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医疗费用的影响

易庆华;马静;刘雅玲

关键词:糖尿病, 教育, 血糖, 花费
摘要: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教育对患者血糖控制和治疗糖尿病的费用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28名长期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62名患者接受过至少4次糖尿病教育,60名未接受过糖尿病教育,两组患者填写相同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及糖尿病费用方面的调查问卷.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接受糖尿病教育组的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与未接受教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糖水平较未教育组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未受教育组低1.3%(P≤0.01),同时,接受教育组每月花费较未接受教育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教育可以用更少的花费使受教育组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莫匹罗星联合呋喃西林治疗脓疱疮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莫匹罗星联合呋喃西林治疗脓疱疮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脓疱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以莫匹罗星涂患处,且皮损较大处应用呋喃西林溶液湿敷;对照组以红霉素软膏以及碘伏涂患处,3次/d,疗程均1 w.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2%、69.69%;痊愈率分别为88.89%、39.39%.经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相比X2=9.7344(P<0105):痊愈率相比X<'2>=19/1(P<0101),两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匹罗星联合呋喃西林治疗脓疱疮疗效确切,且比较安全.

    作者:温云鹏;罗霭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转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的转律情况.方法:选取2007年~2009年我院住院期间的年龄在20岁~70岁之间的阵发性或初发房颤的病人(病史<1月)共35人(均没有血流动力学改变),1 5位患者予以先常规稀释后胺碘酮150 mg静推,继以450 mg加入500 ml补液中静滴维持24 h左右,后改0.2 tid po,每2周减量,直至0.2 qd po维持.20位患者直接予以胺碘酮0.2 tjd po,每2周减量,直至0.2 qd po维持.用药期间常规随访心电图,看QT间期,转律情况以住院期间,转律为有效,未转律为失效.结果:35人中转律33人,未转律2人,有效率为94%,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转律率高,短期应用安全性较高.

    作者:沈飞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以偏瘫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症(附6例报告)

    糖尿病患者在应用降糖药物治疗期间,因药物过量或饮食摄入不足,易发生低血糖症.轻者表现为饥饿感、心悸、手抖、出汗等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症状,易于诊治;重者则常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而就诊于神经科,临床易于误诊.现将我院诊治6例以偏瘫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症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舒刚明;孟晓落;张云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奇正消痛贴膏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45例临床观察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因素造成的多发伤患者逐渐增多.在临床工作中,许多医生在针对多发伤患者的颅脑创伤、胸腹创伤以及骨折等积极救治的同时,忽视了早期针对闭合性软组织伤的治疗,这样使得部分患者会出现软组织酸痛、功能受损等情况.所以,我院对多发伤患者,早期即用消痛贴膏针对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杰;卢向东;张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慢性腰痛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目的:对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慢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对94例慢性腰痛患者行患处局部应用奇正消痛贴膏治疗,1次/d,持续3 d~5 d.观察治疗前后腰部疼痛、压痛及功能改善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后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94例患者中86例完成全部观察内容.经奇正消痛贴膏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腰椎功能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3.98%.少数患者贴药部位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结论: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慢性腰痛效果满意.

    作者:赵保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多烯紫杉醇(艾素)35 mg,mg/m2,d1、d8、d15天;顺铂25 mg/m2,d1-3天;28天一个疗程,两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及毒性,肿瘤标志物CA125变化情况.结果:24例可评价疗效,CR6例,PR12例,稳定6例,RR(CR+PR)为75%.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其次为胃肠道反应,脱发和周围神经毒性.结论: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姜桂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后路双侧半椎板切除,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典型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25岁~55岁,平均36岁,26例患者均行CT检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其中L4/5间盘突出12例,L5/S1间盘突出8例,L4/5,L5/S1间盘突出6例.采用后路双侧半椎板切除,RF系统(20例),USS系统(6例)内固定及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2个月,平均5个月,26例患者中,优1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8%,结论:后路双侧半椎板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彻底切除椎间盘组织,保留棘突、小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软组织等结构,解除脊髓、神经根压迫,重建下腰椎稳定,操作方便,费用适中,适用于基层医院.

