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才
康博士:我父亲今年71岁,患有冠心病,近老是头晕,医院心电图显示是心律失常,心率慢时为40次/分钟,医生建议安装起搏器.听说起搏器有单腔和双腔的,请问,我们应该如何选择?福建省泉州市 葛××葛读者:人工心脏起搏器是装在心脏内可以替代窦房结工作或者直接刺激心室,使其按一定的频率收缩,以保证脏器血液供应的特殊装置.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选择不同的起搏器治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康博士:我今年63岁,牙齿平时很好,但就是不能吃过冷、过酸、过甜的东西,一吃就觉得牙齿酸软.请问,我该怎样才能解除这个困扰?河南省固始县 闫××闫读者:其实这就是牙齿敏感症状.牙齿敏感是指牙齿在遇到外界酸、甜、辣、磨擦、咬硬物、冷热刺激等时所引起的一种异常的酸痛感或不适,表现为一种尖锐、短暂的疼痛或不适症状,可随刺激结束而消失,是口腔科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产生牙齿酸软感主要是因为牙齿外层釉质破损,使内面的牙本质层外露而引发,在人群中发生率约为10%~30%.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今年9月21日是第23个“世界老年痴呆日”.据估算,我国目前约有800万至1000万老年痴呆症患者.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预计到2050年,我国将有3000万此类患者.目前我国老年痴呆逐步呈现年轻化趋势,不少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就已出现记忆力障碍、方向感缺失等老年痴呆症状.因此,科学认识和及早防治老年痴呆格外重要.一、老年痴呆是一种疾病吗?
作者:叶雨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今年的9月20日是第28个全国爱牙日,据调查,中国约有6~7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病.口腔出了问题,多种脏器疾病也会找上门,导致折寿.老年人须对四大口腔问题引起高度重视.一、龋齿诱发多种严重疾病有数据显示,65岁~74岁的人群中,龋齿率高达98.4%,60%以上的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龋齿,平均每人有两颗以上龋齿.老年人牙龈萎缩,牙与牙之间易发生食物嵌塞;牙根面暴露,菌斑不易清洁这些都给龋齿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大,口腔组织器官出现萎缩,唾液分泌量减少,自我清洁作用减少,加上全身性疾病的影响因素,也容易使菌斑堆积而产生龋齿.龋病会导致老年人牙缺失,影响咀嚼,进而对消化、营养吸收等产生不良影响.如果不及时治疗龋齿,可能会发展为慢性牙根发炎,反复流脓,成为“病灶”;还可能诱发其他器官和组织的疾病,如关节炎、心内膜炎、肾炎、眼视网膜炎和神经炎等.
作者:唐若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为提醒人们重视,世界心脏联盟确定了2000年9月24日为第一个“世界心脏日”,以后则以每年9月的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心脏日”.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病死率逐年上升,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普及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培养全民保养心脏的意识,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只有这样才能逐渐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减少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康博士:我今年63岁,经常在看东西时出现“水波纹”感,一道一道的异常反光,严重影响到我的生活质量,后去医院诊断为脉络膜炎,请问我该如何治疗?湖南省长沙市 赵××赵读者:脉络膜炎是后葡萄膜炎的一种类型.因脉络膜血管源于睫状后短动脉,故可单独发病.但因和视网膜紧贴,又供应视网膜外层的血液,故常累及视网膜并发为脉络膜视网膜炎.炎症初期因视网膜的光感觉器细胞受刺激,可有眼前闪光感.炎性产物进入玻璃体时表现为玻璃体浑浊,诉眼前有黑点飘动,视力呈不同程度下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我们所吃的食物对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深远.如果饮食不健康,会导致烧心、消化不良和其他数不胜数的与食物有关的疾病,影响睡眠.以饮食促睡眠,不仅可以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保证健康饮食.一、饮食不当影响睡眠1.缺乏B族维生素影响睡眠饮食中缺乏维生素B族(特别是烟酸、维生素B3、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会产生睡眠问题.如果你喜欢吃肉,选择食用猪牛羊的瘦肉部分.如果你喜欢吃鱼,鲑鱼、沙丁鱼富含多种维生素B族.鸡肉、金枪鱼和强化麦片含有大量烟酸;大豆富含维生素B3;麦芽、烤土豆含维生素B6;酸奶、奶酪和海菜含维生素B12.要保证从食物中补充到足够的维生素,才能促进睡眠.
作者:陈东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病症,大多数由胃肠道疾病引起,但胃肠道外其他疾病也可导致发病.慢性腹泻常常起病隐匿,反复发作,病因错综复杂,对症治疗疗效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信心.所以,慢性腹泻应得到医生与患者的进一步重视,尤其需要分清病因,进行个性化治疗.一、肠易激综合征引起的慢性腹泻
作者:吴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康博士:我是个糖尿病患者,已服药多年了.我听说有一种“胰腺组织修复术”,是以微创手术方式来修复受损的胰岛,效果很好.请问,这个手术靠谱吗?河北省安平县 魏××魏读者:胰腺组织修复疗法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糖尿病治疗技术.它是通过穿刺、微创介入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立体精确定位,不损害原胰岛细胞,促使胰腺生长因子快速到达胰岛细胞之中,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加快受损胰岛细胞修复速度的新的治疗方法.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自身胰岛细胞分化,正常胰岛细胞替代局部已经受损的胰岛细胞,双重作用的结合,为患者从根本上治疗顽疾找到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康博士:我今年75岁,两条腿有静脉曲张几十年了,但并无任何不适,仍可自由行走.请问,静脉曲张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发生变化吗,提前手术有必要吗?安徽省宣城市 吴××吴读者:所谓静脉曲张,其实是一个症状,现在统称“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下肢浅静脉皮下突起,有时会半夜“抽筋”,下午小腿酸胀、或沉重感比较明显,晨起感觉好一些.有些患者静脉曲张一直不明显,但会有很明显的酸胀,这也属于静脉功能不全.如果病情发展,小腿会色素沉着,伴有湿疹、瘙痒,严重时会溃破,就是俗称的“老烂脚”.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老年人同时罹患多种眼病的情况较为常见,且这些眼病有眼前段的白内障,也有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病.当白内障与复杂眼底病“邂逅”时,患者常会感到手足无措,困惑于那么多的眼病究竟该先治疗哪一个?同时存在白内障和眼底病变,要先治疗白内障据了解,目前80岁以上老人的白内障患病率高达90%.但同时,白内障合并眼底病的患病率已至31.62%,如黄斑变性、葡萄膜炎、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眼底病变都位于前列.白内障与眼底疾病相互影响,白内障不仅可以并发眼底疾病,眼底病还会加快晶状体浑浊的速度,患者的视力与生活质量都将大幅下降.若同时存在白内障和眼底病变,可先治疗白内障,因为这是观察和治疗眼底病变的必要条件.
