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附子中毒23例临床分析

梁小坤

关键词:
摘要: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预见性差、来势凶猛、起因复杂、死亡率高,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我院是富源县唯一的二甲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是我县及周边地区危重病急救中心,急诊量达5万人次/年,承担着本地区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急救任务,在重大突发事件急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阿奇霉素间歇给药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7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间歇给药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9月-2009年9月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颗粒,5~10 mg/kg,空腹顿服,每天1次,连用3 d,停用4 d,第2周重复上述用法、用量.治疗组阿奇霉素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同时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0.5~1 mL/(kg·d)加入10%葡萄糖液30 mL冲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患者7 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间歇给药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树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宫颈癌23例的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合理的临床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05年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23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预后,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手术效果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a总体生存率为78.3%;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深肌层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和手术类型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深肌层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和手术类型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分期、深肌层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和手术类型与宫颈癌预后密切相关,在患者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达到RO切除.

    作者:吴绮霞;邝绮慈;梁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拉西地平治疗甲减合并高血压病21例临床观察

    我科自2008年以来,应用拉西地平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合并高血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在我院院门诊治疗甲减合并高血压患者3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23例,年龄在42~67岁,平均年龄(54±13.54)岁,并随机分为两组,一为拉西地平组,一为氨氯地平组.

    作者:李舒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与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0例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均分为两组,Ⅰ组40例单纯硬膜外麻醉(EA)组,Ⅱ组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两组皆控制麻醉平面达T7,水平,监测并记录BP、SpO2、ECG、HR,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效果,脊神经阻滞上界平面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1-D),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和脊神经阻滞上界平面时间比EA组少(P<0.01),CSEA组I-D短于EA组(P<0.01),CSEA组麻醉阻滞效果优于EA组,两组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EA结合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具有起效迅速、阻滞完善、对循环呼吸影响少、母婴安全的优点,是一种适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方法.

    作者:肖忠;陈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产程潜伏期延长识别与处理

    目的:探讨产程中潜伏期延长的处理方法及及时处理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中出现潜伏期延长者89例,并与同期105例无潜伏期延长者对照分析.结果:发现耻骨联合高度6cm是潜伏期延长的主要原因.胎儿体重3500 g,头盆评分7分等也是造成潜伏期延长的因素.结论:重视产程中潜伏期延长,并给予及时正确处理有利于减少难产发生率,并有利于剖宫产率.

    作者:谭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粗丝线环扎与改良克式针钢丝张力带在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髌骨连接于股四头肌与髌腱之间,位于膝关节前方,具有增强股四头肌肌力和稳定、保护膝关节的功能,易受直接及间接暴力的损伤.临床上髌骨骨折较为常见,属于关节内骨折.

    作者:巩晋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结核病治疗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努力使人们在身体、精神、社会环境和社会交际等方面都处于健康完美的状态,这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目前,有些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的发病情况已得到控制,有的已基本消灭,但也有不少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病疾、伤寒病和近年来的性病、艾滋病、结核病都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危险因素,甚至是高危因素.

    作者:武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高压氧治疗前心理恐惧及心理护理

    目的:通过高压氧治疗前病人的心理护理,清除或减轻病人的心理恐惧.方法: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治疗环境;认真、细致向病人及陪舱人员介绍高压氧治疗的过程,疗效,讲解可能出现的不适和预防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因人施护,有的放矢.结果:通过对高压氧治疗前病人实施以上心理护理,使病人的心理恐惧得以减轻或清除,无1例因心理恐惧终止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树华;张文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TAC方案与CAF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采用TAC方案与CAF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方法:晚期乳腺癌27例,其中14例有两处以上部位转移.TAC方案治疗15例,CAF方案治疗12例,TAC方案,多西紫杉醇75 mg/m2,dl,阿霉素40 mg/m2,d1,环磷酰胺500 mg/m2,d1,21 d为1周期,CAF方案,环磷酰胺600 mg/m2,d1、8.结果:GAC方案:总有效率66.7%(10/15),完全缓解率20%(3/15),中位缓解期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5月.CAF方案:总有效率5%(6/12),完全率为8.3%(1/12),中位缓解期6个月,中位生存期11个月,本月病人有不同程度胃肠反应,其中Ⅲ度占46.3%,白细胞减少Ⅲ度占42.7%,未发现肾毒性.结论:TAC方案是目前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较好方案.

    作者:王晓龙;田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颈椎平片体位在影像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颈椎平片体位在影像检查中的应用,提高对颈椎病影像认识.方法:介绍以颈椎正侧位及双斜位为主的各种体位的检查在颈椎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结果:颈椎正位片可了解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变化、骨折等;侧位片显示1~7颈椎椎体序列、棘突及其间隙、颈部软组织;前后斜位片显示颈椎椎弓根及远离胶片一侧椎间孔的影像,后前斜位观察同侧椎间孔,前后斜位观察对侧椎问孔.结论:颈椎平片是经济、实惠的检查方法.只要合理运用,可以较准确的诊断疾病临床效果良好,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影像依据.可以尽早发现、早治疗疾病.

