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高海拨地方活动之前要进行适应性训练

周玉成

关键词:
摘要:假期你是否准备到高海拔的地方滑雪或去旅行?在开始这项活动之前你可能要很好想想先在哪里睡觉.美国《心脏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老年男性初次接受较高海拔条件下先行获得锻炼时,其发生致命性的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降低.研究人员分析了300多名老年男性偶然到海拔在5000到6000英尺之间奥地利山脉中进行为期一周的度假期间心脏病发作死亡发生的情况.在做越野、下坡或返回滑雪过程中约有40%的死亡率,而在平坦的地方徒步旅行时则有60%的死亡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血液凝块:华法林是否仍然适合你?

    有效地使用华法林极富挑战性,也许超过医生的想象.60多年以来,华法林成为房颤患者的主要治疗.在使用得当的情况下,华法林每年可预防60%与常见心律不齐相关的卒中.但是,华法林是出了名的难搞,因为血液水平必须维持在一个很窄的范围,来避免有害的出血等副作用.

    作者:吴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吃栗子注意事项

    冬天是吃栗子的时节,在食用时应注意以下三方面.小心栗子表面的黑色焦糖 剥栗子时会发现,栗子皮黏黏的,吃完后手指也是黑糊糊的.这是因为炒栗子的糖大多附着在栗子皮上,锅里的圆砂和糖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形成黑色的焦糖,而焦糖中含有对健康有害的成分.

    作者:<大众卫生报>报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如何节省药物费用

    众所周知,医疗费用占普通家庭日常开支常常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尤其是有慢性病者,需要常期服药,以及定期复查等等,又如年龄较长者,步入老年时候,医疗费用的开支,更是支出较多.但是,有一项措施,在药物使用及购买方面,相信可以为病者稍为解困去忧,那就是购买折扣药或称仿制药可为这方面节省一些费用.

    作者:王文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合适的鞋子是否可缓解膝关节疼痛?

    有膝关节疼痛的关节炎患者通常会找一种称为“无负担”特别制造的鞋子以缓解疼痛.鞋子是由硬鞋底和轻微翘起的鞋垫组成,以便双脚复位并降低膝关节的压力(或无负荷).但是与一双良好的步行鞋相比,无负担鞋子没有显示出可以更有效地减缓疼痛或改善功能,这是根据在线发表于2016年7月12日《内科学年鉴》的研究.

    作者:何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研究建议暂缓使用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

    一项包含400名参与者,其中三分之二的参与者为女性,来自西班牙的临床试验显示,暂缓使用抗生素处方对出现鼻塞、咳嗽、喉咙痛以及其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好消息.

    作者:袁心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一孕傻三年,“孕傻”有了科学证据

    英国《自然·神经科学》19日发表的一篇论文,对初次生育的母亲们进行了研究,发现怀孕会在至少两年内导致大脑的结构性改变.这些改变发生在与社会认知有关的区域,以及母亲对其婴儿的图像作出反应的区域.此外,改变的程度还能预测母亲对孩子的依恋程度.

    作者:<健康时报>报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医疗补助研究显示抑郁症护理的发展趋势

    一项关于美国佛罗里达健康保险数据的分析显示抑郁症护理情况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花费的上升主要因为药物花费的显著上升,特别是因为抗精神病药的花费,十分令人意外.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检查了医疗保险的索赔数据共56805名参与医疗补助的病人,医疗补助是一项美国政府的项目覆盖低收入人群以及残疾人.

    作者:吕羽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各裔美国人心脏病等风险的概况

    不同背景的群体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发作率也不同.对居住在美国的成人而言,不管是何种种族和民族,他们的死亡原因有可能是心脏疾病.但是,一些少数族群比其他族群的风险更高,造成差异的起源似乎是一些群体的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的发病率高于美国白人.

    作者:凌青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怎么吃”有时更重要

    “怎么吃”有时比“吃什么”更重要.在生活中坚持以下一些饮食习惯,能帮你获得健康的身心.每餐之前喝两杯水 喝水是控制体重的一种简单、廉价的方法.饭前喝两小杯水能减少饥饿感和食物摄入量,比节食减肥的效果更明显.餐前饮水的人一天能少摄入近300卡热量.除喝水外,餐前吃水果、蔬菜和麦片粥也有同样的效果,还有助于增进饱腹感.

    作者:胡志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勃起功能障碍药物失效后该怎么办呢?

    如果发现有勃起功能障碍(ED)大多数到了一定年龄的男性,知道购买“蓝色小药丸”或类似的药物来处理.这些药物增加了流向阴茎海绵组织的血液,这样会导致阴茎勃起.然而,这种药物只对大约30%左右的男性有效.如果服后无效勃起另一次则可以采用下列的方法任何一种进行尝试.

