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福山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在GP方案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61例,以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作为实验组(31例),与30例单纯化疗组对照,观察其疗效、毒副作用、KPS评分改变、细胞免疫功能等.结果:实验组CR+PR为45.2%,略高于对照组的40%,但PR+CR+MD达74.2%,显著高于照组.可部分减低毒副作用,显著改善KPS.且CD4/CD8比值治疗后升高,并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NSCLC可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仲几春;张道松;朱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比较临产与未临产足月孕剖宫产手术对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128例单胎足月妊娠且无严重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初产妇,其中未临产组81例,临产组47例.观察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发热和其它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时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红蛋白含量均较术前下降,但两组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0).手术开始至胎儿取出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发热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过程中,两种手术方式都没有发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亦无产后出血病例发生.结论:剖宫产是解决难产的手段,临产后行剖宫产并不会增加产妇产后患病率.医生在生产前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更好的分娩方式.
作者:王晓银;董江华;阳宇波;刘敬涛;赵清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异丙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商品名:诺扬)麻醉在人工流产术病人门诊手术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60例门诊人工流产手术病人,分为A、B两组,A组异丙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静脉麻醉,B组为笑气吸入麻醉,观察术中的镇痛效果,监测术前、术中的HR、MAP、SPO:变化.结果:A组麻醉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B组(P<0.05);而在血流动力学方面,A组和B组术前、术中的HR、MAP、均无明显改变而呼吸抑制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静脉麻醉可有效应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术中,且麻醉效果确切,麻醉用药应注意选择合适剂量和注药速度以避免对呼吸循环的抑制.
作者:李江;陈敏;瞿煦临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地黄6个品种地黄的干茎中梓醇含量的差异.方法:梓醇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结果:北京I号茎中梓醇含量高.结论:不同品种地黄叶中梓醇含量有明显差异.
作者:李云;孙利伟;赵小顺;岳永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乙胺碘呋酮对伴器质性心脏病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18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按一定的治疗方案,分别服用乙胺碘呋酮和心律平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9.3%,而对照组为4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且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乙胺碘呋酮与心律平相比,更能安全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并能改善心功能.
作者:高敬堂;高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仝小林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内分泌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对中医内科糖尿病及疑难杂症的研究工作具有很高学术建树,主持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中华医学会多个奖项,从医几十年,潜心研究中医经典理论,对临床常见疑难杂症的治疗经验颇丰,笔者有幸随师临证,
作者:赵林颖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乳癖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乳癖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56例,疗程短者30天,长者120天.结果:治愈30例,占53.6%;显效15例,占26.8%;好转6例,占11%;无效5例,占8.9%,总有效率91.1%.结论:本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症有独特的功效.
作者:王凤鸣;黑龙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水肿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45例,静滴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和醋酸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40例,静滴20%甘露醇和醋酸地塞米松治疗.通过测定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脑灌注压(CPP)、血浆渗透压、尿量及血尿常规等,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给药后均能迅速降低ICP,提高CP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肾功能的损伤较轻且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及P<0.05).结论: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脑水肿疗效肯定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晟;谢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评价盐酸昂丹司琼联合泮托拉唑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临床疗效.方法:76例患者,均在化疗前1小时静脉滴入盐酸昂丹司琼8 mg,完毕后静推地塞米松5mg,接着静滴泮托拉唑40 mg,完毕后开始按顺序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化疗药物,化疗结束1小时再重复静脉滴入盐酸昂丹司琼8 mg.结果:控制呕吐的完全有效率为92.1%.结论:该治疗方法简便,效果优良,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莉;陈亚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大潮气量、高呼吸末正压(PEEP)肺开放策略,探索容量辅助控制通气、小潮气量、呼吸末正压治疗下,难以纠正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低氧血症的策略.方法:容量辅助控制通气,潮气量为6 mL/kg~8 mL/kg,PEEP为10cmH2O~15 cmH2O,FO2<60%机械通气过程中,提高PEEP20 cmH2O~30 cmH2O,潮气量(VT)15 mL/kg,氧浓度为100%,开放通气2 min~3 min.低氧血症纠正,恢复基础通气模式和参数.结果:PEEP20 cmH2O~30 cmH2O,潮气量(VT)15 mL/Lg肺开放治疗ARDS有效率达96.87%(31/32).结论:肺开放通气,促使萎陷肺泡开放,改善通气血流比例,提高PaO2,有效纠正低氧血症,为治疗ARDS的有效策略.
