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心理护理的体会

彭建华

关键词:
摘要:进入手术室的病人除了承受病痛刺激外,还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如紧张、焦虑、恐惧不安、抑郁、悲观失望等.手术室护士若能给予病人恰当的心理护理,对实施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卫生宣教、术中积极配合、术后随访的护理措施,会使病人解除思想顾虑,对手术的成功和术后护理极为有益.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态度、表情和姿势等,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康复.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围手术期的饮食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食管癌围手术期的饮食护理,改善病人围手术期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接受改良的饮食护理法.对照组:接受传统的饮食护理法.结果:实验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并发症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接受改良饮食护理的病人营养状况不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了术后吻合口瘘.

    作者:张桂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阑尾切除术联合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3月~2007年12月间2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ascopic appendectomy,LA)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胆漏1例,无感染、出血和胆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日平均为5.7d.结论:只要严格掌握各自疾病的手术治疗原则及联合手术的适应证,对两种腹部病变的腹腔镜联合处理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灵活方便和多病联治的优点.

    作者:李中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可调透析液钠浓度对透析中低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透析液钠浓度对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发生低血压的患者18例,分成可调钠组A和常规组B,对两组1h、2h、3h、4h及低血压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在透析的1h、2h、3h及低血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可调钠透析比标准钠透析更有利于稳定血压,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臧翠平;汉建忠;龙敏琦;刘湘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口腔修复学和谐美的心得

    文章结合近年来口腔修复的经验,把口腔修复与人的和谐美观融为一体,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析了口腔修复的可行性.

    作者:邓淑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心理护理已经成为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部分,病人在患病期间不仅要从整体上对症治疗,同时更要注重其在心理精神方面的改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临床眼科的一种常见病,眼痛剧烈伴同侧偏头痛,视力急剧下降,使患者身心受到极大痛苦,现通过对9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观察及其心理护理的应用,使患者消除焦虑,心情舒畅,坚定信心,配合治疗,达到疾病治疗的效果,充分体现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作者:李岱霖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ER、PR及HER-2受体在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灶间表达差异及意义

    目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及免疫靶向药物赫赛汀生物治疗的前提是相应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阳性表达及HER-2癌基因蛋白的过表达.目前对复发转移的乳腺癌病例受体表达情况的判断主要依据原发灶,而忽略了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本研究着重研究ER、PR及HER-2癌基因蛋白在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45例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及复发灶中ER、PR及HER2表达,分析研究ER、PR及HER2的变化率.结果:原发灶中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62.2%,60%(28/45,27/45),明显高于复发灶(37.8%17/45,31.1%14/45)(P<0.01).复发灶中HER-2阳性率为62.2%(28,45),明显高于原发灶(26.7%12/45)(P<0.01).结论:ER、PR及HER-2癌基因蛋白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灶之间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所以在对复发乳腺癌进行临床治疗时,应考虑上述3种指标在复发灶中的确切状况.

    作者:陈志萍;李金高;黄传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81例的临床特点与内镜表现探讨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点与内镜表现.方法:选取81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结肠镜下病变部位和特点以及活检组织病理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UC主要症状表现为腹泻(85.19%)、腹痛(71.60%)、黏液脓血便(62.96%);病变分布主要位于直肠乙状结肠(40.74%)、直肠(28.40%)及左半结肠(24.69%):镜下表现结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颗粒状改变者72例(88.9%);活检病理结果: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隐窝炎、隐窝脓肿、糜烂及溃疡形成有58例(71.6%).结论:UC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结肠镜下主要表现为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或伴溃疡形成,病变主要分布在直肠、乙状结肠和左半结肠:结肠镜和活检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

    作者:葛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桡动脉单导管相继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肾动脉造影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应用一条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相继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肾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42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伴高血压需行冠状动脉和肾动脉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患者,Seldinger法穿刺右桡动脉,应用5F Terumo左右共用型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后,继之行左右肾动脉造影.结果:40例经右桡动脉途径顺利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其中28例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12例因造影导管不够长而行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平均X线曝光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7.3±3.1和23.4±9.6分钟;2例分别因桡动脉痉挛和右锁骨下动脉严重迂曲导致导管无法到位,后改行右股动脉途径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肾动脉造影:全部病例均无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右桡动脉途径应用左右共用型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相继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肾动脉造影安全可行.

    作者:陈小卫;吴铿;黄志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耐药红霉素肺炎支原体肺炎12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现状,提高对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08年2月~2009年2月我院儿科病房确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80例患儿,从其咽部获取标本,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筛选耐药株,对12例确诊为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0例标本中分离肺炎支原体阳性株14例,耐药株12例,耐药率占86%,发病率多为学龄儿童,6~14岁占84%.结论:临床应高度警惕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存在,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肖超跃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尿酸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尿酸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17例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检测血尿酸水平,根据患者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四组,并进行比较,结果:心功能Ⅰ级与Ⅱ级主要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级Ⅲ级组、Ⅲ级与Ⅳ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着心力衰竭的程度加重,尿酸水平也逐渐增高.

