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血管成像在肝动脉解剖变异中的研究

吴龙;孙建永;金科

关键词:肝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研究CT血管成像(MSCTA)对肝动脉解剖变异显示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行肝脏双期增强扫描图像资料并对图像进行重建,结合横断面、大密度投影(MIP)观察其中13例患者的肝动脉解剖变异.结果:13例(10.83%)变异肝动脉均得到清晰显示,其中6例(占5%)肝总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4例(占3.33%)为替代肝左动脉来自胃左动脉,3例(占2.5%)肝右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结论:MSCTA可以清晰显示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可作为上腹部手术前的常规检查.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衰治疗新进展

    自80年代中期以后,心力衰竭(CHF)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及诊断在逐步深入,并取得了可喜进展.CHF的发生机理从以往的泵衰竭后发生的射血减少与充盈不足,进而导致水钠潴留等等的观点已转移到能量不足与心室重塑、神经内分泌激活等理论上来.下面对心衰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郭艳玲;蒋利魁;李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成人破伤风诊治分析

    目的:提高破伤风的诊治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36例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36例中治愈109例,死亡27例,病死率为19.9%;潜伏期愈短,起病愈急,病型愈重,病死率愈高;早期气管切开,采用肌松剂,机械通气,鞘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以及补充能量,疗效较好.结论:对不典型破伤风的多样化临床表现要有所警惕,正确评估破伤风的预后可指导治疗.除常规治疗外,对重型破伤风要早行气管切开,采用冬眠合剂、肌松剂、机械通气以及鞘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控制肌痉挛,同时应用胃肠外营养(TPN)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樊建林;公保才旦;张建涛;卢忠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癃清胶囊辅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相当一部分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术后也多复发者,故成为治疗难点.我们试用癃清胶囊(贵州远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辅助西药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邹毅;陈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颅内转移瘤的综合治疗研究

    目的:提高颅内转移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方法:1996年~2007年11年问共收治颅内转移瘤患者72例,选择手术,放疗及化疗或手术加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本组16例行手术切除较大和影响功能的瘤结节,病情平稳后对原发灶及转移灶行放、化疗,患者存活可延长至1~2年<'[1]>.51例患者放化疗兼治,生存时间提高3~6个月,其他患者基本自然转归.结论: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是治疗颅内转移瘤较好的选择.

    作者:罗植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黄芪和血尿安胶囊综合治疗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28例

    我院2002年~2006年共收治隐匿性肾炎单纯性血尿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和血尿安胶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岳秀风;李魁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硫酸依替米星抗结核菌的药效学分析

    目的:了解硫酸依替米星抗结核分枝杆菌的药效学作用和临床治疗分析方法:采用Bactee-960仪器和L-J手工培养方法,对硫酸依替米星药物进行结核杆菌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实验.结果:MIC硫酸依替米星为10mg/l,MBC为20mg/l.检测临床30例标准耐药率仅为20%(6/30).结论:硫酸依替米星有一定抗结核杆菌的作用.

    作者:李洪敏;王安生;于沛涛;陈红兵;梁建琴;张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病因心力衰竭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变化

    目的:研究不同病因的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水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左心室功能的关系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别测定84例CHF患者(按NYHA标准分级:Ⅱ31例,Ⅲ28例,Ⅳ25例)和40例正常对照者hs-CRP、MMP-2、MMP-9含量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CHF组血浆hs-CRP、MMP-2、MMP-9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hs-CKP、MMP-2、MMP-9的浓度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并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HF组hs-CRP、MMP-2、MMP-9浓度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r=0.78、-0.80、-0.77,P均<0.001).结论:CHF患者血浆中hs-CRP、MMP-2、MMP-9明显增高,与心衰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临床心力衰竭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作者:解丽艳;张海荣;张七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CT血管成像在肝动脉解剖变异中的研究

    目的:研究CT血管成像(MSCTA)对肝动脉解剖变异显示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行肝脏双期增强扫描图像资料并对图像进行重建,结合横断面、大密度投影(MIP)观察其中13例患者的肝动脉解剖变异.结果:13例(10.83%)变异肝动脉均得到清晰显示,其中6例(占5%)肝总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4例(占3.33%)为替代肝左动脉来自胃左动脉,3例(占2.5%)肝右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结论:MSCTA可以清晰显示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可作为上腹部手术前的常规检查.

