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绮霞;邝绮慈;梁欣
目的:总结慢性咽炎的中医辩证论治方法和辩证施护措施,以期取得较好疗效.方法:从慢性咽炎的病因病理分析、寒热虚实辩证、遁方用药和辩证施护措施等方面总结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辩证使用半夏散及汤加减配合辩证调护治疗慢性咽炎效果满意.结论:慢性咽炎不能全部从火从热治,辨证从寒治施以半夏散及汤效著.
作者:段享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山西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探究基因型和HBV DNA定量及P区耐药突变点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ELISA)和DNA测序技术分别对患者HBV DNA含量、HBV基因型和HBVP区耐药突变点进行了检测.结果:245例患者中B型45例(18.4%),C型187例(76.3%),BC混合型13例(5.3%);C型的血清中JHBV-DNA平均含量2.7×106 IU/mL,B型的血清牛IHBV-DNA平均含量为6.4×104 IU/mL,二者达到了显著性差异;其中对60例HBV-DNA水平在104 IU/mL患者血清进行DNA测序检测结果发现,其中34例患者中没有出现耐药,在26例耐药患者中以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交叉耐药比例高,突变点主要为rtL180M、rtA181T和rtM204I/N.结论:山西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C型HBV DNA含量显著高于B型,且耐药的产生主要以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交叉耐药为主.
作者:哈斯朝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巴柳氮钠对UC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为其临床运用提供进一步的依据.方法:给小鼠饮用5%DSS代水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动物一般情况,组织病理学变化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所有造模小鼠在服用5%DSS3天后出现稀便、血便,巴柳氮组在用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组织病理学显示模型组结肠黏膜缺损,杯状细胞丢失,部分上皮脱落坏死,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有大量炎细胞浸润,问质水肿明显,腺体结构破坏;巴柳氮组结肠上皮基本完整,腺体排列较规则,黏膜下无明显充血,少量炎细胞浸润:流式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巴柳氮钠组能明显降低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柳氮钠可以调节UC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这是其发挥治疗效果的又一机制.
作者:黄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增加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手术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保证护理质量的措施.方法:改革现有的考核标准,将人性化服务内容、专科护理技能、危重手术病人的护理情况、院感控制以及与手术医生配合的默契度等作为考核内容,将三家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临床工作中使用新的考核标准,对照组采用原标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临床工作中服务满意度、专科护理质量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病人护理、院感控制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考核标准具有导向作用,增加人性化服务、专科护理技能等内容,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自我素质提高的积极性,促进了医、护、患之间关系的和谐,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张云峰;张秀华;陈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月-11月部分出院患者病例106份.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涉及6大类34个品种抗菌药物,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仍然存在给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不当的问题,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刘玉;敖曼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采用鼻内窥镜下膨胀海绵填塞鼻腔治疗鼻出血,能在直视下根据出血点的部位及范围将膨胀海绵剪成或做成所需要的形状和大小进行有的放矢的填塞,既能彻底止血,减少填塞次数,又能减轻因传统的止血方法所引起的痛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筠芳;孔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OAH)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髋关节疾病.主要表现在关节软骨的破坏,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开始多为髋关节或其周围关节的隐痛、钝痛,活动后加重,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髋关节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通过髋关节腔内注射阿尔治治疗16例患者,现在分析如下.
作者:褚小刚;余兆仲;杨阳;邓运明;万小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慢性贫腔炎为急性盆腔炎未测控彻底或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西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窦会东;董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鸣耳聋的疗效.方法:将纳入80例耳鸣、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为1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22例,好转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痊愈6例,有效13例,好转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鸣耳聋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春江;周家璇;尹文艳;刘勇;纳荣芳;谭凌翔;秦琼;昊敏曼;张玲;杨世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很容易再次发生脑卒中,即脑卒中复发.脑卒中反复发作不仅导致死亡率和致残率增加,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分析了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并对对治疗脑卒中复发提出护理干预措施,为预防脑卒中复发发生提供借鉴.