    作者:陈才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及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

    目的:研究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其胰岛素抵抗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情况.方法:将我科104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2型,通过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以观察胰岛素抵抗情况,同时测定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以上2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以气阴两虚型程度为重,同时其尿微量白蛋白排出明显增加.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的胰岛素抵抗重于阴虚热盛型,而且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亦增加.

    作者:李颖;宋含平;范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股骨远端骨折并胭动脉损伤的治疗

    股骨远端骨折并月国动脉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处理起来较为棘手,自2004年2月~2007年12月,笔者共收治股骨远端骨折并胭动脉损伤16例,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林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护理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护理.方法:对58例作颢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结果:56例患者效果明显,视力得到了提高:2例患者视力提高不明显;58例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强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神经病变患者的护理可确保疗效,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朝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早期教育对婴儿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

    目的:了解早期教育对婴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随即抽取126名健康检查的42天婴儿分为早教组和对照组.早教组按计划实施早期教育.两组婴儿都接受常规儿童保健,并于42天3、6、9、12月体格发育检查:6月、12月进行智能测试.结果:早教组的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体格发育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教育对婴儿的行为、智能发育、体格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粤西地区90例脑性瘫痪病因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粤西地区脑瘫的病因、相关因素及诊治经过,为防治脑瘫提供参考.方法:对90例脑瘫患儿病史(胎次、胎龄、性别、产式、出生窒息史、诊治经过、现状)和母孕期情况、家属作为、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等进行多渠道调查,并查阅相关病案记录,整理、归纳、分析.结果:90例脑瘫中农村患儿是城镇患儿的2.3倍,农村男女积极与不积极治疗比较X2=5.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见高危因素为:①窒息;②早产和(或)低体重;③过期产等.还与不积极诊治、母孕期营养差、不重视、经济差等因素有关.结论:全社会都应大力支持和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增强防病治病意识.大力宣传男妇平等、孕产健康、分娩安全、新生儿筛查和保健等知识.积极防病治病,尽可能避免或减轻残疾发生,提高病儿生存质量,并落实医疗保险工作,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使社会更加和谐美满.

    作者:易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临床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和使用注意

    目的:了解我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便于临床上更好地使用.方法:收集我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进行分析、统计、归纳.结果:我院使用的27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中,有11个列出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症状有12类.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如注意配伍、合并用药、使用剂量、滴注速度、开瓶后放置时间、患者个体差异等问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大大降低.

    作者:陈爱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

    目的:分析探讨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42例Pilon骨折患者接受了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在入院时急症行伤口处理及临时崮定.待2周后软组织条件允许切开手术后行内固定.结果:随访12月~30月,平均18个月.参照改良Mazur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优:21例;良:15例;可:5例:差:1例.结论: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具有传统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优势,并允许了软组织条件恢复,治疗Pilon骨折手术效果满意.

    作者:朱奇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进展期胃癌腹主动脉周围淋巴微转移(16组)廓清术的意义与适应证

    我国胃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胃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根治术后仍有部分复发和死亡的病例,淋巴结转移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不断完善是目前胃癌现代外科治疗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对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范围意见不一,尤其是对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分歧更大,对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更无统一意见,故本文就有关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张志强;王腾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动静脉内瘘致偷窃综合征2例的护理

    偷窃综合征是由于桡动脉与头静脉作侧侧吻合以后,桡动脉的血经过头静脉短路流回心脏引起,桡动脉的远端处于低压状态,而尺动脉的血经过手掌的动脉弓及远端桡动脉也流到头静脉,这样造成手指的动脉血流量明显减少,而引起手指发冷、麻木及疼痛等症状严重缺血发生手指坏死.在临床上,动静脉内瘘偷窃综合征发生率极低,我院近五年共行动静脉内瘘术107例,而姓本病者仅2例,现就护理简介如下:

    作者:刘晓枫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大连市305例6~24月婴幼儿铁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大连6~24月婴幼儿的铁营养状况.方法:2007年儿保门诊就诊6~24月的体检儿童305名,进行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IDA总检出率27.87%,铁缺乏症总检出率40.66%.无性别差异.6~12月婴儿IDA60.0%(48/80),IDE 12.50%(10/80),铁缺乏症72.50%(58/80).12~24月IDA 16.44%(37/225),IDE检出率12.89%(29/225),铁缺乏症合计29.33%.6~12月婴儿铁营养状况与1岁以上儿童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6~12月婴儿铁营养严重不足,需高度重视.

    作者:孙秋艳;赵婵娟;于国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