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麻建伟;邓巍巍
目的:评估慢性咳嗽患者生活质量,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7年12月门诊慢性咳嗽患者110例,病因包括CVA、PNDS、GERD、EB、PVC等.患者完成简明36项健康问卷SF-36、莱塞斯特咳嗽量表LCQ、咳嗽积分、视觉模拟法VAS评估,其中74例测定辣椒素咳嗽敏感性试验的C2、C5咳嗽阈值.结果:影响慢性咳嗽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的原因为频繁的咳嗽、咳嗽未得到很好的控制、咳嗽引起厌烦情绪、咳嗽引起的尴尬、担心得了诸如肺癌/肺结核等严重疾病.结论:慢性咳嗽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引起其下降的重要的原因为频繁的咳嗽、咳嗽未得到很好的控制、咳嗽引起厌烦情绪、咳嗽引起的尴尬、担心得了诸如肺癌/肺结核等严重疾病;莱塞斯特咳嗽量表LCQ与SF-36、咳嗽积分、VAS有明显的相关.
作者:刘玻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杂条件下的胆囊结石以及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方法:对10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09例都有慢性胆囊炎表现,其中胆囊癌4例,胆囊腺瘤1例,胆囊胆固醇息肉17例,胆囊结石87例,胆囊纤维化缩小14例.结论:胆囊切除标本中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多见,胆囊肿瘤少见.胆囊底部体部结石81%,颈部12%,胆囊管7%,9%合并肝胆管结石.根治性切除4例.随访资料显示术后恢复良好97.4%
作者:章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体会.方法:在符合诊断标准的55例患者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关节活动等变化.结果:55例患者(65个膝关节)治疗后显效22例(40.00%),有效29例(52.73%),无效4例(7.27%),总有效率为92.73%,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好.
作者:沈朝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型加压外固定器与单克氏针加压带在尺骨鹰嘴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并加以比较.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08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微型加压外固定器组(A组)40例和单克氏针加压带组(B组)40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等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B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B组,但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 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组患者满意率差异不大, P>0.05.结论:微型加压外固定器与单克氏针加压带在尺骨鹰嘴骨折治疗中各有优点,适合在不同的医院及不同情况下应用,在治疗中应选择好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展宇;丁忠均;董迎春;万智慧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改进留置针接针及拔针方法延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方便临床治疗工作.方法:观察两组病人用不同的接针及拔针方法保留留置针的时间.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留置时间长.结论:明显提高了留置针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海英;安玉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麦冬总皂苷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麦冬皂苷D为对照品品,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在大吸收波长395 nm下测定含量.结果:在0.103~0.360 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RSD为1.60%.结论:该方法简易,重现性良好,可作为麦冬总皂苷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许敏;高英;李卫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总结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体会.回顾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10例,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20例.下胫腓联合分离因踝关节解剖及生理的特殊性应早期手术复位内固定,恢复踝骨的稳定避免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作者:郭玉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病人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使他们了解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及意义,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制定规范化护理程序(术前、术中、术后及出院指导).结果:使病人的护理更系统化、更规范化.结论:保证手术的顺利和安全,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孙凤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早孕妇女的妊娠中止和流产处理是越来越普遍的问题,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都是可行的,但是护理要格外注意,如果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不能有效地做好护理工作的话会严重影响流产的效果也容易对患者造成身心损害,我们通过对370例流产病例进行对比分析和护理研究得出了有效的结论,总结了生理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和要点.
作者:黄承益;郭永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对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半年~1 a随访生存57例生存率(81.4%)死亡13例死亡率(18.6%).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减压充分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
作者:潘国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而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其发病机制与脂类代谢紊乱有密切关系.笔者主要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的变化及关系.
作者:牛志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严重腹部损伤伤情复杂,伤势严重,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有效治疗,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现就我院从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严重腹部损伤患者117例进行分析.
作者:于南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激素替代疗法是妇女健康的必要保护措施,认识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的优缺点,对激素替代疗法患者的患者选择.
