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心病治验2则

陈志英

关键词:
摘要:笔者从事呼吸内科工作二十载,并跟随父亲学习中医多年,发现父亲治疗肺心病有独到之处.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之受益非浅,现总结整理如下.
中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急腹症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我院普外科每年收住急腹症病人占病例总数65%~70%,临床上还有部分急诊病人因诊断不明不能及时治疗者.因此,更要求我们必须严密观察及时护理治疗.

    作者:陈秀云;郑玉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4例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中医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活血化瘀(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30例.服药两周,现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24h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后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病次数、持续时间及24h心电图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活血化瘀确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剂之一,但详细机理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跃林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医病房健康教育需求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新型的整体护理模式正代替着传统的功能制护理,这是护理工作的一项改革,是与国际护理接轨的必由之路.在中医院也相继探索性地在护理方式改革中实施了整体护理.整体护理要求护士做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则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王晴霞;戴丽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4岁,因呼吸道感染于2007年1月24日来我院门诊就诊.青霉素皮试阴性.无药物过敏史,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当静滴20分钟左右时患者感到头晕胸闷,气短,喉痒,上下眼睑浮肿,伴恶心、呕吐.血压70/40mmHg,脉搏72次/min,考虑为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氧气吸入1L/min,平衡液500ml,地塞米松10mg,盐酸肾上腺素注射0.5mg,静滴1小时后症状稍好转,2小时后生命体征平稳,症状消失.

    作者:卓玛措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梅河口市在校学生饮食营养现状分析

    目前在校学生饮食状况令人担忧,偏食率高,营养缺乏,造成学生营养不良,影响学生学习和正常生长发育.

    作者:王志刚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草酸铂联合替加氟及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胃肠肿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草酸铂联合替加氟、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肠癌的疗效.方法:草酸铂130mg/m2,静脉滴入,d1;甲酰四氢叶酸钙100mg/m2,静脉滴入,d1-5;替加氟20mg/kg,静脉滴入,4~6小时,d1-5,(cf进入1小时后)21天为一个周期.结果:全组CR1例,PR12例,SD14例,PD5例,总有效率40.6%.初治有效率45.4%,复治有效率38.1%,胃癌与大肠癌有效率分别为41.7%和37.5%.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结论:草酸铂联合替加氟及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方案疗效肯定,经济实用,毒性可耐受.

    作者:王亚杰;康健;王亚楠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如何避免护患矛盾的发生

    在医疗护理的日常工作中,护士接触病人的机会多,对病人的各方面的了解也较多,从而为诊断、治疗与护理提供了重要参考.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观念的更新,护理学成为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工作中,因护患双方在频繁的接触中,由于知识层次、社会人际关系和心理素质的不同,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

    作者:于晓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肥胖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不良饮食营养习惯等影响,婴幼儿中肥胖的比例明显增加.我院门诊注射室头皮针穿刺量在3500~4000/月左右,其中约10%为肥胖小儿,穿刺难度较大,常因穿刺困难造成不良影响如患儿放弃输液、挑护士等.

    作者:林雪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环节多、跨多学科、发生因素也多,并贯穿于诊疗、护理的全过程.其中护理工作中包含了消毒隔离、各种消毒液及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医疗废物处理工作等,因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有着密切关系.我们的做法是(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机构,落实职责是关键.(2)健全与严格执行制度是保证.①有效的科学的规章制度;②制定院感管理目标和要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③重视有关人员的培训教育.(3)确定监控目标、措施落实是感染控制的根本.①利用护理管理优势,主攻院感监控难点;②加强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护理管理发挥自己的组织、管理、协调、保障作用,在控制医院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封翠屏;蒋康英;魏俊英;郭月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参芪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17例心力衰竭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治疗组用参芪注射液30ml,加入10%的葡萄糖液体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用西地兰0.2~0.4mg,速尿20~60nmg,静脉推注,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结果:参芪注射液组显效率为72.1%,总有效率为96.5%,而对照组显效率仅为79.0%,总有效率为67.7%,两组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高度显著(P<0.01).结论:参芪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能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详细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引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药消肿止痛散临床运用观察

    目的:5年来我院用自行配制的消肿止痛散治疗各类软组织挫伤及骨折、脱位整复后软组织肿痛的病人,经观察该方法具有消肿快及止痛等特点.通过对150例患者采取单盲法,随机分组,与内服和外用同类药物的方法进行对比,有一定疗效,但临床运用中尚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聂诗忠;李漾明;董华荣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巨大浆膜下子宫肌瘤破裂急腹症超声诊断

    本文分析了一种巨大浆膜下子宫肌瘤破裂声像图及临床表现,并讨论了与其它妇科急腹症的鉴别诊断.

    作者:王晓兵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肺心病治验2则

    笔者从事呼吸内科工作二十载,并跟随父亲学习中医多年,发现父亲治疗肺心病有独到之处.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之受益非浅,现总结整理如下.

    作者:陈志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研究

    消化道出血是重症颅脑损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又是病情危重的主要征兆.其发生主要是诱发应激性溃疡,并与病人既往有胃、肝病史和位于下丘脑、脑干部的损伤或手术关系密切.

    作者:戴盛蓉;任雯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药滥用危及健康和安全

    近几年来,随着中药的大量使用和中成药剂型的发展,有关中药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报道呈增加趋势.一些常见的中药注射液如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也多次出现不良反应,但仔细研究起来,大多数不良反应不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而发生的.

    作者:王艳美;李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浅谈如何做好护理临床带教工作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变知识为技能的必须过程,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使护生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让广大的病人接受和支持护生的临床实习工作.

    作者:于晓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持久的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为内科常见的急重症,起病急、死亡率高.早期进行溶栓治疗重健血供是缩小梗死范围有效的一种积极治疗方法.

    作者:田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渗漏的护理

    外周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药物治疗的一个普遍而重要的途径,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会发现由于输液外渗而导致急剧的周围组织无菌性炎症反应,表现为肢体局部急剧肿胀、胀痛、皮色改变,皮下出现条索状硬结等,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休息.

    作者:张志芳;乔瑞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糖尿病足相关因素分析——附43例病例报告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的病因、临床特点、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对43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与年龄、病程、血糖及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早期就诊有密切关系.结论:糖尿病足的预防比治疗重要,控制血糖、减少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尤其重视早期诊治足部疾患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

    作者:沈卫群;杨礼聪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洛汀新治疗糖尿病肾病132例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洛汀新对糖尿病肾病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临床观察其高血压和蛋白尿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结论:提示洛汀新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控制蛋白尿,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任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中国医学杂志

中国医学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