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纯;赵星梅;张德甫
目的:观察与研究复明片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施行的年龄,视力,晶状体混浊的有关标准,对160例(320只眼)进行了临床观察,其中80例(160只眼)用复明片;另外80例(160只眼)用可明胶囊口服,对治疗前后视力,晶状体混浊程度进行了评估.结果:有效以上病例,复明片组为80例,有效以上病例59例(118只眼)总有效率为73.7%;可明组为80例,有效以上病例48例(96只眼),总有效率为60%,有效率复明片组高于可明组.结论:复明片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是有效的.
作者:吴曙光;刘斌;王雅杰;米英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术前使用乙酰螺旋霉素及口泰漱口液消炎药对减少洁牙后牙龈出血情况的作用.方法:选择我科自2006年5月~2008年5月收治的40例牙龈红肿明显,探诊出血严重,未作任何牙周治疗及药物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于洁牙前服用乙酰螺旋霉素及含漱口泰漱口液,2天后再作超声波龈上洁治.对照组中20例直接予超声波龈上洁治,比较两组洁牙术后牙龈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洁牙后治疗组洁牙后出血有1例,而对照组为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使用消炎药能够控制和减少洁牙后牙龈出血.
作者:关天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见于男性,是前列腺术后、尿道损伤、感染以及尿道扩张操作不当等原因所致的并发症之一,窥镜下尿道内切开术是治疗尿道狭窄的一种较好方法.2004~2008年我院共收治尿道狭窄患者lO例,用直视尿道切开镜行尿道内切开术,其中6例术中应用亚甲蓝标志引导,易于辨认狭窄段尿道,手术时间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利明;张永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资料病例一:张自珍,女,30岁,1999年分娩至Ⅲ°会阴裂伤,多年来一直大便不爽,2007年第二次分娩后症状加重,于2008年元月初来我院,要求行会阴修补术.
作者:郭火容;夏连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通过调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传播卫生保健知识和技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自愿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张新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了解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和用药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中对处方的规定为标准,设计了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处方点评考核项目表,据实登记项目考核表:据实登记处方评价表;对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处方比例控制的比较合理;平均处方金额明显低于其他医院及文献报道;中草药处方药品味数控制合理;平均每张处方药品总重量偏重等.结论:处方点评工作虽然是我国新开展的一项业务工作,工作的模式、工作的方法都在探索中,通过我院不长时间的的实践表明,它对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和提升服务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
作者:李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传统矫治漏斗胸采用胸骨上举术及胸骨翻转术.1998年美国NUSS等报道了一种有别于上述方法矫治漏斗胸,由于其创伤小而受关注,北京等地医院已有应用.但NUSS手术需用胸腔镜及特制钢板,并容易发生钢板滑动(移动、翻转)等问题,且价格昂贵.我们近年来设计了用克氏针塑成矩形做为支撑物不切断多根肋软骨的微创术式来矫治漏斗胸.治疗病儿9例,效果良好.
作者:曲修水;高秋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在肛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n=30),在鞍麻下行肛门手术,手术结束时接微量镇痛泵,氯胺酮+芬太尼组药量为氯胺酮100mg、芬太尼0.4mg,芬太尼组为芬太尼0.4mg,观察术后24小时镇痛效果.结果:氯胺酮组镇痛效果高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与芬太尼有协同镇痛作用,适用于肛门术后PCIA(patient controlled intervein analgesia,PCIA).
作者:孙虹;吕国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手术适应症和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手术方法,围术期治疗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9.64%,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基本满意,优良率为89.29%.结论:手术是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的理想方法,老年人髋部骨折后并发症多,常伴有心血管系统或呼吸系统疾病,应掌握好手术适应症,加强围术期管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武光;聂俊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急性菌痢常规治疗是口服、肌注、静点抗菌药物.我院今年来采用PPA联合庆大霉素、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菌痢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连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金天格胶囊治疗107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治疗组在治疗方案中加用金天格胶囊治疗,2周评价短期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用药前后骨痛改善更为明显.结论:金天格胶囊能很好缓解骨质疏松症所出现的骨痛症状.
作者:赵文韬;陈涛;王琦;李帆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转铁蛋白(TRF)的影响.方法:对13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PGE110 μg+生理盐水100ml,每日1次,静脉注射,连续21d.观察治疗前、后尿mALB与TRF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尿mALB与TRF的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P<0.001).结论:PGE1可有效的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mALB与TRF,从而起到改善和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
作者:徐乐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做好溶栓前、中、后的护理.结果:30例行溶栓治疗后23例获得再灌注.结论:争取溶栓的时机和护理的配合是心肌梗死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梅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为氢溴酸樟柳碱和盐酸普鲁卡因复方制剂.复方樟柳碱对于各种类型的青光眼的治疗,特别是在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治疗方面疗效独特,并优于传统疗法.现就近年来各医疗机构对该药在青光眼的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杭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07年收治患儿85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其中合并心肌损害28例,治疗1~2周所有患儿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手足口病患儿应早期观察心电图及心肌酶的改变,避免病情发展而危及生命.
作者:冯舜;汪红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在胸部外伤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08年lO月应用电视胸腔镜探查胸部外伤患者9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诊断肺裂伤78例,肋间血管出血10例,心包填塞2例,膈肌破裂、胸腹贯通伤5例,4例探查无异常.除2例中转开胸外,余均经缝合修补及缝扎止血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100min,术后患者均恢复顺利,住院时间7~14d,平均8d,未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结论:电视胸腔镜用于探查和治疗胸部外伤的患者,操作方便,手术创伤小,痛苦轻,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疤痕小,符合美容要求.
作者:李玉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观察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中药前列安合剂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男科门诊患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病人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进行对照观察研究.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降低NIH-CPSI积分,改善疼痛及排尿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前列安合剂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疗效,为中西结合治疗该病,提供了又一经济有效的临床选择.
作者:徐波;姚济白;付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面膜固定重复摆位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靶区位置精度的影响.方法:通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周一次在模拟定位机下拍正、侧位片的方法,比较靶区中心的偏差.结果:2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4次验证与首次相比,X、Y、Z方向平均偏差分别为2.5mm、2.9mm和2.7mm,偏差总量均为2.7mm.结论:面膜固定重复摆位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靶区位置精度有一定影响,必要时需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
作者:邵惟玉;陈英海;杨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浆TNF-α和TGF-β 1水平变化及其在HSPN肾脏病理损害中的作用.方法:32例HSP患儿、38例HSPN患儿和2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浆TNF-α和TGF-β1水平,比较其与HSPN患儿肾脏病理损害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HSP、HSPN患儿血浆TNF-α和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HSPN组血浆TNF-α和TGF-β1水平高于HSP无肾损害组(P<0.01).2.HSPN组患儿血浆TNF-α和TGF-β1水平变化与其肾脏病理损害评分呈正相关(P<0.01).3.HSPN组患儿血浆TNF-α水平和TGF-β1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TNF-α和TGF-β1水平升高参与了HSPN的发生、发展过程,且与临床肾脏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检测患儿血浆TNF-α和TGF-β1水平对于估计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慧琼;郑爱华;邹华芳;谭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07年6月到2008年10月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住院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常规治疗;对照组:鼻导管吸氧+常规治疗.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差异.结果:①两组之间性别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具有可比性.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O2、PCO2及PH值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梁利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