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彦;杨进顺;黄文铎;吕浩然;吴熙根;史群伟
目的 探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中输尿管损伤的防治方法和经验.方法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52例, 麻醉后放置输尿管导管作引导.9例10侧输尿管下段受侵者,切除受侵部分后行修复手术;1例术中检查时发现输尿管损伤,予切除受损伤部分端-端吻合.结果 全组肿瘤切除率94.2%(49/52).随访2年,远处转移率17.3%(9/52),2年生存率76.9%(40/52).在49例肿瘤切除患者中,27例(55.1%)盆腔复发.9例切除输尿管受侵段者,3例输尿管再次受侵梗阻.结论 对于怀疑输尿管受累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手术开始时应经膀胱镜留置输尿管导管,尽可能联合切除输尿管的受侵段并一期修复.
作者:欧阳军;李汉贤;黄韬;段有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Ⅱ期以上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术后行腹腔持续灌注联合双途径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Ⅱ~Ⅳ期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40例,腹腔持续灌注联合静脉双途径化疗6次;对照组36例,常规静脉化疗6次.两组化疗均采用PCH方案(顺铂+环磷酰胺+羟基喜树碱),并均于术后21~28 d开始化疗.结果 联合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7.5%(39/40)和85.0%(34/40),对照组分别为94.4%(34/36)和50.0%(18/36).两组1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Ⅱ度以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5%(11/40)和77.8%(28/36),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骨髓抑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双途径化疗可延长Ⅱ~Ⅳ期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降低Ⅱ度以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作者:沈小章;吴国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典型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不典型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资料,15例均行前路病灶清除及植骨融合术,3例行后路椎管探查、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迁延不愈,再次经前路彻底切除椎间盘、终板和病变骨质,并行椎弓根内固定及椎板植骨.结果 18 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2~28个月,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神经功能也明显恢复.不全瘫痪的11例Frankel分级:术前A级的1例恢复为E级;术前B级者,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术前C级者,2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术前D级的5例均恢复至E级.X线复查片示骨结核病灶已痊愈,植骨融合良好.结论 对有伴随症状的椎体破坏,应将脊柱结核作为主要的鉴别诊断,不能片面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征象.在病检未确诊以前,术前术后都应坚持抗结核治疗.
作者:陈谨;陈燕颜;曹刚;刘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剖宫产后出血病例,出血量500~1 800 ml,均应用B-lynch缝合止血.结果 全部成功止血,子宫得以保留,治愈率100%.术后无副作用,子宫复旧良好.结论 B-lynch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操作简便,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许育娴;王晨虹;朱红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双层聚丙烯网片修补腹股沟斜疝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对37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双层聚丙烯网片行疝修补手术.结果 术后未发生阴囊血肿,切口感染1例(2.7%),持续不适或疼痛8例(21.6%).35例获随访,平均13(4~19)个月,无复发患者.结论 采用双层聚丙烯网片修补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并发症少,无复发等优点.
作者:熊文辉;李雪兵;李铁钢;余丹;雷三林;段伦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人工髋关节脱位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5月~2006年6月15例人工关节脱位的临床资料,全麻下手法复位后牵引或外固定治疗.结果 均复位成功, 发现脱位至复位成功平均时间为6.2(1~15)d.均获随访, 未再发生脱位.结论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加强术后护理,以预防术后脱位发生.
作者:许文杰;沈为栋;张铁洪;任乐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腕掌侧切割伤一期修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8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腕掌侧切割伤22例,均在显微镜下完成一期修复.结果 本组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22例均获随访,平均1.5(0.5~3)年,末梢循环良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10例,良8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81.8%(18/22).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腕掌侧严重切割伤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许湘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全麻-硬膜外复合麻醉对胆道手术病人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胆道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20例,采用单纯全麻;Ⅱ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前、拔管前5 min、拔管、拔管后5 min的SBP、DBP、HR.结果 Ⅰ组在围拔管期各时点、Ⅱ组在拔管时SBP、DBP、HR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组间比较,Ⅱ组围拔管期各时点SBP、DBP、HR均低于与Ⅰ组(P<0.01),全麻用药量也少于Ⅰ组(P<0.05).结论 全麻-硬膜外复合麻醉有利于维持胆道手术病人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
作者:沈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胶原纤维瘤的病理学及MRI特征,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1997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胶原纤维瘤3例, 均予切除, 总结其MRI特点、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特征.结果 MRI观察肿瘤边界清楚, 质地均匀, 呈内中散在的圆形高信号影.镜下观察显示, 肿瘤由稀疏的梭形或星状纤维母细胞和大量致密或纤维粘液样的间质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瘤细胞表达波形蛋白, 部分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肌特异性肌动蛋白和结蛋白, 不表达CD34、细胞角蛋白和S-100.结论 胶原纤维瘤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的良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MRI有助于诊断,而进一步确诊依赖于组织学免疫组化检查.
作者:黄彦;杨进顺;黄文铎;吕浩然;吴熙根;史群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手术处理胫腓骨骨折术后骨外露的疗效.方法 21例骨外露患者, 其中7例单纯皮肤坏死并软组织感染,予清创及筋膜皮瓣转移处理;皮肤感染、坏死并骨髓炎但无明显死骨及死腔者9例,行彻底清创后,骨面钻多个小孔,予筋膜皮瓣转移,闭式冲洗引流;有明显骨质破坏的骨髓炎患者5例,伴内固定物松动,螺丝钉腔感染明显,拆除内固定,改外固定支架,行病灶清除,带神经血管的小腿内、外侧筋膜皮瓣及骨膜转移,闭式冲洗引流.结果 2例转移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成活.18例获随访,平均10.5(6~12)个月,原有骨坏死的骨髓炎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3(3.5~7)个月.结论 再次清创、筋膜皮瓣转移术是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骨外露的有效措施,对骨髓炎患者应行闭式冲洗引流.
