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腭裂术后复裂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于登臣

关键词:腭裂修复, 术后复裂, 防治
摘要:目的:分析腭裂修复术后复裂的原因,并探讨防治复裂的方法,提高腭裂修复术的效果.方法:对169例腭裂修复术后复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导致复裂的原因.结果:169例腭裂修复术后其中复裂15例,复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两侧粘骨膜瓣松弛不够;其二是上腭部缝线松脱;其三是病人上腭裂隙过宽;其四是病人发育及营养差,切口愈合减慢.结论:腭裂修复术后复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充分认识这些因素并加以防治,腭裂修复术后复裂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膜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膜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方法,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2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膜部室间隔缺损病例经国产膜部室间隔封堵器行封堵介入治疗,术前所有病例经胸超声心动图初筛选,左室造影终筛选确定.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18~36岁,平均30岁,术中所有病例均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随访3个月~1年,胸超声心动图、X线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2例封堵手术成功,即刻手术成功率100%,无残余分流,无主动脉瓣反流、房室瓣反流,未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患者胸闷、心悸症状消失,心电图随访无房室传导阻滞也无束支传导阻滞并发症,封堵伞位置良好.结论:国产封堵器封堵介入治疗成人膜部室间隔缺损是有效、安全的.

    作者:李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桡动脉单导管相继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肾动脉造影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应用一条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相继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肾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42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伴高血压需行冠状动脉和肾动脉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患者,Seldinger法穿刺右桡动脉,应用5F Terumo左右共用型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后,继之行左右肾动脉造影.结果:40例经右桡动脉途径顺利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其中28例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12例因造影导管不够长而行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平均X线曝光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7.3±3.1和23.4±9.6分钟;2例分别因桡动脉痉挛和右锁骨下动脉严重迂曲导致导管无法到位,后改行右股动脉途径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肾动脉造影:全部病例均无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右桡动脉途径应用左右共用型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相继完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肾动脉造影安全可行.

    作者:陈小卫;吴铿;黄志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女性生殖道三种病原体感染与宫颈炎关系

    目的:以探讨女性生殖道解尿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感染与子宫颈炎的发病关系,为临床有效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481例有自觉症状的宫颈炎患者和147例无自觉症状的宫颈炎症患者进行UU、CT、NG检测.结果:总检测628例,其中感染人数293例,总感染率为46.66%.3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率为14.33%.有症状组宫颈炎症患者UU、CT、NG的检出率分别为16.63%,8.73%,7.90%.无症状组宫颈炎症患者UU、CT、NG的要检出率分别为13.61%,8.16%,7.48%.结论:UU是宫颈炎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宫颈炎症有无症状、病情轻重程度与病原体阳性感染无显著差异.

    作者:毛锦芳;董燕群;侯玉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007年我院用药情况浅析

    目的:调查并分析我院用药近况.方法:对2007年全院用药情况按销售金额排序分析.结果:全院用药金额占全年总收入45.37%,抗菌药占总用药金额31.80%,全院用药量大药品为参麦针,抗菌药物使用多的为头孢菌素类.结论:我院2007年用药存在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较为合理.

    作者:汤铁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007年~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我院近两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区别,以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近两年628例ADR监测报告,利用电子表格进行筛选、统计和比较,对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级别、患者年龄、发生部位等进行分析.结果:近两年引起ADR多的仍是抗生素类,且呈上升趋势,其中注射剂的比例大幅提高;严重的、新的ADR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患者年龄分布趋于30至39岁,且老年患者仍然占有很高比例;ADR发生的部位仍以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常见.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合理用药,尤其对抗生素及注射用药应予高度重视,对新的、严重的ADR应及时上报,把药品不良反应降到低.

    作者:罗意文;李成;曾繁涛;刘新宇;陈旎旎;王蔓琳;徐玉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早期教育对婴儿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

    目的:了解早期教育对婴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随即抽取126名健康检查的42天婴儿分为早教组和对照组.早教组按计划实施早期教育.两组婴儿都接受常规儿童保健,并于42天3、6、9、12月体格发育检查:6月、12月进行智能测试.结果:早教组的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体格发育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教育对婴儿的行为、智能发育、体格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452例胸部外伤诊治分析

    随着现代交通及高层建筑的发展,严重胸外伤在创伤中所占比例日趋增多.胸部外伤不仅直接影响呼吸循环系统功能,引起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而且常合并有全身多处复合伤,故往往伤势危急,病情变化快,严重的胸外伤死亡率较高.本文就1994年8月至2007年8月收治452例胸部外伤,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超华;许洪峰;杨阳;潘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004~2007年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4年~2007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Dc)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来我院的用药金额及用量呈增长的趋势,2007年总出库金额较2004年增长了85.2%,DDDs增长69.3%,DDC增长9.4%.中药注射剂在使用过程中有其不合理性,导致的不良反应相继发生.结论:临床应在确保中药注射剂安全、有效、质量稳定的前提下,合理的使用中药注射剂.