    作者:陆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半夏散及汤治疗慢性咽炎及其辩证施护

    目的:总结慢性咽炎的中医辩证论治方法和辩证施护措施,以期取得较好疗效.方法:从慢性咽炎的病因病理分析、寒热虚实辩证、遁方用药和辩证施护措施等方面总结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辩证使用半夏散及汤加减配合辩证调护治疗慢性咽炎效果满意.结论:慢性咽炎不能全部从火从热治,辨证从寒治施以半夏散及汤效著.

    作者:段享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2009年9月期间收治5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发病原因.结果:异位妊娠发生率占同期住院分娩人数的8%,以输卵管妊娠为主;异位妊娠相关因素包括妇科炎性反应、多次孕产、盆腔手术、宫内节育器等.结论:异位妊娠患者症状和体征均不明显也不典型,容易被忽略,异位妊娠一旦破裂或流产病情急剧加重,出现腹腔内出血时,若不能及时诊断并积极抢救,可因失血性休克导致死亡.医务工作者应该严格掌握宫腔及盆腔手术的适应证及操作规程,提高异位妊娠的早期及正确诊断率,降低异位妊娠的死亡率.

    作者:商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救和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正确的抢救护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总结分析自2004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患者,积极有效的各项抢救措施及细致周到的护理,可明显的提高抢救的成功率.结果:迅速阻断毒物的再吸收,快速补液以利毒物排出,及早达到阿托品化,预防肺水肿、脑水肿、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可降低病死率.结论:早期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及护理是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关键.

    作者:孙凤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3例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02年4月-2009年1月所收治的123例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治愈88例,好转30例,未愈5例,有效率达95.93%.结论:中西医结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

    作者:廖辉雄;梁庆华;黄蓬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甲泼尼龙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应用

    目的:探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激素的使用,以助于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对我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使用甲泼尼龙治疗的AECOPD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AECOPD使用甲泼尼龙可促进病情缓解,使病程缩短.结论:甲泼尼龙在COPD急性期使用可以尽快改善气喘,缩短急性期的病程.COPD急性期大部分患者可考虑常规使用甲泼尼龙治疗.

    作者:张凤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皮质醇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肾上腺皮质功能,本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不同阶段(急性期,缓解期),不同病情程度(单纯或合并症)及吸入糖皮质激素后,进行血皮质醇(Cor)检测,观察其变化,以期为临床使用糖皮质激素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对38例COPD患者急性期、缓解期分别测定血Cor水平并与35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18例.缓解期患者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观察1年,分别测定开始、结束时血Cot并进行比较.结果:COPD患者急性期血皮质醇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血皮质醇下降但与正常组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前后血Cor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尤以急性期明显,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无影响.

    作者:赵英雄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LEEP治疗宫颈CIN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诊治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8年7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接受LEEP术的98例患者(均为宫颈CIN)的相关资料,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变化和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LEEP平均手术时间5~15 min,术中反应轻.术中出血量平均10.5 mL;②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检与LEEP术后病检结果诊断一致者62例(63.27%),级别下降者25例(25.51%),级别上升者11例(11.22%),其中2例术前为CINⅡ而术后证实为CINIⅢ,1个月后均行子宫全切术;③6个月总的治愈率为97.96%(96/98),病变持续存在率2.04%(2/98),术后1 a的复发率为2.09%(2/96).术后2a、3a无复发.结论:宫颈LEEP术对于宫颈CIN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需长期随访,尤其是术后前2a.

    作者:黄清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HER2和TOP2A基因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中HER2基因和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2A)基因表达,探究HER2和TOP2A基因的相关性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4月-2008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93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30例,另选择体检健康女性30例.应用Real-time PCR技术对乳腺癌组织HER2和TOP2A基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HER2和TOP2A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者,且乳腺癌患者中HER2和TOP2A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乳腺癌患者中HER2和TOP2A基因的共同扩增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HER2和TOP2A基因对于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玉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难免性压疮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难免性压疮发生的易患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选择伴有低蛋白血症的恶性肿瘤患者68例,通过细致的专科护理和对其中的24例压疮患者的统一换药处理.结果:难免性压疮好转率(痊愈、好转)20.8%.结论:界定在难免性压疮范围内的患者压疮有痊愈可能;难免性压疮可以预防.

    作者:徐静;吕云;白涛;线鸽;李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阿尔治注射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OAH)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髋关节疾病.主要表现在关节软骨的破坏,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开始多为髋关节或其周围关节的隐痛、钝痛,活动后加重,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髋关节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通过髋关节腔内注射阿尔治治疗16例患者,现在分析如下.

    作者:褚小刚;余兆仲;杨阳;邓运明;万小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