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HER2和TOP2A基因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贾玉萍

关键词:Real-time PCR, HER2基因, TOP2A基因, 乳腺癌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中HER2基因和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2A)基因表达,探究HER2和TOP2A基因的相关性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4月-2008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93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30例,另选择体检健康女性30例.应用Real-time PCR技术对乳腺癌组织HER2和TOP2A基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HER2和TOP2A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者,且乳腺癌患者中HER2和TOP2A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乳腺癌患者中HER2和TOP2A基因的共同扩增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HER2和TOP2A基因对于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显微手术和非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方法:本文回顾了34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对显微手术组和非显微手术组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微手术组在治愈率、伤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在熟悉掌握显微解剖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肿瘤的手术全切率,并减少对周围重要结构的损伤,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杨晓滨;李德康;胡泽军;吴珂;杨安强;邓世强;张孙富;陈俊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梗阻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评价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在处理上尿路结石梗阻中的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双J管内引流处理61例上尿路结石急性梗阻.结果:59例碎石成功,2例结石滑入肾盂,59例治愈.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梗阻治疗中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的特点,且能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结核病治疗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努力使人们在身体、精神、社会环境和社会交际等方面都处于健康完美的状态,这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目前,有些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的发病情况已得到控制,有的已基本消灭,但也有不少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病疾、伤寒病和近年来的性病、艾滋病、结核病都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危险因素,甚至是高危因素.

    作者:武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双黄连粉针不良反应11例分析

    通过分析双黄连粉针剂的不良反应,了解双黄连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提出应进一步规范其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临床使用时儿童和老年患者应注意控制剂量,在联合用药时应避免配伍禁忌.

    作者:邹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大突发事件中药学部门的应对方法

    目的:回顾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药品应急保障的执行情况,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总结重大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对药品需求的差异,讨论不同情况下医疗机构药品应急保障的内容.结果:提供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机构药品应急保障的工作思路.结论:为建立重大突发事件药品应急保障预案提供借鉴.

    作者:郭喜红;于鲁海;蒋玉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鼻内窥镜下膨胀海绵填塞鼻腔治疗鼻出血56例临床疗效观察

    采用鼻内窥镜下膨胀海绵填塞鼻腔治疗鼻出血,能在直视下根据出血点的部位及范围将膨胀海绵剪成或做成所需要的形状和大小进行有的放矢的填塞,既能彻底止血,减少填塞次数,又能减轻因传统的止血方法所引起的痛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筠芳;孔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术后早进食与伤口愈合速度关系的探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病,主要发病原因为患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从而导致患者在睡眠期间呼吸受阻甚至呼吸暂停,引起缺氧,在人群中其发病率高,我院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检查、PSG监测及治疗工作,在引进了先进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式后,使手术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在OSAHS患者术后护理中,鼓励患者及早进食已成为患者伤口快速愈合的关键.本文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汪晓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手术配合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源后由IgE介导的以炎症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为开端的、有免疫活性细胞和促炎细胞以及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粘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

    作者:张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皮质醇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肾上腺皮质功能,本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不同阶段(急性期,缓解期),不同病情程度(单纯或合并症)及吸入糖皮质激素后,进行血皮质醇(Cor)检测,观察其变化,以期为临床使用糖皮质激素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对38例COPD患者急性期、缓解期分别测定血Cor水平并与35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18例.缓解期患者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观察1年,分别测定开始、结束时血Cot并进行比较.结果:COPD患者急性期血皮质醇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血皮质醇下降但与正常组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前后血Cor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尤以急性期明显,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无影响.

