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意义

卢斌;归永刚;柴艳芬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CD4+T, CD8+T, T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MODS患者40例(年龄40岁~86岁)和非MODS患者40例(年龄27岁~82岁)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 Calibuv(美国BD公司)定量测定外周血CD3+T细胞(CD3阳性淋巴细胞)、CD4+T细胞(CD4阳性淋巴细胞)和CD8+T细胞(CD8阳性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CD4+T/CD8+T值.结果:相比非MODS患者,MODS组CD3+T、CD4+T、CD8+1的百分比及CD4+T/CD8+T值均降低(P<0.01).与MODS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CD4+T的百分比和CD4+T/CD8+T值降低(P<0.05或P<0.01),而CD3+T和CD8+T百分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DS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损害,死亡组MODS患者损害更为严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MODS患者免疫功能评价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组织和器官脱细胞处理研究进展

    组织和器官脱细胞后形成的生物支架已经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取得了成功.由于细胞外基质可以来源于不同的组织器官,其脱细胞处理和终末消毒方法也不相同,因此细胞外基质的复合结构和超微结构也不相同,植入体内后宿主对移植物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本文综述了脱细胞的不同处理方法及其对材料的结构、机械性能、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董咪娜;魏敏;范剑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阴道超声监测排卵的体会

    目的:用阴道超声监测排卵,以提高患者的受孕率.方法:对52例不孕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监测卵泡生长发育的情况.结果:52例不孕患者有38例监测到卵泡破裂,31例患者于当月受孕.结论:阴道超声监测排卵方便、直观,费用低,效果好.

    作者:徐春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13例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行TURP,术毕留置F20三腔气囊导尿管,并常规用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1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继发出血2例,膀胱痉挛5例,平均住院时间7d.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TURP围术期护理应针对疾病本身进行专科护理,同时重视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中取得患者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膀胱冲洗持续、通畅、妥善固定尿管并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晓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鼻胃管喂养早产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胃管喂养期间早产儿的影响.方法:通过鼻胃管注奶前环境、体位、肢体防护带使用及喂奶器具的严格消毒和注奶过程速度控制以及注奶后的体位、抚触、病情观察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儿胃管喂养期间无拔管现象,未出现胃内容物返流引起的窒息、吸入性肺炎.结论:对鼻胃管喂养的早产儿持续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医疗风险.

    作者:王志英;胡琼燕;卢美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儿童肥胖与哮喘的研究进展

    肥胖在儿童哮喘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深入探讨肥胖在儿童哮喘中的发生和发展,将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肖超跃;陈娟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癃清胶囊辅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相当一部分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术后也多复发者,故成为治疗难点.我们试用癃清胶囊(贵州远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辅助西药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邹毅;陈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乳腺癌术前化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前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乳腺癌病人,术前用CEF方案化疗,每2周为1疗程,化疗3个疗程,化疗结束后1~2周内手术.结果:完全缓解15例(28.8%)、部分缓解27例(51.9%),轻度缓解6例(11.5%),无变化4例(7.7%),无病情进展病例.有效病例42例(80.7%).术前可扪及腋窝肿大淋巴结18例,化疗后14例明显缩小,4例消失.化疗期间无心肝肾等脏器毒性损害.不影响手术时机及术后恢复.全组随访6个月~3年,无局部复发病例,1例在随访期间发现骨转移,经放疗和化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结论:乳腺癌术前化疗可明显缩小乳腺癌病灶,包括原发肿瘤及腋窝淋巴结,降低分期,对病情有较高缓解率,可减少术中血行转移,提高了手术切除率,为术后化疗提供指导,提高生存率.

    作者:丛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院前急救3309例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寻找变化规律,指导急救实践.方法:对2005~2007年3年院前急救3309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要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3年院前急救统计数据,发现2005~2007年3年来本地区院前急救案例的高峰时间分布、病例类型分布、年龄分布等有了很大的差异性,引起这种差异性变化的原因可能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地区习惯及变化相关.结论: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对急救工作的管理要科学的调整,制定本地区急救工作的重点.

    作者:黄玉清;刘俊平;张燕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镜摘除髓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2例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越性.方法:经后路腰椎间盘镜摘除髓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2例.结果:本组病例202例,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18.5个月,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经后路腰椎间盘镜摘除髓核,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疗效好、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李冬生;陈建榕;赵发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现状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肾病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并且已成为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防治DN的发生、发展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

    作者:王自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Ⅱ型5-α还原酶抑制剂减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Ⅱ型5-α还原酶抑制剂爱普列特对减少TURP术中出血的作用.方法;对60例需接受TURP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测定术中冲洗液Hb浓度,计算术中的失血量,治疗组患者术前口服Ⅱ型5-α还原酶抑制剂爱普列特一周.结果:治疗组患者失血量和冲洗液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且术中视野满意度、输血率及继发性出血率均明显减低.结论:Ⅱ型5-α还原酶抑制剂爱普列特可有效减少TURP术中出血.

