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何掌握减少或停用华法林药物

梁绍凯

关键词:
摘要:正常生理状况下,血液在心血管,如房室、心脏瓣膜或无损的血管内,保持液态而可以循环流动.华法林,通用名为苄丙酮香豆素钠,为成千上万的人们所服用,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血栓形成而导致脑中风、肺栓塞、深静脉栓塞等疾病的发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相关文献
  • 运动能抵消肥胖对健康的害处吗

    肥人瘦人运动都有好处的,但运动并不能抵消体重超标对健康带来的危害.又瘦又热爱运动的人实在太少了,而瘦和运动,是预防心脏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佳组合.相反,大部分成年人要么肥胖,要么缺乏运动,要么干脆又肥胖又缺乏运动.如果瘦和运动只能得其一,哪个更好?

    作者:梁伟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波生坦可用于治疗早期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逐渐进展的慢性疾病.肺动脉高压,顾名思义,就是肺动脉的阻力增加、压力增大,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后可引发心脏发生结构性改变,导致心功能衰竭.

    作者:钱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趾甲上的尼古丁预测心脏问题

    近,美国流行病学杂志报道了一项研究结果:可以通过分析趾甲上尼古丁的含量,来评估吸烟者在将来患疾病的风险性,尤其对于那些不知道吸烟史或故意隐瞒吸烟史的人来说,更有意义.

    作者:唐维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高龄高血压患者仍需治疗

    新的研究显示,高龄患者高血压的治疗为时未晚.治疗高血压的好处已经非常明确了.治疗高血压可预防中风、心脏病发作、心功能衰竭、心血管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但问题是:治疗老年人的高血压也有这些好处吗?

    作者:陆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经常饮茶或咖啡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咖啡和茶都是含咖啡因饮料,都以抗氧化保健作用闻名,并广受欢迎.有研究表明:喝咖啡有助于降低炎症的发生率;有助于减轻内皮功能障碍损坏程度;有助于提高其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

    作者:王若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如何掌握减少或停用华法林药物

    正常生理状况下,血液在心血管,如房室、心脏瓣膜或无损的血管内,保持液态而可以循环流动.华法林,通用名为苄丙酮香豆素钠,为成千上万的人们所服用,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血栓形成而导致脑中风、肺栓塞、深静脉栓塞等疾病的发生.

    作者:梁绍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糖尿病引起听力损坏非常普遍

    以前的研究已暗指糖尿病患者中听力受损事件有明显上升.近,Bainbridge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对1994-2204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研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来确定糖尿病是否是感觉神经性耳聋相关危险因子.

    作者:凌致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适当的阳光照射,有助于健康

    当夏天来临的时候,人们可能都会准备涂防晒霜.但这里应该提醒您:晒一点阳光可能对你的健康是有好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即经常说的阳光维生素,是非常有价值的.

    作者:唐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无热量调味料有助减肥

    有研究发现,进食时用无热量的调味料给食物增加香味,可以增加饱腹感,使人减少进食,从而帮助降低体重.研究者认为,食物的味道和香味可以影响人的进食行为.

    作者:傅楚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小剂量阿司匹林降低新发哮喘几率

    近两个研究指出,有规律的服用阿司匹林能降低成年人男性和女性新发哮喘几率.为了进一步研究,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者们对来源于妇女健康研究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将45岁以上、没有发生过哮喘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两组:阿司匹林组18,652人,每天服用100mg的阿司匹林;安慰剂组18,618人,每天服用100mg的安慰剂.

    作者:肖美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红曲纯化提取物可预防二次心脏病发作

    红麴(red yeast rice又名红曲、红曲米)的应用在我国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根据古书记载,它可用于酿酒酿醋、烤鸭等食物的着色,甚至用于医疗用途.现代医学发现红曲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作者:杨亭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恐惧感与心脏病的关系

    恐惧感是一种强烈的焦虑释放到全身的感觉,严重时会误认为是心脏病发,伴随着胸痛、呼吸急促、冷汗淋漓、恶心呕吐、头晕或心跳加快等症状.事实上,恐惧感发作时常常促使患者上急诊求治,但它并非实际意义上的心血管疾病.

    作者:秦亚男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如何评价体重

    现在常认为超重与肥胖是不健康的表现,因为它是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但体重正常并不一定表示为健康的体重.据美国报道有正常体重的人中有一半以上有身体脂肪水平过多,它与超重一样是心脏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林祥;余泽洪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边吃边看电视容易发胖

    近一些研究提示,防治儿童超重和肥胖除了食量不要过多和经常有适当的运动外,他们是否存在健康的进食状态也很重要.美国一项研究提示.细爵慢咽可以增加用膳乐趣及摄入更少卡路里热量.该项研究是从一组30名的健康人群不同的进食状态得出的结果.

    作者:杜丽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鱼油对大部分人是有好处的

    服用鱼油是否有好处,因人而异.早在2002年,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冠心病患者服用鱼油,这样的建议是合理的.因当时有着过硬的研究证据显示吃鱼或者服用鱼油,可预防早年死于心脏病.

    作者:李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新的出血性疾病治疗指南诞生

    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血管性血友病(vonWillebranddisease),其新治疗指南已被<国际心肺血管>杂志刊登了.在美国就有超过五十万人患有此病,他们对其深怀恐惧.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是因为体内相对或绝对缺乏vWD蛋白,令血小板聚集不良,从而导致皮肤、粘膜易出血.

    作者:黄敏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低盐饮食对健康人未必好

    低盐饮食对高血压患者是非常有益的,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低盐饮食.一个人是否需要低盐饮食,应视自己的健康状态而定.而不应该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简单得认为低盐饮食不会对心脏造成损害.

    作者:涂力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减肥:并不完全是在于你吃什么

    肥胖,对身体的危害绝不仅仅是影响美观,它同时也是危及健康的一种病理状态.现代医学证明,肥胖与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近,一项新的研究也许可以回答:为什么吃相同食物的人有不同的身材;为什么有的人狼吞虎咽却仍拥有苗条的身材.

    作者:汤礼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高血压糖尿病新发病机理的探索

    近,科学家发现血液中异常活跃的蛋白酶可损害细胞表面的某些具有特异性的蛋白受体,导致细胞重要的功能受损,例如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血管舒张异常等.研究者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这些现象.他们表示,他们正在阐述一个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新发病机制.

    作者:唐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顽固性高血压的患者越来越多

    顽固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就是在给予3种或更多种降压药物后,血压仍然高于目标血压者,此外,还包括依靠4种或更多种药物才能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并需要密切监测血压者.

    作者:邱新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