,发现有Mirizzi综合征16例,结合以往对Mirizzi综合征的分类, 阐述两种类型综合征不同的外科处理方法,重点对Ⅰ型病人从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总结经验.结果:只有1例Mirizzi综合症Ⅱ型术后发生硬化性胆管炎,其余15例治疗成功.结论: Mirizzi综合征Ⅰ型完全可以由腹腔镜安全可靠处理.
作者:宋士鹏;张振彬;马仁;黄煜升;周文柱;贾振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在霉菌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经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的26例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率27%,治愈率100%.结论:霉菌性鼻窦炎在诊断上无特异性,结合涕血病史、镜检见有干酪样团块物和鼻窦CT显示病变窦腔有钙化斑可明确诊断.治疗上,内窥镜鼻窦手术具有微创的优点,疗效肯定.
作者:肖建新;刘悦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994年1月~1999年8月,我院用改良内镜鼻胆管引流(MENBD)[1]治疗6例术后持续胆瘘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
作者:孙志为;莫一我;付德庄;金焰;朱秀芳;张新俊;乔排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们多年来经内镜摘除上消化道异物29例全部取得成功,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
作者:许建义;陈发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尿毒症妇女月经过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应用宫腔镜对16例尿毒症妇女施行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术.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地在宫颈局部麻醉下实施子宫内膜电切术,宫腔深度7.5~12.5cm,平均9.2cm;术中出血量30~120ml ,平均(55±26)ml;手术时间18~52min,平均(41.38±14.26)min;术后住院时间2~5d, 平均(2.6±1.3)d.无1例发生并发症.切除的子宫内膜组织量5.1~16.5g,平均10.3g,其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4例(单纯型增生过长3例,腺囊型增生过长1例),子宫内膜息肉4例.术后随访6 个月,闭经率达81.3%,治疗的有效率为100%.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尿毒症妇女异常子宫出血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耐受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隋龙;刘晓军;李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 TS)在胸外科临床上的广泛开展,应用VATS诊治小儿胸部疾病亦不断见于报道[1~8 ].本文就小儿VATS的历史、麻醉、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手术器械以及手术的优点和局限性等进行综述.
作者:王正;高尚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结直肠癌侵犯深度和周围淋巴结转移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行内镜超声检查,所有病例术后均得到病理证实.经EUS检查发现正常结直肠壁表现为5层结构,第1,3,5层表现为回声,第2,4层表现为低回声.第1,2层为粘膜层,第3层为粘膜下层,第4层为固有肌层,第5层为浆膜下和浆膜层.EUS下结直肠癌表现为低回声肿块,其回声强度介于第3层高回声和第4层低回声之间.根据EUS下结直肠壁5层结构和邻近器官的改变判断肿瘤侵犯的深度.肿瘤旁直径≥5mm圆形的低回声病灶诊断为转移性淋巴结.结果:E US对结直肠癌侵犯深度诊断总的准确率为85%,周围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54. 8%和66.7%.结论:EUS对结直肠癌侵犯深度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率,对结直肠癌术前TNM或D ukes分期有一定价值.术前EUS检查可以为结直肠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作者:周平红;姚礼庆;徐美东;梁正;秦新裕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28例,至少维持6个月.结果:1次手术成功20例,二次成功6例 . 一次成功率71%,两次成功率93%.结论:尿道内切开术是治疗尿道狭窄的首选方法,安全、方便、可重复、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中尽量去除瘢痕、保护正常组织,术后预防感染、定期合理地扩张尿道可降低狭窄的复发.
作者:刘春雨;姚庆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肝内外胆管多发性结石中的作用.方法: 对1988~1999年胆道多发性结石16例患者应用纤维胆道镜多次反复取石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应用纤维胆道镜多次反复取石,结石取净率为100%,均达到治愈的目的.结论: 纤维胆道镜在治疗多发性胆道残石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反复多次取石,绝大多数病人均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作者:阚利军;李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静脉麻醉辅助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测压并套扎术的可行性 .方法:20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咽喉表麻后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和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完成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测压和套扎术,记录贴壁测压及直接穿刺测压值,以及麻醉前、开始操作5min、开始操作10min及操作完毕四个时段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 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完成操作时间,术中术后副作用及操作成功率等.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测压和套扎,两种方法测压结果呈直线相关性(r=0.97,P<0.01) ,本组患者MAP,HR及SPO2在操作开始5min和10min两个时段与麻醉前(基础值)比较显著降低(P<0.001),但10min后开始回升,手术结束时恢复至基础值(P>0.05).结论 :丙泊酚、芬太尼和咪唑安定复合麻醉辅助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安全、有效.