    作者:初铭彦;张良锁;丁军平;赵勇;赵书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硫酸依替米星抗结核菌的药效学分析

    目的:了解硫酸依替米星抗结核分枝杆菌的药效学作用和临床治疗分析方法:采用Bactee-960仪器和L-J手工培养方法,对硫酸依替米星药物进行结核杆菌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实验.结果:MIC硫酸依替米星为10mg/l,MBC为20mg/l.检测临床30例标准耐药率仅为20%(6/30).结论:硫酸依替米星有一定抗结核杆菌的作用.

    作者:李洪敏;王安生;于沛涛;陈红兵;梁建琴;张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颅内转移瘤的综合治疗研究

    目的:提高颅内转移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方法:1996年~2007年11年问共收治颅内转移瘤患者72例,选择手术,放疗及化疗或手术加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本组16例行手术切除较大和影响功能的瘤结节,病情平稳后对原发灶及转移灶行放、化疗,患者存活可延长至1~2年<'[1]>.51例患者放化疗兼治,生存时间提高3~6个月,其他患者基本自然转归.结论: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是治疗颅内转移瘤较好的选择.

    作者:罗植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秋泻灵合剂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秋泻灵合剂佐治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临床诊断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液体疗法及口服思密达、妈咪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秋泻灵合剂口服治疗.观察临床有效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8%,对照组为75.9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秋泻灵合剂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邹新英;刘培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CT血管成像在肝动脉解剖变异中的研究

    目的:研究CT血管成像(MSCTA)对肝动脉解剖变异显示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行肝脏双期增强扫描图像资料并对图像进行重建,结合横断面、大密度投影(MIP)观察其中13例患者的肝动脉解剖变异.结果:13例(10.83%)变异肝动脉均得到清晰显示,其中6例(占5%)肝总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4例(占3.33%)为替代肝左动脉来自胃左动脉,3例(占2.5%)肝右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结论:MSCTA可以清晰显示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可作为上腹部手术前的常规检查.

    作者:吴龙;孙建永;金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与咖啡因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与咖啡因的含量.方法: 采用依利特C18色谱柱,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2nm,柱温为30℃.结果:对乙酰氨基酚与咖啡因分别在0.2468~1.2344mg/ml 与0.0153~0.0766m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平均加样回收率对乙酰氨基酚为99.95%,RSD为0.12%(n=5);咖啡因为100.00%,RSD为0.42%(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与咖啡因的含量.

    作者:吴卫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将我院2007年10月~2008年4月入院80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2组,40例以复方丹参等药物治疗为对照组,40例以复方丹参加用疏血通注射液为的治疗组,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0%),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且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能降低血脂、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

    作者:纪祥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消化性溃疡的佳治疗方法.方法:选2006年8月~200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6例,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为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无明显手术指征.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纳入患者均符合陈灏珠主编的<内科学>中关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治疗组68例,男50例,女18例:年龄18~70岁,平均43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7年;胃溃疡19例,十二指肠溃疡36例,复合性溃疡13例.对照组68例,男51例,女17例:年龄17~67岁,平均41岁;病程5个月~12年,平均6.5年,胃溃疡21例,十二指溃疡38例,复合性溃疡9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剂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胃镜检查与HP检测并详细记录症状、体征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合并症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高,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刁世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焦作市中站区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中站区已婚育龄妇女流产原因.方法:采用亲情服务对2006年10月~2008年11月到中站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做人工流产手术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受教育水平以初中为主73.29%,有近40%的妇女认为流产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15.86%)或者不知道(22.34%).流产次数高可达7次(2人),未采取避孕措施而流产的有34.25%.避孕失败的原因中有32.88%是因使用宫内节育器失败,30.82%因避孕套失败.结论:应提高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避孕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以此来提高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率,提高正确选择和使用避孕工具的比率,通过这些措施来降低中站区已婚育龄妇女的流产率.

    作者:贺静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胰岛素治疗急性脑梗塞40例分析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按单纯随机法分为胰岛素治疗组及对照组,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判.结果:胰岛素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中、重型脑梗塞患者及早期(48小时内)治疗者疗效尤为显著.结论:胰岛素可显著减轻脑梗塞患者的神经损害程度.

    作者:朱荣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