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超声监测排卵的体会

徐春晖

关键词:阴道超声, 监测, 卵泡
摘要:目的:用阴道超声监测排卵,以提高患者的受孕率.方法:对52例不孕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监测卵泡生长发育的情况.结果:52例不孕患者有38例监测到卵泡破裂,31例患者于当月受孕.结论:阴道超声监测排卵方便、直观,费用低,效果好.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MODS患者40例(年龄40岁~86岁)和非MODS患者40例(年龄27岁~82岁)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 Calibuv(美国BD公司)定量测定外周血CD3+T细胞(CD3阳性淋巴细胞)、CD4+T细胞(CD4阳性淋巴细胞)和CD8+T细胞(CD8阳性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CD4+T/CD8+T值.结果:相比非MODS患者,MODS组CD3+T、CD4+T、CD8+1的百分比及CD4+T/CD8+T值均降低(P<0.01).与MODS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CD4+T的百分比和CD4+T/CD8+T值降低(P<0.05或P<0.01),而CD3+T和CD8+T百分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DS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损害,死亡组MODS患者损害更为严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MODS患者免疫功能评价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斌;归永刚;柴艳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复杂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商品名:辛复宁)治疗多种复杂性、复发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3月1日~9月31日于我院门诊就诊的复杂性阴道炎(包括反复发生之滴虫性阴道炎、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严重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3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采用传统治疗; 研究组:62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以辛复宁治疗.于治疗结束后连续6次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纳入疗效分析126例(对照组69例,研究组57例);通过统计分析,联合辛复宁治疗的研究组在1~2月复发率与对照组相较无明显差异,而3~6月复发的机率明显减少,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于复杂性阴道炎患者,配合辛复宁治疗可在较长时内明显降低其复发性,并有效改善阴道内环境.

    作者:邱玉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七叶皂苷钠是由中药娑罗子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取的三萜皂苷钠盐,用冻干法制成供静脉注射用粉针.本品具有消炎、抗渗出、增加静脉张力、改善血液循环及纠正脑功能失常、减轻脑水肿等作用.综合文献报道,本文主要是对七叶皂苷钠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作者:王琦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硫酸依替米星抗结核菌的药效学分析

    目的:了解硫酸依替米星抗结核分枝杆菌的药效学作用和临床治疗分析方法:采用Bactee-960仪器和L-J手工培养方法,对硫酸依替米星药物进行结核杆菌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实验.结果:MIC硫酸依替米星为10mg/l,MBC为20mg/l.检测临床30例标准耐药率仅为20%(6/30).结论:硫酸依替米星有一定抗结核杆菌的作用.

    作者:李洪敏;王安生;于沛涛;陈红兵;梁建琴;张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静脉输液中发生不溶性微粒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中产生不溶性微粒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我市医院近年来临床加药和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及临床添加各种药物时产生不溶性微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临床加药和输液操作过程中产生橡皮微粒常常是加药过程中及输液器针头插入橡皮塞瓶口时产生的:在临床添加各种药物时产生药物晶体微粒多由临床直接在大输液中添加药物时产生.结论:静脉输液操作中产生的不溶性微粒不容忽视,应积极寻找对策,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高品质的静脉输液.

    作者:李树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胃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发生率不高,近年有增高的趋势,本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如何提高术前的早期诊断率和生存率是外科主要问题.本组资料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22例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淋巴瘤并总结我们的诊治体会.

    作者:宁纯民;徐惠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儿童肥胖与哮喘的研究进展

    肥胖在儿童哮喘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深入探讨肥胖在儿童哮喘中的发生和发展,将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肖超跃;陈娟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致中间综合征并迟发性脑病中西结合临床研究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c oranophospoms pesticidePoisoning,Aopp)可导致多种神经毒表现,依次为急性胆碱能危象(acutc choinesgis crisis,Acc)、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IMS)等其分别发生在Aopp病程的早、中、晚期,其中某些重症Aopp可并发IMS或迟发性脑病[1],但同一患者两者并发却为少见,报告如下.

    作者:曹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低血糖52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52例60岁以上糖尿病低血糖会迷糊按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中48例得到及时治疗病情好转,一例因严重低血糖,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通过了解老年糖尿病的生理,临床特点,提高对并发低血糖的警惕,及时检测血糖,防止本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冯进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469例剖宫产后再孕患者的临床处理体会

    目的:总结对剖宫产后再孕后的临床处理方式.方法:对469例剖宫产后再孕者病例资料的两种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对照比较.结果: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组比择期剖宫产组子宫破裂率高,古典式切口比下段横切口子宫破裂率高.结论:降低剖宫产率可以减少子宫破裂的发生率.

