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4例

周建华;曾佑斌;李振

关键词: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 老年人, 骨钉
摘要:目的 总结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6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C臂X线透视下闭合复位,在C臂引导下有限切开组织后行DHS内固定.结果 无伤口感染、断钉、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随访1~3年,所有患者均于1年内愈合.疗效评价:优40例,良20例,差4例,优良率93.7%.结论 采用手术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科疾病同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妇科疾病合并外科疾病经腹腔镜同期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5例妇科疾病合并外科疾病患者选择腹腔镜同期联合手术,术中根据疾患情况决定手术顺序.结果 25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 多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增加病人痛苦,可避免上下腹同时切开或需扩大手术切口,避免多次手术,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美容效果好.

    作者:徐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不典型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与诊疗体会

    目的 探讨不典型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不典型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资料,15例均行前路病灶清除及植骨融合术,3例行后路椎管探查、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迁延不愈,再次经前路彻底切除椎间盘、终板和病变骨质,并行椎弓根内固定及椎板植骨.结果 18 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2~28个月,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神经功能也明显恢复.不全瘫痪的11例Frankel分级:术前A级的1例恢复为E级;术前B级者,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术前C级者,2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术前D级的5例均恢复至E级.X线复查片示骨结核病灶已痊愈,植骨融合良好.结论 对有伴随症状的椎体破坏,应将脊柱结核作为主要的鉴别诊断,不能片面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征象.在病检未确诊以前,术前术后都应坚持抗结核治疗.

    作者:陈谨;陈燕颜;曹刚;刘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

    目的 探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53例锁骨骨折患者,使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行内固定.结果 术后骨折局部无疼痛、肿胀、畸形.90例随访4~26月,根据Karlsson疗效评价,治愈85例,好转5例,治愈率94.4%.术后发生环抱器松动2例,予以更换;85例拆除环抱器,手术开展初期1例拆除内固定时发生再次骨折,另82例采用改良法拆除环抱器,无一例再骨折.结论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简便、固定牢固、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生物相容性强、组织反应轻,我院改良的取出方法具有方便快速等优点.

    作者:肖文;陈信军;张文戈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胰腺囊性实性肿瘤1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女,18岁,因反复上腹部隐痛伴恶心、呕吐6月,于2005年4月4日入院.患者6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阵发性隐痛,向腰背部放射,同时伴恶心、呕吐.曾出现剧烈腹痛2次.起病以来无消瘦,饮食可,无发热及黄疸.体查:皮肤、巩膜无黄染,左上腹部饱满,可触及肿物,质韧,表面光滑,压痛,稍活动.B超检查示:胰尾部可见低回声包块,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实质回声不均匀,考虑为胰腺囊肿.CT示胰尾部圆形肿块影,有包膜,边缘光滑,亦考虑为胰腺囊肿.

    作者:刘栋才;周建平;袁联文;周家鹏;舒国顺;任峰;聂少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上颌窦囊肿的微创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鼻内镜治疗上颌窦囊肿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35例(41侧)上颌窦囊肿的临床资料,其中经下鼻道开窗25侧,经上颌窦自然开口12侧,中、下鼻道同时开窗4侧.结果 术后3个月内临床症状均消失,平均随访12个月,均无复发,内镜定期复查示上颌窦开口通畅,下鼻道粘膜光滑,上颌窦腔内粘膜恢复良好.结论 内镜手术是治疗上颌窦囊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定远;安惠民;刘亚峰;刘世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术前超声定位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目的 评价术前超声定位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的价值.方法 112例肾结石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8例, 术前B超定位并标记,术中结合C臂定位穿刺建立通道.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的C臂机下定位穿刺.结果 实验组建立通道60个,对照组建立通道58个.实验组手术人员暴露X线下时间为(16±4)s,低于对照组的(54±10)s(P<0.05),一期取石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90.74%)(P<0.01).对照组2例改开放手术,3例由于损伤集合系统,术中出血严重,改二期取石.结论 术前B超定位标记,术中结合C臂穿刺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安全,手术人员接触放射线时间缩短,一期取石率高,适于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陈兴无;刘伟军;胡杰彬;李正斌;姜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同期腔内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及其合并症

    目的 探讨同期腔内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其合并症的可行性.方法 BPH患者95例,其中合并膀胱结石52例,膀胱肿瘤27例,尿道狭窄9例,输尿管结石7例,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同期行膀胱结石机械碎石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尿道内切开或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膀胱粘膜损伤4例,穿孔1例.术后排尿困难及尿频症状明显改善,IPSS评分(9.7±3.6)分,大尿流速率(18.3±2.9)ml/s.89例术后随访3~48个月,BPH及膀胱结石均无复发.6例膀胱肿瘤复发,但复发部位不位于前列腺窝,再次行TURBt;合并尿道狭窄患者1例术后出现再狭窄予再次内切开治愈.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结石全部排出,肾积水减轻或消失.结论 BPH合并膀胱结石、膀胱肿瘤、尿道狭窄或输尿管结石可同期腔内手术治疗.