    作者:林振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冬天进补别闯入误区

    每逢冬季,国人常有进补的习惯.俗话说:“冬季进补,开春打老虎.”在气候寒冷的冬季,注意进补以增强体质,对防病治病,保持健康身体颇有好处,也是健身延年的一种办法.这些可说都是对冬季进补的褒奖之词.但在每年冬季进补季节,都出现一些进补不当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毛病,究其原因多为闯入进补误区所致.

    作者:佘桂爵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晨峰高血压”为何宜唾前服药

    一、序言高血压病有多种种类,值得警惕的是有一种为“晨峰血压”,又称“凌晨高血压”或“非勺型”高血压,即凌晨后血压非但不降、反而升高,于天明前达到血压高峰,由此诱发脑中风和心肌梗死等“高血压危象”.针对人体血压的变化规律,选择合适的药物制剂及合理的给药时间,使药物作用时间与血压波动的“节律”特点相一致,可降低“晨峰血压”.

    作者:陆基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运动是不是过度静坐的一个良好解决办法?

    一个小时的快步走能否抵消掉每天大部分时间的静坐?这是有可能的,根据发表于2016年7月27日《柳叶刀》杂志的研究.早前的研究已经发现了机体缺乏运动和过度静坐与心脏疾病和早期死亡的更高风险相关.新的研究分析了来自13个招募了超过一百万名成年人的研究,参与者的年龄大部分是45岁及以上的.

    作者:李鸿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这样喝红洒能减肥饮用时间有讲究

    我们都知道,减肥时应该完全戒酒,有不少人也因此快速瘦了下来.但是,我们可以减肥的同时不放弃喝酒吗?有研究表明,喝红酒可能有助于减肥.原因在于,有一种叫做白藜芦醇的化合物可以将人身体内的白色脂肪转换成米色脂肪.米色脂肪被证明可以快速燃烧掉卡路里,而不是将它们存储起来.那些被消灭的白色脂肪就是肥胖的“罪魁祸首”,它储藏卡路里,造成肥肉的堆积.

    作者:<北京晨报>报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如何选择助听器的提示

    购买一个助听器比买一辆新车显得麻烦得多.这种设备的价格范围从几百到几千.形状各不相同,助听器可以戴在耳后,或在耳上,或放在耳道内.现在的助听器是数字化和可编程的,可与其他如智能手机等“辅助”设备协调工作的能力.价格和技术很容易打动人心,所以在配合你的听觉病矫治医生工作时,美国马萨诸塞州眼耳医院听力学系的克里斯·哈尔平博士对帮助你在这几方面集中精力做了一些提醒.

    作者:彭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疫苗接种的简要概述

    在美国,哈佛大学以及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员都在极力寻找一种可以有效预防寨卡病毒的疫苗,这种蚊媒传播的疾病与罕见出生缺陷及格林·巴利综合症相关.与此同时,我们也有一些疫苗可以用于预防常见的疾病以及某些致命性疾病.

    作者:钟家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了解美国老年人可选择的出行方式

    当不能驾驶时,可选择出行交通方式,以避免孤独、营养不良以及错过就医.当步入老年,放下车钥匙并不轻松.没有了交通工具,你需要找其他人带你去商店、医生办公室或社交.哈佛附属布莱根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BIDMC)神经心理学家Margaret O'Connor博士称:“对于一些人来说,这非常困难.他们不想寻求帮助,因为不想成为别人的负担.”

    作者:方爱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哈佛研究人员发现“好的”脂肪与长寿有关

    近哈佛大学进行的一项关于膳食脂肪的研究,是大型和长时间的研究之一,提供了更多的证据显示除去或减少饮食中不健康的脂肪是很重要的.在线发表于2016年7月5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中的研究分析了超过126,000名参与者随访32年期间的饮食习惯.研究发现在研究期间,进食更多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坏”脂肪)与更高的死亡风险相关,然而进食更多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好”脂肪)与较低死亡风险相关.

    作者:郭圣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每天一把坚果就能降低个体患多种疾病的风险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BMC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帝国理工学院和挪威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进行大量的分析研究发现,每天摄入至少20克坚果能够降低个体患心脏病、癌症和其它疾病的风险.研究者对当前很多研究坚果摄入和疾病风险之间关系的文章进行分析发现,每天20克(相当于一把坚果)坚果就能够降低个体将近30%患冠心病的风险,15%的患癌风险以及22%的早死风险.

    作者:生物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医生让我获得“手术许可”是指什么?

    有读者前来咨询,称其在去年,当他进行切除部分结肠的手术时,出现小型心脏病发作.之后他的心脏没什么问题,但现在他需要做白内障手术,眼科医生让他在手术前去看内科,获得许可.这是不是意味着他心脏病再次发作的风险很高呢?

    作者:安庆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