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弋;余少雄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患者有踝部内翻扭伤史,外踝下方压痛,X线见外侧关节间隙增宽.患者以健肢着地,踝关节疼痛、肿胀、瘀血、活动障碍.早期治疗可减少出血瘀血、减轻肿胀,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后遗症;恢复期治疗可加强踝关节稳定性,避免再次扭伤.
作者:吴启跃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急诊医学在人类健康事业中拥有重要地位,急诊抢救护理工作的质量,历来都是衡量医院整体水平、服务质量、应急能力的重要标准[1].急诊科是医院工作的前沿,急诊护士又是患者病情突变的第一个承受者,在工作中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从而影响急诊护士心身健康与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李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80岁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住院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02年8月~2008年1月住院年龄≥80岁的AMI患者86例,分为死亡组27例和存活组59例,对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既往病史、梗死部位、并发症等特点,分析死亡高危因素.结果:年龄≥80岁AMI患者住院期问总病死率达31.4%,与死亡密切相关的并发症:心力衰竭36例(41.8%),心源性休克8例(9.3%),心律失常32例(37.2%),肺炎15例(17.4%),梗死后心绞痛12例(15.1%)、心脏破裂4例(4.6%).死亡病例组前壁心肌梗死,既往心梗、既往心衰、糖尿病4项临床特征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80岁AMI死亡率高,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并发症.既往心梗、糖尿病、既往心衰是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洪安;高宝云;屈娜;于秀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分析19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术前确诊7例,其余12例经剖腹探查获诊.19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十二指肠瘘2例,腹腔感染3例,其中3例经保守治愈,2例经手术治愈.本组治愈17例,死亡2例,均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术前确诊较为困难,若延误病情后果严重,应尽量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尤其对高度怀疑病例及早剖腹探查,探查应细致,防止漏诊.而术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保障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王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及探讨矫治超高度近视眼的各类屈光手术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临床中观察到的超高度近视患者行各类屈光手术者1 08眼,近视范围-10.00~-24.5D,术前屈光度平均为(-12.25±1.53)D,散光平均为(-1.52±0.55)D:手术方式的选择:①Ⅰ组52眼,行LASIK术:②Ⅱ组23眼,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③Ⅲ组33眼行有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观察平均6月,主要观察术后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及眼前段、眼底情况.结果:3组术后裸眼视力均比术前提高,术后裸眼视力≥0.5者分别是42眼(80.77%)、20眼(86.96%)、28眼(84.84%),术后屈光度分别为(-2.10±2.38)D、(-1.75±1.33)D、(0.83±1.16)D,Ⅲ组平均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4.5%.结论:对于超高度近视,晶状体性屈光手术效果优于LASIK术.对超高度近视屈光手术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眼部情况,手术医师的技术,考虑患者的利益/风险比选择安全、有效、稳定性好的手术.
作者:杨阳;何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如果一位病人需用两种不同的药物,而又不能混合在同一管内进行肌肉注射,一般情况下,是用更换针管、针留在肌肉内来进行的;还有由两位护士同时进针来完成,以减小痛苦.
作者:代素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23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25~42岁,平均29岁,21例有剖宫产史,1例有卵巢内异症囊肿剥除术史.术后1年~4年在手术切口周围发现包块,直径30~90mm,23例全部接受了病灶的广泛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剖宫产切口周围,偶见于盆腔内异症手后,发生与手术有相关性,切除病灶是治疗和防止复发的关键.
作者:苏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提高门诊输液患儿输液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将144例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不予以干预,分别对2组患者于治疗结束后行重注率和家属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重注人数为5人,占6.94%,对照组重注人数为18例,占25%,家长满意度,观察组满意人数为70人,占97.22%对照组满意人数为45人,占62.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输液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丁桂兰;罗菊香;谢菊香;陈梅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P)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糖尿病相关性盲主要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我科自2004年元月至2005年12月,对62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患者采用和血明目片配合西药对症治疗,并予对照观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苗保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为探讨小儿脾破裂保脾治疗的可行性,我们收集了1997~2007年小儿外伤性脾破裂保脾的患者31例;进行了临床分析,认为保脾治疗安全可行.
