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45例临床分析

陶亚江;王富红

关键词:
摘要:周期性麻痹(周麻)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病人的神经肌肉合并症.作者收住以周麻为主要症状而首先就诊的甲亢患者45例,报道如下: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检验科感染危险的防护与管理

    检验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或数据,而许多人体血液、组织标本、体液等是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传染源,标本处理不当对周围环境、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是威胁,对工作人员本身也会产生极大的危险.在我国法制不断健全、法律常识不断普及、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院内外感染管理和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和规范的今天,加强检验科感染危险的防护及管理,充分发挥卫生专业技术队伍防治传染病的主力军作用.

    作者:肖树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和血明目片治疗眼底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血明目片对视网膜静脉阻塞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眼底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研究方法,将视网膜静脉阻塞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眼底出血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24例(34眼),对照组:B组24例(34眼)及C组20例(28眼).A组采用和血明目片口服,5片/次,3次/天,15天为一疗程,中间间隔5天,共3个疗程;B组采用葛根素注射液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静点,1次/天,14天为一疗程,中间间隔6天,共3个疗程:C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50m1静点1次/天,14天为一疗程,中间间隔6天,共3个疗程.以视力,眼底改变和眼底荧光造影改变为疗效判断指标.A、B、C三组治疗前各项主要指标具有可比性.结果:A组治愈率为14.7%,显效率为38.24%,总有效率为85.29%;B组治愈率为11.76%,显效率为35.29%,总有效率为82.35%;C组治愈率为10.71%,显效率为23.53%,总有效率为60.71%.A、B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C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C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和血明目片对视网膜静脉阻塞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眼底出血疗效显著,服用方便,安全可靠.

    作者:车选义;马勇;李裕钦;王建萍;王利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用肠溶阿司匹林、氯呲格雷联合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2周时进行两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64.5%(P<0.01).不良反应:两组在脑出血、消化道出血无差异.牙龈、皮肤黏膜出血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李满生;徐厚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阿魏酸钠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采用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天.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疗效过,副作用小的优点.

    作者:王画普;侯军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益气清毒化瘀法治疗晚期肿瘤15例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应用中医益气清毒化瘀法组成中药三蠲抑瘤汤口服,配合华蟾素和爱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探讨该法联合使用的效果.方法:以三蠲抑瘤汤口服每日一剂,加华蟾素注射液和爱迪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20天为1疗程,连用3~4个疗程.结果:该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稳定肿瘤病灶,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结论:对晚期肿瘤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作者:熊墨年;熊林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分管院长在实施护理垂直管理中的探索与体会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拥有1300名员工,1200张床位,在职护理人员590人,占45%,42个护理单元.每年还从护理专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引进20~30人.长期以来实行了在院长领导下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全体护士的垂直管理体制.从上而下,层层把关,环环控制.

    作者:周志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连钱草总黄酮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连钱草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连钱草总黄酮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从中筛选树脂,并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连钱草总黄酮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D-101型树脂对连钱草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适合于连钱草总黄酮的提纯,经该树脂吸附解吸,饱和吸附量可达50.2mg·g-1,解吸率达90.5%.结论:采用本法分离纯化虎杖中连钱草总黄酮效率高,是可行的.

    作者:陈小英;成明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34例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34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18例乳头发育畸形,10例误诊为乳腺癌,8例误诊为乳腺脓肿,6例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误诊为纤维腺瘤,诊断符合率23.53%.均手术治疗,6例复发,扩大手术范围后治愈.结论乳头内陷畸形是引起该病的重要原因.浆细胞性乳腺炎易误诊为乳腺炎、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常规冰冻切片检查及病灶彻底切除是治疗正确和成功的关键.

    作者:陆学安;鲍荣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35例病理观察及免疫表型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形态学、免疫学特点、和乳腺浸润性癌的关系以及旺炽型普通导管增生、非典型导管增生和低级别导管内癌的鉴别诊断.方法:①观察35例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形态学特点.②对35例导管内增生性病变进行CK5/6、34 B E12染色.结果:乳腺增生病中UDH8例(53%),FEA1例(25%),ADH2例(29%),DICS0例.纤维腺瘤中UDH3例(20%),FEA0例,ADH1例(14%),DICS0例.浸润癌旁组织中UDH4例(27%),FEA3例(75%),ADH4例(57%),DICS9例(100%).UDH中CK5/6阳性率93%、34βE12阳性率100%.FEA中CK5/6阳性率25%、34 β E12阳性率0.ADH中CK5/6阳性率14%、34 β E12阳性率0.DICS中CK5/6、34 β E12全部阴性.结论:DICS、ADH、FEA和乳腺浸润性癌关系密切,绝大多数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病理诊断形态学就可完成,CK5/6和34 β E12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裴文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消栓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薄层扫描法测定消栓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氯仿-甲醇-水(13:7:2)10℃放置过夜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在105℃烘约5min,λS=525nm条件下扫描,以测定消栓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结果表明:样品中黄芪甲苷分离完全,阴性供试品无干扰,黄芪甲苷在在1.05作者单位: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25μg范围内,点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异板精密度RSD为1.58%,异板精密度RSD为1.62%,重现性,RSD为2.1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可行、重现性好.