作者:肖耀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损伤中为常见的一种,它是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一般为外伤所致的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压迫腰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导致腰腿痛的一种骨科常见病.据资料显示,有70%~80%的腰腿痛患者深受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害,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绝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慢性腰腿痛患者宜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只有少数经长期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差、症状反复发作者,才考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有卧床休息、牵引、物理、体疗、按摩、针灸、药物等.
作者:张俊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疲劳乏力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是增龄引起的全身功能衰退的重要表现.中年人的疲乏无力通常见于过劳或久病后.疲劳乏力的背后,是人体免疫力的大幅度降低,疾病康复能力的下降,不可掉以轻心,需要精心调养改善.中医将疲劳乏力分为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和阳虚证,一般采用益气、养血、温阳、滋阴的中药治疗,药膳调理尤为适宜.
作者:孙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康博士:我今年56岁,总有健忘、头痛等症状出现,去医院检查诊断为脑膜瘤.医生说肿瘤刚好压迫到脑干,建议手术治疗.请问,脑膜瘤怎么处理才好,手术风险大吗?陕西省洛南县 陈××陈读者:脑膜瘤在颅脑肿瘤中占的比例较高,约20%~30%,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不过脑膜瘤绝大多数为良性,即生长速度较慢,有包膜,绝大多数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而治愈或使病情得到控制.对于较小的脑膜瘤则可以考虑观察,采取伽马刀治疗也问题不大.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我之所以提出“情景健身运动”的理念,目的是为了帮助那些抽不出更多时间运动,但又亟须通过运动来提高健康水平和体能的上班族、公务员等“大忙人”以及高龄老人、活动能力不同程度受限的人.当然,对其他人也都是适用的.概括地说,情景健身运动就是指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在各种场合都能进行的简单运动.情景健身运动是从清晨起床一直到晚上睡觉,在不同情景下,包括家庭生活中、路途上、办公室里,都能随时随地进行的运动(套餐).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情景健身运动提倡随时随地做运动,但不能随随便便.因为每一个动作的设计均有讲究,即使运动时间很短,也需要将动作做得规范,这样才不会白忙一场,才会收到更大的健身功效.
作者:黄光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白露、秋分时节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白露、秋分是适宜进补的时节,在这两个时节,饮食上要以温润补养为主.白露养生法(2016年9月7日)白露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转凉,夜间及早晚的气温降低,正午天气仍很热,是秋天温差大的时候.古语说:“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便是告诫人们注意早晚温差,夜晚加盖薄被,不要露身而卧.在白露节气,要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病及支气管炎的发生.
作者:古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脑血管病主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脑部动脉系统和(或)静脉系统发生病理性改变,导致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而造成脑组织损害的一组疾病.其病变往往使脑细胞发生功能紊乱或出现不可逆性的损害.我国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国家,患病总人数约为500~60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有130~15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的近100万人,还有约34%的幸存者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其中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
作者:王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体温是人体生命体征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机体的功能状态.人体的生理活动中会产生许多热量,透过体表散发到体外.通过产热和散热平衡,人体能保持体温于正常状态.健康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当体温超过正常体温的高限度时称为发热,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发烧.传统观念认为正常体温为37℃,但因为测试部位、时间、季节及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现在认为正常体温不能简单以一个数字37℃来表示.
作者:刘凤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莱为充”.五果指桃、李、杏、枣、栗,桃被排在五果之首.在民间,人们总是把桃作为福寿祥瑞的象征,被称为寿桃和仙桃;桃以其果型美观、肉质甜美而被誉为“天下第一果”,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桃,又名山桃、蜜桃、寿桃、仙桃、寿果等,果形美观、肉质甜美、营养丰富.
作者:陈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我今年82岁,是机关退休干部.在一次住院检查中,查出餐后血糖14.4mmol/L,被诊断为糖尿病.根据治疗糖尿病“五驾马车”的指导,我积极应对,长期坚持自我管控,病情控制比较理想.一、认真学习相关医学知识要管理好糖尿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糖尿病,并学习如何进行自我管理.我订了《健康指南》杂志,还买了有关糖尿病的许多科普读物,仔细阅读,并认真做好笔记;如果看到某种报刊上刊登了关于糖尿病的文章,我就一一剪下来保存.通过不断的学习,增强了我对糖尿病的了解.如今,我不仅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还能向糖尿病病友介绍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经验,帮助他们释疑解惑.
作者:许庆霖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