    作者:赵英雄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114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08年11月子宫肌瘤围绝经期患者114例,于月经第1天开始口服用米非司酮,每日10 mg,睡前服用,连续6月.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测量子宫及肌瘤的三维经线,计算子宫及肌瘤体积.每月记录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停药后随访6个月.结果:99例患者有效,有效率86.8%,患者治疗3个月,子宫及大肌瘤体积都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1):治疗6个月,子宫及大肌瘤体积继续缩小,缩小幅度明显减小.患者治疗3个月35例(30.7%)患者出现抗糖皮质激素症状,用药6个月这些症状持续存在,但无明显加重现象.停药后12例患者肌瘤继续缩小,87患者子宫及肌瘤体积与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有抗糖皮质激素症状的患者1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结论:长疗程用药后子宫肌瘤明显缩小,适用于较大围绝期子宫肌瘤患者的保守治疗.但米非司酮能否更长疗程用药以及长疗程用药是否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尚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吴伟英;谭广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总结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提高对SHL的认识.方法:结合23例SH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和鉴别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病的病因不清,临床症状较少且轻微,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单发性、周围性结节影肿瘤境界清楚;病理表现主要有4种组织类型:乳头型、血管瘤样型、实体型和硬化型.结论:SHL临床少见,术前诊断困难,预后良好,建议随诊观察.

    作者:周淑敏;刘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骨质增生400例临床观察

    腰椎骨质增生是常见多发病,对劳动力损害较大.传统的中医或西医单一疗法效果差,疗程长.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明显地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作者:张夫山;郭书慧;睢美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可膨胀自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可膨胀自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2组,可膨胀自锁髓内钉治疗组、交锁髓内钉治疗组各25例.分别从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恢复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可膨胀自锁髓内钉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情况数据均优于交锁髓内钉治疗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hner-Wru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适应症范围内,可膨胀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较自锁髓内钉操作简单,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而两者远期疗效相当.

    作者:侯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上颌平面导板打开咬合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上颌平面导板打开咬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3例前牙深覆颌达Ⅱ度及以上的患者,使用直丝弓矫正器配合前牙平面导板联合进行治疗.结果:与单纯直丝弓矫治器相比,上颌平面导板能有效的打开深覆颌,且打开咬合的时间短.打开咬合主要靠磨牙的增高和前牙的压低,改善面下1/3的高度.结论:上颌平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治深覆颌是一种快速有效打开咬合的好方法.并能有效的增加前下面部垂直高度,改善面型.

    作者:张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性附子中毒23例临床分析

    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预见性差、来势凶猛、起因复杂、死亡率高,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我院是富源县唯一的二甲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是我县及周边地区危重病急救中心,急诊量达5万人次/年,承担着本地区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急救任务,在重大突发事件急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梁小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本人自2003年05月-2008年11月收治的各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共31例作一回顾性总结.其中5例行保守治疗,26例手术治疗.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1],Ⅰ型5例,Ⅱ型12例,Ⅲ型8例,Ⅳ型6例.疗效评定采用Maryland评分标准[2],CT扫描对复位质量进行评定,X线片用于分析跟骨Boh-ler角和Gissane角改变.结果:本组手术病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2.2年(10~64个月).Maryland评分:优10例,良11例,一般4例,差1例.优良率80.7%.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复杂,需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才能尽量保证治疗效果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杰;邱维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Galectin-3在子宫内膜方面的研究进展

    β-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是一种糖结合蛋白,是动物凝集素中的一员,在肿瘤细胞的形成与转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新近在妇产科方面的研究发现,galectin-3参与了胚胎着床、胚胎发生和胎盘形成,并且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妇科三大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着相关性.

    作者:栾允峰;黄桂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黄芪及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及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50例疗效.方法:将10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3~13岁,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青霉素、病毒唑、维生素C、辅酶A)30 d,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及参麦注射液治疗30 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主要症状、体征),心电图和心肌酶恢复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曾慧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关于抗生素在我院106例患者中的使用情况及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月-11月部分出院患者病例106份.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涉及6大类34个品种抗菌药物,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仍然存在给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不当的问题,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刘玉;敖曼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上,由严重而持久的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细胞坏死.是国际公认的急性心血管疾病,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作为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在多数发达国家居心血管疾病死亡原因之首.我国的疾病谱已经发生变化,心血管疾病占据了死亡原因的前列,这其中AMI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存在患者年龄趋于年轻化,已成为影响我国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做为心血管疾病中病死率高的一种急危重症,如何为病人争取及时治疗时间的重要性越来越明确.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的急救过程中,护理工作应该如何及时有效,能为病人提供高效护理,就能为病人赢得更多的治疗时间,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盘美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