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留置气囊尿管致男性尿道损伤5例原因分析及对策

王惠芳;王艳丽

关键词:气囊尿管, 留置导尿, 尿道损伤
摘要:气囊尿管虽然有操作简单、无需胶布固定、无滑脱、尿液不易渗漏等优点,但气囊尿管有它不同于一般尿管的特殊结构,护士如果掌握不好、操作不慎或拔出不当等原因,将会造成尿道粘膜损伤或尿道撕裂,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本人自2003年05月-2008年11月收治的各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共31例作一回顾性总结.其中5例行保守治疗,26例手术治疗.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1],Ⅰ型5例,Ⅱ型12例,Ⅲ型8例,Ⅳ型6例.疗效评定采用Maryland评分标准[2],CT扫描对复位质量进行评定,X线片用于分析跟骨Boh-ler角和Gissane角改变.结果:本组手术病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2.2年(10~64个月).Maryland评分:优10例,良11例,一般4例,差1例.优良率80.7%.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复杂,需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才能尽量保证治疗效果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杰;邱维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依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发性转移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依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发性转移性卵巢癌的疗效.方法:60例复发性转移性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依立替康280 mg/d,1次/d;奥沙利铂200 mg/d,1次/d.对照组给予紫杉醇175 mg/m2,卡铂300 mg/m2.静脉滴注,21 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治疗2个周期以上.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位生存期16.2个月,对照组11.8个月,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余反应均可耐受,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发性转移性卵巢癌具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一线化疗方案.

    作者:苟兰琼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杜冷丁合并异丙嗪镇痛效果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杜冷丁镇痛与杜冷丁合并异丙嗪镇痛效果.方法:将我科术后210例病人随机分成杜冷丁组(对照组,n=105)和杜冷丁合并异丙嗪组(治疗组,n=105)两组,比较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镇痛效果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于术后镇痛杜冷丁合并异丙嚷镇痛优于单用杜冷丁镇痛.

    作者:晏咏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排放腹水加输白蛋白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24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大量排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疗效.方法:对24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采用大量排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的方法进行治疗,多次排放腹水,每次4000~6000mL,每周2次,同时滴注白蛋白40~60 g/次,并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情况,需要时使用速尿防止诱发肺水肿,观察腹水消退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2 w4次治疗后,患者难治性腹水全部消退,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结论:排放腹水加输白蛋白疗法对于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是安全、简单、高效、易行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常宝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难治性产后出血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评价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右股动脉Seldinger's穿刺技术,插管至双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明确出血原因、部位后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插管成功率100%,手术时间30~110 min,平均(47.8±5.2)min.术后随访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创伤小,疗效肯定,是难治性产后出血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

    作者:周冠琼;杨青梅;王昊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辨证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体会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末期表现.因其死亡率高,治疗棘手,而成为临床医学重点研究的难题.中医对心衰的研究工作已广泛开展,从心衰的病因、病机、治疗以及实验室检测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充分发挥出中医药的优势,可望在心衰的治疗方面产生具有现代医学与中医药特色相结合的新途径.

    作者:姚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夜班护士身心状况调查及心理疏导的对策

    目的:探讨夜班护士身心状况及心理疏导的对策,以促进护士的心理健康.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W K Zung氏焦虑量表(SAS)发放量表104份,评价104位夜班护士的工作情况,分析其身心状况.结果:SCL-90总分:138.44±47.95,超过160者21例,占总数的21.65%;阳性项目数:29.0309±22.1413,超过43者25例,占总数的25.77%,任意因子超过2分者97例,比率为100%.SAS标准分:低于50分者为无焦虑,13例,占13.40%;50~59分为轻度焦虑,46例,占47.42%;60~69分为中度焦虑,34例,占35.05%;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4例,占4.13%.结论:夜班护士普遍存在焦虑,管理者应加强人性化管理,护士自身加强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依托强大的社会支持,保持心理健康.

    作者:姜永芬;唐洁;罗宣;王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骨质增生400例临床观察

    腰椎骨质增生是常见多发病,对劳动力损害较大.传统的中医或西医单一疗法效果差,疗程长.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明显地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作者:张夫山;郭书慧;睢美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很容易再次发生脑卒中,即脑卒中复发.脑卒中反复发作不仅导致死亡率和致残率增加,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分析了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并对对治疗脑卒中复发提出护理干预措施,为预防脑卒中复发发生提供借鉴.

    作者:张敏霞;张伟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用于中孕引产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利凡诺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07年11月-2009年4月妊娠16~27 w,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住院健康妇女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进行利凡诺羊膜腔注射术前给予米非司酮口服;对照组不予米非司酮口服.观察两组注药到宫缩开始时间、宫缩强度、宫缩到胎儿娩出时间、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出血量及宫颈撕裂伤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从注药至有效宫缩开始时间、至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缩短(P<0.01):胎盘胎膜残留、产后出血及宫颈撕裂伤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利凡诺与米非司酮配伍使用,缩短了胎儿娩出时间及总产程,从而减轻了孕妇的痛苦.

    作者:刘贞;权萍;牛海娟;杨海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双黄连粉针不良反应11例分析

    通过分析双黄连粉针剂的不良反应,了解双黄连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提出应进一步规范其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临床使用时儿童和老年患者应注意控制剂量,在联合用药时应避免配伍禁忌.

