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发;陈精予
矿井及工业爆破时,产生的有害气体以一氧化碳为主,同时有较高浓度的二氧化氮、氨、光气和粉尘等有害物质,在通风不良、防护意识不强、防护设施不到位的情况下,作业人员极易发生混合气体中毒.我县地处山区,铅锌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企业较多,急性炮烟中毒时有发生,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死亡,且中毒者多为青壮年男性,给人民生命财产及矿山安全生产带来极大损失,其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现将我院2005年~2008年收治的26例急性炮烟中毒患者做一分析.
作者:赵志华;张文杓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为了确保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冷藏药品,引入冷链管理加强了对冷藏药品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作者:詹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硫酸依替米星与银花泌炎灵片联合治疗尿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患者应用硫酸依替米星和银花泌炎灵片联合给药.结果:30例尿路感染患者,显效21例,有效6例,进步2例,有效率为96.7%.结论:硫酸依替米星与银花泌炎灵片联合治疗尿道感染是较理想的药物组合,较文献报道单一用药治疗疗效有显著提高.
作者:韦强;于沛涛;罗艳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和肺结核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可望检测血清中VEGF能成为对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指标之一.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40例肺癌患者、20例健康人、20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肺癌患者血清中VEGF含量与健康人、肺结核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和肺结核患者,血清VEGF是有助于肺癌诊断及与肺结核鉴别诊断的一项有效指标.
作者:付和谊;王仁敏;卢冰;王文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评价氨溴特罗口服液在临床上改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表现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5例3个月至3岁患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氨溴特罗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5 d后呼吸道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氨溴特罗口服液对于改善下呼吸道患儿的咳嗽,痰液黏稠,排痰困难,喘息等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李涤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起病在1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29).对照组予胞二磷胆碱、维脑络通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分别于第1、3、5 d加用降纤酶10 BU,5 BU,5 B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比较治疗1 W后两组的治疗效果.降纤酶治疗组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88.6%;而对照组总有效率62.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改变,而纤维蛋白原降低.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副作用少.
作者:周世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阿拉明联合佐治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治疗组34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阿拉明静滴,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酚妥拉明、阿拉明联合治疗小儿肺炎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缩短病程之功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疾病及急腹症,多为输卵管炎症、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输卵管手术史、辅助生殖技术、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等因素引起,随着婚前性行为增加,输卵管炎症发病率的上升,宫外孕亦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欧阳爱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外侧解剖板结合内侧重建钢板治疗严重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16例严重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采用经皮微创外侧解剖板结合内侧重建钢板固定,术后行早期CPM无痛功能锻炼.结果:患者均获长期随访6个月至18个月,平均12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至8个月.按Iowe[1]膝关节评分,优4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7.5%.结论:经皮微创外侧解剖板结合内侧重建钢板治疗严重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切口坏死感染发生率低,避免后期胫骨平台塌陷及膝关节内翻畸形,可早期功能锻炼,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逸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在ICU危重病人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在ICU里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各类呼吸衰竭的危重病人120例,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各60例,先静注咪唑安定0.04~0.06 mg/kg+芬太尼1~2 ug/kg行镇静镇痛诱导,以咪唑安定0.03~0.2 mg(kg·h)、芬太尼0.05~0.2ug/(kg·h)的剂量,用注射泵持续混合静脉内泵入.维持理想的镇静深度约2级~3级.观察各项镇静指标.结果:达到满意镇静深度的时间(54.4±9.6)s,镇静效率94%.停药后苏醒时间(142±28)min,有8例用药后出现血压下降,经短暂处理后恢复,6例停药清醒后再入睡,5例停药后出现恶心.结论: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作为ICU镇静镇痛剂安全有效,只要合理地实施镇静镇痛方案,能使ICU病人取得满意的镇静镇痛效果,可减少对危重病人的刺激,减少痛苦,降低氧耗量和能量消耗.
作者:誉铁鸥;周立新;马明远;方滨;毛克江;李轶男;邹毅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的治疗结果.方法:经B超检查明确子宫肌瘤共32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随访观察肿瘤体积、子宫体积、月经等判定疗效.结果:93.8%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经随诊,74.6%肌瘤明显缩小.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珍;陈铃雄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开展临床用药咨询工作,提高药物咨询工作质量和水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临床药学服务.方法:收集药物咨询内容,分析药物咨询的意义.结果:用药咨询工作可以解决医生用药、护士护理以及患者治疗疑问等诸多问题,提高药物治疗的作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使药物使用更加安全、经济、合理、有效,也起到改善医患关系的作用.结论:药物咨询工作可以让药师积累丰富的用药实践经验,掌握更扎实的药学知识,缓解了医患关系所存在的误解和矛盾.
作者:林蔓娇;何鸿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分为尿毒清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酐(Scr)和血清尿素氮(BUN)指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尿毒清颗粒组治疗后BUN、Sc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BUN、Scr、无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清颗粒治疗CRF患者有明显效果,是CRF非透析治疗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刘昌发;陈精予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6例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结果:8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 min~55 min,术后1 d~5 d出院.结论: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创伤小、治疗效果好,尤其对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和开放手术后复发者可以作为首选.
作者:高向林;吴振声;何暖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76例.结果:经平均14个月(10~2个月)的随访,全部患者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髋膝关节功能活动优良.结论: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创伤小,不需X线透视,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好,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于克迎;张兆德;余永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辨证加用中药口服,并合用中医外治法.结果:治愈78例,显效11例,有效率为88%.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使糖尿病足的疗效提高.
作者:冯秀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3例原发性肾综合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泼尼松和调节血脂、抗凝等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联合参麦注射液.疗程16w.结果: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血脂、血浆白蛋白、泼尼松的用量、复发率等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泼尼松、调节血脂、抗凝等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纯泼尼松、调节血脂、抗凝等治疗的效果.
作者:李有跃;华伟;刘福文;郭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肝爽颗粒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分为2组,治疗组30人,服用拉米夫定联合肝爽颗粒;对照组10人,单独服用拉米夫定,治疗3个月.以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为观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4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P<0.01).结论:采用肝爽颗粒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使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含量显著下降,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有效的方案.
作者:金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以兰索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能否缩短抑酸剂的应用疗程.方法:116例D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兰索拉唑30 mg,1次/d,阿莫西林1.1 g,2次/d,克拉霉素0.25 g,2次/d,总疗程2 w.对照组给予上述治疗2 w后,再单独应用兰索拉唑30 mg,1次/d,继续应用2 w,总疗程4 w.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论溃疡愈合率或幽门螺杆根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进行2 w的三联治疗,对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及根除幽门螺杆菌十分有效,可明显缩短抑酸剂的应用疗程.
作者:王海燕;李芳霞;秦丽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作用和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将120名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60)和三七总皂苷组(n=60),进行C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ET-1、NO、vWF、t-PA、PAI水平.结果:治疗后,三七总皂苷组CSS评分(75.11±14.47)分,常规治疗组CSS评分(69.62±15.29)分,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三七总皂苷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ET-1水平明显下降,NO含量明显升高,vwF、PAI水平降低,t-PA水平升高,表明三七总皂苷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结论:三七总皂苷能有效保护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作者:卢玲;葛美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