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星桥;高新
随着人们对勃起功能障碍(ED)的了解及治疗进展的不断深入,促使患者及医务人员提高了对其他性相关疾病的认识,特别是射精异常相关疾病.射精异常包括早泄、延迟射精、不射精、无快感、逆向射精、血精、少精及射精痛,本文就目前射精异常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杰秀;华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干细胞因子与其受体原癌基因受体(c-kitR)相互作用,对各阶段生精细胞的增殖、分化、减数分裂和细胞凋亡等产生重要的旁分泌调控作用,一直以来都是生殖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SCF/c-kit系统对生精细胞发育的调控作用、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的综述.
作者:彭涛;姜永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自前列腺上皮分泌后,以高浓度储存于导管腔内,极少部分通过组织屏障进入血循环,成为血清PSA.随着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Gleason score,GS)的升高,组织的恶性度升高,组织屏障受破坏加重,同时组织中血管分布更丰富,更多的PSA漏(leakage)到和/或转运(transport)到周围血循环中,导致血清PSA水平升高.分期越晚,血清PSA水平越高.可将血清PSA与GS、临床分期等影响分期的因素联合起来预测前列腺癌患者的终病理分期.
作者:宋刚;周利群;那彦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特发性高钙尿是草酸钙结石病人常见的代谢异常,而肾脏在特发性高钙尿形成中的作用较复杂,本文从肾脏维生素D受体、钙敏感受体和氯离子通道等几个方面讨论了肾脏对钙的转运异常与特发性高钙尿的关系.
作者:席启林;王少刚;叶章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肾间质纤维化是肾脏疾病进展的关键过程,并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多种实验模型研究目前主要认为,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细胞、细胞因子、炎症因子、炎症介质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细胞外基质(ECM)代谢失衡,在间质异常积聚所致.以基因技术为基础的治疗方法能阻断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
作者:李萍;刘伏友;刘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精子发生是由初的生殖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系统的变化,终分化形成高度特异性的一类细胞--精子的生理过程.其中一些基因或基因家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改变或缺失能够造成精子发生阻断或异形精子的生成,终导致不育或生殖能力显著下降,如SCF/c-kit系统、HSP70-2、CREM、TBP及TLF等.本文将针对这几个基因或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泽廷;桂耀庭;蔡志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RNA干扰(RNAi)是指生物体内由双链RNA(dsRNA)介导同源序列mRNA的特异性降解,从而导致基因沉默的现象.近年来,随着对RNAi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作用机制正逐步阐明;同时作为阻断基因表达的新手段,RNAi技术也日趋完善和成熟.它具有高效性和特异性,为RNAi在肿瘤的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RNAi技术的有关研究进展及其在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缪应业;刘家云;田晋洪;苏明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尿毒症所致高磷血症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肾性骨营养不良,并与维持性血透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增加相关,目前的治疗主要包括限制磷摄入、充分透析、应用磷结合剂以及必要时采用甲状旁腺切除术.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非铝非钙新型磷结合剂司维拉姆及碳酸镧可安全有效地降低尿毒症患者的高磷血症,而很少引起高钙血症,更适合于尿毒症、特别是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
作者:黄新忠;范亚平;蒋季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临床医生在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往往采用雄激素全部阻断.但是近年在全雄激素阻断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本文结合近年来研究,得出以下四点结论:前列腺细胞在体内增殖是多因素结果,不是单纯雄激素作用结果.男性随着年龄增加,雄激素水平降低,前列腺癌发病率增高.在正常男性服用适量雄激素可能起到预防前列腺癌发生的作用.肾上腺来源雄激素和前列腺癌的复发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李珲;辛殿祺;那彦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前列腺内药物消融治疗前列腺增生有望成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并已进行了一些研究.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外关于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消融研究进展.
作者:陈晖;詹炳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HRPC)病人包括单纯高PSA水平患者、高PSA伴稳定性转移灶患者和高PSA伴进展性转移灶患者等多种类型.本文就近年来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试验的设计与评估指标、不同类型治疗方案以及新的化疗试验结果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温星桥;高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具有双向分化潜能的胚胎性腺在发育分化形成睾丸的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内、外通路的调控机制.本文主要阐述睾丸发育起始阶段的调控过程及其表达的转录因子.
作者:李岩;苏建堂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老年男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近年呈显著增长趋势.有关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处在摸索探讨阶段.本文从肿瘤被动及主动免疫治疗两方面,对以细胞因子和各种形式疫苗为基础的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前期研究及临床试验作一综述.
作者:王可兵;高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是由前列腺上皮分泌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前列腺癌临床筛查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具备高度的组织特异性,多种因素在不同阶段发挥着对PSA的调控作用.PDEF是Ets家族成员之一,它通过多种途径对PSA的表达进行调控,特别是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PSA表达中,通过PSA启动子及雄激素受体(AR androgen receptor)发挥其对PSA表达的正向调控作用.本文就PDEF结构及其与PSA表达关系及相关研究进展做作一综述.
作者:黄建华;许云飞;黄国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IgA肾病是常见的病理类型.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不断有IgA肾病家族聚集性发生的报道,进一步研究证实这一现象的出现与遗传易感性有关,为IgA肾病相关致病基因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模板.本文就IgA肾病家族聚集现象,相关致病基因研究进展作一,并创造性地提出可疑致病基因位点.
作者:张颖娟;秦伟;樊均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其在肿瘤标志物的筛选和肿瘤的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成果尤为引人注目,本文就SELDI-TOF-MS在前列腺癌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沈建军;郝晓柯;苏民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外科手术治疗仍有应用价值;微创治疗损伤小,经尿道手术是发展方向.本文就该病的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文峰;宋永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前列腺癌是泌尿系统肿瘤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增长趋势.因此,寻找一种特异的诊断指标以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显得尤为重要.近年发现在前列腺癌中由于DNA过度甲基化造成失活的基因很多,其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P1目前研究较多,有希望成为一个新的前列腺癌标志物.本文就近年来有关GSTPl过甲基化与前列腺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陈鸿杰;王民三;张殿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介绍GnRH激动剂可作为阻断睾丸来源的雄激素的佳选择,应用GnRH激动剂进行药物去势以来,凭借其优势逐步替代雌激素治疗与手术治疗,并且在联合治疗方案出现后,在延长患者生命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作者:熊祖泉;丁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在欧美国家,前列腺癌(PCa)是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也明显呈上升趋势.内分泌治疗是前列腺癌治疗的主要途径,其机制主要是降低循环中雄激素的水平.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上任一环节都能影响雄激素的产生,本文分别从下丘脑-垂体、垂体-睾丸、睾丸-前列腺三个水平来阐述前列腺内分泌治疗的机制,同时对近两年来出现的新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方向进行相应的叙述.
作者:王永辉;赵明明;宋永胜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