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和血尿安胶囊综合治疗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28例

岳秀风;李魁梧

关键词:黄芪, 血尿安, 治疗, 隐匿肾炎
摘要:我院2002年~2006年共收治隐匿性肾炎单纯性血尿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和血尿安胶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格拉司琼联合胃复安及地塞米松治疗含顺铂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加胃复安及地塞米松治疗含顺铂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接受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二组. 对照组给予格拉司琼单药治疗,治疗组给予格拉司琼加胃复安及地塞米松.结果:118例病人入组该研究,格拉司琼加胃复安及地塞米松对含顺铂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有效控制率高于格拉司琼单药组(P<0.05).结论:格拉司琼加胃复安及地塞米松可有效抑制含顺铂方案的恶心、呕吐.为含铂方案的首选止吐治疗方案.

    作者:陈尚忠;徐宁红;金鑫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秋泻灵合剂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秋泻灵合剂佐治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临床诊断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液体疗法及口服思密达、妈咪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秋泻灵合剂口服治疗.观察临床有效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8%,对照组为75.9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秋泻灵合剂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邹新英;刘培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胰岛素治疗急性脑梗塞40例分析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按单纯随机法分为胰岛素治疗组及对照组,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判.结果:胰岛素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中、重型脑梗塞患者及早期(48小时内)治疗者疗效尤为显著.结论:胰岛素可显著减轻脑梗塞患者的神经损害程度.

    作者:朱荣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消化性溃疡的佳治疗方法.方法:选2006年8月~200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6例,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为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无明显手术指征.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纳入患者均符合陈灏珠主编的<内科学>中关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治疗组68例,男50例,女18例:年龄18~70岁,平均43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7年;胃溃疡19例,十二指肠溃疡36例,复合性溃疡13例.对照组68例,男51例,女17例:年龄17~67岁,平均41岁;病程5个月~12年,平均6.5年,胃溃疡21例,十二指溃疡38例,复合性溃疡9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剂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胃镜检查与HP检测并详细记录症状、体征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合并症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高,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刁世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应用硫酸镁溶液加地塞米松注射液湿敷治疗脂肪乳剂输液外渗的临床观察

    目的:寻求治疗脂肪乳剂输液外渗简单、有效的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将240例脂肪乳剂输液外渗患者按发生病例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发生脂肪乳剂输液外渗后即用50%硫酸镁溶液加地塞米松注射液湿敷于肿胀部位,胶布固定;对照组仅采用单纯的50%硫酸镁溶液湿敷.结果:治疗48h观察组局部肿胀显著消退率及疼痛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硫酸镁溶液加地塞米松注射液用于脂肪乳剂输液外渗后湿敷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减轻了患者痛苦.

    作者:殷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469例剖宫产后再孕患者的临床处理体会

    目的:总结对剖宫产后再孕后的临床处理方式.方法:对469例剖宫产后再孕者病例资料的两种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对照比较.结果: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组比择期剖宫产组子宫破裂率高,古典式切口比下段横切口子宫破裂率高.结论:降低剖宫产率可以减少子宫破裂的发生率.

    作者:史雪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处理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旋HP(Hpylori)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Functional dyspepsia)患者消化不良症状改善情况,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之间的关系.方法: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根除HP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对照组予以安慰剂(两组均据个体化原因都适当予胃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等).停药后4w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对所有患者症状改善进行评分与治疗前和随访1年后再对比.结果:治疗组50例HP根除者43例(86%).治疗组HP根除者与HP未根除者治疗后1年消化不良症状评估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年,治疗组较对照组的症状改善更为明显.结论:根除HP对改善FD症状是必要的.

    作者:董伟;万少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病因心力衰竭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变化

    目的:研究不同病因的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水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左心室功能的关系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别测定84例CHF患者(按NYHA标准分级:Ⅱ31例,Ⅲ28例,Ⅳ25例)和40例正常对照者hs-CRP、MMP-2、MMP-9含量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CHF组血浆hs-CRP、MMP-2、MMP-9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hs-CKP、MMP-2、MMP-9的浓度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并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HF组hs-CRP、MMP-2、MMP-9浓度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r=0.78、-0.80、-0.77,P均<0.001).结论:CHF患者血浆中hs-CRP、MMP-2、MMP-9明显增高,与心衰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临床心力衰竭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作者:解丽艳;张海荣;张七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半夏有效部位提取物对常见细菌及酵母样真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的研究

    目的:探讨半夏提取物中抑制细菌及深部酵母样真菌感染的有效活性成分.并考察提取物抑菌的活性.方法:将掌叶半夏洗净、烘干、粉碎成细粉待用.将临床常见的3种细菌及2种酵母样真菌,接种于90mm萨布罗平板,在无菌条件下,将平板打孔为6mm.每孔填入已经处理好的药粉50mg,25mg,10mg及5mg.细菌用在药粉中滴加无菌蒸馏水1ml.以5 μg/ml 青霉素及5mg/ml 的氟康唑为对照.在37℃培养24~48h,观察精确测量抑菌环大小.结果:半夏药粉对3种细菌的抑制效果比较明显,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好,而对各种真菌,在高浓度亦无活性.结论:半夏中含有抑制细菌的有效活性成分,但是对真菌作用却不明显.