    作者:邹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TAC方案与CAF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采用TAC方案与CAF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方法:晚期乳腺癌27例,其中14例有两处以上部位转移.TAC方案治疗15例,CAF方案治疗12例,TAC方案,多西紫杉醇75 mg/m2,dl,阿霉素40 mg/m2,d1,环磷酰胺500 mg/m2,d1,21 d为1周期,CAF方案,环磷酰胺600 mg/m2,d1、8.结果:GAC方案:总有效率66.7%(10/15),完全缓解率20%(3/15),中位缓解期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5月.CAF方案:总有效率5%(6/12),完全率为8.3%(1/12),中位缓解期6个月,中位生存期11个月,本月病人有不同程度胃肠反应,其中Ⅲ度占46.3%,白细胞减少Ⅲ度占42.7%,未发现肾毒性.结论:TAC方案是目前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较好方案.

    作者:王晓龙;田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体位改变对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中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中体位改变对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方法:对57例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分别记录麻醉前、俯卧位后10 min、30 min、1 h、以及术毕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57例病人在俯卧位后10 min、30 min,血压、心率与麻醉前相比都有较明显的变化.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维持患者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平稳,能减少并发症,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徐荣铭;蒋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两种静脉铁剂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右旋糖酐铁和蔗糖铁两种静脉用铁剂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患者分为右旋糖酐铁和蔗糖铁两组,每组38例,使用100 mg右旋糖酐铁或蔗糖铁稀释于100 mL生理盐水中于透析开始后2 h,在血管路的静脉端滴注.时间不小于30 min,每周两次,至总量1000 mg时改为每周1次至8 w,观察并比较两组血液学指标、铁代谢指标及炎症、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均显著提高.升高的幅度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两组间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静脉用铁剂均能有效纠正血透患者铁缺乏及贫血状况,对体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相当且毒副作用发生率较低.

    作者:王乃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内源性-氧化氮合酶抑制物在肺心病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了解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ADMA)对肺动脉内皮舒张功能、肺血管重构及右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临床部分:肺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62例,对照组48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ADMA浓度,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中NO的浓度.动物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皮下注射野百合碱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治疗组造模第2天开始给L-精氨酸100 mg/kg每日腹腔注射.每同监测尾动脉压,4 w后颈外静脉插管检测肺动脉压力及右心室功能,并检测肺动脉舒张功能.检测血浆ADMA,NO浓度;肺组织DDAH2mRNA及肺动脉DDAH2蛋白的表达.结果:肺心病患者血浆ADMA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大鼠肺动脉压力值增高(P<0.05);右心室肥厚明显(P<0.05);右心功能减弱;肺动脉舒张功能降低;肺小动脉显著增厚.L-精氨酸治疗后大鼠肺动脉压力降低(P<0.05),右室肥厚减轻(P<0.05),右心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肺动脉舒张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肺动脉高压组大鼠肺组织中DDAH2mRNA表达显著下调:肺动脉内皮DDAH2蛋白表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大鼠血浆ADMA浓度明显升高(P<0.05),血浆NO含量显著降低.L-精氨酸治疗后血浆ADMA浓度降低(P<0.05);血浆NO水平升高(V<0.05).血浆ADMA浓度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805);与右心室肥厚指数亦呈正相关(r=0.668).结论:ADMA可能通过影响肺动脉内皮舒张功能及调节血管重构而参与肺动脉高压的病理过程.ADMA可能参与诱导右心肥厚、右心功能衰竭而促进肺心病的发展.

    作者:曹仕鹏;诸兰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黄芪及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及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50例疗效.方法:将10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3~13岁,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青霉素、病毒唑、维生素C、辅酶A)30 d,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及参麦注射液治疗30 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主要症状、体征),心电图和心肌酶恢复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曾慧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救和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正确的抢救护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总结分析自2004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患者,积极有效的各项抢救措施及细致周到的护理,可明显的提高抢救的成功率.结果:迅速阻断毒物的再吸收,快速补液以利毒物排出,及早达到阿托品化,预防肺水肿、脑水肿、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可降低病死率.结论:早期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及护理是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关键.

    作者:孙凤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术后早进食与伤口愈合速度关系的探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病,主要发病原因为患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从而导致患者在睡眠期间呼吸受阻甚至呼吸暂停,引起缺氧,在人群中其发病率高,我院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检查、PSG监测及治疗工作,在引进了先进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式后,使手术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在OSAHS患者术后护理中,鼓励患者及早进食已成为患者伤口快速愈合的关键.本文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汪晓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大突发事件中药学部门的应对方法

    目的:回顾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药品应急保障的执行情况,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总结重大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对药品需求的差异,讨论不同情况下医疗机构药品应急保障的内容.结果:提供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机构药品应急保障的工作思路.结论:为建立重大突发事件药品应急保障预案提供借鉴.

    作者:郭喜红;于鲁海;蒋玉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治疗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常见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4例TURP术后并发尿道狭窄患者的病因及治疗资料.结果:本组3例由于其它原因不能继续治疗,10例单纯尿道扩张、11例手术均治愈.结论:尿路感染、操作损伤、导尿管影响、腺体残留均是尿道狭窄的常见原因.疤痕电切及定期尿道扩张是治疗尿道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麦源;尹杰;尹心宝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