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大突发事件中药学部门的应对方法

郭喜红;于鲁海;蒋玉凤

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 药品, 应急保障管理
摘要:目的:回顾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药品应急保障的执行情况,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总结重大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对药品需求的差异,讨论不同情况下医疗机构药品应急保障的内容.结果:提供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机构药品应急保障的工作思路.结论:为建立重大突发事件药品应急保障预案提供借鉴.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2009年9月期间收治5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发病原因.结果:异位妊娠发生率占同期住院分娩人数的8%,以输卵管妊娠为主;异位妊娠相关因素包括妇科炎性反应、多次孕产、盆腔手术、宫内节育器等.结论:异位妊娠患者症状和体征均不明显也不典型,容易被忽略,异位妊娠一旦破裂或流产病情急剧加重,出现腹腔内出血时,若不能及时诊断并积极抢救,可因失血性休克导致死亡.医务工作者应该严格掌握宫腔及盆腔手术的适应证及操作规程,提高异位妊娠的早期及正确诊断率,降低异位妊娠的死亡率.

    作者:商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106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者行手术矫治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106例患者中随访3个月时总有效率为97.17%;术后6个月时总有效率为95.28%;术后1 a总有效率为88.68%.治疗后3月与6月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与1 a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鼻中隔穿孔、鼻腔黏连、嗅觉减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中隔矫正术明显缓解了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鼻痒、打嚏嚏、流清涕等症状,取得较好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卓荣;孟庆翔;莫卫华;李敏红;夏少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内源性-氧化氮合酶抑制物在肺心病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了解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ADMA)对肺动脉内皮舒张功能、肺血管重构及右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临床部分:肺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62例,对照组48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ADMA浓度,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中NO的浓度.动物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皮下注射野百合碱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治疗组造模第2天开始给L-精氨酸100 mg/kg每日腹腔注射.每同监测尾动脉压,4 w后颈外静脉插管检测肺动脉压力及右心室功能,并检测肺动脉舒张功能.检测血浆ADMA,NO浓度;肺组织DDAH2mRNA及肺动脉DDAH2蛋白的表达.结果:肺心病患者血浆ADMA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大鼠肺动脉压力值增高(P<0.05);右心室肥厚明显(P<0.05);右心功能减弱;肺动脉舒张功能降低;肺小动脉显著增厚.L-精氨酸治疗后大鼠肺动脉压力降低(P<0.05),右室肥厚减轻(P<0.05),右心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肺动脉舒张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肺动脉高压组大鼠肺组织中DDAH2mRNA表达显著下调:肺动脉内皮DDAH2蛋白表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大鼠血浆ADMA浓度明显升高(P<0.05),血浆NO含量显著降低.L-精氨酸治疗后血浆ADMA浓度降低(P<0.05);血浆NO水平升高(V<0.05).血浆ADMA浓度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805);与右心室肥厚指数亦呈正相关(r=0.668).结论:ADMA可能通过影响肺动脉内皮舒张功能及调节血管重构而参与肺动脉高压的病理过程.ADMA可能参与诱导右心肥厚、右心功能衰竭而促进肺心病的发展.

    作者:曹仕鹏;诸兰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本人自2003年05月-2008年11月收治的各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共31例作一回顾性总结.其中5例行保守治疗,26例手术治疗.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1],Ⅰ型5例,Ⅱ型12例,Ⅲ型8例,Ⅳ型6例.疗效评定采用Maryland评分标准[2],CT扫描对复位质量进行评定,X线片用于分析跟骨Boh-ler角和Gissane角改变.结果:本组手术病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2.2年(10~64个月).Maryland评分:优10例,良11例,一般4例,差1例.优良率80.7%.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复杂,需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才能尽量保证治疗效果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杰;邱维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18例分析

    目的:观察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18例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手术时机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者痊愈17例,死亡1例,治愈率达94%.结论:该术式对肝炎后肝硬化所致门脉高压有确切的疗效,且手术操作简单、手术适应证范围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作者:胡志刚;韩辉;李小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显微手术和非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方法:本文回顾了34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对显微手术组和非显微手术组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微手术组在治愈率、伤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在熟悉掌握显微解剖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肿瘤的手术全切率,并减少对周围重要结构的损伤,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杨晓滨;李德康;胡泽军;吴珂;杨安强;邓世强;张孙富;陈俊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香丹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中小量脑出血36例临床观察

    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用香丹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中小量脑出血36例,并与单用西医综合治疗的36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绍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救和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正确的抢救护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总结分析自2004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患者,积极有效的各项抢救措施及细致周到的护理,可明显的提高抢救的成功率.结果:迅速阻断毒物的再吸收,快速补液以利毒物排出,及早达到阿托品化,预防肺水肿、脑水肿、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可降低病死率.结论:早期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及护理是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关键.

    作者:孙凤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桥式网片修补联合圆韧带悬吊术治疗阴道穹隆脱垂38例

    目的:探讨应用桥式网片修补联合圆韧带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壁、穹隆脱垂,进行中后骨盆重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8例有不同程度缺陷的盆腔器官膨出患者进行阴式子宫切除阴道壁修补术同时行桥式网片修补联合圆韧带悬吊术,在应用聚丙稀网片加固阴道膀胱、直肠筋膜的同时,用圆韧带残端悬吊阴道顶端,完成中后盆底重建.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115 min,出血量平均为100 mL.38例患者的阴道脱垂全部得到纠正;平均随访26个月,均未出现阴道扭曲、缩短,无阴道穹隆脱垂,无性生活障碍.无复发;各种症状改善率≥50%.结论:对于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壁、穹隆脱垂的患者,在切除子宫的同时应用桥式网片修补联合圆韧带悬吊术进行中后盆底重建,短期效果稳定,降低了复发的可能.