作者:黄东;朱晒红;周治明;王明安;黄飞舟;刘浔阳;任树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探讨微波技术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应用前景,1998年8月~2000年5 月,应用微波治疗仪,在鼻内窥镜下门诊治疗变应性鼻炎46例.本治疗方法视野清晰,无痛操作,方便经济.术后观察3~6个月,喷嚏、流清涕、鼻塞消失或减轻者分别为41例(89.1% ),45例(97.8%),总有效率为97.8%.16例随访1年.均未复发.
作者:张贤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拓展胸腔镜微创外科新领域,改进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手术方法. 方法:经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进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与常规手术方法随机对照.结果: 以切口创伤为主,手术时间、出血、术后疼痛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有显著差异,手术效果良好.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与传统的开胸手术比较,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及恢复快.
作者:李志强;高健齐;陈穗;薛宗锡;刘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微创技术在腰椎滑脱症前路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腹腔镜治疗的1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所有病人均行后路减压复位,前路腹腔镜下BAK植骨融合术.结果:腹腔镜组平均出血量411ml(241~680),平均手术时间355min(260~445),平均伤口引流130ml(50~210),平均住院时间11d(7~15),与后路组(对照组)进行t检验,平均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腹腔镜组患者中术后随访3月~2年(平均10.2月),14例术后症状完全消失,Ⅰ°滑脱6例完全复位, Ⅱ°4例复位,Ⅲ°2例复位,除1例并发全身纵隔皮下气肿外,无感染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微创技术在腰椎滑脱症前路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是有效的,安全的.
作者:吕国华;王冰;李启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管结石和胆管狭窄的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方法: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DE)或腹腔镜胆道镜探查取石球囊导管扩张胆管切口即时即缝合术(LPBD)治疗胆管结石和胆管狭窄,联合内镜处理并发症. 结果:LCDE 457例(包括阴性探查18例);术后残石39例,7例未取净,内镜取净32例,胆漏13 例,鼻胆管引流(ENBD)解除9例,腹腔引流管持续少量胆漏非手术综合处理4例自愈,脓性胆管炎败血症急诊LCDE死亡1例.LPBD 25例,3例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狭窄解除,其中1例左肝内胆管残石未取净;22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乳头狭窄解除,结石取净.结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管结石和胆管狭窄,具有创伤小、有效、安全可行等优点.
作者:陈安平;田刚;鲁美丽;宋安宁;易斌;李清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利用气道内介入技术治疗食道癌致气道狭窄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气道内支架治疗外压性和放射性损伤引起气道狭窄者;利用激光消融技术治疗食道癌转移到气道腔内引起狭窄者.结果:气道狭窄部位内径明显增大,患者气促分级降低,动脉血气分析PaO2提高、PaCO2恢复;支架置入后,坏死组织或肉芽组织增生引起气道再狭窄,激光治疗有效.结论:气道内支架和激光治疗技术可有效地治疗食道癌引起的气道狭窄.
作者:张伟;陈正贤;郭纪全;王首红;李惠英;刘伟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胸膜剥除术加综合性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电视胸腔镜技术施行21例恶性胸水的胸膜剥除术,术中用顺铂20mg加注射用水200m l冲洗胸腔,术后再辅以局部2~3周期和全身4个周期化疗的综合性治疗21例肺内、外肿瘤并恶性胸水病人。治疗完成后,参考WHO近期疗效评价标准和生存质量KP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随访率100%,胸水完全缓解率为90.5%,有效率100%。自觉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20分以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存期超过6个月以上2 0例。结论:胸腔镜胸膜剥除术辅以术后的局部和全身化疗的综合性治疗模式可有效地提高恶性胸水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谷力加;吴一龙;翁毅敏;冯卫能;程超;黄邵洪;程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