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毒载体系统与前列腺癌基因治疗

曾浩;杨宇如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基因疗法, 遗传载体, 病毒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作为一种前沿治疗手段应用于人类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治疗研究.本文对各种病毒载体在前列腺癌基因治疗中的探索与应用作一综述.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相关文献
  • 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肾病综合征常存在高凝状态甚至血栓形成,严重影响预后,其发生机制复杂,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高绪霞;张道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功能研究进展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PSA的功能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比较明确的是精液中的PSA有助于精液的液化及精子的获能.但对于其在肿瘤中的发生与转化过程中所起作用不明,一部分研究认为PSA可促进肿瘤的恶化与转移,但另有证据则表明具有抑癌活性,负调节细胞的生长.

    作者:阳东荣;陈昭典;单玉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癌

    介绍德国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癌进展,重点介绍其手术适应症、手术经验以及腹腔镜和机械手辅助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现状.

    作者:李金华;周四维;陈志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POEMS综合征相关性肾病研究进展

    POEMS综合征相关性肾病主要表现为轻-中度蛋白尿,进行性肾功能衰竭,其他尚可表现为镜下血尿、肾脏体积缩小以及高血压;其病理特点可归结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样(MPGN-like)改变、微血管病变及系膜溶解病变;其发病机制可能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成分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及微血管病变、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参与;其治疗目前主要是激素治疗.

    作者:李霞;冉兴无;李秀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雌激素受体β亚型与前列腺癌

    雌激素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一直不甚明了.近年来,一种新的雌激素受体亚型,ERβ的发现使人们对前列腺癌中雌激素作用的分子基础有了进一步认识.本文从ERβ的生物学特征、组织学分布、生理功能以及与前列腺癌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杨国胜;陈昭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PSA及相关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

    PSA是由前列腺和尿道旁腺上皮细胞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作为已知的唯一前列腺癌标记物,已成为目前常用的一线前列腺癌普查手段.本文就目前PSA系统在该领域中的使用以及新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可;吴铁球;杨金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前低蛋白饮食治疗的有效及安全的再认识

    低蛋白饮食(LPD)用于透析前慢性肾衰(CRF)患者的治疗已有50余年,许多文献报道低蛋白饮食治疗可以减轻尿毒症、延缓肾衰进展,同时亦有学者质疑其安全性以及对以后替代治疗预后的影响.本文着重综述2000年以后发表的文献,从LPD治疗可以延缓CRF进展、不同LPD治疗方案对透析前CRF患者的作用及其安全性、LPD治疗不影响替代治疗预后等方面,论证其有效性和营养安全性.

    作者:贾凤玉;袁伟杰;张国兆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大量研究表明,血清心脏肌钙蛋白T/I(cTnT/I)在心肌损害时升高,且cTnT/I可作为鉴别微小心肌损害的一个特异的生化指标.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几乎100%合并心血管疾病,研究发现慢性肾衰患者的cTnT/I升高.本文综述了cTnT/I的分布、结构、功能、表达特点、代谢特点、检测方法及其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异常变化、发生机制以及对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作者:谭若芸;赵卫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COX-2在肾脏中的研究进展及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环氧化酶(COX)是花生四烯酸代谢为前列腺素的起始限速酶,COX-2是它的同功酶,与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和水盐代谢密切相关.生理状态下,肾脏皮质的致密斑和髓袢升支粗段以及髓质的间质细胞均有表达,各种因素刺激后,COX-2的表达上调.COX-2源性的前列腺素化合物在糖尿病肾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炎症反应中有重要作用.目前的一些研究表明,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近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铎;邹和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转导细胞治疗肾性贫血的调控研究

    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cDNA通过各种手段导入动物细胞,使EPO基因在体内得到长期、稳定的表达,持续生成内源性EPO,从根本上解决EPO的来源,是治疗肾性贫血及其他贫血佳的方法.EPO在体内含量甚微,必须保持一定的生理范围才能满足机体需要,如果产生过量,则对身体有害.因此,研究EPO表达水平的开、关调控,在EPO持续高效表达的同时,实现EPO表达的有效开关控制,是EPO治疗贫血的重要问题.

    作者:徐卓佳;李体远;戴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C5b-9复合物与肾脏疾病研究进展

    C5b-9复合物是补体激活后形成的C5b-8与多个C9结合后的产物,可形成跨膜通道,介导多种活性物质的释放,参与肾组织的损伤,是许多肾脏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C5b-9受多种补体调节蛋白如CD59、Crry等的调节,并通过介导活性氧和花生四烯酸的释放,影响细胞凋亡等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蔡文莉;黄颂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血管形成的研究进展

    血管形成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对近年来受到关注的多种血管生成正负调节因子的特点进行阐述.

    作者:缪江伟;蔡松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尿毒症患者血管钙化研究新进展

    心血管疾病(CVD)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心肌、瓣膜、血管壁的异位钙化是ESRD患者CVD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来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高磷、炎症、脂质代谢异常、氧化压力、E-选择素的多态性等多种因素与血管钙化有关.本文就尿毒症患者心血管钙化机制的新认识作一综述.

    作者:张萍;陈江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组织激肽释放酶及其基因与肾脏疾病

    组织激肽释放酶是激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一系列肾脏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拟就有关组织激肽释放酶及其基因与肾脏疾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彭武建;戴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糖尿病与核转录因子NF-κB

    核转录因子-κB (NF-κB)作为一种转录调节因子在体内各组织细胞中广泛存在,调控多种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基因表达,调节免疫反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了解其生物学特点,与肾脏病的关系,特别是近年来在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有助于该病的防治.

    作者:陈丽萌;李学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与糖尿病肾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包含多个成员,在糖尿病肾病中存在异常表达,IGFs家族的组成、生理特性及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作者:王磊;刘惠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基因治疗与前列腺癌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DC在激活和维持肿瘤特异性T细胞免疫上起着关键性作用.DC的生物学特性、与前列腺癌的关系、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基因疗法治疗前列腺癌、DC的应用前景等已取得有价值的初步成果.

    作者:杨惠祥;王新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视黄醇结合蛋白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在体内维生素A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视黄醇结合蛋白的特性和检测及其在肾脏疾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蒋礼;张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CTGF在糖尿病肾脏肥大中的作用

    肾脏肥大是糖尿病早期肾脏特征性改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TGF在肾脏肥大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CTGF通过促进细胞有丝分裂,调节ECM的合成,调节细胞周期的限制点等机制参与肾脏肥大形成.

    作者:黄海泉;刘必成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转化生长因子诱导基因-H3的研究进展

    转化生长因子诱导基因H3(βIG-H3)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外基质分子,它是TGF-β诱导的基因产物,由683个氨基酸组成[1].βIG-H3的表达和TGF-β1的活性相平行.因此在各种疾病中βIG-H3的表达可以作为TGF-β1生物学活性的指标[5].

    作者:杨蓉;倪兆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