    作者:邓思然;榻天勋;罗雨桥;李兴;罗柏锋;罗杰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新心肺复苏培训方案的满意度调查及解析

    目的:了解我院医护人员对新徒手心肺复苏培训流程的满意度.方法:对我院参加新徒手心肺复苏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随机调查参加培训的共128名医护人员,总体认为新培训方案优于原方案,特别是环境的判断、意识判断及操作流程明显好于原方案(P<0.05).结论:新的培训方案更适用于心肺复苏培训.

    作者:孟凡山;赵玉兰;戴冬梅;李彦;郭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前臂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本组前臂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38例中6例采用甘露醇治疗,5例行筋膜切开减压,22例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切开筋膜减压,5例截肢.分析了治疗时机和疗效的关系.结果:发病后12 h内获得正确治疗的12例中11例肢体功能恢复正常,l例留下缺血性肌挛缩,占8.33%;发病后12 h~24 h10例中有3例留下肢体缺血性肌挛缩,占30%;发病后24 h~180 h11例中有9例留下肢体缺血性肌挛缩,占81.82‰5例发病后36 h~120 h送至医院后见肢体呈紫黑色而行截肢术,其中2例因肾衰死亡.结论:治疗的效果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要力争在发病后12 h内获得正确治疗,对本症治疗宁可过早切开减压,也不可延误手术的时机.

    作者:陈铁峰;周雄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初治BCR/ABL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初治BCR/ABL+-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疗效.方法: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荧光原位杂交检查确诊为初治BCR/ABL+-ALL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用vDLP加伊马替尼方案诱导化疗,对照组24例单用VDLP方案诱导化疗,治疗组完全缓解后伊马替尼与化疗交替进行巩固及强化治疗,对照组单用化疗进行巩固及强化治疗.结果:治疗组经第1疗程诱导治疗后获完全缓解率(CR)共20例(83.3%),对照组经第1疗程诱导治疗后获CR共13例(54.2%),(P<0.05).治疗组20例完全缓解的患者,中位缓解期13(7~19),个月,对照组13例CR,中位缓解期6(3~9)个月(P<0.05).含伊马替尼治疗组与不含伊马替尼治疗组2 a总生存率(OS)分别是45.8%和12.5%(P<0.05).结论:伊马替尼联合化疗诱导治97BCR/ABL+-ALL,CR较常规化疗明显提高.化疗与伊马替尼交替进行巩固及强化治疗,中位缓解时间及生存时间也较单用化疗明显延长.

    作者:谭琳;聂波;谢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危重症急救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与比较喉罩(LMA)和气管插管(TT)在危重症急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急救患者110例,随机分为LMA组和TT组.以往急救一般采用TT进行急救.由于患者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生理解剖特点等因人而异,急救TT相当一部分难度很大,成功率不高,反复操作失败延误抢救时机,心血管应急反应大甚至促使病情恶化.更甚至引起医疗纠纷.随着麻醉科学的发展,临床麻醉中麻醉插管器械的不断更新,LMA近年已应用于危重症的临床急救.结果;LMA组和TT组在急救的过程中难易程度,操作所需时间,一次性TT或置入LMA的成功率,复苏成功率及心血管反应有明显的差别.结论:LMA能更安全、更有效、更快捷地用于临床急救,一次性成功率达97.4%.

    作者:晏斌林;冯清洲;叶惠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急性硫化氢中毒的抢救和护理

    2009年4月5日上午10时许,庄市街道庄市村民工在清理腌渍池污物时,吸入大量硫化氢造成三人重度中毒,送入我院急诊室.经急诊室和病房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积极抢救和护理,均痊愈出院.

