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华鹏;刘欣伟;苏佳灿;张春才;付青格;禹宝庆;许硕贵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瘘管治疗乳腺导管瘘的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8年1月,我院对40例乳腺导管瘘进行手术治疗.瘘管连同周围部分腺体切除35例,3例行瘘管所在象限腺体切除,2例行半乳切除.34例一期缝合,6例敞开换药.结果:40例随访3个月~6年,平均3年,一期缝合的34例中有5例复发,经敞开换药后治愈,余35例均一次性治愈.结论:瘘管切除术是治疗乳腺导管瘘的基本手术原则.在减少复发的前提下,为保持乳房外形的美观及缩短住院时间,尽量予以一期缝合.
作者:李戎;谢莎;王先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应用一条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相继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肾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42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伴高血压需行冠状动脉和肾动脉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患者,Seldinger法穿刺右桡动脉,应用5F Terumo左右共用型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后,继之行左右肾动脉造影.结果:40例经右桡动脉途径顺利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其中28例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12例因造影导管不够长而行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平均X线曝光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7.3±3.1和23.4±9.6分钟;2例分别因桡动脉痉挛和右锁骨下动脉严重迂曲导致导管无法到位,后改行右股动脉途径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肾动脉造影:全部病例均无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右桡动脉途径应用左右共用型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相继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肾动脉造影安全可行.
作者:陈小卫;吴铿;黄志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股骨远端骨折并月国动脉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处理起来较为棘手,自2004年2月~2007年12月,笔者共收治股骨远端骨折并胭动脉损伤16例,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林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简称VAP)病原菌的种类及细菌耐药性分析.方法:采用常规鉴定方法对ICU送检的痰、纤支镜抽吸物标本273份进行培养鉴定,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表形确诊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用常规药敏定量试验法(MIC法) 检测分离菌对13~15种抗菌药的耐药性,数据统计时将中敏归于耐药.结果:188例VAP的病原菌261株,前三位病原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33株(12.6%),大肠杆菌30株(11.5%),铜绿假单胞菌23株(8.8%).261株病原菌中,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者48例,占18.4%,细菌及真菌双重感染者15例,占5.7%.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且已呈现多重感染、多重耐药性,其感染的治疗应慎重选用抗生素.
作者:陈亚利;戴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进入手术室的病人除了承受病痛刺激外,还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如紧张、焦虑、恐惧不安、抑郁、悲观失望等.手术室护士若能给予病人恰当的心理护理,对实施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卫生宣教、术中积极配合、术后随访的护理措施,会使病人解除思想顾虑,对手术的成功和术后护理极为有益.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态度、表情和姿势等,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康复.
作者:彭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我国胃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胃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根治术后仍有部分复发和死亡的病例,淋巴结转移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不断完善是目前胃癌现代外科治疗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对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范围意见不一,尤其是对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分歧更大,对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更无统一意见,故本文就有关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张志强;王腾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调查我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我院2007年11月~2008年10月共19例住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治疗药物使用情况,同时调查10份晚期癌症患者的住院病历,对用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癌症患者使用吗啡缓释片和吗啡注射液所占的比例较大,非甾体抗炎药所占的比例为0.10例癌症患者中,没有从第一阶梯开始用药的,基本都是从第三阶梯开始用药且为按需给药.结论:调查结果显示,我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药物的使用尚待完善.
作者:张茉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加替沙星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噻克硝唑为内标,色谱柱为Polaris C18-A柱(150*4.6mm),流动相为乙腈:0.05M的枸缘酸溶液(22:78),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95nm.结果:加替沙星血清浓度在0.015~6.48μg·ml-1范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低定量限为0.015μg·ml-1,方法回收率为99.1%~101.0%,日内、日间RSD均<7%.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加替沙星血药浓度监测及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黄向东;戴智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并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156例老年EH与150例非老年EH患者的24h动态血压及靶器官损害的情况.结果:老年组较非老年组心、脑、肾的损害多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在老年EH组多见,并且老年EH中ISH及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并发靶器官损害多见.结论:老年EH具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多见的临床特点,其临床特点与并发靶器官损害相关.因此,临床应重视老年EH的治疗,并且在降压治疗过程中注意血压节律的调整.
