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用于中孕引产效果观察

刘贞;权萍;牛海娟;杨海凤

关键词:中孕引产, 米非司酮, 利凡诺
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利凡诺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07年11月-2009年4月妊娠16~27 w,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住院健康妇女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进行利凡诺羊膜腔注射术前给予米非司酮口服;对照组不予米非司酮口服.观察两组注药到宫缩开始时间、宫缩强度、宫缩到胎儿娩出时间、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出血量及宫颈撕裂伤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从注药至有效宫缩开始时间、至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缩短(P<0.01):胎盘胎膜残留、产后出血及宫颈撕裂伤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利凡诺与米非司酮配伍使用,缩短了胎儿娩出时间及总产程,从而减轻了孕妇的痛苦.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抗生素在我院106例患者中的使用情况及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月-11月部分出院患者病例106份.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涉及6大类34个品种抗菌药物,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仍然存在给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不当的问题,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刘玉;敖曼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留置气囊尿管致男性尿道损伤5例原因分析及对策

    气囊尿管虽然有操作简单、无需胶布固定、无滑脱、尿液不易渗漏等优点,但气囊尿管有它不同于一般尿管的特殊结构,护士如果掌握不好、操作不慎或拔出不当等原因,将会造成尿道粘膜损伤或尿道撕裂,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作者:王惠芳;王艳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从肝脾论治麻木病症之我见

    麻木病症系临床常见病,属中医痹症范畴.临床治疗该病方法不一,疗效各异,但大都不甚理想.笔者二十多年来,从肝脾理论钍刺治疗该病1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球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球周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疗效.方法:对30例(46眼)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行曲安奈德20 mg加2%利多卡因0.5 mL球周注射,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自觉症状、眼部体征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畏光、流泪、异物感等刺激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46眼眼球突出患者中回退(≥2 mm)的有39眼,有效率为84.78%.32眼存在复视及眼球运动受限的患者有11眼消失,占34.37%;有15眼改善,占46.87%.36眼睑裂高度睑裂高度增大的患者有32眼回缩,回缩率为88.88%.结论:曲安奈德球周注射治疗TAO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无严重糖皮质激素全身副作用和局部注射并发症发生.

    作者:谭经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实验性转子间骨折几种内外固定物的生物力学分析

    目的:选取临床中应用较多的内、外固定器进行综合分析,对临床器材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取20具防腐尸体股骨标本做成Evan'sⅢa型转子间骨折,随机分为L-TDCP、DHS、Gamma钉和组合式骨外固定器固定和正常对照共五组,模拟单肢站立相,进行300~1800N加载,对股骨头纵向位移和骨折远近端的电应变进行测量.结果:Gamma钉因采取髓内固定具有更大的刚度,有利于抵抗纵向载荷,DHS具有静力和动力加压及张力带作用.髓外固定中,L-DCP和组合式外固定器因加强了内侧股骨矩支撑,使应力传递比较均匀,股骨头位移较小.结论:对于稳定性骨折,四种固定物对股骨结构刚度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异,对固定材料的选择应根据术者对该器械的认识和技术熟练程度来决定;对于不稳定骨折,重建转子部股骨距区力学支撑作用要比提高固定材料的强度意义更为重大.

    作者:牟明威;李春根;刘向春;徐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苦参素、拉米夫定在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者抗结核化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苦参素、拉米夫定在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者抗结核化疗过程中对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肺结核合并HBV感染者82例随机分3组,采用标准的抗结核化疗方案2HREZ/4HR,实验组分别苦参素、拉米夫定口服,治疗期间每月检查肝功能,第3月及疗程结束时检查乙肝三对和HBV-DNA定量.结果: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肝损率为45.0%,而苦参素组和拉米夫定组分别为15.6%,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素组和拉米夫定组肝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素组、拉米夫定组、对照组分别有8例、19例、1例HBVDNA转阴,两两比较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素组和拉米夫定组分别有5例和7例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者抗结核治疗时,加用苦参素或拉米夫定可减少抗痨过程中肝损的发生.

    作者:李爱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鼻内窥镜下膨胀海绵填塞鼻腔治疗鼻出血56例临床疗效观察

    采用鼻内窥镜下膨胀海绵填塞鼻腔治疗鼻出血,能在直视下根据出血点的部位及范围将膨胀海绵剪成或做成所需要的形状和大小进行有的放矢的填塞,既能彻底止血,减少填塞次数,又能减轻因传统的止血方法所引起的痛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筠芳;孔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TAC方案与CAF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采用TAC方案与CAF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方法:晚期乳腺癌27例,其中14例有两处以上部位转移.TAC方案治疗15例,CAF方案治疗12例,TAC方案,多西紫杉醇75 mg/m2,dl,阿霉素40 mg/m2,d1,环磷酰胺500 mg/m2,d1,21 d为1周期,CAF方案,环磷酰胺600 mg/m2,d1、8.结果:GAC方案:总有效率66.7%(10/15),完全缓解率20%(3/15),中位缓解期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5月.CAF方案:总有效率5%(6/12),完全率为8.3%(1/12),中位缓解期6个月,中位生存期11个月,本月病人有不同程度胃肠反应,其中Ⅲ度占46.3%,白细胞减少Ⅲ度占42.7%,未发现肾毒性.结论:TAC方案是目前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较好方案.

