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翠平;汉建忠;龙敏琦;刘湘华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等地发生里氏8.0级地震,云南医疗队于2008年5月20日由四川江油等地转运回灾区伤员共188名.我院石林天奇医院收治了108名伤员,其中的20例为颅脑损伤,在此我们将对这20例病历做一分析,就其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进行探讨.
作者:赵宁辉;李剑铠;杨达宽;朱榆红;曹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膜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方法,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2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膜部室间隔缺损病例经国产膜部室间隔封堵器行封堵介入治疗,术前所有病例经胸超声心动图初筛选,左室造影终筛选确定.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18~36岁,平均30岁,术中所有病例均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随访3个月~1年,胸超声心动图、X线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2例封堵手术成功,即刻手术成功率100%,无残余分流,无主动脉瓣反流、房室瓣反流,未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患者胸闷、心悸症状消失,心电图随访无房室传导阻滞也无束支传导阻滞并发症,封堵伞位置良好.结论:国产封堵器封堵介入治疗成人膜部室间隔缺损是有效、安全的.
作者:李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接受MMF治疗,对照组接受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并进行评价.结果:治疗24周后:MMF组总有效率为81.81%,与CTX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MMF组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较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霉酚酸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田玉梅;张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又名RU486)是一种受体水平抗孕激素,可与孕激素受体(PR)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导月经并促进宫颈成熟等作用.米非司酮可显著提高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小剂量序贯合并前列腺素类药物可获得满意的终止早孕效果;因此适用于抗早孕、催经止孕、胎死宫内引产等,与前列腺素类药物联用可提高抗早孕完全流产率.本文就其在妇产科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尹学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外髁骨折的外科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收治的38例胫骨平台后、外髁骨折患者,患者平均年龄42.3岁(20~58岁),按AO分型:41-B2型22例,41-B3型11例,41-C5例,所有病例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1、3、6、12、24个月随访患者,行摄片及关节活动度检查,测定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胫骨平台后倾角(PA).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24个月,平均18.4个月.患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评分标准:优28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9.5%.所有病例无感染、内固定失败情况.结论:膝关节的后外侧入路较前外侧入路能更充分暴露后关节间隙及胫骨平台后、外髁,为骨折的直视复位和植骨内固定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空间.
作者:管华鹏;刘欣伟;苏佳灿;张春才;付青格;禹宝庆;许硕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9月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1例(GDM组)与随机选择同期住院中非妊娠期糖尿病、无内外科并发症的孕妇81例(对照组),就孕产妇并发症、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围产儿情况作比较分析.结果:对孕妇影响及新生儿影响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应该及时发现,控制血糖,降低母婴并发症.
作者:张春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偷窃综合征是由于桡动脉与头静脉作侧侧吻合以后,桡动脉的血经过头静脉短路流回心脏引起,桡动脉的远端处于低压状态,而尺动脉的血经过手掌的动脉弓及远端桡动脉也流到头静脉,这样造成手指的动脉血流量明显减少,而引起手指发冷、麻木及疼痛等症状严重缺血发生手指坏死.在临床上,动静脉内瘘偷窃综合征发生率极低,我院近五年共行动静脉内瘘术107例,而姓本病者仅2例,现就护理简介如下:
作者:刘晓枫 刊期: 2009年第05期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50例患者均为CT或磁共振检查证实为脑梗塞.有轻度语言不清或肢体活动不灵等症状,均为住院病例.采用随机分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18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7例,年龄小者39岁,大者78岁,平均年龄61岁.伴高血压者21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邹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回顾总结23例胸腰椎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认为只要全面了解病情,分析潜在并发症,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手术的成功及术后的康复.
作者:黄云英;黎柱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便于临床上更好地使用.方法:收集我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进行分析、统计、归纳.结果:我院使用的27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中,有11个列出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症状有12类.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如注意配伍、合并用药、使用剂量、滴注速度、开瓶后放置时间、患者个体差异等问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大大降低.