作者:郭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评价细辛脑静脉给药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毛细支气管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细辛脑静脉治疗.结果:治疗组喘憋、气促、肺部体征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68.4%,而且病程明显缩短(P<0.01).结论:细辛脑静脉给药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何琼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分析我院近两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区别,以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近两年628例ADR监测报告,利用电子表格进行筛选、统计和比较,对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级别、患者年龄、发生部位等进行分析.结果:近两年引起ADR多的仍是抗生素类,且呈上升趋势,其中注射剂的比例大幅提高;严重的、新的ADR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患者年龄分布趋于30至39岁,且老年患者仍然占有很高比例;ADR发生的部位仍以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常见.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合理用药,尤其对抗生素及注射用药应予高度重视,对新的、严重的ADR应及时上报,把药品不良反应降到低.
作者:罗意文;李成;曾繁涛;刘新宇;陈旎旎;王蔓琳;徐玉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又名RU486)是一种受体水平抗孕激素,可与孕激素受体(PR)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导月经并促进宫颈成熟等作用.米非司酮可显著提高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小剂量序贯合并前列腺素类药物可获得满意的终止早孕效果;因此适用于抗早孕、催经止孕、胎死宫内引产等,与前列腺素类药物联用可提高抗早孕完全流产率.本文就其在妇产科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尹学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等地发生里氏8.0级地震,云南医疗队于2008年5月20日由四川江油等地转运回灾区伤员共188名.我院石林天奇医院收治了108名伤员,其中的20例为颅脑损伤,在此我们将对这20例病历做一分析,就其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进行探讨.
作者:赵宁辉;李剑铠;杨达宽;朱榆红;曹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64例阑尾炎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3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2例,慢性阑尾炎8例,慢性阑尾炎伴脓肿形成1例.结果:本组64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40~150min,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肠粘连、肠梗阻、腹腔残余脓肿形成、粪漏、术后出血、阑尾残株炎等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野清晰、探查范围广、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在术前诊断不明确时可弥补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不足,是急慢性阑尾炎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鞠现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后残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残余结石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4/33(72.7%)例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尽结石,3/33例经EST取尽结石,总的取尽结石成功率为81.8%.6/33例(18.2%)无法取尽结石,2/33例经再次胆道手术治愈.结论:应该重视术后残余结石合理治疗,经T管窦道取石及EST是治疗残余结石的重要方法,并非所有的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作者:邓勇;何劲松;姚彬;周泽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常用的手段.经鼻腔插管不通过咽后三角区,不刺激吞厌反射,患者较易接受并且容易固定,口腔护理方便.我科自2006年1至2006年12月经鼻气管插管治疗护吸衰竭16例,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华;王磊;吕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经验性脱机和程序化脱机在机械通气(MV)撤机的临床效果.方法: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行机械通气的患者67例,根据脱机方式不同分为经验性脱机组和程序化脱机.比较两种脱机方法的MV时间、监护室住院时间、脱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等差异.结果:两组重症肌无力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比较,程序化脱机组比经验性脱机组MV时间、监护室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有明显缩短(P<0.05):VAP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方面,程序化脱机组均明显低于经验性脱机组(均P<0.05).结论: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机械通气时采用程序化脱机能明显缩短MV时间和监护室住院时间,提高脱机成功率,降低VAP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大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点与内镜表现.方法:选取81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结肠镜下病变部位和特点以及活检组织病理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UC主要症状表现为腹泻(85.19%)、腹痛(71.60%)、黏液脓血便(62.96%);病变分布主要位于直肠乙状结肠(40.74%)、直肠(28.40%)及左半结肠(24.69%):镜下表现结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颗粒状改变者72例(88.9%);活检病理结果: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隐窝炎、隐窝脓肿、糜烂及溃疡形成有58例(71.6%).结论:UC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结肠镜下主要表现为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或伴溃疡形成,病变主要分布在直肠、乙状结肠和左半结肠:结肠镜和活检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
作者:葛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国药品市场中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经营状况、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及对郑州地区药品市场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目前我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在质量、管理、服务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只有制订配套规范的管理措施,药品连锁业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易成文;邵建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112例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镜检查,并在关节镜下行清理术.结果:随访时间为10个月~40个月,参照刘玉杰等的疗效评价方法,优良率为86.6%,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该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特点,是诊治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牛琼;王大平;刘黎军;梁群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