作者:梁顺利;张雍靓;刘安选;闫百治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34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18例乳头发育畸形,10例误诊为乳腺癌,8例误诊为乳腺脓肿,6例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误诊为纤维腺瘤,诊断符合率23.53%.均手术治疗,6例复发,扩大手术范围后治愈.结论乳头内陷畸形是引起该病的重要原因.浆细胞性乳腺炎易误诊为乳腺炎、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常规冰冻切片检查及病灶彻底切除是治疗正确和成功的关键.
作者:陆学安;鲍荣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银丹心腩通软胶囊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SISH)眩晕的疗效.方法:随机将EISH伴眩晕病人分为二组,A组34例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组,B组为尼莫地平组,抗高血压药物和剂量A、B二组相同;治疗前后记录眩晕症状情况和血压及药物副反应.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1.2%,显著高于B组的81.3%,血压变化二组无差异性(P>0.05),A组治疗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抗高血压药是治疗EISH眩晕的有效组合.
作者:金德明;王玉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总结血管瘤样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方法:收集多例血管瘤样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例,通过临床病理学检查,即运用肉眼观察,镜下所见,免疫组织化学总结病理学特点,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11例患者随访,5个月至10年1例复发,全部存活.结论:血管瘤样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很少见,复发低、转移少,恶性程度很低,治疗相对简单,预后较好.
作者:汪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针灸(头皮针与体针)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分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鼻饲,保护胃粘膜、中和胃酸、补充电解质及保护机体内环境稳定治疗,治疗组采取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上针灸(头皮针与体针)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胃液PH值、血浆皮质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组的血浆皮质醇、ET-1、NO降低幅度要大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头皮针与体针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游弋;余少雄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221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影像学特点.结果:青年组发病均是男性发病,与吸烟关系密切,冠状动脉以单支病变多见.中年组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与血脂异常、吸烟及高血压等危险冈素有关,冠状动脉以单支和双支病变多见.老年组女性发病率明显增高,男女发病除上述危险凶素外,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近期死亡率增高,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复杂病变多见.结论:青年组AMI均为男性,女性发病年龄较晚,青年组AMI发病与吸烟关系密切,随年龄的增长,冠状动脉多支、复杂病变多见.
作者:金静;屈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周期性麻痹(周麻)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病人的神经肌肉合并症.作者收住以周麻为主要症状而首先就诊的甲亢患者45例,报道如下:
作者:陶亚江;王富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改革成为寄生虫学教学改革的首要内容,本文从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寄生虫实验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耿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建立薄层扫描法测定消栓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氯仿-甲醇-水(13:7:2)10℃放置过夜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在105℃烘约5min,λS=525nm条件下扫描,以测定消栓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结果表明:样品中黄芪甲苷分离完全,阴性供试品无干扰,黄芪甲苷在在1.05作者单位: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25μg范围内,点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异板精密度RSD为1.58%,异板精密度RSD为1.62%,重现性,RSD为2.1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可行、重现性好.
作者:轩俊丽;姚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带教老师与实习护生间的沟通交流对实习生学习态度、护理技能操作、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13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教学管理基础上,强调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交流,明确实习目的、意义、就业形势,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重点阐述学生必须掌握的护理技术操作的难点、关键点、技巧;对护理文件书写要求、质量等及时进行沟通、反馈、考核.比较两组学生以上内容的出科考试成绩,鉴定评语.结果:实验组老师对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评价高;两组学生护理技术操作、护理病历书写质量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师生间有效及时的沟通交流对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完成就业前必要培训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对提高护生业务技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应高度重视老师与护生的意见交流反馈.
作者:刘梅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糖尿病肾病(DN)致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DM)患者重要死因之一.缬沙坦(Val)或卡托普利(Cap)单独使用降低肾性蛋白尿报道较多,但两者联合治疗(Com)降低合并高血压的尿蛋白的情况,报道较少.我们观察了自2004年至2007年12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DN患者42例.其中DN合并高血压患者34例.治疗上采用单独和联合应用Val、Cap方案控制血压.现将其对蛋白尿的作用报道如下.
作者:何同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