    作者:史雪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单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单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5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患者经单层螺旋CT诊断,共检出63支栓塞血管,主肺动脉不受累,右肺动脉栓塞41支血管(65.08%),左肺动脉栓塞22支血管(34.92%),下叶血管受累47例(74.60%),上叶血管受累5例(7.94%).结论:单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发挥了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的优点,是目前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

    作者:冉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以东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40例稳定的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阿托伐他汀治疗12周后,空腹抽血查血脂,包括:血清总胆固醇脂、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甘油三酯;检测炎症指标: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腹膜透析患者存在高血脂和高炎症状态,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12周后,腹膜透析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脂、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明显下降(P<0.05),而炎症因子hs-RP、IL-6和TNF-α水平也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不但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还能明显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作者:袁飞;刘国辉;林宏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垂吊甩肩疗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垂吊甩肩疗法与传统手法复位整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8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垂吊甩肩疗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手法复位整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两组治疗效果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优良率为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垂吊甩肩疗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操作简便、实用、不需麻醉,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史忠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成人破伤风诊治分析

    目的:提高破伤风的诊治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36例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36例中治愈109例,死亡27例,病死率为19.9%;潜伏期愈短,起病愈急,病型愈重,病死率愈高;早期气管切开,采用肌松剂,机械通气,鞘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以及补充能量,疗效较好.结论:对不典型破伤风的多样化临床表现要有所警惕,正确评估破伤风的预后可指导治疗.除常规治疗外,对重型破伤风要早行气管切开,采用冬眠合剂、肌松剂、机械通气以及鞘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控制肌痉挛,同时应用胃肠外营养(TPN)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樊建林;公保才旦;张建涛;卢忠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衰治疗新进展

    自80年代中期以后,心力衰竭(CHF)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及诊断在逐步深入,并取得了可喜进展.CHF的发生机理从以往的泵衰竭后发生的射血减少与充盈不足,进而导致水钠潴留等等的观点已转移到能量不足与心室重塑、神经内分泌激活等理论上来.下面对心衰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郭艳玲;蒋利魁;李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院前急救3309例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寻找变化规律,指导急救实践.方法:对2005~2007年3年院前急救3309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要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3年院前急救统计数据,发现2005~2007年3年来本地区院前急救案例的高峰时间分布、病例类型分布、年龄分布等有了很大的差异性,引起这种差异性变化的原因可能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地区习惯及变化相关.结论: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对急救工作的管理要科学的调整,制定本地区急救工作的重点.

    作者:黄玉清;刘俊平;张燕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13例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行TURP,术毕留置F20三腔气囊导尿管,并常规用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1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继发出血2例,膀胱痉挛5例,平均住院时间7d.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TURP围术期护理应针对疾病本身进行专科护理,同时重视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中取得患者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膀胱冲洗持续、通畅、妥善固定尿管并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晓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半夏有效部位提取物对常见细菌及酵母样真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的研究

    目的:探讨半夏提取物中抑制细菌及深部酵母样真菌感染的有效活性成分.并考察提取物抑菌的活性.方法:将掌叶半夏洗净、烘干、粉碎成细粉待用.将临床常见的3种细菌及2种酵母样真菌,接种于90mm萨布罗平板,在无菌条件下,将平板打孔为6mm.每孔填入已经处理好的药粉50mg,25mg,10mg及5mg.细菌用在药粉中滴加无菌蒸馏水1ml.以5 μg/ml 青霉素及5mg/ml 的氟康唑为对照.在37℃培养24~48h,观察精确测量抑菌环大小.结果:半夏药粉对3种细菌的抑制效果比较明显,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好,而对各种真菌,在高浓度亦无活性.结论:半夏中含有抑制细菌的有效活性成分,但是对真菌作用却不明显.

    作者:王桂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炎琥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常见的病原,感染性极强,发病率很高,可引起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目前,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尚无特效方法.我院采用炎琥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CT血管成像在肝动脉解剖变异中的研究

    目的:研究CT血管成像(MSCTA)对肝动脉解剖变异显示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行肝脏双期增强扫描图像资料并对图像进行重建,结合横断面、大密度投影(MIP)观察其中13例患者的肝动脉解剖变异.结果:13例(10.83%)变异肝动脉均得到清晰显示,其中6例(占5%)肝总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4例(占3.33%)为替代肝左动脉来自胃左动脉,3例(占2.5%)肝右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结论:MSCTA可以清晰显示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可作为上腹部手术前的常规检查.

    作者:吴龙;孙建永;金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