    作者:赵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领域的广泛应用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又名RU486)是一种受体水平抗孕激素,可与孕激素受体(PR)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导月经并促进宫颈成熟等作用.米非司酮可显著提高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小剂量序贯合并前列腺素类药物可获得满意的终止早孕效果;因此适用于抗早孕、催经止孕、胎死宫内引产等,与前列腺素类药物联用可提高抗早孕完全流产率.本文就其在妇产科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尹学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利培酮治疗躁狂症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

    目的:评价利培酮治疗躁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剂量可调整的研究.受试者分别口服利培酮1~6mg/d或氟哌啶醇片2~12mg/d.疗程4周.结果:共收集符合入组条件的躁狂病人32例,其中利培酮组16例,氟哌啶醇组16例.主要疗效指标Young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分在治疗结束时较基线显著减少(P<0.01).有效率利培酮组为87.5%,氟哌啶醇为81.2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常见不良反应有锥体外系反应、便秘及心电图异常,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试验药利培酮与对照药氟哌啶醇具有类似的疗效与不良反应.为治疗躁狂症的安全而有效的新药.

    作者:李佑辉;李婷;殷青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常用的手段.经鼻腔插管不通过咽后三角区,不刺激吞厌反射,患者较易接受并且容易固定,口腔护理方便.我科自2006年1至2006年12月经鼻气管插管治疗护吸衰竭16例,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华;王磊;吕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我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我院2007年11月~2008年10月共19例住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治疗药物使用情况,同时调查10份晚期癌症患者的住院病历,对用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癌症患者使用吗啡缓释片和吗啡注射液所占的比例较大,非甾体抗炎药所占的比例为0.10例癌症患者中,没有从第一阶梯开始用药的,基本都是从第三阶梯开始用药且为按需给药.结论:调查结果显示,我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药物的使用尚待完善.

    作者:张茉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乳腺导管瘘40例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瘘管治疗乳腺导管瘘的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8年1月,我院对40例乳腺导管瘘进行手术治疗.瘘管连同周围部分腺体切除35例,3例行瘘管所在象限腺体切除,2例行半乳切除.34例一期缝合,6例敞开换药.结果:40例随访3个月~6年,平均3年,一期缝合的34例中有5例复发,经敞开换药后治愈,余35例均一次性治愈.结论:瘘管切除术是治疗乳腺导管瘘的基本手术原则.在减少复发的前提下,为保持乳房外形的美观及缩短住院时间,尽量予以一期缝合.

    作者:李戎;谢莎;王先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eutefattvliverof-pregnancy,AFLP)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3例AFL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白细胞异常升高,13例凝血酶原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血清胆红素升高,10例出现低蛋白血症,4例出现低血糖.13例孕产妇,死亡5例,死亡率为38.5%,16例新生儿死亡5例,死亡率为31.3%.结论:临床应警惕AFLP,通过早期诊断,早期终止妊娠并加强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孕产妇及新生儿的预后.

    作者:陶智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胶体果胶铋胶囊饭后口服2粒,每日3次.对照组法莫替丁口服,2次/日,20mg,次,临睡前加服20 mg.治疗期间,以疼痛作为判断症状改善的指标,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均有良好的耐受性.结论:胶体果胶铋胶囊可有效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作者:范哲;温泉;梁林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运用循证护理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策略.方法:运用循证护理,先确定60例机械通气病人需要解决的问题,后针对问题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寻找直接和间接实证,并对其真实性、可靠性、临床价值及实用性进行分析、归纳,选择佳护理证据,研究出佳护理策略,制定出佳护理方案,并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机械通气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例,发生率为8.3%,低于文献报道14.3%.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对机械通气病人运用恰当的护理策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王淑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食管癌围手术期的饮食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食管癌围手术期的饮食护理,改善病人围手术期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接受改良的饮食护理法.对照组:接受传统的饮食护理法.结果:实验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并发症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接受改良饮食护理的病人营养状况不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了术后吻合口瘘.

    作者:张桂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腭裂术后复裂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分析腭裂修复术后复裂的原因,并探讨防治复裂的方法,提高腭裂修复术的效果.方法:对169例腭裂修复术后复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导致复裂的原因.结果:169例腭裂修复术后其中复裂15例,复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两侧粘骨膜瓣松弛不够;其二是上腭部缝线松脱;其三是病人上腭裂隙过宽;其四是病人发育及营养差,切口愈合减慢.结论:腭裂修复术后复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充分认识这些因素并加以防治,腭裂修复术后复裂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

    作者:于登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坤复康胶囊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的TNF-α、IL-2的影响

    目的:探讨坤复康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免疫学机理.方法:将78只大鼠随机分为坤复康胶囊治疗(简称治疗组)高、中、低剂量组、妇炎康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简称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简称空白组),采用混合菌液造模法制备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测定大鼠血清TNF-α、IL-2的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血清TNF-α、IL-2值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治疗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坤复康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作用机制与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相关.

    作者:杨雅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4例蚕豆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蚕豆黄的临床特点,为其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间收治的蚕豆黄24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4例患儿中,痊愈16例、好转8例.多数患儿在入院2~4d溶血症状获得控制,未发生肾功能衰竭.平均住院5.5d;结论:蚕豆黄是儿科常见病,有进蚕豆为诱因,临床上以黄疸、贫血、溶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确诊,及时治疗是提高其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莉;黄玉梅;胡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