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航
衰弱症是老年病综合征的一种,同时也是衰老综合征的一种.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老年衰弱症人群将不断增加,因此,了解与衰弱症相关的生理学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老年人衰弱状态,尽早干预,降低老年人发病率、失能率、死亡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预期寿命.
作者:陈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我今年78岁,在38岁以前由于不懂养生,一年之内曾先后三次患病住院.之后,我通过学习养生保健知识,逐步走上了保健养生益寿之路.40年来,我身体状况一直良好,体检各项指标正常,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走路轻快,眼不花,耳不聋,背不驼,面部有光泽,过着轻松、愉快的生活.我是怎样进行养生保健的呢?
作者:耿新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全国每分钟就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癌症的死亡率达13%.与此同时,科学家们在不断探索癌症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理时,意识到如果能够针对肿瘤给予精准的打击,将会大大改善治疗效果.如今,科学家们把抗癌治疗的理念已变成了现实,即靶向治疗.它犹如一把尖刀,通过对癌细胞的精确打击而将其灭杀,以达到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下面,我们将各种靶向治疗的新技术向广大读者做一简要介绍,以帮助大家在面临治疗选择时,拓宽自己的选择视野.
作者:易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五味是指食物所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人心、成人肾、甘入脾,是谓五入.”在中医学里,五味代表着五种不同的生化功效和治疗作用.一、五味的营养提示1.辛味——维生素C、膳食纤维辛辣味的蔬菜可供给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辣味食物可刺激食欲、兴奋神经,并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作者:谭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以手、足小关节受累为主的对称性、侵蚀性多关节炎,可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该病常有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并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该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因素相关,而关节外病变则主要发生于类风湿因子阳性和关节炎症状较严重的患者.此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一些关节病变之外的问题.因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也要特别关注关节外相关问题,尽早预防和控制,及时就医,将其危害减至低.
作者:周佳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餐后低血压是老年人常见而特有的疾病,是老年人全因死亡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可导致晕厥、跌倒,甚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事件的发生.据有关调查显示,老年人中2/5脑卒中患者、1/4的心肌梗死患者是由于低血压引起的.因此,及早发现餐后低血压,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止病情进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祝岩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人的大脑约有150亿个脑细胞,一般到了20岁以后,脑细胞以每天10万个的速度开始减少,到60岁时大约要减少10%的脑细胞.这就是人到中年以后感到脑力不足、感觉迟钝、思维能力受限、记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能使大脑细胞年轻、加强记忆力的方法,有效的是手指运动,高效率的手指技能活动是刺激大脑活力的好方法.研究发现,任何一项技能,涉及人体肩、背、臂、手指等50多条肌肉和30多个关节的活动,都要运用整个大脑的神经中枢才能协调动作,只有进行相关运动,不断刺激神经中枢,才能有效延缓大脑衰老的进程.
作者:向瑞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五大慢病之一,是严重危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中,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因此,避免高血压诊疗中常见误区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切入点.
作者:姚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肾脏是机体衰老变化明显的器官之一.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慢性肾脏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肾透析患者大幅增加,因此,将延缓肾脏衰老提到中老年保健日程迫在眉睫.一、肾脏衰老已成为器官衰老普遍模型一般而言,40岁以后,人类肾脏即开始发生退行性衰变.从40岁起,肾小球滤过率(GFR)每年下降1 ml/min.肾脏衰老的临床表现为:肾功能减退,肾储备能力与修复能力下降,易于向病态转化.
作者:白雪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北京大学医学部结合国际通行经验,运用医疗大数据,对全国各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了评估,现将中国佳临床学科排行榜节选如下(妇产科和儿科未刊出):1.呼吸内科:①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虚弱是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补益虚弱的佳中药就是黄芪.元代著名医学家刘元素指出黄芪的作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说明黄芪可以补益各种虚弱症,可补元气、补脾胃,并有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尿排毒的作用.可广泛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或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以及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症.
