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陈铃雄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76例.结果:经平均14个月(10~2个月)的随访,全部患者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髋膝关节功能活动优良.结论: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创伤小,不需X线透视,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好,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于克迎;张兆德;余永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硫酸依替米星与银花泌炎灵片联合治疗尿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患者应用硫酸依替米星和银花泌炎灵片联合给药.结果:30例尿路感染患者,显效21例,有效6例,进步2例,有效率为96.7%.结论:硫酸依替米星与银花泌炎灵片联合治疗尿道感染是较理想的药物组合,较文献报道单一用药治疗疗效有显著提高.
作者:韦强;于沛涛;罗艳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主要的手段之一,但由于常规化疗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免疫力低下,胃肠道反应等.
作者:李林均;张军;刘奉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60例脑动脉瘤患者行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均顺利完成,治疗后GCS 13~15分48例,GCS 9~12分8例,3~8分4例,住院时间为7~15 d,术中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术后半年随访无再出血.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后,除给予一般护理外,还应重视术前评估,充分的准备,心理护理,密切观病情变化,进一步加强护理操作规范,才能确保治疗的良好效果.
作者:李穗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口服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要求取宫内节育器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术前30 min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ug;对照组30例,按常规方法取宫内节育器,比较两组取环的难易程度、病人的痛苦程度和一次性取环成功率及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取环的难易程度、病人的痛苦程度和一次性取环成功率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中为安全,有效的软化宫颈的方法.
作者:沈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是中心性血管痉挛性视网膜病变,主要的病变在黄斑部水肿.本病为眼科较为常见的眼底病之一,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针刺的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科
作者:庄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为了确保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冷藏药品,引入冷链管理加强了对冷藏药品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作者:詹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高血压脑出血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42例中肺内感染15例(35.7%),消化道出血12例(28.6%),死亡4例(9.5%),2例(4.8%)再出血.ADL评价:Ⅰ级8例,Ⅱ级16例,Ⅲ级6例,Ⅳ级6例,Ⅴ级2例.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病残率低,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殷陶冶;张永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TPN)组各27例,予以保守治疗,并分别进行EN、TPN支持治疗.结果:经过2 w的治疗后,血糖和血淀粉酶两组较支持前均显著下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两组较支持前均显著升高.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CT评分较支持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项评分比较,EN组显著低于TPN组.EN组的住院天数和感染发生率也显著低于TPN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作者:李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前列舒通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60例,按临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予前列舒通胶囊、癃闭舒胶囊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前列腺症状评分、尿流率、残余尿量等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体积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舒通胶囊在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症状等方面的疗效优于癃闭舒胶囊.
作者:罗慧旗;曾桓聪;张俊;丘勇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在ICU危重病人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在ICU里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各类呼吸衰竭的危重病人120例,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各60例,先静注咪唑安定0.04~0.06 mg/kg+芬太尼1~2 ug/kg行镇静镇痛诱导,以咪唑安定0.03~0.2 mg(kg·h)、芬太尼0.05~0.2ug/(kg·h)的剂量,用注射泵持续混合静脉内泵入.维持理想的镇静深度约2级~3级.观察各项镇静指标.结果:达到满意镇静深度的时间(54.4±9.6)s,镇静效率94%.停药后苏醒时间(142±28)min,有8例用药后出现血压下降,经短暂处理后恢复,6例停药清醒后再入睡,5例停药后出现恶心.结论: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作为ICU镇静镇痛剂安全有效,只要合理地实施镇静镇痛方案,能使ICU病人取得满意的镇静镇痛效果,可减少对危重病人的刺激,减少痛苦,降低氧耗量和能量消耗.
作者:誉铁鸥;周立新;马明远;方滨;毛克江;李轶男;邹毅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辨证加用中药口服,并合用中医外治法.结果:治愈78例,显效11例,有效率为88%.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使糖尿病足的疗效提高.
作者:冯秀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近几年来内窥镜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阴道镜,改变了传统的固定点活检的方式,采用阴道镜下异常部位进行活检,提高了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本文通过320例阴道镜检查就如何尽快掌握镜检技巧,提高镜下分辨力谈谈笔者的体会.
作者:姚建菊;尚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分为尿毒清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酐(Scr)和血清尿素氮(BUN)指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尿毒清颗粒组治疗后BUN、Sc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BUN、Scr、无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清颗粒治疗CRF患者有明显效果,是CRF非透析治疗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刘昌发;陈精予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显微解剖及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10例尸头标本,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对面神经及其周围血管逐层解剖,观察,测量及照相,临床应用该入路治疗面肌痉挛10例.结果:小脑下前动脉是主要的责任血管;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能够到达CPA区,充分暴露面神经、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结论:血管压迫是面肌痉挛的主要病因,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可获得足够的操作空间,能够满足微血管减压术的需要.
作者:彭志强;何永垣;田广永;谢锐滔;欧阳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起病在1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29).对照组予胞二磷胆碱、维脑络通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分别于第1、3、5 d加用降纤酶10 BU,5 BU,5 B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比较治疗1 W后两组的治疗效果.降纤酶治疗组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88.6%;而对照组总有效率62.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改变,而纤维蛋白原降低.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副作用少.
作者:周世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苦杏仁已有两千余年的药用历史,为传统的止咳平喘药.自汉代以来大量的医药文献中,保存了苦杏仁炮制方面的丰富资料.认真整理和研究这些传统经验,对于深入开展苦杏仁炮制现代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本文对苦杏仁炮制的历史沿革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岳北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3例原发性肾综合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泼尼松和调节血脂、抗凝等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联合参麦注射液.疗程16w.结果: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血脂、血浆白蛋白、泼尼松的用量、复发率等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泼尼松、调节血脂、抗凝等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纯泼尼松、调节血脂、抗凝等治疗的效果.
作者:李有跃;华伟;刘福文;郭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坤复康胶囊治疗腹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坤复康胶囊治疗腹痛77例.结果:治愈29例,占37.7%;有效37例,占48.1%:总有效率85.8%.结论:提示坤复康胶囊具有活血化瘀、清利湿热之功效,治疗属气滞血瘀、湿热蕴结之腹痛有很好疗效.
作者:王素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外侧解剖板结合内侧重建钢板治疗严重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16例严重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采用经皮微创外侧解剖板结合内侧重建钢板固定,术后行早期CPM无痛功能锻炼.结果:患者均获长期随访6个月至18个月,平均12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至8个月.按Iowe[1]膝关节评分,优4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7.5%.结论:经皮微创外侧解剖板结合内侧重建钢板治疗严重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切口坏死感染发生率低,避免后期胫骨平台塌陷及膝关节内翻畸形,可早期功能锻炼,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逸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