    作者:吴龙;孙建永;金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组织和器官脱细胞处理研究进展

    组织和器官脱细胞后形成的生物支架已经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取得了成功.由于细胞外基质可以来源于不同的组织器官,其脱细胞处理和终末消毒方法也不相同,因此细胞外基质的复合结构和超微结构也不相同,植入体内后宿主对移植物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本文综述了脱细胞的不同处理方法及其对材料的结构、机械性能、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董咪娜;魏敏;范剑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60例慢阻肺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一般护理、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康复后护理等),探讨出一套综合的护理方法,以期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现状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肾病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并且已成为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防治DN的发生、发展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

    作者:王自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院前急救3309例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寻找变化规律,指导急救实践.方法:对2005~2007年3年院前急救3309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要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3年院前急救统计数据,发现2005~2007年3年来本地区院前急救案例的高峰时间分布、病例类型分布、年龄分布等有了很大的差异性,引起这种差异性变化的原因可能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地区习惯及变化相关.结论: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对急救工作的管理要科学的调整,制定本地区急救工作的重点.

    作者:黄玉清;刘俊平;张燕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百奥蚓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百奥蚓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每日一次: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百奥蚓激酶60U,每日3次,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IMT、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激活剂、血小板聚集率、血粘度指标、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12个月后,颈动脉IMT、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TG、TC、LPL-C均显著降低,治疗后的IMT(0.74±0.05)mm与治疗前(0.95±0.07)mm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IMT(0.96±0.05)mm(0.83±0.06)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服用百奥蚓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能更好地延缓颈动脉IMT进展.

    作者:邢玉平;杜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109例分析

    目的:探讨踩关节骨折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2004年1月~2008年1月,手术治疗踩关节骨折109例,男68例,女41例.结果:109例均获随访,随访6月~31个月,平均16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89例,良10例,一般7例,差3例,优良率为90.8%.结论: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需要根据骨折类型进行选择,但也要考虑韧带结构的损伤程度.

    作者:欧阳侃;王大平;陆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儿童肥胖与哮喘的研究进展

    肥胖在儿童哮喘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深入探讨肥胖在儿童哮喘中的发生和发展,将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肖超跃;陈娟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13例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行TURP,术毕留置F20三腔气囊导尿管,并常规用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1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继发出血2例,膀胱痉挛5例,平均住院时间7d.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TURP围术期护理应针对疾病本身进行专科护理,同时重视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中取得患者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膀胱冲洗持续、通畅、妥善固定尿管并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晓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肠梗阻102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肠梗阻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2例老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因人而异的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法.结果:102例老年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90例,治愈78例,好转10例,死亡2例,保守治疗12例,治愈10例,好转2例,无死亡病例,总治愈率为86.27%,总死亡率为1.96%.结论:要准确把握老年肠梗阻的手术时机,及时手术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张爱国;吴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与咖啡因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与咖啡因的含量.方法: 采用依利特C18色谱柱,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2nm,柱温为30℃.结果:对乙酰氨基酚与咖啡因分别在0.2468~1.2344mg/ml 与0.0153~0.0766m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平均加样回收率对乙酰氨基酚为99.95%,RSD为0.12%(n=5);咖啡因为100.00%,RSD为0.42%(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与咖啡因的含量.

    作者:吴卫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七叶皂苷钠是由中药娑罗子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取的三萜皂苷钠盐,用冻干法制成供静脉注射用粉针.本品具有消炎、抗渗出、增加静脉张力、改善血液循环及纠正脑功能失常、减轻脑水肿等作用.综合文献报道,本文主要是对七叶皂苷钠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作者:王琦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炎琥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常见的病原,感染性极强,发病率很高,可引起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目前,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尚无特效方法.我院采用炎琥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