    作者:陈从波;姚启盛;陈立新;王晓康;杨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方法 观察CSR 16例,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及植骨融合10例,行后路手术6例,其中单纯椎间孔减压2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加神经根管减压4例.16例患者中有8例加行颈椎钛板固定.结果 14例获随访,平均3年4个月(6月~10年).根据Macnab疗效评价标准, 优10例, 良3例, 可1例,优良率92.9%.结论 前路减压术或后路成形扩大术治疗严重的CSR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利民;张承韶;侯增涛;胡海升;戴世友;马振华;王国华;滕学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胸壁肿块8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胸壁肿块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2月至2007年1月间81例胸壁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肿瘤34例, 恶性肿瘤23 例,胸壁结核24例,均行胸片检查,阳性率85.2%(69/81),75例行胸部CT检查,均有阳性发现(100%).3例转移癌、 1例恶性淋巴瘤、 2例恶性间皮瘤、 4例恶病质的结核患者未手术.34例良性肿瘤、 20例胸壁结核患者行单纯切除术; 17例恶性肿瘤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 其中16例切除后胸壁大块缺损者行Marlex网胸壁重建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78例,良性肿瘤有2例复发,恶性肿瘤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1.6(0.5~7)年.结论 CT对胸壁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胸壁肿瘤不论良恶性均首选手术切除, 恶性肿瘤应进行胸壁扩大切除并修复胸壁缺损.

    作者:习梅根;陈杰;陈爱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78例老年胆石症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胆石症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老年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胆囊切除126例(其中LC术47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46例,胆总管空肠吻合内引流术4例,胆囊造瘘二期手术2例.手术治愈158例(88.8%),好转18例(10.1%),死亡2例(1.1%).结论 老年人胆石症的外科治疗必须完善围手术期处理,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尽量避免急诊手术以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潘仁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骨外露的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手术处理胫腓骨骨折术后骨外露的疗效.方法 21例骨外露患者, 其中7例单纯皮肤坏死并软组织感染,予清创及筋膜皮瓣转移处理;皮肤感染、坏死并骨髓炎但无明显死骨及死腔者9例,行彻底清创后,骨面钻多个小孔,予筋膜皮瓣转移,闭式冲洗引流;有明显骨质破坏的骨髓炎患者5例,伴内固定物松动,螺丝钉腔感染明显,拆除内固定,改外固定支架,行病灶清除,带神经血管的小腿内、外侧筋膜皮瓣及骨膜转移,闭式冲洗引流.结果 2例转移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成活.18例获随访,平均10.5(6~12)个月,原有骨坏死的骨髓炎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3(3.5~7)个月.结论 再次清创、筋膜皮瓣转移术是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骨外露的有效措施,对骨髓炎患者应行闭式冲洗引流.

    作者:刘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经DDS化疗对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和(/或)门静脉DDS化疗对肝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原发性肝癌801例,其中行根治性切除,术后未行DDS化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者78例(对照组),行DDS化疗的有完整随访资料者325例(DDS组).结果 对照组1年内复发 (早期复发)54例 (69.2%), 1年后复发(晚期复发)18例(23.1%), 而DDS组1年内复发113例(34.8%), 1年后复发107例(32.9%).早期复发两组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 而晚期复发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门静脉癌栓、卫星灶是肝癌早期复发的重要因素,前白蛋白≤160 g/L、白蛋白≤30 g/L与晚期复发有关.结论 DDS化疗对预防肝癌的早期复发起一定的作用,但对晚期复发无影响.

    作者:文宇;苗雄鹰;胡继雄;钟德玝;黄生福;刘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胶原纤维瘤的病理学及MRI特征(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 总结胶原纤维瘤的病理学及MRI特征,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1997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胶原纤维瘤3例, 均予切除, 总结其MRI特点、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特征.结果 MRI观察肿瘤边界清楚, 质地均匀, 呈内中散在的圆形高信号影.镜下观察显示, 肿瘤由稀疏的梭形或星状纤维母细胞和大量致密或纤维粘液样的间质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瘤细胞表达波形蛋白, 部分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肌特异性肌动蛋白和结蛋白, 不表达CD34、细胞角蛋白和S-100.结论 胶原纤维瘤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的良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MRI有助于诊断,而进一步确诊依赖于组织学免疫组化检查.

