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本卿;董盼;杨树新;吕秋彦
目的 调查血液透析室护士心理韧性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增强血液透析室护士心理韧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韧性量表对120名血液透析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血液透析室护士心理韧性总体水平较高,学历、从事血液透析年限和职称是其影响因素.结论 针对血液透析室护士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护士的心理韧性从而提高其工作能力.
作者:杨帆;张静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急性脑卒中患者对误吸的认知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对18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对误吸的基本知识、危险因素、发生误吸后的应对方式等情况.结果 患者对误吸相关知识的认知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对危险因素的识别,前3位为年龄、吞咽功能、疾病状态,后3位为口腔状况、进食环境、药物因素;若误吸后仅出现呛咳等症状,事后向医护人员反映的仅69例,占36.90%;若引起喘憋、呼吸困难等严重后果,绝大部分患者会立即停止进食水,并立即求助医护人员.但有8例(4.28%)患者则观察片刻后,再向医护人员反映.结论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认知误区,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误吸相关知识的识别及护理能力.
作者:张莹;王秋华;郑宇;李雅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儿肠内营养误吸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误吸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儿60例进行病情观察,收集年龄、性别、体位、意识、喂养因素、治疗因素等资料,采集气管分泌物,进行胃蛋白酶检测.结果 共采集60例患儿312例次支气管分泌物标本,其中发生误吸27例(占45.00%).性别、采集时间、胃残留量、插管方式及插管深度是机械通气患儿肠内营养误吸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机械通气患儿肠内营养时误吸发生率高,应特别注意患儿夜间误吸发生情况,检测气管插管深度及胃残留量,以降低误吸发生率.
作者:段颖杰;肖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建立标准化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实施流程,提高患儿喂养耐受以及改善营养不良.方法 采用Delphi法对16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咨询建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流程.结果 专家权威系数为0.90,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以及协调程度均较高;后形成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以及20个二级指标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流程.结论 两轮的专家咨询结果可靠,专家一致性好,为临床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提供了科学、系统的依据.
作者:罗雯懿;何萍萍;韩萍;唐妍;薛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尿失禁护理门诊对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方法 对经专科护理门诊诊治的108例轻、中度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尿失禁程度评估、盆底肌力测定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管理.结果 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尿失禁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P<0.01),治愈率达80.56%,有效率达100.00%.结论 对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加强门诊统一护理管理,在改善其尿失禁症状的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世清;张晓容;邓雪云;苏诗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实行积分制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制订积分制实施方案,包括积分方法、加分标准、扣分标准、考核办法等.结果 护士和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提高(P<0.01),护理质量提高(P<0.01),护理不良事件减少(P<0.01).结论 积分制管理可以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许义芳;方红群;袁娟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协同护理模式在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例病情稳定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1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连续性协同护理模式,包括知识指导、康复训练、随访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出院后进行不定期随访.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和自我护理行为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和自我护理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连续性协同护理模式有利于增强COPD患者肺康复依从性,改善其肺功能和自我护理行为,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席明霞;覃琴;卿利敏;唐朝;骆咏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14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08例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实验组10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跨理论模型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糖,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徐向静;梅泉;郭建平;杨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三级甲等医院科室分类模型的护理指标,为合理优化配备护理人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法、小组讨论法拟定科室分类模型框架中的护理活动项目,通过Delphi专家函询法对20位专家进行函询,确定指标体系结构内容及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形成含有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65个三级指标的三级甲等医院科室分类模型护理指标体系.结论 专家意见一致性好,形成的三级甲等医院科室分类模型护理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为下一步分类模型的构建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作者:朱玲玲;韩瑜姣;毕越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校-社区合作健康教育方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20例乳腺癌术后即将出院的患者进行分组.双日为对照组只接受出院后常规健康教育.单日为干预组接受出院后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接受高校-社区合作健康教育.两组在出院前1d,及出院后3个月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进行测试.同时由骨科医师采用量角器测定患者肩关节屈、肩关节后伸、肩关节外展、肩内收的活动度.结果 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肩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应用高校-社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曹仲茹;王梅;李玉婷;李惠艳;汪浩;项东阳;解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21世纪临床输血已经进入成分输血时代,机采血小板的应用得到了临床医学的广泛认同.但在机采血小板过程中,如何安全有效节省献血后按压止血的时间,避免因更换手指按压带给献血员麻烦及按压失败导致出血,造成献血员心理负面影响等.我科于2013年1月应用采血护士手指按压献血员手指的同时按压创可贴的方法,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王勤;陈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改革护士长夜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主题,对护士长夜查房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制订对策,确立并落实了5项改革措施.结果 提高了护士、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理部的执行力,充分发挥了护士长夜查房的工作职能,保证了夜间护理工作质量,在改革护士长夜查房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毛秋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士对病人安全文化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病人安全文化问卷、心理授权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北京市5所医院共51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的病人安全文化认知得分为(3.94±0.60)分.心理授权、工作压力是病人安全文化的影响因素.结论 护士对病人安全文化的认知偏正向,护士感受的心理授权越大,工作压力越小,病人安全文化就越好.