作者:刘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方法 观察CSR 16例,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及植骨融合10例,行后路手术6例,其中单纯椎间孔减压2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加神经根管减压4例.16例患者中有8例加行颈椎钛板固定.结果 14例获随访,平均3年4个月(6月~10年).根据Macnab疗效评价标准, 优10例, 良3例, 可1例,优良率92.9%.结论 前路减压术或后路成形扩大术治疗严重的CSR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利民;张承韶;侯增涛;胡海升;戴世友;马振华;王国华;滕学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两种治疗子宫脱垂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80例子宫脱垂患者,30例行经阴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切除组);50例行经腹子宫悬吊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悬吊组),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术后疗效.结果 悬吊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分别是(91.8±19.6)min,(79.6±21.8 ) ml,(25.6±4.3)h,切除组分别为(129.6±32.7)min,(250.9±90.5) ml,(49.1±7.6)h;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疗效评价:悬吊组治愈率为86.0%(43/50),高于切除组的73.3%(22/30)(P<0.05).结论 经腹子宫悬吊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早,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张岩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4年7月~2007年5月我科收治完整资料的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病例43例,共发现各种并发症9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3例,男36例,女7例,平均年龄24.5(17~52)岁.损伤部位:T101例,T113例,T125例,L123例,L28例,L32例,L41例.
作者:包杰;马瀚斐;陈敏瑞;刘国雄;陆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胆石症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老年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胆囊切除126例(其中LC术47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46例,胆总管空肠吻合内引流术4例,胆囊造瘘二期手术2例.手术治愈158例(88.8%),好转18例(10.1%),死亡2例(1.1%).结论 老年人胆石症的外科治疗必须完善围手术期处理,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尽量避免急诊手术以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潘仁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和(/或)门静脉DDS化疗对肝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原发性肝癌801例,其中行根治性切除,术后未行DDS化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者78例(对照组),行DDS化疗的有完整随访资料者325例(DDS组).结果 对照组1年内复发 (早期复发)54例 (69.2%), 1年后复发(晚期复发)18例(23.1%), 而DDS组1年内复发113例(34.8%), 1年后复发107例(32.9%).早期复发两组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 而晚期复发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门静脉癌栓、卫星灶是肝癌早期复发的重要因素,前白蛋白≤160 g/L、白蛋白≤30 g/L与晚期复发有关.结论 DDS化疗对预防肝癌的早期复发起一定的作用,但对晚期复发无影响.
作者:文宇;苗雄鹰;胡继雄;钟德玝;黄生福;刘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high pressure oxygen, HPO)和脑治疗仪在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术后脑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 2002年9月至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174例HICH术后脑功能障碍患者,86例采用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另88例采用常规药物加高压氧及脑治疗仪综合治疗(综合治疗组).结果 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2%,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60.5%)(P<0.05).综合治疗疗效与疗程有关,以3~4个疗程为佳.结论 高压氧及脑治疗仪对治疗HICH术后脑功能障碍有明显效果.
作者:蔡皞;廖达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甲亢患者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应用喉罩通气行全身麻醉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甲亢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T组)与喉罩置入组(L组),每组20例.气管插管用喉镜明视插入法,喉罩按顺行盲探置入口底.全部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后插管(或罩入喉罩)前(T0)、气管插管(或罩入)后即刻(T1)、1 min(T2)、3 min(T3)、5 min(T4)各时间点监测SBP、MAP、HR值.术后24 h随访记录患者咽痛、声嘶的发生率.结果 L组在置入喉罩前后各时点SBP、MAP、HR无显著性变化(P>0.05),T组在插管后各时点与T0相比SBP、MAP、HR均明显升高(P<0.05).T组T1、T2、T3各时点SBP、MAP、HR均高于L组(P<0.05).术后24 h咽痛、声嘶副作用发生率,T组明显高于L组(P<0.05).结论 喉罩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安全性高、副作用用少,比气管插管更适合于甲亢患者甲状腺手术的全麻要求.
作者:向阳;麻吉爱;何学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妇科疾病合并外科疾病经腹腔镜同期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5例妇科疾病合并外科疾病患者选择腹腔镜同期联合手术,术中根据疾患情况决定手术顺序.结果 25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 多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增加病人痛苦,可避免上下腹同时切开或需扩大手术切口,避免多次手术,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美容效果好.
作者:徐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6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C臂X线透视下闭合复位,在C臂引导下有限切开组织后行DHS内固定.结果 无伤口感染、断钉、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随访1~3年,所有患者均于1年内愈合.疗效评价:优40例,良20例,差4例,优良率93.7%.结论 采用手术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周建华;曾佑斌;李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53例锁骨骨折患者,使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行内固定.结果 术后骨折局部无疼痛、肿胀、畸形.90例随访4~26月,根据Karlsson疗效评价,治愈85例,好转5例,治愈率94.4%.术后发生环抱器松动2例,予以更换;85例拆除环抱器,手术开展初期1例拆除内固定时发生再次骨折,另82例采用改良法拆除环抱器,无一例再骨折.结论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简便、固定牢固、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生物相容性强、组织反应轻,我院改良的取出方法具有方便快速等优点.
作者:肖文;陈信军;张文戈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