    作者:轩俊丽;姚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方法及效果,总结救治经验,进一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方法:对3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均采用去骨瓣减压、气管切开以及相应的其它救治措施,对救治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结果:全组治愈21例(55.3%),好转4例(10.5%),植物生存1例(2.6%),死亡12例(31.6%).结论: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脑缺血氧对脑组织的损害,预防脑疝的发生.

    作者:邢乐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19例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分析19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术前确诊7例,其余12例经剖腹探查获诊.19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十二指肠瘘2例,腹腔感染3例,其中3例经保守治愈,2例经手术治愈.本组治愈17例,死亡2例,均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术前确诊较为困难,若延误病情后果严重,应尽量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尤其对高度怀疑病例及早剖腹探查,探查应细致,防止漏诊.而术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保障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王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他莫昔芬联合维生素E、B6治疗乳腺增生症

    乳腺增生是以乳腺腺泡、导管上皮组织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一种既非肿瘤又非炎症的乳腺病变.其本质是乳腺组织结构紊乱,表现为乳腺纤维组织及上皮增生伴囊肿形成,临床特征为乳房肿块和乳房疼痛,常于月经前期加重,行经后减轻.临床上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单纯激素拮抗治疗疗效不巩固,停药后易复发,且不良反应多见,患者较难接受.本院采用他莫昔芬联合维生素E、B6治疗该病,效果满意.

    作者:骆效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改革成为寄生虫学教学改革的首要内容,本文从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寄生虫实验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耿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

    低血糖昏迷是临床上常见的昏迷原因之一,是一组有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而导致脑细胞处于低糖状态的临床综合征[1].低血糖症起病急骤,严重而长期的低血糖可有广泛的神经系统损害导致昏迷.严重时可引起明显的脑功能障碍,尤其是老年人可突发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强直性抽搐、或癫痫样发作等酷似脑梗塞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常首先考虑到脑血管病,造成误诊而延误治疗.洛阳市120急救指挥中心2001年7月至2008年7月共收治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梗死3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陶亚江;张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小儿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31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小儿脾破裂保脾治疗的可行性,我们收集了1997~2007年小儿外伤性脾破裂保脾的患者31例;进行了临床分析,认为保脾治疗安全可行.

    作者:梁顺利;张雍靓;刘安选;闫百治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眩晕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银丹心腩通软胶囊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SISH)眩晕的疗效.方法:随机将EISH伴眩晕病人分为二组,A组34例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组,B组为尼莫地平组,抗高血压药物和剂量A、B二组相同;治疗前后记录眩晕症状情况和血压及药物副反应.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1.2%,显著高于B组的81.3%,血压变化二组无差异性(P>0.05),A组治疗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抗高血压药是治疗EISH眩晕的有效组合.

    作者:金德明;王玉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心绞痛1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符合选入标准的病例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45天后进行主要症状、心电图、LDL-C等疗效分析.结果:治疗显效率88%,总有效率92%.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作者:刘生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五味子宁神口服液对大鼠脑组织中GABA和Glu含量的影响

    目的:测定五味子宁神口服液(WOL)对大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Glu)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WOL的镇静催眠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全自动氨皋酸分析仪测定GABA和Glu的含量变化.结果:WOL提高大鼠脑组织中GABA含量以及GABA/Glu的比值.结论:提高脑内GABA含量以及GABA/Glu比值可能是WOL镇静催眠作用的途径之一.

    作者:饶曼妮;常翠;赵奎;付学军;杨宏图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泪道逆行插管术的护理

    我科开展泪道逆行插管术已有两年,共收治近150例病人.在患者术前术后的治疗护理过程中,我科护理人员结合我州名族聚居这一具体情况,积累了相应的护理经验,也总结了许多教训,现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作者:代素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