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瑶
目的:探讨针灸(头皮针与体针)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分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鼻饲,保护胃粘膜、中和胃酸、补充电解质及保护机体内环境稳定治疗,治疗组采取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上针灸(头皮针与体针)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胃液PH值、血浆皮质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组的血浆皮质醇、ET-1、NO降低幅度要大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头皮针与体针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游弋;余少雄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P)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糖尿病相关性盲主要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我科自2004年元月至2005年12月,对62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患者采用和血明目片配合西药对症治疗,并予对照观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苗保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评价CT及MR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D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DIA的CT及MRI表现.所有患者均在伤后2~72h内接受常规CT与MR检查.结果:26例常规CT检查中,18例结果阳性,8例结果阴性;26例MR检查全部阳性.CT及MRI检查表现为脑白质、胼胝体和脑干的单发或多的发混杂密度或信号病灶.18例患者中,CT仅检出病灶58个,26例患者中,MRI共检出病灶136个.结论:MRI为DAI的临床诊断提供了直接、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对DAI病灶的检出率明显优于CT,MRI对DAI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
作者:吕永革;侯瑜;王泉;赵志清;叶定开;郑锐标;谢淑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34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18例乳头发育畸形,10例误诊为乳腺癌,8例误诊为乳腺脓肿,6例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误诊为纤维腺瘤,诊断符合率23.53%.均手术治疗,6例复发,扩大手术范围后治愈.结论乳头内陷畸形是引起该病的重要原因.浆细胞性乳腺炎易误诊为乳腺炎、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常规冰冻切片检查及病灶彻底切除是治疗正确和成功的关键.
作者:陆学安;鲍荣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221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影像学特点.结果:青年组发病均是男性发病,与吸烟关系密切,冠状动脉以单支病变多见.中年组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与血脂异常、吸烟及高血压等危险冈素有关,冠状动脉以单支和双支病变多见.老年组女性发病率明显增高,男女发病除上述危险凶素外,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近期死亡率增高,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复杂病变多见.结论:青年组AMI均为男性,女性发病年龄较晚,青年组AMI发病与吸烟关系密切,随年龄的增长,冠状动脉多支、复杂病变多见.
作者:金静;屈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我科开展泪道逆行插管术已有两年,共收治近150例病人.在患者术前术后的治疗护理过程中,我科护理人员结合我州名族聚居这一具体情况,积累了相应的护理经验,也总结了许多教训,现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作者:代素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及探讨矫治超高度近视眼的各类屈光手术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临床中观察到的超高度近视患者行各类屈光手术者1 08眼,近视范围-10.00~-24.5D,术前屈光度平均为(-12.25±1.53)D,散光平均为(-1.52±0.55)D:手术方式的选择:①Ⅰ组52眼,行LASIK术:②Ⅱ组23眼,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③Ⅲ组33眼行有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观察平均6月,主要观察术后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及眼前段、眼底情况.结果:3组术后裸眼视力均比术前提高,术后裸眼视力≥0.5者分别是42眼(80.77%)、20眼(86.96%)、28眼(84.84%),术后屈光度分别为(-2.10±2.38)D、(-1.75±1.33)D、(0.83±1.16)D,Ⅲ组平均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4.5%.结论:对于超高度近视,晶状体性屈光手术效果优于LASIK术.对超高度近视屈光手术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眼部情况,手术医师的技术,考虑患者的利益/风险比选择安全、有效、稳定性好的手术.
作者:杨阳;何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拥有1300名员工,1200张床位,在职护理人员590人,占45%,42个护理单元.每年还从护理专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引进20~30人.长期以来实行了在院长领导下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全体护士的垂直管理体制.从上而下,层层把关,环环控制.
作者:周志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急诊抢救148例重症颅腩损伤患者.方法:院前急救行格拉斯哥评分,并行动态检测.早期静脉滴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合理调整血压,气管插管,加强呼吸道管理及生命体征监护等综合措施.结果:138例安全转送入院进行后期治疗,死亡10例.结论:加强急诊抢救是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罗志毅;周筠;文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总结血管瘤样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方法:收集多例血管瘤样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例,通过临床病理学检查,即运用肉眼观察,镜下所见,免疫组织化学总结病理学特点,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11例患者随访,5个月至10年1例复发,全部存活.结论:血管瘤样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很少见,复发低、转移少,恶性程度很低,治疗相对简单,预后较好.
作者:汪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测定五味子宁神口服液(WOL)对大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Glu)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WOL的镇静催眠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全自动氨皋酸分析仪测定GABA和Glu的含量变化.结果:WOL提高大鼠脑组织中GABA含量以及GABA/Glu的比值.结论:提高脑内GABA含量以及GABA/Glu比值可能是WOL镇静催眠作用的途径之一.