    作者:黄彦;杨进顺;黄文铎;吕浩然;吴熙根;史群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胆道手术全麻-硬膜外复合麻醉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全麻-硬膜外复合麻醉对胆道手术病人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胆道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20例,采用单纯全麻;Ⅱ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前、拔管前5 min、拔管、拔管后5 min的SBP、DBP、HR.结果 Ⅰ组在围拔管期各时点、Ⅱ组在拔管时SBP、DBP、HR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组间比较,Ⅱ组围拔管期各时点SBP、DBP、HR均低于与Ⅰ组(P<0.01),全麻用药量也少于Ⅰ组(P<0.05).结论 全麻-硬膜外复合麻醉有利于维持胆道手术病人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

    作者:沈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子宫脱垂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与评价

    目的 评价两种治疗子宫脱垂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80例子宫脱垂患者,30例行经阴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切除组);50例行经腹子宫悬吊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悬吊组),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术后疗效.结果 悬吊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分别是(91.8±19.6)min,(79.6±21.8 ) ml,(25.6±4.3)h,切除组分别为(129.6±32.7)min,(250.9±90.5) ml,(49.1±7.6)h;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疗效评价:悬吊组治愈率为86.0%(43/50),高于切除组的73.3%(22/30)(P<0.05).结论 经腹子宫悬吊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早,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张岩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应用聚丙烯平片行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1例报道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6岁,因发现右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20年入院.查体:右腹股沟韧带下方可扪及一5 cm×4 cm半球形肿块,平卧位回纳内容物,疝块并不完全消失.临床诊断为右股疝,Nyhus分型Ⅲ-C型.于2007年3月21日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应用预裁剪聚丙烯平片行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常规消毒铺巾,取经内外环间平行于腹股沟之斜切口,切口长约4.5 cm,切开皮肤、腹外斜肌腱膜和外环,保护好腱膜深面的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

    作者:谢晓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鼻颅底相关内镜手术入路及其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

    经鼻内镜鼻窦手术从发展到普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而内镜应用于鼻颅底及相关解剖区域只有约十五年的时间.近年来,随着内镜手术技巧的提高,医疗新技术(如术中成像技术、血管介入技术、影像学技术等)的发展,对鼻窦及其毗邻颅底解剖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入,经鼻内镜颅底手术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内镜所涉及的颅底解剖区域包括前颅底、蝶鞍区、岩斜坡及颅颈交界腹侧区、侧颅底的翼腭窝及颞下窝区,甚至已经开始将内镜应用于鞍结节、鞍上区及脑干腹侧肿瘤的手术治疗.颅底内镜外科手术的深入开展促进了颅底内镜外科学的形成,并逐步成为与颅底显微外科学并重的颅底外科学分支.

    作者:蒋卫红;肖健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刮吸解剖法在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刮吸解剖法在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行刮吸法淋巴结清扫术的2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远端胃切除11例,近端胃切除11例(其中3例附加脾切除),全胃切除6例(其中1例附加左肝外叶及双侧附件切除).淋巴结清扫标准为D2 19例,选择性D3 9例.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中平均出血290 ml.28例共清除淋巴结609枚,平均21.7枚/例.25例随访6~24月,7例复发,6例死亡(其中3例为复发者),15例无瘤存活.结论 刮吸法行胃癌淋巴结清扫安全性高、出血量小、并发症少,淋巴结清扫和术后恢复均较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作者:陈晓鹏;李涛;张国政;张帆;芮景;李树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4例

    目的 总结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6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C臂X线透视下闭合复位,在C臂引导下有限切开组织后行DHS内固定.结果 无伤口感染、断钉、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随访1~3年,所有患者均于1年内愈合.疗效评价:优40例,良20例,差4例,优良率93.7%.结论 采用手术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周建华;曾佑斌;李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压氧及脑治疗仪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脑功能障碍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高压氧(high pressure oxygen, HPO)和脑治疗仪在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术后脑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 2002年9月至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174例HICH术后脑功能障碍患者,86例采用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另88例采用常规药物加高压氧及脑治疗仪综合治疗(综合治疗组).结果 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2%,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60.5%)(P<0.05).综合治疗疗效与疗程有关,以3~4个疗程为佳.结论 高压氧及脑治疗仪对治疗HICH术后脑功能障碍有明显效果.

    作者:蔡皞;廖达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