    作者:王晓龙;田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114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08年11月子宫肌瘤围绝经期患者114例,于月经第1天开始口服用米非司酮,每日10 mg,睡前服用,连续6月.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测量子宫及肌瘤的三维经线,计算子宫及肌瘤体积.每月记录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停药后随访6个月.结果:99例患者有效,有效率86.8%,患者治疗3个月,子宫及大肌瘤体积都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1):治疗6个月,子宫及大肌瘤体积继续缩小,缩小幅度明显减小.患者治疗3个月35例(30.7%)患者出现抗糖皮质激素症状,用药6个月这些症状持续存在,但无明显加重现象.停药后12例患者肌瘤继续缩小,87患者子宫及肌瘤体积与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有抗糖皮质激素症状的患者1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结论:长疗程用药后子宫肌瘤明显缩小,适用于较大围绝期子宫肌瘤患者的保守治疗.但米非司酮能否更长疗程用药以及长疗程用药是否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尚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吴伟英;谭广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产程潜伏期延长识别与处理

    目的:探讨产程中潜伏期延长的处理方法及及时处理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中出现潜伏期延长者89例,并与同期105例无潜伏期延长者对照分析.结果:发现耻骨联合高度6cm是潜伏期延长的主要原因.胎儿体重3500 g,头盆评分7分等也是造成潜伏期延长的因素.结论:重视产程中潜伏期延长,并给予及时正确处理有利于减少难产发生率,并有利于剖宫产率.

    作者:谭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青壮年高血压病病人的影响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使青壮年高血压病病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遵医服药,达到有效的控制血压.方法:将86例青壮年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46例,对照组40例.结果:接受健康教育的46例病人,血压控制良好,无一并发症.对照组40例患者血压没有控制到理想水平,个别病人出现并发症.结论:健康教育使病人及家属更了解增进高血压病的知识,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高林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紫杉醇175 mg/m2静滴3 h,第1天,顺铂20 mg/m2静滴,第1~5天.21 d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29例中,完全缓解4例(13.8%),部分缓解11例(37.9%),稳定10例(34.5%),进展4例(13.8%).总有效率1.7%.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脱发等.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高,安全性好.

    作者:李宝华;胡天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皮质醇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肾上腺皮质功能,本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不同阶段(急性期,缓解期),不同病情程度(单纯或合并症)及吸入糖皮质激素后,进行血皮质醇(Cor)检测,观察其变化,以期为临床使用糖皮质激素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对38例COPD患者急性期、缓解期分别测定血Cor水平并与35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18例.缓解期患者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观察1年,分别测定开始、结束时血Cot并进行比较.结果:COPD患者急性期血皮质醇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血皮质醇下降但与正常组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前后血Cor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尤以急性期明显,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无影响.

    作者:赵英雄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术后早进食与伤口愈合速度关系的探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病,主要发病原因为患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从而导致患者在睡眠期间呼吸受阻甚至呼吸暂停,引起缺氧,在人群中其发病率高,我院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检查、PSG监测及治疗工作,在引进了先进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式后,使手术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在OSAHS患者术后护理中,鼓励患者及早进食已成为患者伤口快速愈合的关键.本文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汪晓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上颌平面导板打开咬合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上颌平面导板打开咬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3例前牙深覆颌达Ⅱ度及以上的患者,使用直丝弓矫正器配合前牙平面导板联合进行治疗.结果:与单纯直丝弓矫治器相比,上颌平面导板能有效的打开深覆颌,且打开咬合的时间短.打开咬合主要靠磨牙的增高和前牙的压低,改善面下1/3的高度.结论:上颌平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治深覆颌是一种快速有效打开咬合的好方法.并能有效的增加前下面部垂直高度,改善面型.

    作者:张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半夏散及汤治疗慢性咽炎及其辩证施护

    目的:总结慢性咽炎的中医辩证论治方法和辩证施护措施,以期取得较好疗效.方法:从慢性咽炎的病因病理分析、寒热虚实辩证、遁方用药和辩证施护措施等方面总结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辩证使用半夏散及汤加减配合辩证调护治疗慢性咽炎效果满意.结论:慢性咽炎不能全部从火从热治,辨证从寒治施以半夏散及汤效著.

    作者:段享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颈椎平片体位在影像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颈椎平片体位在影像检查中的应用,提高对颈椎病影像认识.方法:介绍以颈椎正侧位及双斜位为主的各种体位的检查在颈椎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结果:颈椎正位片可了解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变化、骨折等;侧位片显示1~7颈椎椎体序列、棘突及其间隙、颈部软组织;前后斜位片显示颈椎椎弓根及远离胶片一侧椎间孔的影像,后前斜位观察同侧椎间孔,前后斜位观察对侧椎问孔.结论:颈椎平片是经济、实惠的检查方法.只要合理运用,可以较准确的诊断疾病临床效果良好,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影像依据.可以尽早发现、早治疗疾病.

    作者:陆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Galectin-3在子宫内膜方面的研究进展

    β-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是一种糖结合蛋白,是动物凝集素中的一员,在肿瘤细胞的形成与转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新近在妇产科方面的研究发现,galectin-3参与了胚胎着床、胚胎发生和胎盘形成,并且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妇科三大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着相关性.

    作者:栾允峰;黄桂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69例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及手术相关问题.方法:总结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69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结果:治疗优良率达93.6%.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琦;陈忠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关节消痛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观察关节消痛合剂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关节消痛合剂20 mL/次,3次/d,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600 mg/次,2次/日,总疗程12 W.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12 W,运用WOMAC量表进行疗效评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OMAC积分均明显下降,不同时间点的测量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患者的WOMAC疼痛积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8),治疗组的积分高于对照组.单独效应上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积分在治疗后第2、4周显著低于治疗组(P=0.032、P=0.035),而在治疗12 W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积分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113).两组患者的僵硬积分及功能积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141、P=0.089).两种药物的时间及分组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均为消化道不良反应,对照组还出现两例肝功能异常.结论:关节消痛合剂与布洛芬缓释胶囊对膝骨关节炎均有良好疗效,远期疗效与布洛芬缓释胶囊相当,且在安全性上优于布洛芬缓释胶囊.关节消痛合剂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叶卫国;麦海棠;叶沛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