作者:田琦巍;田琦波;李香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分阶段心理干预在脊髓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对30例脊髓损伤患者从入院至术前、手术至术后1周、术后第2周至出院3个阶段分别给予个体化分阶段心理干预.入院后进行心理诊断,手术前开导患者,手术后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自我激励,康复期帮助建立功能性家庭关系、指导发展自我管理技能等.结果 降低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P<0.01或P<0.05).结论 个体化分阶段心理干预充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激发患者的内在潜能,降低焦虑抑郁水平,改善睡眠质量,达到认知-情感-行为的和谐.
作者:傅燕辉;张维珍;蒋伟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构建社区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在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拟定社区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框架,采用Delphi法,对选取的18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结果 社区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社区护理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法律与伦理实践能力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58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社区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社区护士的评价提供客观、可量化的依据.
作者:楼艳;马小琴;宋亚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文章归纳了国内外有关临床护士组织公平感的相关研究,分析了临床护士组织公平感现状、临床护士组织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其中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管理因素和其他结果变量因素.在此基础上综述了降低临床护士组织公平感低的对策,提出国内关于护士的组织公平感和工作绩效的研究尚少,未来还需要有更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
作者:林晓鸿;滕沙;尚雅彬;刘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三维管理模式对胃肠镜室操作人员消毒依从性的实施效果.方法 应用思考模式、沟通模式、行动模式(三维管理模式)对胃肠镜室操作人员消毒依从性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观察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 实施三维管理模式后,操作人员对消毒认知能力、消毒工作依从性和消毒合格率提高(P<0.0l或P<0.05).结论 应用三维管理模式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胃肠镜室操作人员的消毒依从性.
作者:李会灵;任权;黄涛;聂玲;李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契约式产前教育促进自然分娩率的效果.方法 将168名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教育,观察组通过激发孕妇对分娩知识的渴望,建立共同的心理契约目标,发挥心理契约的作用,实现共同心理契约目标.结果 观察组孕妇对自然分娩的认识、产前教育后依从性和自然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契约式产前教育可提高自然分娩率,具有良好的临产应用价值.
作者:穆欣;宫萍;郑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西安市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的科研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74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总分为(27.54 ±22.16)分;77.16%的护士科研能力处于低水平,仅2.57%的护士科研能力处于高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论文书写技能、科研基础知识、统计学知识、软件操作技能.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学历及职务(P<0.01或P<0.05).结论 西安市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总体水平偏低.应尽快完善护理科研管理工作,实施针对性护理科研培训,提升临床护士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作者:李晓艳;周晓玲;赵书敏;李洁琼;车文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学龄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制订健康教育路径,进行人员培训,调查健康教育需求,并根据健康教育路径表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焦虑水平降低,健康教育达标率提高(P<0.01).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可降低患儿的焦虑水平,提高患儿的健康教育达标率,保证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
作者:谢安慰;钮美娥;阐玉英;陈奕;汪茜雅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