作者:饶曼妮;常翠;赵奎;付学军;杨宏图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糖尿病肾病(DN)致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DM)患者重要死因之一.缬沙坦(Val)或卡托普利(Cap)单独使用降低肾性蛋白尿报道较多,但两者联合治疗(Com)降低合并高血压的尿蛋白的情况,报道较少.我们观察了自2004年至2007年12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DN患者42例.其中DN合并高血压患者34例.治疗上采用单独和联合应用Val、Cap方案控制血压.现将其对蛋白尿的作用报道如下.
作者:何同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阿魏酸钠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采用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天.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疗效过,副作用小的优点.
作者:王画普;侯军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形态学、免疫学特点、和乳腺浸润性癌的关系以及旺炽型普通导管增生、非典型导管增生和低级别导管内癌的鉴别诊断.方法:①观察35例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形态学特点.②对35例导管内增生性病变进行CK5/6、34 B E12染色.结果:乳腺增生病中UDH8例(53%),FEA1例(25%),ADH2例(29%),DICS0例.纤维腺瘤中UDH3例(20%),FEA0例,ADH1例(14%),DICS0例.浸润癌旁组织中UDH4例(27%),FEA3例(75%),ADH4例(57%),DICS9例(100%).UDH中CK5/6阳性率93%、34βE12阳性率100%.FEA中CK5/6阳性率25%、34 β E12阳性率0.ADH中CK5/6阳性率14%、34 β E12阳性率0.DICS中CK5/6、34 β E12全部阴性.结论:DICS、ADH、FEA和乳腺浸润性癌关系密切,绝大多数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病理诊断形态学就可完成,CK5/6和34 β E12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裴文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带教老师与实习护生间的沟通交流对实习生学习态度、护理技能操作、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13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教学管理基础上,强调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交流,明确实习目的、意义、就业形势,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重点阐述学生必须掌握的护理技术操作的难点、关键点、技巧;对护理文件书写要求、质量等及时进行沟通、反馈、考核.比较两组学生以上内容的出科考试成绩,鉴定评语.结果:实验组老师对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评价高;两组学生护理技术操作、护理病历书写质量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师生间有效及时的沟通交流对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完成就业前必要培训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对提高护生业务技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应高度重视老师与护生的意见交流反馈.
作者:刘梅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银丹心腩通软胶囊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SISH)眩晕的疗效.方法:随机将EISH伴眩晕病人分为二组,A组34例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组,B组为尼莫地平组,抗高血压药物和剂量A、B二组相同;治疗前后记录眩晕症状情况和血压及药物副反应.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1.2%,显著高于B组的81.3%,血压变化二组无差异性(P>0.05),A组治疗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抗高血压药是治疗EISH眩晕的有效组合.
作者:金德明;王玉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提高门诊输液患儿输液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将144例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不予以干预,分别对2组患者于治疗结束后行重注率和家属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重注人数为5人,占6.94%,对照组重注人数为18例,占25%,家长满意度,观察组满意人数为70人,占97.22%对照组满意人数为45人,占62.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输液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丁桂兰;罗菊香;谢菊香;陈梅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周期性麻痹(周麻)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病人的神经肌肉合并症.作者收住以周麻为主要症状而首先就诊的甲亢患者45例,报道如下:
作者:陶亚江;王富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80岁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住院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02年8月~2008年1月住院年龄≥80岁的AMI患者86例,分为死亡组27例和存活组59例,对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既往病史、梗死部位、并发症等特点,分析死亡高危因素.结果:年龄≥80岁AMI患者住院期问总病死率达31.4%,与死亡密切相关的并发症:心力衰竭36例(41.8%),心源性休克8例(9.3%),心律失常32例(37.2%),肺炎15例(17.4%),梗死后心绞痛12例(15.1%)、心脏破裂4例(4.6%).死亡病例组前壁心肌梗死,既往心梗、既往心衰、糖尿病4项临床特征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80岁AMI死亡率高,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并发症.既往心梗、糖尿病、既往心衰是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洪安;高宝云;屈娜;于秀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调查色达县城乡产褥期妇女的行为习惯,为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提供科学根据.方法:选取近三年城乡经历过产褥期的妇女各220例,采用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比较城乡差别.结果:城乡妇女产褥期饮食行为和其他行为均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城乡妇女产褥期患病均比较严重;城市妇女总体情况较农村为好.结论:城乡妇女均需改变其不良的饮食和行为禁忌,农村妇女更应加强产褥期合理饮食行为和卫生习惯的健康教育.
作者:孙郭劲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