作者:张敏霞;张伟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中HER2基因和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2A)基因表达,探究HER2和TOP2A基因的相关性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4月-2008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93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30例,另选择体检健康女性30例.应用Real-time PCR技术对乳腺癌组织HER2和TOP2A基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HER2和TOP2A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者,且乳腺癌患者中HER2和TOP2A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乳腺癌患者中HER2和TOP2A基因的共同扩增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HER2和TOP2A基因对于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玉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糖尿病患者抗糖尿病药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我院2009年9月的门诊处方48045张,统计926张糖尿病药物处方的基本情况及使用抗糖尿病药的处方及药品种类.结果:使用抗糖尿病药的处方926张(占处方总数的1.91%),在抗糖尿病药的使用中,处方量居前3位的是二甲双胍、格列齐特、阿卡波糖;联合用药处方361,占降糖处方的39%,以磺脲类联合双胍类为主;少数处方中存在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结论:我院门诊抗糖尿病药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薛晓红;沈毅;罗惠珍;周卫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上颌平面导板打开咬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3例前牙深覆颌达Ⅱ度及以上的患者,使用直丝弓矫正器配合前牙平面导板联合进行治疗.结果:与单纯直丝弓矫治器相比,上颌平面导板能有效的打开深覆颌,且打开咬合的时间短.打开咬合主要靠磨牙的增高和前牙的压低,改善面下1/3的高度.结论:上颌平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治深覆颌是一种快速有效打开咬合的好方法.并能有效的增加前下面部垂直高度,改善面型.
作者:张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和阿托品眼药水在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散瞳验光的效果.方法:80例屈光不正患者,随机分为Ⅰ组(5~10岁)和Ⅱ组(11~20岁),每组各40例,80根,对两组患者均行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和阿托品散瞳后,比较2种药物散瞳验光的结果.结果:5~10岁屈光不正青少年远视占多数,11~20岁则以近视多见.Ⅰ组患者采用托品酰胺与阿托品散瞳后验光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采用这2种药物散瞳验光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品对于5~10岁屈光不正患者散瞳验光较准确;复方托品酰胺是11~20岁屈光不正患者散瞳验光的理想药物,对这类患者可以先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如果效果不满意再改用阿托品.
作者:何炯;罗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回顾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药品应急保障的执行情况,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总结重大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对药品需求的差异,讨论不同情况下医疗机构药品应急保障的内容.结果:提供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机构药品应急保障的工作思路.结论:为建立重大突发事件药品应急保障预案提供借鉴.
作者:郭喜红;于鲁海;蒋玉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使青壮年高血压病病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遵医服药,达到有效的控制血压.方法:将86例青壮年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46例,对照组40例.结果:接受健康教育的46例病人,血压控制良好,无一并发症.对照组40例患者血压没有控制到理想水平,个别病人出现并发症.结论:健康教育使病人及家属更了解增进高血压病的知识,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高林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诊治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8年7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接受LEEP术的98例患者(均为宫颈CIN)的相关资料,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变化和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LEEP平均手术时间5~15 min,术中反应轻.术中出血量平均10.5 mL;②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检与LEEP术后病检结果诊断一致者62例(63.27%),级别下降者25例(25.51%),级别上升者11例(11.22%),其中2例术前为CINⅡ而术后证实为CINIⅢ,1个月后均行子宫全切术;③6个月总的治愈率为97.96%(96/98),病变持续存在率2.04%(2/98),术后1 a的复发率为2.09%(2/96).术后2a、3a无复发.结论:宫颈LEEP术对于宫颈CIN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需长期随访,尤其是术后前2a.
作者:黄清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提高对SHL的认识.方法:结合23例SH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和鉴别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病的病因不清,临床症状较少且轻微,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单发性、周围性结节影肿瘤境界清楚;病理表现主要有4种组织类型:乳头型、血管瘤样型、实体型和硬化型.结论:SHL临床少见,术前诊断困难,预后良好,建议随诊观察.
作者:周淑敏;刘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关节消痛合剂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关节消痛合剂20 mL/次,3次/d,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600 mg/次,2次/日,总疗程12 W.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12 W,运用WOMAC量表进行疗效评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OMAC积分均明显下降,不同时间点的测量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患者的WOMAC疼痛积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8),治疗组的积分高于对照组.单独效应上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积分在治疗后第2、4周显著低于治疗组(P=0.032、P=0.035),而在治疗12 W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积分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113).两组患者的僵硬积分及功能积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141、P=0.089).两种药物的时间及分组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均为消化道不良反应,对照组还出现两例肝功能异常.结论:关节消痛合剂与布洛芬缓释胶囊对膝骨关节炎均有良好疗效,远期疗效与布洛芬缓释胶囊相当,且在安全性上优于布洛芬缓释胶囊.关节消痛合剂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叶卫国;麦海棠;叶沛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方法治疗不同病因的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55例病人分成血容量增多组.缺氧组及血液浓缩组.分别采用放血法、活血法及补液法治疗.结果:三组病人治疗后1~3 d临床及血检指标全部恢复正常.讨论:针对病因治疗是科学的有的放矢的其减少了放血治疗的盲目性及副作用.
作者:宋海馨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