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锐锋;张冰
1995年4月~1999年8月采用经后腹腔行腹腔镜肾囊肿切除120例,男71例,女49例.年龄29~76岁,平均52.7岁.单纯性肾囊肿103例,多发性肾囊肿14例,多囊肾3例.左侧63例,右侧57例.上极42例,下极29例,中部32例,多个17例.囊肿直径为38~150mm,平均66.8mm.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50min.成功115例,中转开放手术5例.术后1~36个月随访,肾囊肿消失,无复发.作者认为,闭合式经后腹腔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方法对患者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它比传统的方法更简单、安全而有效.
作者:王国民;孙立安;郭剑明;徐志兵;司捷文;张永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修补加洛赛克、替硝唑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7例不具备治愈性手术的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例,采用腹腔镜单纯修补,术后用洛赛克、替硝唑等治疗3个月.结论:6例均获临床治愈,经术后6个月胃镜复查,溃疡病灶基本愈合.结论:腹腔镜溃疡穿孔修补手术简单,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内科药物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效果显著.二者结合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微创、快捷、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原;罗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腹腔镜外科1994年12月~1999年10月,共完成各式腹腔镜手术1?138例,发生并发症13例,现将防治并发症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扬;陈昌荣;李平;丁健忠;郭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自1988年以来行纤支镜检查成人肺门淋巴结核26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金远林;解好群;汤育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932年德国学者Schindler和Wolf研制的半可屈式光学胃镜成为消化内镜发展的奠基,1957年美国学者Hirshowitz发明了光导纤维胃镜,使内镜检查进入了临床实用阶段并得以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胃肠疾病的诊断水平.正当纤维胃镜不断改进并向治疗内镜迅速发展过程中,1983年美国Welch Allyn公司又发明了电子内镜,使内镜检查的同时,可在监视器上显示逼真的彩色图像.近年来,许多内镜制造公司为进一步改善电子内镜的图像,致力于提高内镜上微型摄像电荷耦合器件(CCD)像素数的研究,使得目前内镜图像有很高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内镜医师能更容易发现粘膜的一些微细病变,借助活检组织学检查,常可对病变做出明确的定性诊断,从而提供有意义的指导和预后评估[1].
作者:张亚历;郭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射频治疗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孤立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组97侧(56例),在鼻内窥镜下使用微波电极对上颌窦自然口周围7mm内软组织进行多点凝固.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口扩大术组129侧(78例),在鼻内窥镜下行钩突切除上颌窦口扩大术.结果:射频治疗组治愈94侧(96.9%),好转3侧(3.1%).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口扩大术组治愈121侧(93.8%),好转8侧(6.2%).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疗效肯定,可在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马庆林;宋照营;金红军;杨东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当前大肠癌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深入研究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干预、阻断和逆转其癌变过程,提高大肠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已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种基因改变和多阶段致癌的复杂过程,包括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和缺如、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MMR)的突变等等[1,2].其中抑癌基因的异常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其研究非常活跃,现就已确定的大肠癌相关的抑癌基因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徐美东;姚礼庆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双插管栓塞化疗治疗肝癌效果.方法:18例肝癌病人采用腹腔镜下肝动脉门静脉置入化疗泵,术后经药泵作反复栓塞化疗.药物包括阿霉素,ADM,、丝裂霉素,MMC,和卡铂,CBP,超乳化碘化油.每次相隔4~6周.结果:1年内死亡7例,成活已超过1年的11例.结论:作者认为腹腔镜下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振亚;吴利达;宋文军;赵国湘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源自Calot血管、粗大的胆囊管背侧胆囊动脉、胆囊-肝穿通静脉以及离断的胆囊周围粘连组织断端等特殊类型的出血,常常出乎术者意料.这类出血虽不易造成中转手术,但可使本来简单的LC变得复杂,处理不当还可导致严重并发症.该文报告6?800例LC的经验,对上述四种特殊类型的LC术中出血处理方法做一介绍.
作者:罗丁;陈训如;毛静熙;李胜宏;周正东;余少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997年6月~1999年5月我科对以发作性上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65例,经常规胃镜检查发现有明显胆汁反流,进一步行腹部B超检查证实为胆囊结石.