    作者:王桂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阴道超声监测排卵的体会

    目的:用阴道超声监测排卵,以提高患者的受孕率.方法:对52例不孕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监测卵泡生长发育的情况.结果:52例不孕患者有38例监测到卵泡破裂,31例患者于当月受孕.结论:阴道超声监测排卵方便、直观,费用低,效果好.

    作者:徐春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胎盘早剥与围生期母婴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病因、并发症、诊断、分娩方式与围生期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对46例临床确诊的胎盘早剥病例进行研究.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病率为0.5%.25例(54.3%)为初产妇.诱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21例,占45.7%,胎儿死亡9例,胎儿死亡率为19.6%.结论:胎盘早剥的诊断应注重病史及诱因,积极预防和治疗胎盘早剥的病因,注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胎膜早破等病因,并及时诊断及正确处理,能改善围生期母婴结局.

    作者:于爱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院前急救3309例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寻找变化规律,指导急救实践.方法:对2005~2007年3年院前急救3309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要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3年院前急救统计数据,发现2005~2007年3年来本地区院前急救案例的高峰时间分布、病例类型分布、年龄分布等有了很大的差异性,引起这种差异性变化的原因可能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地区习惯及变化相关.结论: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对急救工作的管理要科学的调整,制定本地区急救工作的重点.

    作者:黄玉清;刘俊平;张燕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癃清胶囊辅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相当一部分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术后也多复发者,故成为治疗难点.我们试用癃清胶囊(贵州远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辅助西药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邹毅;陈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60例慢阻肺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一般护理、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康复后护理等),探讨出一套综合的护理方法,以期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成人破伤风诊治分析

    目的:提高破伤风的诊治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36例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36例中治愈109例,死亡27例,病死率为19.9%;潜伏期愈短,起病愈急,病型愈重,病死率愈高;早期气管切开,采用肌松剂,机械通气,鞘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以及补充能量,疗效较好.结论:对不典型破伤风的多样化临床表现要有所警惕,正确评估破伤风的预后可指导治疗.除常规治疗外,对重型破伤风要早行气管切开,采用冬眠合剂、肌松剂、机械通气以及鞘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控制肌痉挛,同时应用胃肠外营养(TPN)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樊建林;公保才旦;张建涛;卢忠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胃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发生率不高,近年有增高的趋势,本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如何提高术前的早期诊断率和生存率是外科主要问题.本组资料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22例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淋巴瘤并总结我们的诊治体会.

    作者:宁纯民;徐惠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衰治疗新进展

    自80年代中期以后,心力衰竭(CHF)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及诊断在逐步深入,并取得了可喜进展.CHF的发生机理从以往的泵衰竭后发生的射血减少与充盈不足,进而导致水钠潴留等等的观点已转移到能量不足与心室重塑、神经内分泌激活等理论上来.下面对心衰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郭艳玲;蒋利魁;李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MODS患者40例(年龄40岁~86岁)和非MODS患者40例(年龄27岁~82岁)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 Calibuv(美国BD公司)定量测定外周血CD3+T细胞(CD3阳性淋巴细胞)、CD4+T细胞(CD4阳性淋巴细胞)和CD8+T细胞(CD8阳性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CD4+T/CD8+T值.结果:相比非MODS患者,MODS组CD3+T、CD4+T、CD8+1的百分比及CD4+T/CD8+T值均降低(P<0.01).与MODS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CD4+T的百分比和CD4+T/CD8+T值降低(P<0.05或P<0.01),而CD3+T和CD8+T百分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DS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损害,死亡组MODS患者损害更为严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MODS患者免疫功能评价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斌;归永刚;柴艳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预见性分析及护理

    目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预见性分析,并积极有效地处置和护理,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妇科腹腔镜手术治愈率,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对526例在我科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观察,预见性提出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的并发症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和护理.结果:526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6d,都康复出院.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并发症做好预见性分析及护理,是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关健.

    作者:于金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单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单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5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患者经单层螺旋CT诊断,共检出63支栓塞血管,主肺动脉不受累,右肺动脉栓塞41支血管(65.08%),左肺动脉栓塞22支血管(34.92%),下叶血管受累47例(74.60%),上叶血管受累5例(7.94%).结论:单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发挥了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的优点,是目前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

    作者:冉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