作者:邵发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初诊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短期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泵(CSⅡ)组及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组.结果:提示CSⅡ组及MSⅡ组治疗均可有效降低血糖,但前者显著优于MSⅡ组(P<0.01),两组均可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CSⅡ组较MSⅡ组效果好(P<0.01).结论:胰岛素泵可迅速有效使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消除高血糖的毒性作用,缩短血糖达标天数,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可延缓胰岛β细胞功能的衰退.
作者:韩华;耿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远处转移主要发生于腹膜以及肝脏,胃癌肠道转移并不多见[1] .Jang等[2] 研究了996例胃癌患者,其中23(2.3%)例患者出现肠道转移.从发现原发胃癌到发现胃癌肠道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6个月,也有个别病例胃癌术后10年发生肠道转移.我院收治1例,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作者:范福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探讨对高血压病的治疗起到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对东山街道6个社区36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诊断标准[1] 和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要求,对高血压进行分级和按照社区慢性病的管理规范进行随访管理.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干预,高血压患者体重超标、情绪急躁、吸烟、饮酒、高脂饮食、饮食偏咸、运动量少等7项干预指标中,均有显著效果.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晓亮;李敏;郁红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了解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内炎症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06年3月~2008年3月确诊支气管扩张的患者(支扩组)48例以及我院健康医务工作者(对照组)10例分别采取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测定痰以及血浆中的白细胞介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以及对其水平作比较分析.结果:支气管扩张患者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气道IL-6、IL-8、TNF-α以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且在急性加重期增高得更为明显.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中的中性粒细胞水平与IL-8和TNF-α水平有相关性;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中的中性粒细胞水平只与IL-8水平有相关性.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气道内存在以中性粒细胞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且在急性加重期表现得更为明显.
作者:李敏菁;胡少芝;罗志扬;温业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成功后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以探索预防和控制AMI患者心功能下降的新途径.方法:采用运动平板试验评价的方法,将98例静脉溶栓后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5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灯盏花素对AMI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运动诱发ST段下移0.1mv所需时间明显延长,ST段下移持续时间缩短,大负荷量明显增大,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灯盏花素对AMI患者运动耐量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作者:江克林;黄英虎;张云峰;唐雄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妊产妇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以及如何减少误诊率、提高治愈率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1年~2008年神经内科和妊产妇救治中心住院的16例妊产妇脑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了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资料、治疗及预后等情况.结果:产前发病4例,产后发病12例.多以头痛、视物模糊、意识障碍、癫痫大发作等为首发症状,可有或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实验室检查多有纤维蛋白原升高、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升高等.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等多为双侧多发性脑梗塞,MRV及DSA显示为大脑浅静脉、上矢状窦、下矢状窦、横窦等血栓.经综合治疗后除1例死亡外余病例均完全恢复,未留下后遗症等.结论:妊产妇脑静脉血栓形成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易误诊.对起病较急的颅高压伴或不伴神经、精神功能障碍的妊产妇,需高度怀疑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应尽早行MRI、MRV或DSA等检查.确诊后宜尽早以脱水降颅内压、低分子肝素抗凝、巴曲酶降纤或尿激酶溶栓等综合治疗,可大大提高治愈率,预后良好.
作者:匡永锋;张中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及其病程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及其特征的关系.方法:503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组,按照有无冠状动脉狭窄及其程度分为六组.根据造影结果对资料进行分组比较和定量评价.结果:随着高血压病患病时间的延长,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逐渐加重,三支病变和弥漫病变逐渐增多;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01,P<0.0001.随着高血压患病时间的延长,Gensini评分基本呈逐渐增加的关系,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283,P<0.0001.说作者单位:261041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明高血压病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结论:高血压病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高血压病患者病程愈长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及范围愈重.
作者:赵春华;伦增瑞;张俊刚;王健;季祥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以往治疗面部扁平疣较多单独采用口服药物效果较差,而加用物理治疗又易留下色素沉着.我科目前采用免疫增强剂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联合中药贼疣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海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丙戌酸钠血药浓度监测临床应用.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0月我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的癫痫患者218例.对服用VPA达治疗剂量后3个月患者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及疗效评定.结果:血药浓度<50 μ g/mL33例(15.13%),50μ g/mL~100μ g/mL,156例(71.55%),>100μ g/mL 29例(13.3%).结论:临床治疗药物监测中,不能凭剂量来估计血药浓度和评价疗效,应进行VPA的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及时调整剂量,实施个体化给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麻铭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药品管理是保证医院医疗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社区药房药品管理和对药房药剂人员的管理和培养两个方面讨论一些强化中心药房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师应从简单的药学服务做起,不断充实和完善药学工作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能够真正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作者:孙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