作者:陈友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1988年,我的老伴因发生脑出血而引起了偏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得靠人照顾.而我除了有高血压外,身体状况尚好,食欲佳、睡眠好,就和子女们商量,由我照顾老伴,家务活我也基本都自己做.20多年来,我和老伴就一直坚持实践着简单而规律的养生方法,促进了身体健康和心身和谐.
作者:郭光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一、何为幸福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人世间的各种幸福体验,无非是因为拥有各种身内身外物而生起的心理快乐和满足,或者是炫耀这些拥有时所产生的心理荣誉感、自尊感、优越感,不管是哪一种,后都会落实在心理感受上.因此,幸福的体验并不一定必须由外界之物引发,它也常常由心之自身直接生发而来.
作者:王一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腹泻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身体虚弱,一旦未能及时治疗,导致严重腹泻,会使得病人体内的水分大量丢失,容易出现低血糖、心脏病和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所以,老年人一旦出现腹泻,切莫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
作者:王凌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三伏天也就是夏秋交替的时节,气候炎热,湿气蒸腾.炎热天气饮食应以清淡多样为主,多食清凉多汁、营养丰富的果蔬,如绿豆、百合、黄瓜、冬瓜、芦笋、莴笋、菠菜、豆芽、木耳、西瓜、番茄等,可适当食用赤小豆、薏苡仁等清热利湿.补充蛋白质,可选用鸭肉、猪肉、水鱼等滋阴食物或平性的牛肉,同时也可配合药膳兼顾体质调理.
作者:夏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夏季的后一个月是季夏,天气炎热而潮湿,对很多老年人来说,季夏是四季中为难熬的.老年人安全度夏,关键在于做到静养勿躁、心静自然凉,同时还要注意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以下“五清”,可助您安享美好的夏日.一是心宜神清气和暑天人们容易心烦气躁或精神不振.夏季养生首先要使自己神清气和,保持恬静愉快的心境.除心理调适外,重要的方法是保证充足的睡眠.常言道:“热天睡好觉,胜吃仙丹药”.每天除保证8小时的睡眠外,短时间的午睡,可消除疲劳、保持大脑清醒.另外,炎热易引起老年人血压升高,多汗容易引起血压降低.平时血压高或低的人,一定要加强血压监测,严防心脑血管事件.
作者:丁思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知道,我国的肝病比较多见,有资料显示,50%~80%的慢性肝病会发生糖耐量减低即血糖受损,其中20%~30%可发展为肝源性糖尿病.而肝源性糖尿病与人们熟悉的2型糖尿病,在临床表现和治疗上不尽相同,甚至相互混淆,这就给病人带来麻烦,使病情更加复杂化,以致影响疾病的康复.
作者:王振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今年6月的后一周为世界尿失禁周,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积极就医,及早摆脱OAB(膀胱过度活动症)”.据流行病调查显示,中国OAB总体患病率为6%,男女患病率相当.41岁及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1.3%,也就是说,每10人就有超过1人患有OAB,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加.因此,人过40岁就要当心膀胱过度活动症.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红光满面,形容人的脸色红润、有光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红光满面作为评价身体健康的标志,其实,红光满面有时恰恰是某些疾病的一种外在表现.1.高血压病:多与遗传、食盐过量、饮食结构、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心肌收缩力增加,使心脏排出血量增加,引起面部血管扩张充血,呈现出红光满面、肤色红润的面部表现.同时有头痛、耳鸣、眼花、心悸及失眠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心内科确诊治疗.
作者:胡绍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血液老化是人体衰老的根源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病的根源.进入老年之后,人体的各系统功能都开始衰退,血液的性状亦发生相应改变,血液变得黏稠,循环流速减慢,从而引起高黏血症,专家形象地称之为血液老化.老化的血液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发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病.美国的研究显示:血液老化程度每加重10%,死亡危险就会增加23%.所以,预防与治疗高黏血症,是抗衰老的重要措施.
作者:林蔚然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