    作者:伦彩霞;黄浩;田乔;王小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立体定位小骨窗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并脑疝

    高血压脑出血严重威胁人们生命,既往脑基底节区出血并脑疝,实施的开颅去骨瓣血肿清除减压引流手术损伤大,反应重,死亡率高.2008年至今我院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实施的小骨窗血肿内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并脑疝20例,手术效果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崔高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中药虎杖不同提取物活血化瘀的研究

    目的:比较中药虎杖不同提取物的活血化淤功能.方法:收集虎杖提取过程中的水煎液提取物、水提醇沉提取物、碱水渗漉醇沉提取物,以高、低剂量对小鼠灌胃给药7 d后,眼眶取血,测定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纤维蛋白原含量(Fi-brinogen、FIB).结果:虎杖三种提取物均能延长APTT、PT时间及降低FIB的含量,其中水煎液提取物随着剂量增加能显著的延长血浆APTT、PT时间,降低FIB含量,和其他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虎杖水煎液提取物比其他提取物具有更显著的活血化淤作用.

    作者:吕闻闻;阮旭明;程东庆;吴晓莉;章浙忠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腹部闭合性外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腹部闭合性外伤的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共收治的腹部闭合性外伤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经积极抗休克等治疗后,均行开腹手术治疗,治愈44例,死亡2例,病死率4.35%.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严重失血性休克1例,上述两例患者均在术后1~14 d死亡.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对腹部闭合性损伤以及内脏损伤的患者应该立刻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任永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青硼散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00例

    目的:探讨青硼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治疗组患者在采用微波治疗的基础上,局部应用青硼散外敷,观察2组治疗效果的优越.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85%.结论:青硼散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的明显优于单纯微波治疗.

    作者:周倩;张宝平;任婉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关节消痛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观察关节消痛合剂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关节消痛合剂20 mL/次,3次/d,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600 mg/次,2次/日,总疗程12 W.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12 W,运用WOMAC量表进行疗效评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OMAC积分均明显下降,不同时间点的测量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患者的WOMAC疼痛积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8),治疗组的积分高于对照组.单独效应上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积分在治疗后第2、4周显著低于治疗组(P=0.032、P=0.035),而在治疗12 W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积分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113).两组患者的僵硬积分及功能积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141、P=0.089).两种药物的时间及分组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均为消化道不良反应,对照组还出现两例肝功能异常.结论:关节消痛合剂与布洛芬缓释胶囊对膝骨关节炎均有良好疗效,远期疗效与布洛芬缓释胶囊相当,且在安全性上优于布洛芬缓释胶囊.关节消痛合剂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叶卫国;麦海棠;叶沛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60例病因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其病因甚多,这里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我们医院从2005年10月-2009年10月间共6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病因,现报道如下.

    作者:凌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鼻内窥镜下膨胀海绵填塞鼻腔治疗鼻出血56例临床疗效观察

    采用鼻内窥镜下膨胀海绵填塞鼻腔治疗鼻出血,能在直视下根据出血点的部位及范围将膨胀海绵剪成或做成所需要的形状和大小进行有的放矢的填塞,既能彻底止血,减少填塞次数,又能减轻因传统的止血方法所引起的痛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筠芳;孔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常规给予镇静、化痰、止咳、退热、抗感染等治疗.50例患儿经一段时间治疗,全部康复出院,治愈率达100%.结论:对于小儿肺炎患者应尽早明确病原体,及时给予正确的药物及综合治疗.

    作者:周立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宫颈癌23例的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合理的临床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05年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23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预后,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手术效果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a总体生存率为78.3%;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深肌层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和手术类型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深肌层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和手术类型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分期、深肌层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和手术类型与宫颈癌预后密切相关,在患者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达到RO切除.

    作者:吴绮霞;邝绮慈;梁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114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08年11月子宫肌瘤围绝经期患者114例,于月经第1天开始口服用米非司酮,每日10 mg,睡前服用,连续6月.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测量子宫及肌瘤的三维经线,计算子宫及肌瘤体积.每月记录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停药后随访6个月.结果:99例患者有效,有效率86.8%,患者治疗3个月,子宫及大肌瘤体积都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1):治疗6个月,子宫及大肌瘤体积继续缩小,缩小幅度明显减小.患者治疗3个月35例(30.7%)患者出现抗糖皮质激素症状,用药6个月这些症状持续存在,但无明显加重现象.停药后12例患者肌瘤继续缩小,87患者子宫及肌瘤体积与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有抗糖皮质激素症状的患者1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结论:长疗程用药后子宫肌瘤明显缩小,适用于较大围绝期子宫肌瘤患者的保守治疗.但米非司酮能否更长疗程用药以及长疗程用药是否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尚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吴伟英;谭广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散瞳验光药品选择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和阿托品眼药水在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散瞳验光的效果.方法:80例屈光不正患者,随机分为Ⅰ组(5~10岁)和Ⅱ组(11~20岁),每组各40例,80根,对两组患者均行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和阿托品散瞳后,比较2种药物散瞳验光的结果.结果:5~10岁屈光不正青少年远视占多数,11~20岁则以近视多见.Ⅰ组患者采用托品酰胺与阿托品散瞳后验光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采用这2种药物散瞳验光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品对于5~10岁屈光不正患者散瞳验光较准确;复方托品酰胺是11~20岁屈光不正患者散瞳验光的理想药物,对这类患者可以先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如果效果不满意再改用阿托品.

    作者:何炯;罗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