作者:杨路亭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单纯颅骨钻孔,应用硬质神经内窥镜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共21例.其中包括脑实质内出血18例和脑室内出血3例.结果:手术时间55~115min,平均75min.18例脑实质内出血血肿清除50%者4例,50%~70%者10例,70%~90%者4例;3例脑室内出血清除均在90%以上.未发现术后血肿.术后显著好转者和好转者14例,无变化者3例,死亡4例.结论:应用神经内窥镜清除脑内血肿,具有直视下操作、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血肿清除效率高和术后疗效好等优点.术后应用尿激酶灌注有助于巩固术后疗效.
作者:李良;韦向亮;霍惟扬;鲍圣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克隆病(Crohn's Disease, 简称CD)又称节段性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炎症性肠病.国内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无特征性,故临床上常有误诊漏诊报告.本文总结我院1987年6月~1998年12月期间住院CD患者的内镜特点,以期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麦海妍;周宇;叶文桃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随着腹腔镜手术应用范围的拓宽,腹腔镜下联合多脏器手术已被广泛采用.我院于1998年1月~1999年8月共完成腹腔镜联合多脏器手术18例,报告如下.
作者:胡晋太;王少渊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自1996年3月~1998年12月施行鼻内窥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径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1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胡玉顺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们于1998年6月~1999年6月间将顽固性右中叶炎症肺不张在内科全身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加局部给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操作方法和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恩铜;车淑红;范卫兰;沈培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及评价内镜直视下食管扩张及内支架安置术对良恶性食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国产支架及支架推送器,先对狭窄段实施扩张,至局部直径10mm以上,再应用推送器将支架送至狭窄段.结果:32例患者系食管狭窄或食管吻合口狭窄,其中食管癌21例,食管良性狭窄3例,胃底贲门癌5例,吻合口复发癌3例.经扩张或/和安装支架后,均能经口进食.结论:经内镜下直视进行扩张及支架安装,由于其操作在直视下,安全方便,免去了X线的辐射,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作者:刘鹏飞;夏惠治;孙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乳头开窗术治疗EST困难的胆胰疾病.方法:使用球状微波刀或柱状高频电凝器,在乳头上11~12点隆起部或在乳头上基部开窗以引流胆汁.结果:开窗成功101例,失败1例.胆总管结石,胆管炎,括约肌狭窄,胆源性胰腺炎,开窗后效果与EST同.壶腹周围癌梗阻性黄疸,术前开窗胆汁引流减黄后择期手术21例.结论:乳头开窗术是EST困难病例的一种可取的替代方法,对壶腹周围癌致梗阻性黄疸能达到术前减黄,改善全身情况,晚期或放弃手术者,乳头上开窗可减轻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谷新珠;徐荣楠;黄强;郭存美;陈炯;杨树高;胡圆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了解无异物吸入史的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误诊、漏诊原因,作者对经电子支气管镜和纤维支气管电视窥镜确诊的17例支气管异物和11例肺叶切除术后取线头患者的诊治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发现17例患者中有13例无异物吸入史;胸片检查14例无阳性发现,异物阻影3例,其它为支扩、肺不张、肺部阴影怀疑肺癌或结核、纵隔气肿并颈、胸部皮下气肿;13例患者被误诊为肺癌、肺结核、支扩、支气管炎.经纤维支气管电视窥镜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后均获确诊,并经支气管镜成功地钳出异物而治愈.对电子支气管镜和纤维支气管电视窥镜诊治支气管异物的意义及钳取异物和线头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作者:刘爱华;段娥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在胸部X线检查基础上对咯血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173例咯血患者的胸部X线检查与纤支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73例咯血患者胸部X线检查发现异常172例(99.4%).经纤支镜检查主要结果:恶性肿瘤93例(53.8%)、结核41例(23.7%)、炎症11例(6.4%)及其它28例(16.2%).纤支镜检查为病灶定性及咯血病因诊断率达89.0%(154/173).结论:纤支镜检查在胸部X线检查基础上对咯血病因诊断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孙卫红;唐荣飞;魏淑芳;陈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papino-sphincterotomy,EST)是治疗胆胰部分疾病新的内镜技术,适用于胆总管结石、缩窄性乳头炎、慢性胰腺炎、胆道蛔虫和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它治疗效果好、创伤小.我院于1987年7月~1999年5月共行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4?586例次,其中行EST 687例,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陈敏;周永碧;李智华;刘吉奎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