作者:杨桂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采用自1998年8月~2009年8月以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08例患者.根据Merle D'Aubigne和Salvati-Wilson两种髋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定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患者下地负重行走的时间.结果:随访时间3~1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4(2.6±0.6)个月.下地负重行走时间l~4(2.6±0.9)个月.1例出现髋内翻,未出现骨折处感染、继发骨折、螺钉穿出股骨头和钢板断裂病例.按Merle D'Aubigne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6例,良86例,中6例,优良率94.4%;按Salvati-Wilson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5例,良88例,中5例,优良率95.4%.结论:内固定安置正确,注意对股骨小转子复位和内侧结构的重建,适当延迟下地时间,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邱维胜;于留钱;尤传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5岁.头面部外伤3 h于2008年3月21日11时10分入院.患者是骑摩托车撞在电线杆上,伤及头面部,伤时有原发性昏迷,时间不详,清醒后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3次,为血性胃内容物.查体:T37.0℃,P72次/分,R18次/分,BP190/90 mmHg.神志清,能正确回答简单问话,双瞳孔等大、等园,D=3.0 mm,对光反应灵敏,右眼睑肿胀,淤血,右面部肿胀,上唇粘膜裂伤5.0 cm,右颞部头皮裂伤4.0 cm,达颅骨,可及骨折线,余无明显异常.头颅CT示右额顶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额颞骨折,气颅右眶内外侧壁内骨折.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行清创缝合后收入病房.12时50分患者病情加重.出现意识障碍,呼吸急促,左侧肢体活动差,右瞳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复查CT见右额颞叶脑内血肿破入脑室.右额颞顶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线结构明显左移.急诊手术行右侧扩大翼点入路,术中见有明显蛛网膜下腔出血,清除硬膜下血肿30 mL,脑内血肿40 mL,脑压下降后分离侧裂,在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见一颈宽约0.7 cm动脉瘤,瘤体指向前外侧,瘤壁菲薄,可见瘤内漩涡血流,分离瘤颈后顺利夹闭.术后行气管切开,5次行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术后10 d患者清醒.右侧动眼神经瘫痪,左侧肢体偏瘫,住院27 d出院,随诊半年,患者恢复良好.能独立行走,生活自理.
作者:张永惠;董亮;张春雨;程克利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复方乌骨藤胶囊对恶性肿瘤化疗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移植瘤模型,分别观察本品对环磷酰胺和5-氟尿嘧啶治疗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的增效作用.结果:复方乌骨藤胶囊1.125 g/kg剂量与CTX(20 mg/kg)或5-FU(20 mg/kg)对治疗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均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结论:复方乌骨藤胶囊与CTX或5-FU联合应用于肿瘤治疗,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作者:王晓趁;董银兰;赵岗;苗爱蓉;宋延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癌症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往往生长迅速,治疗困难,患者常常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于2008年6月~2009年6月应用顺铂、天地欣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8例,能延缓病人生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冰;海宝琴;侯凤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预防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夏季使用中外导管发生折管的措施.方法:将儿科住院输液治疗患儿226例分为对照组(115例)和观察组(111例).对照组使用未经处理的留置针及采用常用的穿刺进针角度、送管方法进行穿刺,观察组使用经密闭冷冻10分钟的留置针及采用改进的穿刺进针角度、送管方法进行穿刺.在两组留置针中各随机抽取25根对其外导管表面采样作细菌培养.结果:两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进针效果、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25例样本培养标本均无菌生长.结论:使用经密闭冷冻过的留置针及采用改进的穿刺进针角度、送管方法可有效预防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夏季使用中折管现象的发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干燥密闭冷冻10分钟不会造成污染.
作者:余艳芳;杨敏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讨论早期测定血糖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预后的分析.方法:对118例经CT/MRI证实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其中血糖正常组70例,血糖受损组46例,入院后次晨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分别对治疗后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糖受损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 P<0.01),血糖升高组的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与血糖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1).结论:早期测定血糖水平可作为判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程度,估计预后情况及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超;许旭昀;候凯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感季节中临床诊断的流感疑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流感疑似患儿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40例口服奥司他韦对照组经静脉滴注病毒唑10 mg/(kg·d),疗程均为5 d.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3%,对照组3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平均退热时间治疗组(2.2±0.6)d,对照组(3.9±1.26)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感疑似病例疗效显著.
作者:王新妹 刊期: 2010年第05期