    作者:陈晓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降纤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纤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条件的病例随机分二组.对照组给予脉络宁和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降纤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并对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进行比较,观察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纤维蛋白原指标改善明显,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降纤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协同作用,可增加疗效,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

    作者:王冬青;郝富仙;闫志刚;梁红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糖尿病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医疗费用的影响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教育对患者血糖控制和治疗糖尿病的费用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28名长期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62名患者接受过至少4次糖尿病教育,60名未接受过糖尿病教育,两组患者填写相同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及糖尿病费用方面的调查问卷.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接受糖尿病教育组的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与未接受教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糖水平较未教育组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未受教育组低1.3%(P≤0.01),同时,接受教育组每月花费较未接受教育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教育可以用更少的花费使受教育组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

    作者:易庆华;马静;刘雅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温肾活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肾活血法配合温感型好及施贴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纯随机对照设计,100例肾阳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温肾活血汤内服结合温感型好及施贴剂外敷;对照组给予单纯温感型好及施贴剂外敷,两组共进行为期8 w的治疗,8 w后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二组患者的VAS计分与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后均获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显效率75.41%高于对照组5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1,P=0.015<0.05).结论:温肾活血汤内服联合温感型好及施贴剂外敷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纯温感型好及施贴剂外敷.

    作者:张雪飞;周厚明;孙保国;陈树清;陈泽雄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三联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58例

    目的:临床观察以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的总体效果.方法:将58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奥美拉唑、替硝唑、胶体果胶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结果:在改善临床症状和溃疡愈合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Hp转阴率方面,治疗组效果大大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使用奥美拉唑、替硝唑、胶体果胶铋的三联疗法能有效治疗Hp阳性胃溃疡,并显著提高Hp转阴率.

    作者:邓冲雨;吴向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外伤性脾破裂36例非手术治疗体会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为常见,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脾切除.随着现代脾脏外科研究的深入,认为脾脏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保脾治疗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作者:刘乃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银花泌炎灵治疗慢性前列腺炎(IIIA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银花泌炎灵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ⅢA型)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诊断标准的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120例,口服银花泌炎灵片,每次4粒,每天4次,疗程30 d,以NIH--CPSI评分和前列腺液(EPS)常规中自细胞计数为指标,治疗前后进行评估、比较.结果:HIN-CPSI总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23.67±6.34)分和(13.79±5.32)分;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15.37±5.02)分和(8.72±3.50)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8.31±2.67)分和(5.07±1.93)分;EPS中自细胞计数治疗前后分别为(26.86±3.1)个/HP和(12.53±2.3)个/HP.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临床治愈20例,显效28例,有效5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85.8%.结论:银花泌炎灵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蔡震宇;杨晨迪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硫酸依替米星联合抗菌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硫酸依替米星联合抗菌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重症肺炎60例治疗分两组:治疗组30例用硫酸依替米星联合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感染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28/30),而对照组为83.33%(25/30).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后重症肺炎的有效率有明显的提高.结论:硫酸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在重症肺炎的治疗中,其治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作者:刘君;张娅妮;罗艳红;于沛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了解其化疗方案疗效.方法:收集免疫组化检测三阴性的106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生存情况.观察其化疗方案分布并回顾分析其疗效.结果:中位发病年龄53.7岁.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未转移淋巴结数量,分期及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与TNBC生存有关.辅助治疗中,含紫杉类方案与葸环类方案相比,5 a生存率94.7%和76.0%.复发转移患者常使用的化疗方案依次为紫杉类76.9%,含铂方案46.2%,含吉西他滨方案42.3%.接受含铂方案化疗患者与未接受含铂方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S)分别为36.0个月和21.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NBC在我国的发病情况与文献报道相当.术后未转移淋巴结个数与TNBC预后相关.辅助治疗中,紫杉类方案优于其他方案.姑息治疗中,含铂方案可延长生存.值得进一步进行前瞻性研究.

    作者:李大鹏;王振欣;冯军;王蓉;陈凯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