作者:陈爱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心理护理已经成为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部分,病人在患病期间不仅要从整体上对症治疗,同时更要注重其在心理精神方面的改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临床眼科的一种常见病,眼痛剧烈伴同侧偏头痛,视力急剧下降,使患者身心受到极大痛苦,现通过对9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观察及其心理护理的应用,使患者消除焦虑,心情舒畅,坚定信心,配合治疗,达到疾病治疗的效果,充分体现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作者:李岱霖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42例Pilon骨折患者接受了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在入院时急症行伤口处理及临时崮定.待2周后软组织条件允许切开手术后行内固定.结果:随访12月~30月,平均18个月.参照改良Mazur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优:21例;良:15例;可:5例:差:1例.结论: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具有传统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优势,并允许了软组织条件恢复,治疗Pilon骨折手术效果满意.
作者:朱奇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经验性脱机和程序化脱机在机械通气(MV)撤机的临床效果.方法: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行机械通气的患者67例,根据脱机方式不同分为经验性脱机组和程序化脱机.比较两种脱机方法的MV时间、监护室住院时间、脱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等差异.结果:两组重症肌无力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比较,程序化脱机组比经验性脱机组MV时间、监护室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有明显缩短(P<0.05):VAP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方面,程序化脱机组均明显低于经验性脱机组(均P<0.05).结论: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机械通气时采用程序化脱机能明显缩短MV时间和监护室住院时间,提高脱机成功率,降低VAP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大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策略.方法:运用循证护理,先确定60例机械通气病人需要解决的问题,后针对问题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寻找直接和间接实证,并对其真实性、可靠性、临床价值及实用性进行分析、归纳,选择佳护理证据,研究出佳护理策略,制定出佳护理方案,并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机械通气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例,发生率为8.3%,低于文献报道14.3%.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对机械通气病人运用恰当的护理策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王淑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现代交通及高层建筑的发展,严重胸外伤在创伤中所占比例日趋增多.胸部外伤不仅直接影响呼吸循环系统功能,引起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而且常合并有全身多处复合伤,故往往伤势危急,病情变化快,严重的胸外伤死亡率较高.本文就1994年8月至2007年8月收治452例胸部外伤,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超华;许洪峰;杨阳;潘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使用鲎试剂检测呋塞米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当样品作25倍稀释时,呋塞米注射液对鲎试剂的凝集反应未见干扰作用,测试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来控制呋塞米注射液的质量.
作者:刘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文分析了传统基础医学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弊端;认为健全和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有利于实验室的建设;探讨医学实验室体制发展的综合化模式与医学实验室综合项目管理的网络化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和规范实验教学管理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与加强和规范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有利于为实验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具体措施,后主张适应时代需要,促进资源共享.
作者:李小亚;刘文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利培酮治疗躁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剂量可调整的研究.受试者分别口服利培酮1~6mg/d或氟哌啶醇片2~12mg/d.疗程4周.结果:共收集符合入组条件的躁狂病人32例,其中利培酮组16例,氟哌啶醇组16例.主要疗效指标Young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分在治疗结束时较基线显著减少(P<0.01).有效率利培酮组为87.5%,氟哌啶醇为81.2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常见不良反应有锥体外系反应、便秘及心电图异常,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试验药利培酮与对照药氟哌啶醇具有类似的疗效与不良反应.为治疗躁狂症的安全而有效的新药.
作者:李佑辉;李婷;殷青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小切口单纯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长期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和传统开腹单纯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人76例.术后口服雷尼替丁、甲硝唑1~2周,继续服用雷尼替丁等药物1~2个月,随访6个月~一年半.结果:术后3个月内溃疡愈合率为93%,术后1年、2年复发率分别为2.9%及5.2%.全组无因溃疡复发而再手术病例.传统开腹组与小切口组住院天数差异非常明显.结论:小切口单纯修补术作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术式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欧阳春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提高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成功率的方法和适当的手术时机.方法:对134例婴幼儿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例先天性心脏病人均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对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134例手术病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0例,全部Ⅰ期根治,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4例,行Ⅰ期根治或分期手术.合并症有肺动脉高压7例,肺部感染6例.低心输出量5例,严重心律失常3例,其中1例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为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131例痊愈出院.围手术期死亡1例,远期死亡2例,术后效果欠佳2例.全组手术死亡率2.2%,死亡病儿多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或合并症有肺动脉高压,主要死因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和肺部并发症.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中,肺动脉高压病人,年龄较大者,术后恢复差,并发症多.所以早期治疗,选择好手术时机,掌握好适应证,才能提高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云直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