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足相关因素分析——附43例病例报告

沈卫群;杨礼聪

关键词:糖尿病糖, 尿病足早, 期诊治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足的病因、临床特点、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对43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与年龄、病程、血糖及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早期就诊有密切关系.结论:糖尿病足的预防比治疗重要,控制血糖、减少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尤其重视早期诊治足部疾患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
中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分析

    目的:剖析近4年剖宫产率的趋势及剖宫产指征百分比,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2003年至2006年间我院产科住院产妇的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胎头吸引术、臀牵引术等阴道助产术呈逐年下降趋势.②无指征剖宫产术(社会因素)的比例逐年增加.结论:目前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范围,越来越多的来自孕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着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

    作者:张文华;尉风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肥胖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不良饮食营养习惯等影响,婴幼儿中肥胖的比例明显增加.我院门诊注射室头皮针穿刺量在3500~4000/月左右,其中约10%为肥胖小儿,穿刺难度较大,常因穿刺困难造成不良影响如患儿放弃输液、挑护士等.

    作者:林雪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草酸铂联合替加氟及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胃肠肿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草酸铂联合替加氟、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肠癌的疗效.方法:草酸铂130mg/m2,静脉滴入,d1;甲酰四氢叶酸钙100mg/m2,静脉滴入,d1-5;替加氟20mg/kg,静脉滴入,4~6小时,d1-5,(cf进入1小时后)21天为一个周期.结果:全组CR1例,PR12例,SD14例,PD5例,总有效率40.6%.初治有效率45.4%,复治有效率38.1%,胃癌与大肠癌有效率分别为41.7%和37.5%.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结论:草酸铂联合替加氟及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方案疗效肯定,经济实用,毒性可耐受.

    作者:王亚杰;康健;王亚楠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研究

    消化道出血是重症颅脑损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又是病情危重的主要征兆.其发生主要是诱发应激性溃疡,并与病人既往有胃、肝病史和位于下丘脑、脑干部的损伤或手术关系密切.

    作者:戴盛蓉;任雯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糖尿病足相关因素分析——附43例病例报告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的病因、临床特点、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对43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与年龄、病程、血糖及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早期就诊有密切关系.结论:糖尿病足的预防比治疗重要,控制血糖、减少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尤其重视早期诊治足部疾患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

    作者:沈卫群;杨礼聪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渗漏的护理

    外周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药物治疗的一个普遍而重要的途径,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会发现由于输液外渗而导致急剧的周围组织无菌性炎症反应,表现为肢体局部急剧肿胀、胀痛、皮色改变,皮下出现条索状硬结等,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休息.

    作者:张志芳;乔瑞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细辛脑注射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细辛脑注射液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细辛脑注射液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喘憋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细辛脑注射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肯定.

    作者:王旭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安美汀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20例疗效观察

    我院于2002年4月~2004年7月应用安美汀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传文;张武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心理干预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了解心理干预在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对120例手术病人进行心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另120例设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后病人情绪稳定,术后切口疼痛程度减轻,并发症减少.结论: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在稳定病人情绪,减轻术后刀口疼痛和减少并发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任雯;戴盛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持久的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为内科常见的急重症,起病急、死亡率高.早期进行溶栓治疗重健血供是缩小梗死范围有效的一种积极治疗方法.

    作者:田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不同气管切开套管常见并发症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对不同方式气管切开患者的观察比较其优缺点并指导护理实践.方法:应用医学统计方法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硅胶套管组患者痰痴堵管率显著高于金属套管组;硅胶套管组患者发生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率低于金属套管组;硅胶套管组出血的发生率与金属套管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应用硅胶套管的湿化应多于金属套管的湿化;硅胶套管有效降低了误吸的发生.

    作者:彭桂花;李凤英;于朝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的护理与观察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引起部分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性坏死.是一种较常见并危及生命的严重心脏疾病,其早期病死率高.临床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四肢发冷发绀,血压下降,濒死感和心电图异常的改变.

    作者:张志芳;延建英;乔瑞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小切口腹膜后精索内静脉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

    目的:采用小切口腹膜后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探索微创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新方法.方法:采用耻骨结节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上2厘米、髂前上棘内侧3厘米与腹股沟韧带平行斜切口,长约1.5厘米,应用甲状腺拉钩及血管钳或小直角钳游离精索内静脉并高位结扎.结果:用小切口可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好,且能达到预期的手术疗效.结论:小切口腹膜后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较传统切口创伤小,术后的疼痛较轻,恢复快,手术疤痕小且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李文波;王淑梅;邱永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子宫颈机能不全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子宫颈机能不全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超声对中晚孕产妇除进行常规检查还应重点现察子宫颈内口的宽度和宫颈的长度.结果:子宫颈的宽度≥15mm,宫颈的长度20mm;或子宫颈内口扩张,羊膜囊突入宫颈管,则可明确诊断.结论:子宫颈内口的宽度和宫颈的长度对于诊断子宫颈机能不全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寻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浅谈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缺陷,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医学模式已实现了过去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1].

    作者:周晓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药消肿止痛散临床运用观察

    目的:5年来我院用自行配制的消肿止痛散治疗各类软组织挫伤及骨折、脱位整复后软组织肿痛的病人,经观察该方法具有消肿快及止痛等特点.通过对150例患者采取单盲法,随机分组,与内服和外用同类药物的方法进行对比,有一定疗效,但临床运用中尚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聂诗忠;李漾明;董华荣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疏肝合胃方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疏肝合胃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应用胃宝乐方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雷尼替丁、甲硝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为93%,两组比较(P>0.05).结论:疏肝合胃方治疗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赵引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参芪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17例心力衰竭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治疗组用参芪注射液30ml,加入10%的葡萄糖液体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用西地兰0.2~0.4mg,速尿20~60nmg,静脉推注,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结果:参芪注射液组显效率为72.1%,总有效率为96.5%,而对照组显效率仅为79.0%,总有效率为67.7%,两组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高度显著(P<0.01).结论:参芪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能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详细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引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肺心病治验2则

    笔者从事呼吸内科工作二十载,并跟随父亲学习中医多年,发现父亲治疗肺心病有独到之处.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之受益非浅,现总结整理如下.

    作者:陈志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16例分析

    目的: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分娩方式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4年间16倒产科子宫切除术的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因胎盘早剥引起DIC,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引起失血性休克,是子宫切除的主要指征,及时行子宫切除术抢救产妇生命.结论:加强产前宣教,加强产时监护,严格防止产科并发症,及时有效地控制产科大出血.

    作者:徐春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中国医学杂志

中国医学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